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芹营养丰富,茎叶鲜嫩,适口性好,市场销路好,夏季反季节种植水芹,能补蔬菜伏缺,提高种植效益。夏芹播种1次可收获2~3茬,一般在6月中旬种植,到9月上旬收割结束。667m2产量在5000kg左右,667m2产值6000~9000元。夏季水芹旱种在我地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并形成了一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苗床准备选择通风透光,排灌方便的田块,施足基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kg或饼肥50~75kg、进口复合肥25kg、碳铵50kg,并充分捣匀,隔5~6天再翻1次。按1.32m左右开沟筑畦,畦面要求平、光、直。2播种选择健壮无病虫的茎秆,每隔0.066m均匀排布于苗…  相似文献   

2.
桐城水芹是桐城市的地方特色蔬菜,茎白脆嫩,味美爽口,香气浓郁,2008年被注册为地理标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桐城水芹一次种植全年可采收6茬,年产量(毛菜)30 t/667 m^2,年产值6万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茬口安排、水分管理、施肥、采收、贮藏等方面介绍了桐城水芹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芹芽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芹芽是在栽培水芹的基础上,经过土壤旱作处理培植的一种地方特色蔬菜,具有营养丰富,脆嫩可口,无农药污染等特点而倍受消费者青睐。一般每667m^2产量达1000~1500kg,每667m^2纯收入2000~3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我市冬种蔬菜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0.15~0.2万公顷。种植马铃薯省工省本,马铃薯耐贮藏,销路好,效益高,每667m^2的纯收入达1000多元。近几年来,我们在本市海澄镇等地粘质土上种植马铃薯,进行无公害高产栽培生产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667m^2产量达1925~2100kg。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日本巨丰黄豆,又名日本千斤豆,以667m^2产千斤而出名。2002年我们从莱芜市农科院引入,在粘土地种植,每667m^2产量500kg,最高产量600kg,是普通大豆的3~5倍;在沙质土地种植667m^2产量350kg左右,千粒重667g,株高1m左右,侧枝5-6条,平顶,荚果密集型,喜光;荚果黑色或黑褐色,粒大而鲜黄,出豆腐率高,出油率15%,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生长期120-130d,谷雨播种,处暑成熟。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667m^2,作为不发达的农业大国,人口增多与耕地减少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为缓解这一矛盾,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是一条有效途径。以黄河流域传统的种植模式小麦一玉米轮作为例,按目前的粮食价格计算,667m^2耕地年收入仅1000~1300元。若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实施蒜苗-马铃薯-谷子-油菜种植模式,则667m^2耕地年收入2000~2500元。  相似文献   

7.
高山辣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我们利用本地高山气候,离城远,无污染等优势,在本乡孙岸村、陈吾寮村海拔600~660m山地种植高山辣椒,面积为10.1hm^2,平均667m^2产量3180.5kg,平均667m^2收入2865元,比种植单季稻每667m^2收入552.5元,增加2312.5元,增幅达420.5%,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方法、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长江蔬菜》2006,(6):65-65
本部连续5年对早白菜薹(Ⅲ)的种植农户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杂交一代早白菜薹(Ⅲ)新品种,近几年的种植产量为2500kg/667m^2左右,比常规品种产量高出500kg/667m^2以上,收入普遍都在1000元/667m^2以上,在江浙一带高者可达5000元/667m^2左右,而且呈现出持续走高的趋势,冬季气候越恶劣,雨雪越多,气温越低,收入越好。连续5年来,长沙、武汉、杭州、上海等市场,元旦至春节之间白菜薹的批发价格在2~4元/kg,极端时间可达6~7元/kg。  相似文献   

9.
王明总 《中国蔬菜》2008,1(4):48-49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露地栽培番茄难获成功,尤其在广西钦州一带,番茄每667m^2产量1500~3000kg,而且裂果多,品质低,产值仅为3000~4000元,所以较少种植越夏番茄。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越夏番茄免耕、避雨、避晒高效栽培技术,克服了蔬菜生产过程中用药、投入、用工、残留“四多”和产量、质量、效益“三低”问题。每667m^2番茄产量可达6000~7000kg,裂果少,品质好,可比普通露地栽培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在钦州、北海、防城等地推广种植约13.3hm^2,深受当地菜农欢迎。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新密市尖山地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其中夏季种植一茬玉米收入400~500元。近几年通过推广栽培高山绿菜花效益较好,发展迅速。面积逐年扩大,一茬绿菜花每667m^2收3000多元,现已成为尖山地区高山反季节栽培蔬菜的重要品种之一。现将高山反季节绿菜花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棚莴笋一番茄种植模式是在坎墩街道农业园区,已连续种植5年,栽培面积20hm^2,已成为慈溪市最大的大棚莴笋生产基地。该种植模式栽培容易,技术简单,667m^2产值达2万左右。夏季还有3个月的休闲洗盐时间,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12.
北方地区设施彩椒越夏丰产实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及华北部分区域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利用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夏季闲置期生产越夏彩椒,高产优质,产品始收期7月下旬~8月上旬,正值全国其他地区彩椒上市淡季,每667m^2可收获彩椒2250~3000kg、青椒1000~1500kg,纯收益6000~8500元。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连续3a(年)种植越夏彩椒,已总结出一套成熟的丰产实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昭通市农科所从昆明市呈贡县引进雪莲果种子120kg,应用低温处理技术在昭鲁坝区种植1666.7m^2获得成功,经测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2510kg,每667m^2产值10040元,扣除2000元的生产成本,每667m^2纯收入达8040元;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雪莲果种子800kg,在乐居科技示范园种植7333.3m^2,经测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2252.99kg。  相似文献   

