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产品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对农药的依赖性强,且缺乏安全用药知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差,农药市场监管不力等。根据这些原因,笔者从植保技术角度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从而达到以控制农药污染为中心,使农产品生产安全、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农药市场、经营行为、销售环节和农民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存在的问题剖析,反映了由于现阶段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对农产品质量和农村农业环境带来的种种后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防范措施,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控制农村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3.
大量数据证实 ,有机氯、氰戊菊酯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分别是茶叶、蔬菜农药残留的主要问题。茶叶、蔬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 ,农民对农药依赖性强且缺乏安全用药知识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农药市场监管不力。提出“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充分发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项植保技术的作用 ,加大制定生产标准和市场监测力度 ,积极促进农田流转是目前促进以控制农药污染为中心的农产品安全生产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组建背景1、病虫防治组织化程度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不是单家独户能完成地事情,需要个部门相互配合,实行统一防治。农民千家万户小规模的分散防治,加之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导致防治水平差,生产成本过高。2、农药使用问题突出农药市场乱,经营渠道多,农民对农药品种缺乏了解科学用药懂得不多,加之我市大多数地方防治生物灾害,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且施药机械和技术较为落后,导致农药残留重,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5.
农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笔者通过2006~2010年对农民用药基本情况、施药操作情况、安全使用农药常识情况等方面的调查显示,当前农民使用农药的水平不高,在农药使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笔者提出,应当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慎用化学农药,提高用药水平;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宣传和对农民的培训;正确选药,科学安全用药;加强农药管理,控制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6.
在农作物生长中,病虫害防治工作关系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农药错误使用会造成污染问题。该文分析了造成农药使用污染的原因,阐述了农药污染的危害,提出加强新型农药研发、强化市场监管、采取生物防治技术、提高新型施药设施使用率等治理措施,确保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7.
田雪玲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248-248,251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不合理使用农药会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介绍了农药污染的现状及农药的危害,提出了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农民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防止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8.
吴桂玲 《吉林农业》2011,(12):88+87-88,87
通过对西宁市主要蔬菜中农药施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我市农民使用农药种类繁多,农药施用量过大,摸清上述情况,为以后提高我市农药使用者的认知水平、建立有效控制农药污染的防治对策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农作区之一。该研究对包头市的农药使用和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科学地分析了调查结果。在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目前包头市从事农业植保技术指导的工作人员欠缺病虫草害识别、防治的植保知识,导致农药使用的指导下降;其次,农药经销商作为推广和普及病虫害防治知识的重要环节,植保知识的掌握也明显不足,造成农民盲目用药,滥用药等问题;再有,多数农户在农药的品种的选择和施药方法上也存在着知识盲点,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农民在选用农药时仍在使用剧、高毒农药,用药时间、农业的使用技术、环保意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于病虫害对果树产量、果实质量等方面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使用农药过程中,极容易因为错误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污染的情况出现。基于此,在开展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同时,应提高农药污染治理水平。文章以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果树农药使用情况以及农药污染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冯格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农药污染治理措施,从化学、物理两个角度进行了讨论,旨在实现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农药污染治理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概念、特点入手,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进行法律思考,提出包括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对象、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在内的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生态环境建设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正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分析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源;畜禽粪便和“白色污染”也不可忽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监测,科学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合理处置各类粪便,综合治理“白色污染”,发展无公害有机农业,是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黑河市张地营子乡土壤为研究对象,先主要对当地土地利用背景下的土壤因素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黑河市张地营子乡土壤中重金属汞和砷超标的原因是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在此对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农药污染土壤的主要途径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农药污染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措施及农药污染防治对策.建议黑河市加强对当地农地的环境监测,坚决取缔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剧毒农药,净化农药市场,为建立一批农药减量控制示范区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提供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和化肥成为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过量的农药施用保住了产量,却带来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生态危机等问题.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因此,抑制化学农药、发展生物农药、构建我国生态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经济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09—2012年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摸清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收集近4年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分析归纳蔬菜中农药残留基本数据,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防治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农药管理,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伤害。2009—2012年从市场、基地随机抽取2 562份各类蔬菜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气相色谱法进行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共36种农药残留检测;依据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结果判定。结果表明,2 562份蔬菜样品检出农药超标的蔬菜有187份,超标率为7.3%;检出违规使用的农药涉及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三大类共24种农药,检出234项次;多种农药残留的样品有25份,占检出样品的13.37%,占调查样品的0.98%。4年来蔬菜农药残留总体呈下降趋势;检测样本存在非法使用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多种农药混合使用现象,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及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给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通过对西部农业面源污染的调查,准确摸清化肥、农药、农模、畜禽养殖场等对西部水污染的情况,为政府宏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探索低污染及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农业清治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对某地区不同农产品受农药残留污染程度以及不同时间段受农药残留污染程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AHP-E模型的多因子农药残留污染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农药残留侦测结果,综合考虑农药毒性、检出频次、检出含量、超标情况多方面因素,选择评价因子;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农产品受农药残留污染的程度进行评价,用熵值法对不同时间段受农残污染的程度进行评价。以2013年3月至6月A市6种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侦测结果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对6种农产品受农残污染程度从高到低排序发现,按农残检出率和超标率两个单因子评价指标进行排序的结果分别为黄瓜、苹果、番茄、青椒、芹菜、韭菜和芹菜、韭菜、黄瓜、苹果、番茄、青椒;而用本文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得出的排序结果为韭菜、芹菜、黄瓜、青椒、番茄、苹果。对不同时间段受农残污染程度进行排序发现,按农残检出率和超标率单指标进行排序的结果均为5月、4月、3月、6月,与本文方法的排序结果一致。对比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排序结果发现他们既有联系又有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单属性评价方法考虑因素单一,而本文提出的综合评价模型能较全面反映农药残留的污染情况,并有效突出不同农产品之间农药残留污染程度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农药减量施用和绿色替代技术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为了有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了适宜四川丘区农业生产的农药高效减量施用和绿色替代技术(化学农药零施用技术、农药节约减量施用技术和农药精准高效施用技术)。(1)化学农药零施用技术是通过物理、生物和农业措施等达到不施农药防治病虫害目的;(2)农药节约减量施用技术主要通过开发高效农药品种和添加高效助剂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3)农药精准高效施用技术即在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做到“八准”施药,以求使用最少的药剂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科学高效的农药施用和绿色替代技术是实现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为四川丘区农业高效绿色生产提出了病虫防控研究与技术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采集常德市武陵区3种典型土壤,对其镉、铅、镍、砷、铜、锌6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并分别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指数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南坪岗乡的红壤土污染最轻,仅有10%受到轻度污染。镉是武陵区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中污染较为严重的,铅、砷和锌在3种典型的土壤中没有出现污染。  相似文献   

20.
对鄞州区种植的稻谷、叶菜类、水果类、豆类、茄果类和块茎类农产品按月进行了411个批次抽样,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22个农药项目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样本农药项目检出率为0.3%,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97.82%,农药残留检出项目中88.89%是杀虫剂。超出农药残留标准的样本主要是5—10月的青菜,叶菜类超标样本率达到3.72%。农药残留超标样本在平原、滨海地区种植散户中有发现,而在山区各规模农户中均有发现。小学文化程度农户样本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4.50%,是大学文化程度农户样本农药残留超标率的6.16倍。为了降低鄞州区农作物农药残留率,提出5方面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