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深入了解碱性大棚土壤剖面上pH值与盐分的相关性,对定点试验基地的54个剖面样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电导率(EC值)、全盐量以及K~+、Na~+、Ca~(2+)、Mg~(2+)、Cl~-、SO_4~(2-)、NO_3~-含量均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pH值、HCO_3~-含量则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耕层(0~20 cm)的可溶性盐分离子主要为NO_3~-、SO_4~(2-)、Ca~(2+)、Na~+,而下层土壤(20~80 cm)的可溶性盐分离子主要为HCO_3~-、NO_3~-、SO_4~(2-)、Ca~(2+)、Na~+。pHw值(去CO_2去离子水浸提测定的pH值)与EC值、全盐量、离子含量总和以及K~+、Na~+、Ca~(2+)、Mg~(2+)、Cl-、SO_4~(2-)、NO_3~-离子的含量均具有显著的负线性相关性,而pHCa值(0.01 mol/L Ca Cl2浸提测定的pH值)与各盐分指标的相关性总体弱于pHw值;在整个剖面上,HCO_3~-含量与EC值呈显著负相关,与pHw值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pH值与盐分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且HCO_3~-含量与pHCa值可综合反映碱性大棚土壤剖面的酸化与次生盐渍化状况;尽管大棚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现象明显,但目前更应关注次生盐渍化的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奉贤地区不同种植年限及不同剖面深度的设施菜地土壤盐分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因化肥使用过量或不当,设施菜地在建棚第二年即出现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离子组成从建棚初期以HCO_3~-为主转变为以NO_3~-为主,且土壤含盐量与NO_3~-、SO_4~(2-)、Ca~(2+)、Mg~(2+)呈极高的正相关;土壤含盐量在垂直剖面上呈表聚性,土壤含盐量在0~10 cm土层变异较大、20~60 cm土层变异趋小,说明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过程与耕作施肥等人为控制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日光温室土壤盐分积累及离子组成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兰州市日光温室土壤盐分积累和离子组成变化特点,通过对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和种植年限条件下土壤的取样调查,分析了盐分积累特征及耕层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耕地利用方式、种植年限、土壤通透性、农户经营管理水平等,都会影响日光温室土壤盐分积累和离子组成变化,普通粮田改为日光温室种植后,0~100 cm土层含盐量普遍增加,增幅达到了17.56%~29.77%,盐分表聚现象明显,耕层(0~20 cm)土壤含盐量平均增加了40%以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日光温室耕层土壤盐分含量持续增加,累积量最大的离子是NO_3~-、SO_4~(2-)、Ca~(2+)和Na~+,阴离子的积累量显著高于阳离子,阴离子的组成从以HCO_3~-为主变为以NO_3~-和SO_4~(2-)为主,阳离子的组成始终以Ca~(2+)为主,同时K~+和Na~+的含量大幅度增加。盐分的大量累积,以及NO_3~-、SO_4~(2-)、Na~+等离子的相对富集,不仅会对蔬菜生长造成生理毒害、养分供需失衡、品质下降,还会引起土壤酸化、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栾树纯林、栾树+金银木乔灌组合、栾树+草木樨乔草组合在不同季节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2013年秋季,栾树纯林、栾树+金银木乔灌组合对土壤含水量、pH值、盐分含量、HCO_3~-含量的改良效果不明显,但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容重、Cl~-、K~+、Na~+、Ca~(2+)、Mg~(2+)含量,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总体上秋季栾树纯林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好于栾树+金银木乔灌组合。