14.
浙东美人指葡萄大棚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春,我们引进美人指葡萄,栽植在慈溪市浒山街道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园区葡萄基地。基地面积67hm^2,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达2%~3%,pH值7.0左右,基础设施条件好。年均气温16℃,≥10℃年积温5872.8℃,年日照2038.44,时,年降雨量1272.8mm,无霜期244天。2000年每667m^2产量700kg,2001—2003年每667m^2。产量稳定在1250~1400kg,667m^2产值达10000-14000元,已推广种植20hm^2。综合5年栽培实践,美人指葡萄丰产优质栽培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山区瓠瓜拱形搭架方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瓠瓜又称蒲瓜、长瓜、地蒲、夜开花,以食嫩瓜为主,营养丰富,质柔味佳,深受消费者欢迎,是夏季主要蔬菜品种之一。我县1998年开始利用山区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适地种植山区夏秋瓠瓜,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常年种植面积100hm^2,667m^2平均产值3500~4000元,高产高效田块超万元,成为山区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6.
豇豆是夏季种植的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因豆螟发生逐年加重,农药使用量较大,且一直没有找到较好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致使上市豇豆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从2000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夏季防虫网覆盖豇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般每667m^2产嫩荚1800~2000kg,产值1500~1800元。  相似文献   

17.
按常规模式种植柑桶单年苗,一般3~4年才能始果,如何缩短柑橘的幼年期,提早投产,是当前柑橘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于2006年开始开展了柑桶栽培模式的创新摸索,旨在为缩短柑橘幼年期和便于实现简易设施优质栽培提供有效途径。通过近二年的试验,应用营养钵集约化设施栽培模式取得了当年种植当年产量达503kg/667m^2,第二年产量达1300kg/667m^2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楚雄市近年引进爱德万斯种子有限公司的石头番茄系列品种进行夏季露地种植,既打破了大棚种植的固定模式,又错开了冬春反季节栽培番茄集中上市时期。石头番茄果实扁圆坚硬、光滑、果色鲜红光亮,口感及品质佳,耐贮性较好,深受种植户的认可和市民的喜爱。9~11月,石头番茄在本地市场零售价达2.5-4元/kg,667m^2石头番茄夏季露地种植平均产值5400元,较适宜露地种植,且农户种植积极性高,宜作为该市露地种植的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启东地区夏季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并掌握各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高效的栽培管理措施,作者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鲜食大豆品种在生育期、品质、植株性状、产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通豆6号品质好,商品性佳,生育期较短,植株较矮,出籽率为46.3%,每667 m^(2)实收鲜荚642.5 kg;小寒黄品质好,商品性佳,生育期长,出籽率为47.4%,每667 m^(2)实收鲜荚633.0 kg;浙鲜84品质好,生育期较长,出籽率为45.8%,每667 m^(2)实收鲜荚398.4 kg;淮鲜豆9号品质一般,商品性好,生育期较短,出籽率为45.6%,每667 m^(2)实收鲜荚520.8 kg;苏豆17号品质一般,生育期较长,出籽率高(49.5%),每667 m^(2)实收鲜荚487.5 kg;南农416口感较差,商品性一般,生育期较短,出籽率47.2%,每667 m^(2)实收鲜荚645.8 kg。  相似文献   

20.
白黄瓜是甘肃省合水县板桥乡传统名优地方品种,地膜白黄瓜膜侧套种玉米的栽培模式,每年推广种植面积1158hm^2左右,其中800hm^2白黄瓜于2006年4月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每667m^2产白黄瓜3520~4160kg、玉米590~690kg,纯收入3620~8090元,比单一种植地膜白黄瓜每667m^2增加收入8.5%~1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