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玉才是黑龙江省饶河县大佳河公社大佳河大队二队社员,他家承包集体养貂90只(母67只,公23只),产仔成活247只,平均每窝成活3.7只,1982年卖种貂98只,宰貂卖皮119张,给生产队提高积累3400元,自己也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他养貂主要靠精心管理,科学饲养。具  相似文献   

2.
<正> 江苏省长江三角洲地区某貂场,拥有近千只种貂,多年来生产比较顺利。1983年4月18日,部分妊娠母貂开始流产,并且日趋严重,在整个产仔期中,749只标准貂流产627窝(流产率达83.7%),正产122窝,胎平均4.15只,到8月胎平均成活仅2.92只。44只丹麦纯种貂流产22窝(流产率为52.4%),正产20窝,胎平均5.02只,到8月胎平均成活3.0只。经调查系因棉酚中毒的结果,现简要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3.
山东诸城县养貂大户李笃云,已有六年的养貂历史。1984年以来,他招聘13名饲养人员,养种貂300只,其中母貂240只,年底取皮1416张,加外调种貂,纯收入52416元。他饲养的母貂受配率高达99%,窝产仔平均5.9只,窝产仔成活5.2只,产仔成活率为88%,创全县最高纪录。他的经验是:一、严格选择种貂。种貂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年底能否丰收。他饲养的水貂都是黑色标准貂,一部分是从本场中选留的,另一部分是引进的日本标准貂。本场种貂的选留,公貂要求配种时间早,性情温顺,性欲旺盛,交配能力强,精液品质好,体型大,体质好,无疾病;母貂要求发情正常,体型细长,臀部宽,交配顺利,产仔早,产仔多,母性强,乳量充足;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黄骅县科协刘金江同志报导,苑树松等6户养貂联合体饲养的300只种貂,几年来窝平均产仔成活一直稳定在5只以上他们养貂产仔多的诀窍是: 一、精选种貂:种貂的选择不仅要看其本身的优良性状,还要看其父母系的优  相似文献   

5.
两户园地     
<正>上海南汇县泥城乡兴旺村三组养貂协作组共四户,都有多年的养貂历史,在协作组组长陆伟洲同志的帮助下,不断探讨科学养貂的新经验,1993年全组在1992年底留下公貂71只、母貂253只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培育管理,提高了母貂的受胎率,仔貂成活935只,组长陆伟洲,65只母貂产仔貂成活340只,平均每只母貂产仔窝成活达5.22只.全组在年底共出售貂皮871张,总收入达103499元,平均每张貂皮售价达118.50元.  相似文献   

6.
<正> 河北省黄骅县赵堡乡贾堡村杜锦洲,在多年的养貂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貂经验,每年饲养的30多只种貂,不但产仔成活多(胎平均成活5只),而且出售的貂皮张幅大、质量高(甲级率80%以上),在貂皮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年年纯收入都在7.8千元左右。总结他养貂毛皮质量高的办法是:一、搞好选种选配.要想获得质量高的皮张,选种选配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他每年都按初选、复选、精选的原则严格的选种.公貂:要选那些方头大耳、健壮,体重在2000克以上,体长在42厘米以上,性欲高,配种能力强,所配母貂产仔健壮、毛绒品质好的.母貂:要选那些头尖、腰细长,体重在800—900克,体长35厘米来以上,并且产仔率高、母性强、奶量足,所生后代毛绒品质好的.小种貂都是从同窝仔貂多(胎平均5只以上)、出生早(公貂在5月5日以前、母貂在5月10日以前出生的)、其父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黄骅县新村乡冯家堡村杨子旭养貂7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经验,尤其在提高水貂毛皮质量上更有独到之处。去年他出售的165只貂皮,90%以上的体尺都达到110%,平均每张售价90元,获纯利8000多元。今年他养种貂90只,其中母貂72只,育成仔貂360只,目前仔貂生长发育良好,估计又能卖好价钱。在提高水貂毛皮质量上,他的主要经验是:一、搞好水貂的选种选配。种貂一定要选择毛色光泽好,毛绒细密平齐,针毛长度一般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黄骅县赵堡乡大辛堡村高文光,从1981年养貂以来,水貂产仔率一直保持在胎平均成活6只以上,年年收入超万元。1985年他养的51只母貂,产仔成活326只,每胎平均6.3只。高文光养貂连年高产,这与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黄骅县赵堡乡后徐村青年农民胡寿良,是当地出了名的养貂技术能手。10几年来他养的貂产仔成活率一直位居全县之冠。去年,他养的32只母貂,产仔成活168只,胎平均7.3只,群平均5.25只,  相似文献   

10.
<正> 降低水貂幼仔死亡率,增加群平均育成量,是养貂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少数养貂场仔幼貂的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例如,场在1974—1979年间,共投产黑褐色母貂6090只,产仔31199只,年终育成23956只,平均育成率为76.8%,每窝死亡仔貂1.18只;投产彩色母貂4033只,产仔19104只,年终育成12964只,平均育成率为67.8%,每窝死亡  相似文献   