2014年春季,栾树纯林、栾树+金银木乔灌组合、栾树+草木樨乔草组合除对土壤含水量、HCO_3~-含量的改良效果不明显外,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容重、pH值、盐分含量以及可溶性离子(Cl~-、K~+、Na~+、Ca~(2+)、Mg~(2+))含量,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总体上春季以栾树+草木樨乔草组合对盐碱地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最佳,其次为栾树+金银木乔灌组合,最后为栾树纯林。试验结果也表明,栾树与其他植物组合栽植后,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在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种植年限3年的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土柱淋溶法,研究了不同用量和配比的KCl和MgCl_2营养液对土壤盐渍化离子的影响,以期为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K~+、Mg~(2+)、Cl~-含量提高,Na+、Ca~(2+)、HCO_3~-的含量降低,土壤中总盐分增高。与原土壤相比,土壤中K~+、Na~+、Ca~(2+)、Mg~(2+)、Cl~-和土壤盐分总量下降,HCO_3-和SO_4~(2-)较原土壤有所提高。从土壤盐分离子总电荷变化来看,在1:1型的营养液配方中各处理间差异较小,而在2:1型营养液配方中,随施钾用量的增加使土壤阳离子的存留量降低。表明次生盐渍化土壤中,平衡及低浓度的施用量可缓解土壤盐渍化,降低养分的淋溶作用,促进离子间平衡,而过量施肥会加速阴阳离子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化合物降低盐渍化土壤盐基离子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高分子化合物对盐渍化土壤性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石河子146团进行,通过大田试验向重度盐渍化土壤中加入聚丙烯酸盐类(PAAS)、聚丙烯酰胺类(PAM)和纤维素类(HEC)3种高分子化合物,并测定土壤电导率、pH、盐基离子的变化。【结果】PAAS、PAM和HEC3种高分子化合物均可降低土壤盐分,降低土壤中水溶性Na~+、Ca~(2+)、SO_4~(2-)、Mg~(2+)、Cl~-、HCO_3~-某一种或几种盐基离子含量,水溶性Na~+含量降低效果最为突出。【结论】聚丙烯酸盐类、聚丙烯酰胺类、纤维素类高分子化合物改良盐渍化土壤效果显著,对绿洲区盐渍化土壤降盐改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设施菜地CO_2、CH_4和N_2O 3种温室气体排放对种植年限的响应趋势及影响因素,在北京大兴选取管理措施相同的种植5 a(5Y)、10 a(10Y)、15 a(15Y)、20 a(20Y)的4个日光温室和棚间露天菜地(CK)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其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等因子变化。结果表明:设施菜地3种温室气体对种植年限的响应有所差异,CO_2、N_2O排放通量与排放总量均表现为随种植年限增加而逐渐增加;与CK相比,种植年限显著增加CO_2、N_2O排放通量和总量(P0.05),且N_2O排放通量受种植年限的影响更明显;种植年限对CH_4排放通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不显著。种植年限显著增加了设施菜地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GWP)和排放强度(GHGI)(P0.05),且N_2O对GWP贡献率也呈现出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SOC)和NO_3~--N含量、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硝酸还原酶(NRA)活性及土壤pH是影响设施菜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设施菜地长期种植通过增加土壤SOC、NO_3~--N含量,提高NAG、NRA酶活性及降低土壤pH而促进了设施土壤CO_2、N_2O排放。研究表明,随种植年限增加,设施菜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总量、GWP、GHGI均逐渐增加,因而采取合理措施,适度降低土壤NO_3~--N含量和提高土壤pH,有助于长期种植设施土壤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8.
