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的免疫接种是通过给猪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剂做抗原物质,从而激发猪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猪转化为非易感猪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猪的免疫接种是通过给猪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剂做抗原物质,从而激发猪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猪转化为非易感猪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猪气喘病(猪支原体肺炎MPS,猪地方性肺炎EPS)是猪的一种直接接触、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鼻腔接触和空气传播,在猪群密集、通风不良的条  相似文献   

4.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猪消化道传染病,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必须对该病加以重视。1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剧烈腹泻、呕吐、迅速脱水等症状,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病毒猪只,其传播途径非常广泛,主要是通过粪便、分泌物、呕吐物、呼出气体等排出病毒,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相互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典型的多形态冠状病毒,其病毒  相似文献   

5.
<正>一般饲养环境下的猪群普遍存在猪肠道病毒,虽然病毒普遍存在,但通常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呈少数散发状态,很少出现群体性暴发。1流行病学猪是猪肠道病毒的惟一宿主。易感性与猪龄关系不显著,多为散发。在普通猪群中可以同时流行几个血清型的猪肠道病毒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其次是气溶胶和飞沫传播,也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毒感染仔猪后,大量病毒可持  相似文献   

6.
<正>螨病俗称疥螨、癞,是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主要是通过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及其虫卵污染的圈舍、垫草和饲养管理用具间接接触而引起感染的。幼猪怕冷,有挤压成  相似文献   

7.
<正>猪囊尾蚴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猪囊尾病是由猪带绦虫,链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人、猪、犬、猫的肌肉、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而引起的。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排出的孕节和虫卵感染易感对象。本病的易感者是人和猪,包括野猪,人对猪囊尾蚴普遍易感。人是终末宿主,自然条件下是猪带绦虫的唯  相似文献   

8.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猪消化道传染病,严重影响养猪生产,只有对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才能提供对该病诊治的有效措施。1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剧烈腹泻、呕吐、迅速脱水等症状,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病毒猪只,其传播途径非常广泛,主要是通过粪便、分泌物、呕吐物、呼出气体等排出病毒,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相互感染。  相似文献   

9.
<正>猪巴氏杆菌病(Swine paste-urellosis)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散发性、热性传染病,也称"猪肺疫"、"锁喉风"或"肿脖子病"。主要引起猪咽喉肿胀、呼吸困难、急性败血症和肺炎等症状。该病是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重庆、四川常于5~9月多发;多杀性巴氏杆菌寄生于鼠和其他啮齿动物,可通过鼻—鼻的接触传播,偶尔通过飞沫传播。猪巴氏杆菌病由于猪  相似文献   

10.
猪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猪地方性肺炎的主要病原,流行于世界各地,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猪肺炎支原体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及引起的临床症状和肺部病变,总结了其主要致病机理,分析了综合控制该疫病的方法。猪肺炎支原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与感染猪密切接触,也可通过空气远距离传播,但无垂直传播相关报道;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临床特征是间歇性、强度可变的干咳,但在与其他病原继发或混合感染后,临床症状和肺部病变可能会加重;猪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释放黏附素引起纤毛发生病变、死亡,导致上皮细胞受损或脱落从而影响纤毛功能,也能通过产生剧毒的H2O2等代谢产物引发毒性效应;防治该病首先要通过生物安全措施控制猪肺炎支原体的传入,其次是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最后是通过接种疫苗降低其传播率。本文为猪养殖场做好猪肺炎支原体病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养猪业该如何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业面临着严重的市场问题我国猪种类型大致分为3种:地方猪种、培育品种、引入猪种。猪种改良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840年前 ,几乎全部是地方猪种 ;●1840年后 ,在少数大城市附近出现了外国猪种 ,主要是中约克夏猪与巴克夏猪及其与我国地方猪种之间的杂种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引进了更多的外国猪种 ;●除上述2个品种猪之外 ,还有苏联大白猪、大约克夏猪、克米洛夫猪等 ;●各地出现了许多以外国猪种为父本 ,地方猪种为母本的“二元”杂种商品猪 ;●在杂种猪群的基础上 ,通过选育相继培育出了上海白猪、哈白猪、北京黑猪、新淮猪等…  相似文献   