11.
各地见闻     
<正>泥城乡兴旺村三组养貂经济效益高泥城乡兴旺村三组,自1984年成立养貂协作组以来,已整整10多年了.全组共有6个饲养户,养貂时间最长的已有20年的历史并且都有一套过硬的养貂本领.他们经常召开碰头会议.交流饲养经验,研究防病措施,研讨提高仔貂繁殖率和成活率的方法以及提高貂皮质量等.从而使养貂生产的经济效力不断提高,去年又获经济效益的大提高.全组在1993年底共留种子貂314只,对公貂88只,繁殖成活仔成965只,平均3.06只.成活率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组合添加剂对水貂精子活力、配种率、平均窝产仔数、断奶成活率、断奶平均体重等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种母貂36只、公貂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只公貂,18只母貂,母貂设2个重复。对照组貂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中添加组合添加剂3 g/(d·只)。试验期120 d,试验期内,测定精子活力、配种率、平均窝产仔数、断奶成活率、断奶平均体重。结果显示,组合添加剂对貂的繁殖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公貂精子活力、母貂受胎率、平均窝产仔数、仔貂断奶成活率和45日龄断奶平均体重等繁殖性能指标分别提高了2.44%、3.93%、13.04%、2.49%、1.8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繁殖期母貂饲粮中锰的适宜量.试验选取150只平均体重为(1005±113)g的健康成年母貂,根据随机区组法分成5组,每组设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各组水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Ⅰ组)、15(Ⅱ组)、50(Ⅲ组)、100(Ⅳ组)和500mg/kg(V组)锰的试验饲粮.锰以有机螯合锰形式添加,基础饲粮中锰含量约为25mg/kg.试验时间为2011年1月26日至2011年6月23日.结果表明:饲粮有机螯合锰添加水平对母貂血清雌二醇与孕酮含量、妊娠天数、受配率、产仔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以及仔貂初生窝重、断奶成活数、断奶成活率、1日龄和7日龄平均个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母貂产仔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以及仔貂断奶成活数、断奶成活率有随着锰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饲粮中添加有机螯合锰对配种跨度影响不大,但能够缩短平均初配持续天数,使配种更为集中.饲粮有机螯合锰添加水平对仔貂断奶窝重、15日龄和45日龄平均个体重及1~45日龄平均日增重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仔貂断奶窝重随着锰添加水平的升高先增后降,Ⅳ组、V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仔貂15日龄平均个体重随着锰添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Ⅰ组、Ⅱ组与V组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仔貂45日龄平均个体重和1~45日龄平均日增重均以Ⅱ组最小,与Ⅰ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母貂繁殖性能及仔貂生长性能,建议繁殖期母貂基础饲粮锰含量在25mg/kg左右时,锰(有机螯合锰形式)的添加水平为100mg/kg,即饲粮中锰总含量在125mg/kg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仔貂死亡原因分析与提高育成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养貂业中普遍存在着母貂产仔多、成活少的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进一步分析仔貂成活少的原因,以提高仔貂育成率。在1987年水貂产仔季节,笔者采取通迅、专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对39个养貂专业户的1041只母貂的产仔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一些养貂专业户提高仔貂育成率的经验。现将调查情况综  相似文献   

15.
<正> 河北省黄骅县大辛堡村饲养水貂专业户高文光,白一九八一年养貂以来,连年高产,胎平均产仔成活达6只。这和他选留种貂有方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介绍经验时说的好;“养貂要取得较高的产仔率,选留好种貂也是关键的一环。种貂要年年选,常年选,每年至少要进行三次定期选种”。  相似文献   

16.
两户园地     
<正> 河北省黄骅县赴堡乡贾堡村青年农民王世桥,每年养貂纯收入都在万元以上,而饲养成本却比周围的饲养户低25%左右,总结他养貂效益高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全部饲喂颗粒饲料.他率先于1986年使用颗粒饲料,选择部分育成换毛期的水貂和繁殖期的种貂进行试喂,结果水貂生快,换毛集中,体形大,还比单纯喂鱼、肉的水貂节约饲养成本8元多.种貂配种顺利,泌乳量高,胎平均成活5只以上.以后,他便一直饲喂颗粒饲料,并且由原来喂60%改为100%.不但使饲养成本由原来平均每只80元下降到60元,还大大降低了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
<正> 陕西省商县北宽坪乡宽坪村唐三民,坚持学习养貂技术,摸索养殖规律,养貂连年获高产.1987年,他养的15只母貂全配全怀全产,共产仔貂122只,群平均8.13只,年末育成105只,育成率达到86.1%,纯收入11.000元.同时,他还扶持和指导同村养貂户共同致富.唐三民养貂的主要经验有以下五条:  相似文献   

18.
<正> 浙江省定海县北蝉乡姚康喜养貂场,1985年饲养种貂106只(母80,公26),受配母貂77只,产仔64胎,共产仔貂381只,6月末成活277只,群平均3.5只。经调查,仔貂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貂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长青乡四合屯养貉户齐淑云,从1982年开始养貉,3只母貉两年共产仔貉32只,平均窝产仔貉10.6只,窝成活9只。她的主要经验是:饲料要全价。她在几年养貉实践中摸索到,貉子这种野生动物喜静,昼伏夜动,采食能力强。她掌握住这条规律,就在日常饲养上尽量满足要求,不配种时给一次食,进入配种前期由一次改为两次,早晨给食量约为全天的1/3,且稍稀些,晚间给食量约占2/3,稍干些。经常保持清洁饮水,保证有充足休息时间。饲料用玉米面、玉米糠、谷糠、细稻糠、麦麸,按比例搭配好,适当加  相似文献   

20.
<正> 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由于经济价值高,易于人工繁殖,所以养貉已成为现代毛皮业中的新兴和有前途的养殖业。近年来我国城乡养貉生产迅速发展,每年春季是貉子配种与产仔的黄金季节,但人工养貉患怪癖症或突然被惊吓等因素刺激,造成产后叼食仔貂,也有因母貂产后患乳房炎或缺奶拒绝仔貉哺乳,导致整窝的仔貉死亡,给养貂场与养貉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影响着养貉业的发展。为了避免貉产后叼食仔貉,使貉多产仔保成活,多年来,对我市城乡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