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鱼虱是一种肉眼可见似臭虫状的虫体,虫体透明或绿色,头部腹面有一对吸盘和口刺,它经常在鱼体上爬动撕咬吸血,并放出一种毒液刺激鱼体,使病鱼痛痒难受,极度不安,急剧狂游和跳跃。鱼虱不仅吸食鱼血,并刺伤和撕破鱼的皮肤,造成许多伤口而感染,使鱼体组织溃烂发炎,造成水霉和其他病菌大量感染,  相似文献   

2.
<正> 1 观察病鱼体表。病鱼腹部及鳍基部有出血点,病鱼全身体表、肌肉明显充血,则为出血病;鱼体表局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为赤皮病;腹部两侧及尾部腐烂或出现块状红斑,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裸露,则为打印病;鱼体两侧,腹部上下和尾部等处,有棉絮状的白色长毛,则为水霉病;鱼体部分鳞片、胸鳍基部和头部眼睛周围红肿,且有红点和针状虫体,则为锚头鳋病;体表各处有淡绿色形似臭虫的虫体爬行,则为鱼虱病;如发现鱼苗、鱼种沿塘边  相似文献   

3.
寄生虫对大黄鱼养殖造成的危害极大,因其种类繁多、发病不分季节、寄生鱼体的部位又很广泛,而使人们防不胜防,以下介绍几种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方法,供养殖业者参考与借鉴。一、指环虫病1.病原体:为指环虫。2.流行情况:主要危害大黄鱼鱼种和成鱼,四季均可发生,寄生于鱼体的鳃内。3.主要症状: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重度感染时由于指环虫以其钩及边缘小钩钩住寄生的鳃组织,并在鳃上不断蠕动而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刺激鳃丝细胞分泌过多的粘液,妨碍鱼体呼吸并产生贫血现象。鲜活病鱼的鳃片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正在伸缩活动的虫体,若一个视野内虫体达…  相似文献   

4.
大地回春,草木复苏,水温回升,各种致病因子如细菌、寄生虫等开始活动,使鱼类染病。同时这些致病因子处于发育的初期阶段,对药物较为敏感,疗效好。另外,早春时鱼种、成鱼经过越冬期,体质瘦弱,容易引起鱼病发生。因此,积极做好早春的鱼病防治工作,可减少鱼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和产量。早春主要的鱼病有:在捕捞、清塘等操作过程中,造成鱼种、成鱼鱼体受伤,为细菌的入侵打开了通道,这类鱼病有水霉病、竖鳞病、细菌性烂鳃、赤皮病、打印病等。早春鱼种经过几个月的越冬、体质较差,大量寄生虫容易主动或被动形式侵袭鱼体,侵入鱼鳃引起发炎、鳃丝腐烂的有隐鞭虫病、口丝虫病、单孢子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和斜管虫病等;侵入鱼体表和体内寄生引起鱼体消瘦直至造成死亡的有锚头蚤病、鱼虱病等。为了提高养鱼经济效益,早春切莫忽视鱼病  相似文献   

5.
口干病,即九江头槽绦虫病,是鱼种越冬期间的一种严重病害,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鱼种的“四季病”。此病主要是九江头槽绦虫寄生在青、草、鲢、鳙、鲮等鱼的肠道内引起,对草鱼的危害更为严重。症状:病鱼瘦弱不吃食。解剖后,可见肠道内有白色虫体,严重感染时,肠道前端膨大,使肠道阻塞造成大批死亡。由于冬季病鱼食欲减退,疗效不理想,治疗此病多在春、夏、秋三季,一般采用槟榔或敌百虫等药物进行驱虫即可。采用别丁  相似文献   

