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与品质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施氮量田间试验,分析了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与苏油4号油菜成熟期角果皮表面积指数PAI(源)、单株籽粒数(库)、产量三者间均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相关显著,施氮量在0~27.5 kg/667m~2的范围内,PAI、单株籽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2)随施氮量的增加,苏油4号油菜籽的含油率、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硫苷含量极显著上升,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趋势不明显,但呈劣化趋势的品质均在双低油菜规定指标范围内;(3)苏油4号高产保优的适宜施氮量为17.5~21.37 kg/667m~2.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氮水平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苏油4号产量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产量先增后降,比不施氮肥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提高施氮水平能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但过量施氮则降低单株有效角果数,施氮水平对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要取得高产,应主攻单株有效角果数;(3)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主轴和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有所增加,二次分枝显著增加,同时显著增加了单株一次与二次有效分枝数,但过量施氮使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显著减少;(4)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4号氮肥适宜用量为纯N 262.5 kg/hm2。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对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油菜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的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大;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8号的适宜氮肥用量为325~352 kg/hm~2。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油菜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的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大;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8号的适宜氮肥用量为325352 kg/hm352 kg/hm2。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双低油菜苏油4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苏油4号的适宜密度范围为12万~15万株/km2;增加密度主要通过增加群体中有效角果数而提高产量;增加密度明显削弱各枝序的生长,其中对二次分枝生长的影响最大;随着密度的增加籽粒的含油率逐渐提高,蛋白质含量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6.
双低高油油菜苏油5号在不同氮肥水平条件下的产量及分枝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密度(12万株/hm2)条件下,获得高产的最佳施氮水平为纯氮337.5 kg/hm2;不同施氮水平对每角粒数、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但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影响较大,以纯氮337.5 kg/hm2施氮水平最高;氮肥用量增加对分枝数(特别是二次分枝)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过量施用氮肥对有效分枝数的形成作用减弱,以施纯氮337.5 kg/hm2水平下单株有效角果数最理想。  相似文献   

7.
苏油4号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密度和施氮量进行单、复因子试验,研究了栽培因子水平及其组合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苏油4号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密度为12.0万~16.5万株/hm2,适宜施氮量为270~315 kg/hm2,在此范围内产量高、籽粒含油率较高、品质优.(2)栽培因子水平组合为种植密度12.0万株/hm2、施氮量270 kg/hm2,高产田块产量可达3 800 kg/hm2,大面积丰产栽培可达3 400 kg/hm2,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8.
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种植密度、施肥水平、肥料运筹等栽培措施对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移栽密度7 500株/667 m2、施纯氮22 kg/667 m2和基、腊、苔花肥配比4∶2∶4是苏油4号获得高产的适宜栽培措施,其产量达到207.33 kg/667 m2。(2)影响产量的主导因子是施肥水平,其次是种植密度和肥料运筹。(3)随密度和施氮量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呈增多趋势,但在低密度条件下,受肥料运筹影响;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肥料运筹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施肥水平对每角粒数起正向作用。(4)苏油4号高产栽培的主攻重点是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含油率、蛋白质含量降低;就肥料运筹而言,随着基、腊肥的增加,苔花肥的减少,含油率、蛋白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薹肥对毯状苗移栽油菜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2012—2013年以宁杂1818和苏油4号为材料,在水稻标准硬质育秧盘内培育油菜毯状苗并移栽,设置不同的薹肥施用时期和施氮量处理。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主茎干物质量和分枝干物质量显著增加,而主序轴干物质量呈下降趋势;高氮条件下主茎干物质量增加15.11%,分枝干物质量增加7.54%,而主序轴干物质量减少4.32%;随着薹肥施用时期的推迟,主序轴干物质量、主茎干物质量和分枝干物质量均呈上升趋势;增加施氮量、推迟施肥时期均能显著增加成熟期主茎、分枝角果壳的干物质积累量;2个品种主茎籽粒平均干物质量高氮比低氮处理高0.78 g,增幅为10.5%;与薹高0、30 cm时施肥相比,薹高50 cm时施肥主茎籽粒千粒干质量分别高0.91、0.26 g,增幅分别为12.55%、3.29%。  相似文献   