12.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1流行特点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2~5月龄猪最为易感,大群比小群易发,病猪和带菌猪是传染源。该病的感染途径是呼吸道,即通过咳嗽、喷嚏喷出的分泌物和渗  相似文献   

13.
<正>蓝耳病又叫猪繁殖呼吸道综合症,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性,与猪流行性感冒不同的是猪蓝耳病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蓝耳病在母猪身上多表现为繁殖障碍症状如:流产、死胎、屡配不孕;  相似文献   

14.
<正>猪伪狂犬病是猪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猪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周龄内的仔猪发病后死亡率几乎为100%,断奶仔猪的死亡率为40%左右,成年猪发病后一般不死亡,是猪是伪狂犬病毒重要的储存宿主。猪伪狂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季节,其他季节也可发生。1流行病学猪伪狂犬病病毒是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能感染牛、羊、猫、狗,但猪是唯一的天然宿主。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猪  相似文献   

15.
正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致病菌,该病只感染猪,并不感染人。已经发病的猪和受感染的猪是该病的传染源,一般通过飞沫来传播,该病原菌可通过呼吸和咳嗽等方式传播,也可以通过运输车辆、饲养工具以及工作人员等进行间接传播。1临床症状纤维素性胸膜炎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理特征。急性型应与急性猪肺疫与别诊断;慢性型应与猪喘气病区别诊断。患病猪会在耳根、腹部和颈部等皮肤出现红斑,用手压时  相似文献   

16.
<正>螨病俗称疥螨、癞,是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主要是通过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及其虫卵污染的圈舍、垫草和饲养管理用具间接接触而引起感染。幼猪怕冷,有挤压成堆的习惯,这是造成本病迅速传染的重要因素。此外,猪圈内潮湿、阴暗,环境不卫生及营养不良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蔓延。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患猪增重缓慢,如不及时治疗,会形成僵猪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17.
<正>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猪精的买卖,尽管引进种猪精液可能导致的疾病传入风险相对较小,但并非没有风险。一些重要的传染病,如非洲猪瘟、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等仍然可以通过精液进行传播。而猪精的效果一般在日后才能见分晓,但通过一些前期的观察也可以有效选好猪精。猪精买卖法规限制少猪精买卖的范围多在百里以内。购买猪精最大的好处是运输方便、成本低;其次通过引进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还有提高优良品种利用率、加快优良遗传性状传递、扩大传递范围、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猪的呼吸道疾病相对增多。经调查,发现以猪气喘病感染为主的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成为养猪业的主要危害。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由猪肺支原体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气喘、不能正常生长;典型病变为肺脏水肿、气肿,尖叶、心叶呈肉样病变。猪肺支原体仅对猪有致病性,发病率高、致死率低,新发病猪场主要是通过引种引起的。冬春季节是猪气喘病的高发季  相似文献   

19.
焦小华 《猪业科学》2023,40(2):118-120
<正>大约9000年前,家猪(Sus scrofa)通过多次独立驯化起源于野猪。自古以来,大量的地方猪种都是根据其形态和行为特征独立选择,并且能够很好地适应饲养的环境条件。乌金猪是中国高原生态系统唯一自由放养驯化的猪种,生活习性接近野猪,与西班牙的伊比利亚黑猪齐名。乌金猪起源于云、贵、川的乌蒙山区与金沙江畔,故取名“乌金猪”,是高原良种,国之瑰宝。  相似文献   

20.
<正>疥螨病会危害猪的生长发育,对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在猪只的成长过程中,疥螨病是常见的皮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疥螨虫在猪皮肤上寄生,主要是发生在春秋季节,传播速度是十分迅速的,而且还会不断蔓延。1流行特点猪疥螨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通过患病猪或者被患病猪蹭过的木桩、舍内墙壁、饲槽等传播,猪疥螨病具有易感染性特点,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品种的猪都可能感染,尤其在营养不良、身体瘦小的猪身上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