采集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的103个植烟土壤样品,测定了0~20 cm土壤的盐分离子质量浓度,系统分析了不同海拔及茬口对植烟土壤盐分离子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样区植烟土壤均为非盐渍化土,含盐量为0.12~0.70 g·kg~(-1),平均含盐量为0.26 g·kg~(-1),为中等强度变异。土壤中各盐分离子与总含盐量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HCO_3~-和K~+达显著性正相关(P0.05),SO_4~(2-)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不同海拔植烟土壤中阴离子主要以HCO_3~-和SO_4~(2-)为主,其中SO_4~(2-)占比较大;阳离子则主要以K~+和Ca~(2+)为主。不同茬口种植方式下植烟土壤盐分离子的结果表明,通过前茬作物种植能有效降低植烟土壤中Cl~-的质量分数,增加HCO_3~-的占比频率,同时提升土壤中K~+,Na~+和Ca~(2+)的质量分数。综合来看,本研究区域中植烟土壤未达盐渍化水平,但土壤中的SO_4~(2-)和HCO_3~-质量分数过高,可能会破坏植烟土壤中阴阳离子平衡,从而抑制烤烟生长,降低烟叶品质。因此,该地区在植烟土壤改良时应关注SO_4~(2-)和HCO_3~-质量分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采用野外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南疆泽普县金胡杨林、莎车县依盖尔其镇、麦盖提县叶尔羌河特大桥和巴楚县夏玛勒林场采样点0~60cm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各层pH值均值8、盐离子以K+、SO_4~(2-)、Cl~-、Na~+、HCO_3~-为主,含盐量在1.409~6.953g/kg,土壤pH、电导率及盐离子随采样深度增加均有降低趋势,且其中电导率、SO_4~(2-)、Cl~-以及Ca~(2+)+Mg~(2+)与采样深度相关性较强,其他指标相关性不强。研究表明该地区土壤盐分离子在垂直方向变化有规律,在水平方向分布情况比较复杂;(2)南疆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上层盐渍化程度不严重,盐分中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最多,随着深度增加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所占盐分比例先增大后变小。上层土样以苏打盐土为主,中层全为苏打盐渍化土,下层以纯苏打盐渍化土为主。Cl~-/SO_4~(2-)的值在0~1,表明在上层氯化物-硫酸盐盐渍化土为主,中下层以硫酸盐盐渍化土为主;(3)EC25与SO_4~(2-)、Cl~-、Na~+呈极显著正相关,在0~20cm层EC25除受SO_4~(2-)、Cl~-、Na~+影响外,也受CO_3~(2-)影响,在K+含量极低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与K+显著负相关情况,但是EC25与总盐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廊坊市郊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了解廊坊市郊设施蔬菜土壤盐渍化状况。[方法]按蛇行路线采取廊坊市郊大棚温室、露天菜地和林地土壤,对其土壤肥力、盐分积累及盐分离子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防治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进行探讨。[结果]廊坊市郊大棚温室土壤肥力水平属中等略偏高,但存在高氮、高磷、低钾现象。大棚温室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比露天菜地和林地土壤高。大棚温室土壤中的盐离子含量明显高于露天菜地和林地土壤,其含盐量已达盐渍化土标准。大棚温室土壤盐分以K+、Na+、Mg2+、Ca2+、HCO3-、Cl-、SO42-为主,其中Na+、SO42-积累量远高于其他离子。[结论]施肥不当及人为调控下的耕作管理措施是导致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及有机肥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0~80 cm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及施用腐熟和不腐熟度有机肥对土壤盐分的影响。主要结果为:0~20 cm菜地EC比相邻粮田增加了2.3倍,K+和NO3-分别增加了10.8倍和8.3倍,Ca2+、Mg2+、SO42-、Cl-增加了0.9~1.3倍,HCO3-无显著变化。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菜地EC及各盐分离子含量逐渐降低。增施化肥使土壤EC及K+、NO3-、Ca2+、Mg2+、SO42-含量等均显著增加,HCO3-含量明显降低;施用腐熟有机肥显著增加土壤EC;低量化肥与腐熟有机肥配施显著增加土壤NO3-;中量和高量化肥与腐熟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土壤NO3-;化肥与不腐熟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土壤EC和NO3-。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氮、磷、钾肥交互作用对设施土壤盐分含量与离子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磷钾肥配施,土壤含盐量与钾肥的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不显著;②土壤电导率与含盐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同磷肥和钾肥用量时,设施土壤电导率随氮肥施用量增加呈升高的趋势,而不同磷肥用量对设施和露地土壤的电导率影响不显著;③施用氮肥可增加土壤溶液中K+、Na+、Ca2+、Mg2+、NO3-的含量;施用钾肥可增加土壤溶液中K+、Ca2+、Mg2+含量,磷肥对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有机物料对苏打盐渍土物理特性及盐分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利用草木犀等有机物料处理苏打盐渍土的一系列盆栽及淋盐模拟试验研究,对苏打盐渍土在有机物料作用下其物理性状的改变及其盐分迁移特点等进行了探讨。研究了苏打盐渍土物理性状的变化特点及与盐分迁移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料提高了高粒级的土壤微团聚体,改善土壤通透性。有机物料能促进土壤盐分淋移,各种离子的迁移速率也不同,阳离子中以Na~+迁移速率及淋出量最大。在阴离子中HCO_3~-—淋出量最大,而C_3~-的淋移速率最低。土壤结构等的改变是一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用6种不同含盐浓度的水分淋洗Tulare粘土,分层测定0-150cm土层的EC和Cl~-值,采用经典统计和半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土壤剖面EC和Cl~-的分布特征、EC和Cl~-的相关性,以及72个取样点间的EC和Cl~-的空间连续性。  相似文献   

15.
