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蒜属无性繁殖作物,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造成大蒜种性退化,使大蒜产量和商品质量下降。大蒜病毒病是危害大蒜生产的主要病害,可导致减产30%~50%,已成为影响大蒜生产的障碍因素之一,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利用大蒜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对大蒜种进行脱毒,既能保证原大蒜品种优良  相似文献   

2.
满昌伟 《农技服务》1997,(10):16-17
<正> 推广种植脱毒大蒜,蒜头和蒜薹比常规大蒜增产74%~110%和140%~180%。所谓大蒜脱毒技术,即通过把幼嫩苗茎尖嫩生组织,进行人工脱毒培养,形成大蒜脱毒种苗,再经过原种繁殖,形成脱毒大蒜种。这种大蒜除具有常规大蒜要求的栽  相似文献   

3.
大蒜属无性繁殖作物,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造成大蒜种性退化,使大蒜产量和商品质量下降。为解决这个问题,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开展了“大蒜脱毒快繁技术及诱变研究”,通过研究,选育出了VF选1、VF05、VF06三个优良品种。下面介绍这几个品种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 1 推广脱毒大蒜 大蒜是通过蒜头进行无性繁殖的。长期以来,蒜农都是自家留种,造成蒜种种性退化。具体表现为:植株矮小,抗病能力减弱,蒜头变小,独头蒜、丛叶蒜增多,产量、品质降低。如改种,使之长势强、蒜头大、  相似文献   

5.
长期的无性繁殖,导致病毒不断增殖积累并造成大蒜品种严重退化,大蒜田间发病率升高。近年来,病毒病导致了大蒜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种性退化,影响了大蒜产量提高和产品出口,一些名优大蒜受病毒危害濒于绝种。大蒜脱毒是防治大蒜病毒病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在该方面的工  相似文献   

6.
草莓茎尖组培脱毒实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一般通过无性繁殖为生产提供种苗,而长期使用无性繁殖种苗会使品种退化,病毒感染严重。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是草莓脱除病毒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实践证明,草莓脱毒苗植株生长势强,抗病力提高,大果率增加,产量增加30%~80%。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进行草莓茎尖组培脱毒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草莓脱毒苗三级繁育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结合我省实际,探讨低成本、实用、简化的草莓茎尖组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民乐紫皮大蒜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出现了病毒逐年积累的现象,对其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通过采用气生鳞茎繁殖,达到自然脱毒的目的,使大蒜生长势增强,植株生长茂盛,平均株高增加13.4%,蒜薹产量增加10.6%。蒜头产量增加10.7%,且对其商品性的提高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 传统的大蒜生产是通过无性繁殖完成的,即春种一瓣夏收一头。由于长期种植,大蒜体内的病毒逐年积累,出现种性退化现象,其表现是品质变劣、植株矮小、叶色变淡、蒜头变小、小瓣蒜和楔子蒜增多、产量减少。大蒜通过有性繁殖在配子体世代交替过程中能够自然脱毒达到复壮目的。方法是:用蒜薹结的蒜珠做种,当年大多形成独头蒜,翌年用独头蒜做种,即可形成大的蒜头。到第三个生长周期,与相同品种传统种植的大蒜比较,表现出品质提高、生长势强、植株  相似文献   

9.
大蒜茎尖培养脱毒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山东栽培的6个大蒜品种进行茎尖培养脱毒。结果表明,最佳诱芽培养基为B_5+BA3mg/L+NAA0.1mg/L+Ad30mg/L+KT0.5mg/L,最佳诱根培养基为1/2 B_5+BA0.01mg/L+NAA0.05mg/L。脱毒大蒜的蒜薹比对照增产58~175%,蒜头增产23~114%。本文还对影响茎尖培养成苗的因素,鳞茎热处理后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脱毒大蒜无性世代的产量增长及脱毒大蒜增产的生产学基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扩大大蒜脱毒苗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大蒜品种徐蒜917为试材,开展了繁殖世代数对脱毒大蒜鳞茎性状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脱毒能显著提高脱毒第2代(D2)至第7代(D7)单头蒜重和鳞茎横径,单头蒜重和鳞茎横径的指标值均是脱毒第2代(D2)最高,分别为77.87 g和64.87 mm;脱毒大蒜鳞茎的大蒜素、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D2代含量最高,其次是D3代,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CK;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是D2代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CK。因此,脱毒有利于改善大蒜鳞茎的综合品质,以脱毒第2代最好,其次是脱毒第3代。  相似文献   