6.
寄生虫对大黄鱼养殖造成的危害极大 ,因其种类多、不分季节、寄生的部位又很广泛 ,使人们防不胜防。现主要介绍几种 ,供养殖业者参考、借鉴。一、指环虫病1 .病原体  指环虫。2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大黄鱼的鱼种和成鱼 ,四季均可发生 ,寄生于鱼鳃内。3 .主要症状  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 ,当大量寄生时 ,由于指环虫以其钩及边缘小钩钩住寄生的鳃组织 ,并在鳃上不断蠕动 ,因而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 ,刺激鳃丝细胞分泌过多的粘液 ,妨碍鱼的呼吸并使鱼体贫血。在低倍镜下 ,可以观察到鲜活病鱼鳃片上正在伸缩活动的虫体。若一个视野虫体达 5…  相似文献   

7.
梁贺 《科学养鱼》2004,(2):45-45
在冬季,鱼种也易患多种疾病,其中最易患的是水霉病。此病多发生在鱼种并塘以后,由于并塘时操作不慎,造成鱼体受伤,并塘以后,水体中的水霉菌便乘机侵入鱼体伤口,使伤口及周围长满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物质,病鱼变得焦躁不安,四处乱游,食欲不振,体质衰弱,往往造成大量死亡,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8.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或肤霉病,是网箱养鱼常见的一种鱼病。此病终年可见,尤以塘库水温变化无常,江河水时涨时落的2—6月最为流行。网箱鱼初得病时,一般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当能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在一起,鱼的组织细胞坏死,引起鱼体游动失常,食欲减退,病鱼日趋瘦弱而造成大批死亡。水霉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鱼种捕捞,搬运操作时,使鱼体受伤,菌体寄生鱼体伤口  相似文献   

9.
一、斜管虫病病原:鲤斜管虫病症:虫体大量寄生体表和鳃后,刺激寄主大量分泌粘液,使寄主体表和鳃组织被破坏,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同时病鱼食欲减退,体质瘦弱。在水温适宜时,虫体迅速繁殖,2-3天内即大量出现,布满鱼的体表、鳍条和鳃丝的缝隙中,随之鱼也出现大批死亡。斜管虫病在鱼苗、鱼种阶段较为严重,亲鲤也往往被大量虫体侵袭,影响其生殖机能。流行:全国各养殖地区均可出现此病。斜管虫对寄主没有严格的选择性,一般淡水鱼均可感染,幼鱼尤其敏感。在鱼苗运输途中,也往往由于此病的发生而引起大批死亡。斜管虫的出现与水温有…  相似文献   

10.
鱼虱是鱼类体外寄生虫病,危害较大,如大量寄生也可以引起鱼类大批死亡,所以鱼种鱼虱病不可忽视。近年来,江西会昌县石壁坑水库的鱼种塘每年都有鱼虱病发生,并且危害较大,常用敌百虫、可湿性六六六粉等农药用泼洒法来防治,虽效果好,但对鱼种有毒害作用,加之鱼种密度较大,对药物抵抗力较差,使用不当极易引起较高的死亡。自1990年开始,笔者采用木桩蘸取松脂、敌百虫的混合物后,斜插在有鱼虱病的鱼种塘来治疗鱼虱的方法,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使用方法为:每亩鱼种塘,用50克90%晶体敌百虫加50~70克清水完全溶解后,倒入25公…  相似文献   

11.
一、种的校订 多年来我国两广地区流行的一种草鱼鱼种(<100毫米)病,因鱼体肠道内寄生大量虫体,浮游水面不摄食,口张开,表现不安状,鱼体瘦弱,继而死亡,群众称之为“乾口病”。以往都把该病看成是两广的地方性鱼病,  相似文献   

12.
十五、锚头蚤病(针虫病、铁锚头病) (一)病状: 初期病鱼呈现急躁不安,食欲不振,继而鱼体逐渐瘦弱。细检鱼体上有一根根半透明的针状虫体,一头插入肌肉组织,其四周发炎红肿,有因溢血而出现的红斑,继则鱼体组织环死。严重时病鱼死亡。  相似文献   