10.
以苏啤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苏啤6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苏啤6号的适宜施氮量为210kg/hm2,播种基本苗为300万/hm2。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菜籽蛋白的营养价值,阐述了近年来对菜籽肽生物活性的研究,并论述了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油菜籽(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总量速测方法-氯化钯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品质分析项目中主要包括芥酸、硫甙、含油量,本文介绍了硫甙定量分析中的一种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 10个新近育成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系或杂交新组合 )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中油杂 95 3、沪油 15号、中油杂1号、TR175、皖油 12号等品种具有较强的增产潜力 ,在安徽省今后的油菜推广过程中可以适当加以利用。同时对油菜育种及其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品种筛选和不同用药 (液 )量对蚜虫防效试验表明 ,冬季油菜蚜虫防治以蚜虱净、甲胺磷等内吸性药剂 ,在低温环境下效果较好 ,其用药量及用水量应在常规用量的基础上提高 1倍 ,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酶及处理参数对水酶法提取菜籽油和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别用复合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对油菜籽进行水酶法制油,并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方法分析了酶反应参数对菜籽油与菜籽蛋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酶对水酶法制油的出油率与蛋白质得率的影响不同。其中,复合酶最高,蛋白酶作用较明显,纤维素酶次之,三者皆高于无酶水浸取,而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作用效果较差,二者皆低于无酶水浸取。固液比对油脂与蛋白质得率影响较大,加酶量对油脂提取率影响较显著,酶反应时间对蛋白质提取率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钟顺清  陈跃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28-15929,16034
以湖南省衡阳市油菜生产为例,建立了包括自然环境、技术规模和社会经济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一级子系统和二级指标项目的权重,对衡阳市油菜生产综合发展指数和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7~2011年,衡阳市油菜生产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逐渐上升的状态,其中,技术规模子系统拉动作用最明显,但是社会经济子系统持续发展能力较低,制约了衡阳油菜生产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抗虫油菜对菜青虫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喂虫实验和大田抗虫实验对转基因抗虫油菜的菜青虫抗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转Bt杀虫蛋白基因抗虫油菜新品系对菜青虫幼虫具有较强的抗性,在室内喂虫实验中虫子的死亡率高达94.40%,而对照仅为15.00%;在大田中虫子死亡率达46.59%,而对照仅为21.25%。  相似文献   

18.
采用补硒栽培的油菜籽经粉碎 ,脱脂 ,提取可溶性蛋白质 ,通过分级盐析 ,分成A、B、C、D、E 5组 ,用极谱法测定硒含量 ,探讨油菜籽中含硒蛋白质的分布 ,结果表明 :蛋白质结合硒是油菜富集硒的主要形式 ,油菜可溶性蛋白质中有多种硒蛋白质存在 ,在各盐析组分中均有含硒蛋白质存在 ,以D组硒含量最高 ,其分布次序为D >E >C >B >A。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a multiplex PCR detection method of herbicide-tolerant canola.[Method] An 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CruA) and three exogenous genes(T-CaMV 35 S, P-CaMV 35 S and pat) were selected for multiplex PCR. Specific primer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national standards or related literature.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ratio of primer concentration and sensitivity of the established multiplex PCR system were optimized. The optimal multiplex PCR system was verified with known samples. [Resul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multiplex PCR was 58 ℃; the optimal ratio of primer concentration(μmol/L) was T-CaMV 35S: CruA: P-CaMV 35S: pat=0.1: 0.2: 0.2: 0.2;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the established multiplex PCR method was 0.3 ng. The amplified bands of known samples were completely consistent with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a rapid, accurate and effective multiplex PCR technique for detection of herbicide-tolerant canola.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计,通过Excel表格汇总整理从气象局获得气象资料,在DPS数据处理系统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性。[结果]单株有效角果数与苗期气候因子关系密切,与苗期降雨量显著正相关,而与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每角粒数与苗期降雨量呈正相关,而与苗期气温和花期日照时数负相关。千粒重与苗期日照时数正相关、与花期降雨量负相关。[结论]栽培上应增加地表覆盖等措施保证土壤适宜的水分条件,促进幼苗生长,保持田间通风透光性好,减少降雨对油菜开花的影响。通过壮苗培育提高商品油菜籽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