11.
大蒜是靠无性繁殖的蔬菜,长期的无性繁殖易造成大蒜种性退化,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效益。平度市蔬菜站通过异地换种和推广起垄栽培等技术。使种性退化的大蒜逐步得到复壮,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草莓只能通过无性繁殖为生产提供种苗.而长期使用无性繁殖种苗会使品种退化,病毒感染严重。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技术是草莓脱除病毒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近年来随着各草莓产区品种严重退化、抗病力减弱,造成产量、质量、效益锐减,使用脱毒苗成为迫切的生产问题。专家证明,草莓脱毒苗植株生长势强,抗病力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大蒜鳞茎盘培养诱导簇生芽和微鳞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大蒜(Allium sativumL.)由于靠鳞茎无性繁殖,易感染病毒病。受病毒侵染的植株经无性繁殖器官传至下一代。病毒随繁殖代数增加而绵延不绝,日益增殖,结果导致大蒜种性退化,使其  相似文献   

14.
从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培养脱毒大蒜的典型品种材料、对大蒜外植体材料进行脱毒初始培养、对脱毒培养的大蒜基础苗进行病毒检测、脱毒组培苗快繁培养基配方筛选、脱毒组培苗生根培养基配方筛选、脱毒组培生根苗炼苗及移栽、脱毒原原种培育及快繁等方面总结出了大蒜脱毒种工厂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高效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地蛋,原产南美洲,是粮、菜、饲及工业原料兼用的农作物。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易感染病毒.并逐年积累致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种性退化。我国于70年代用茎尖组织培养方法得到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并成功地获得脱毒复壮的马铃薯,开始了脱毒种薯的生产和推广。脱毒种薯的增产效果极其显著,一般增产30%以上.甚  相似文献   

16.
<正>永胜县种植大蒜历史悠久,尤以期纳镇、程海镇的大蒜种植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常年种植面积达2600 hm2,已显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期纳镇以种植分瓣蒜为主,程海镇以种植抽薹蒜和独蒜为主。由于大蒜属无性繁殖作物,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造成大蒜种性退化,使大蒜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要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提高大蒜经济效益,应采取以下高产栽培技术。1土壤及田块选择大蒜种植应选择土壤肥沃、质  相似文献   

17.
分蘖洋葱是洋葱的一个变种,主要以小鳞茎进行无性繁殖,但是长期的无性繁殖导致种球感染病毒、种性退化十分严重。为明确组培脱毒和有性繁殖2种方式获得的分蘖洋葱种苗种性提升情况,本试验以茎尖脱毒组培苗和有性繁殖实生苗为试材,对田间表现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脱毒苗与实生苗相比,生长期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发病率及品质性状差异不显著,脱毒苗的表现略好于实生苗;但是实生苗的分蘖数及单株重高于脱毒苗,每667m2实生苗产量比脱毒苗高24.9%。综上所述,脱毒苗与实生苗田间表现差异不大,实生苗的产量高于脱毒苗,本试验研究结果可为分蘖洋葱生产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草莓常通过无性繁殖为生产提供种苗,而长期使用无性繁殖易使种苗品种退化,病毒感染严重,抗病力减弱,产量、质量、效益锐减。为妥善解决此类问题,总结了草莓组培生产苗繁育技术,该技术生产的草莓脱毒苗生长势强、抗病力提高、大果率增加、增产30%~50%。  相似文献   

19.
<正> 甘薯既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和轻工业原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发展优质鲜食甘薯已成为山东省部分干旱和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于甘薯是无性繁殖,极易受病毒感染,导致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据调查统计,甘薯病毒大田发病率在60-70%,一般减产30%左右。目前甘薯病毒病已成为发展鲜食甘薯生产的制约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据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生产脱毒种薯,是防止病毒危害和增产的有效途径,增产幅度一般都在  相似文献   

20.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病毒在体内连年积累,造成品种退化,使甘薯产量显著降低。试验表明,脱毒苗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平均最低亩增产30%以上,莱芜区牛泉镇核心示范园生产试验证明,脱毒甘薯平均增产36%,最高2.4倍,试验区平均单株重1.6 kg,最重瓜块2.7 kg。因此推广脱毒甘薯栽培,是当前最有效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