13.
越冬鱼种几种常见病的防治防治鱼病是鱼种越冬阶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也是提高越冬鱼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鱼种越冬期间,比较常见的疾病有如下几种:一、赤皮病:主要是并他拉网等原因造成的,鱼种在整个越冬期都有发生。病鱼体表局部或全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元月至二月,我市在水库养鱼中连续发生几起鱼患水霉病,有的放养鱼种三、四天后开始出现鱼死亡,每天死亡100多尾,有的每天死亡100多斤,甚至几天后全军覆灭,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了当年的养殖生产。我们就有关问题对一些鱼种专业户进行了调查,并对发生的现象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鱼种放养时体质瘦弱。水霉病一般发生在体质瘦弱,体表受伤的鱼类,而引起鱼种放养体质瘦弱的缘由有:一是由于一些鱼种专业户在鱼种并塘前,没有加强对鱼种的培育,因而有的鱼种体质差;有的鱼种有病…  相似文献   

15.
一、水霉病 该病在鳜鱼卵的孵化、鱼苗、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发生,主要危害鱼卵和早期鱼苗,是影响鳜鱼孵化率的主要病害。在孵化期间遇水温较低时易感染此病,易使受精卵发育停滞,严重时会互相感染而造成胚胎大批死亡。如及时治疗,胚胎还可继续发育。鱼苗至成鱼阶段的水霉菌,主要是捕捞、转运过程中操作不仔细,鱼体外伤严重,水霉菌感染伤口引起此病,病鱼体表常有白色絮状物,病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6.
锚头鳋病又称“针虫病”、“铁锚虫病”、“蓑衣虫病”。病原体是由甲壳动物桡足类锚头鳋侵入鱼种而引起的体外疾病。一般雌虫寄生鱼体,雄虫基本不寄生,营自由生活。症状:病鱼大量寄生锚头鳋时呈现急燥不安,食欲不旺。每年4~10月为此病流行季节,急性感染鱼种每尾可高达数十条,短期会大量死亡;慢性感染,鱼体消瘦,慢慢死亡,如鱼种每尾感染15条以上,则病愈后可有一年以上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1984年至1988年期间,本所试验场养殖的鲤鱼种连续发生了绦虫病,并以引进种德国镜鲤和乌克兰镜鲤为严重。病鱼体质消瘦、腹部膨大,离群独游。严重感染时,肠管内充塞数十条虫体,造成机械梗堵而死。对鱼种危害较大,二龄以上的鱼感染率明显下降。1988年春  相似文献   

18.
鱼种培育的旺季。白头自嘴病对家养鱼苗和初期夏花鱼种均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尤以夏花草鱼最易发生。它是由一种粘球菌芎I起的。病鱼额部和嘴周围色素减退。呈现白头白嘴状(此症状病鱼拿出水面不易观察,在水中观察反而明显),病情严重的。在病灶部位发生溃烂。病鱼体瘦发黑.散游池岸水面四周。不久即出现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9.
淡水白鲳抗病力强,水温在26℃以上时成活率一般在905以上,但在越冬期间常易发生以下几种疾病。一、腐皮病1.病原和症状病原为细菌,病鱼皮肤发炎,严重时鳞片脱落,肌肉腐烂,游动缓慢,鱼体失去平衡,不久即死亡。2.防治方法在鱼种进池或转池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用1mg/ L浓度的漂白粉全池遍洒。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在广西柳州市沙塘园艺场水产公司淡水白鲳鱼种越冬池内先后发生过小瓜虫病和斜管虫病,由于发现得早及治疗措施得当,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只有在发生斜管虫病时死了几尾鱼种,过程如下:一、小瓜虫病症状及治疗1.症状:11月13日上午在喂鱼时发现白鲳鱼种不摄食,而前两天鲳鱼种都抢食较狠,经观察,发现鱼种成堆在池角集中,鱼不时跳出水面,鱼体不断地和增氧机缆绳磨来擦去。捞出两条鱼种,刮取体表粘液和鳃上粘液在10×4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两鱼的鳃上和体表都带有不同数量的有明显香肠形大核的小瓜虫。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