生物有机肥料在温室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几种叶菜类蔬菜为试验材料,探讨生物有机肥料对温室蔬菜产量、品质和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蔬菜专用肥(对照)相比较,①在增产性能上,3种生物有机肥料可使蔬菜产量提高15.1-37.3%。②在提高品质上,3种生物有机肥料能有效地降低苋菜和芹菜可食部分的NO3^-含量和芹菜粗纤维含量,其中芹菜NO3^-含量的降低幅度达1198-1947mg/kg。③施用大三元生物有机肥的土壤盐分(EC)含量最低,0-10cm耕层的盐分为0.79mS/cm,比对照低0.24mS/cm;10-20cm耕层的盐分为0.55mS/cm,比对照低0.10mS/cm。可见,在温室栽培条件下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叶菜类蔬菜产量、品质和降低土壤盐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和数学分析方法对新疆杨不同部位(叶、枝、干、根)8个可溶性盐离子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杨中无CO3^2-存在;(2)新疆杨各部位各个生长时期阳离子中K^ 含量最大,Na^ 含量最小;阴离子中HOQ3^-含量最大;(3)新疆杨树体内的主导离子是Ca^2 、HCO3^-、Cl^-;(4)新疆杨一年生枝、多年生枝、心材和边材的离子分布年内动态相似,叶和根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微域尺度滨海盐渍农田土壤盐分变异特征,探究盐渍农田农艺避盐对策,本研究选取利津县和垦利区典型滨海盐渍农田,划分受微地形、紧实度和覆盖状况影响下的典型微区,在秋季野外实地调查采样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实地观测、方差分析和数据分析对比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秋季土壤盐分的微域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试验区为轻、中度盐渍化农田,土壤表层盐分微域变异特征受微地形、紧实状况、覆盖状况影响,且各微区变异系数最高可达21.0%,呈中等程度变异;在微域尺度下,麦田不同微地形影响下土壤盐分含量垄间坡顶处较垄沟低洼处平均提高18.6%,不同紧实状况影响下土壤盐分含量紧实处较松散处平均提高44.7%;玉米田不同杂草覆盖土壤盐分含量裸露处较杂草茂盛处平均提高30.8%,地膜覆盖土壤盐分含量膜外较膜内平均提高44.7%;棉田地膜覆盖土壤盐分含量膜外较膜内平均提高31.5%。研究表明,土壤含盐量随微地形由低到高、紧实状况由松散到紧实、杂草覆盖状况由密到疏、地膜覆盖状况由膜内到膜外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8.
对张家港市蔬菜园艺场大棚蔬菜栽培土壤进行的调查表明,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酸度增加,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均有所增加,但盐分增加更为显著,导致土壤板结,排水不畅,已经造成了土壤次生盐渍化;通过大水漫灌,大棚土壤盐分含量下降了32.5%,无锡夏家边园艺总场大棚土壤调查表明虽未发生次生盐渍化,但0-5cm盐分比露地高出10倍以上。因此,增设洗盐装置,或夏季高温季节休闲时种植苏丹草,采用轮作种植,使用土壤生物改良剂等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棚西瓜连作的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动态变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年4茬设施栽培条件下的西瓜肥料试验,研究了土壤养分、盐分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了西瓜生长阶段中土壤速效态N、P、K的供应强度和西瓜植株吸收浓度的相关性,以及土壤盐分周期走向与施肥、灌溉的关系,提出了苗期避免盐分积累是西瓜种植成败的关键,及苗期盐分的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