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采集海南地区白胡椒粉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对其风味成分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26种化合物,分别为3-蒈烯(20.37%)、石竹烯(19.81%)、柠檬烯(14.36%)、β-蒎烯(9.10%)、γ-萜品烯(8.18%)、α-水芹烯(6.70%)、α-蒎烯(3.60%)、δ-榄香烯(3.22%)、罗勒烯(1.97%)、可巴烯(1.76%)、异松油烯(1.63%)、α-石竹烯(1.46%)和δ-杜松萜烯(1.07%)等。  相似文献   

2.
4个杂交种质白胡椒粉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固相微萃取采集班×印2号、班×印3号、班×印4号和班×印5号这四种不同杂交种质白胡椒粉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风味成分,共鉴定出α-蒎烯(2.21%~2.80%)、β-蒎烯(3.43%~5.60%)、3-蒈烯(3.68%~6.16%)、柠檬烯(4.24%~6.04%)、δ-榄香烯(2.49%~4.57%)、可巴烯(5.85%~8.56%)、石竹烯(17.14%~32.15%)和石竹烯氧化物(1.03%~1.48%)等59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微萃取采集海南地区黑胡椒粉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风味成分,共鉴定出α-蒎烯、β-蒎烯、3-蒈烯、柠檬烯、异松油烯和石竹烯等15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油炸处理对胡椒鲜果中胡椒精油化学成分的影响,从不同油炸料油比、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进行研究。经检测分析鉴定出未经油炸处理胡椒鲜果精油中18 种化学物质,料油比1:1、1:1.5、1:2、1:2.5 和1:3 时胡椒精油分别检测出28、22、27、24 和25 种化学物质;油炸温度为90、100、110、120、130℃时胡椒精油分别鉴定出21、26、22、25 和23 种化学物质;油炸时间为1、2、3、4、5 min 时胡椒精油分别含有29、22、23、21 和25 种化学物质。研究发现,不同油炸处理均使胡椒鲜果精油的化学物质成分增加,主要化学成分为石竹烯、3-蒈烯、D-柠檬烯、左旋-β-蒎烯、α-水芹烯和α-蒎烯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取并分析胡椒果梗和胡椒果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成分及其抑菌效果。[方法]联合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提取胡椒果梗和胡椒果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利用气质联用对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采用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胡椒梗挥发油抑菌效果。[结果]试验显示,胡椒梗共分离鉴定出α-香芹烯27.23%、β-月桂烯8.48%、α-蒎烯8.32%、莰烯7.77%、α-柠檬醛7.68%、松油醇7.52%、α-石竹烯4.99%等85种化合物,胡椒梗与胡椒中的挥发性成分无明显差异;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无明显差异。[结论]研究可为胡椒果梗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几种松树挥发物对松材线虫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生测的方法,研究了几种主要的松树挥发物对松材线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α-异松油烯、β-水芹烯、β-蒎烯抑制松材线虫繁殖,其中α-异松油烯、β-水芹烯抑制力较强,β-蒎烯抑制力较弱,而β-月桂烯、反式-石竹烯、莰烯、异长叶烯和α-蒎烯对线虫繁殖没有影响.β-水芹烯和莰烯具有杀松材线虫活性,β-蒎烯和β-月桂烯增强松材线虫活力,而异长叶烯、α-蒎烯、反式-石竹烯对线虫存活没有影响.β-蒎烯、反式-石竹烯、异长叶烯、莰烯对松材线虫具引诱作用,其中β-蒎烯引诱力最强,反式-石竹烯次之,异长叶烯、莰烯引诱力最弱,而α-蒎烯、β-水芹烯、α-异松油烯和β-月桂烯对线虫无引诱作用.并对几种挥发物在松树抗松材线虫病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新疆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枝条及针叶的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新疆云杉枝条及针叶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萜烯类化合物。其中枝条挥发物中含有44种化合物,主要包括α-蒎烯(44.97%,m/m,下同)、莰烯(17.44%)、石竹烯(8.98%)、D-柠檬烯(7.35%)、α-水芹烯(4.72%)、醇类化合物(6.42%)等,以及少量的芳香烃类化合物、薁、茚、烯烃和烷烃类化合物。针叶挥发物中含有47种化合物,主要包括1R-α-蒎烯(34.31%)、莰烯(22.72%)、酯类化合物(7.68%)、萘类化合物(5.48%)、茨醇(3.78%)以及少量的芳香烃类化合物、蒽、烯烃和烷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用技术对橄榄盐坯中的活性风味物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表明:采用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在50℃恒温条件下萃取40 min效果最好。共检测出64种物质,占总峰面积的87.226%。主要呈香物质是1R-α-蒎烯、β-月桂烯、α-水芹烯、(+)-4-蒈烯、麝香草粉、α-毕澄茄烯、香橙烯、可巴烯、α-菖考烯、α-石竹烯、氧化石竹烯。  相似文献   

9.
基于云南松松针粗提物对楚雄腮扁叶蜂雌、雄蜂的明显引诱作用,利用"Y"嗅觉仪测试楚雄腮扁叶蜂对针叶挥发物主要成分的室内趋向行为,分析针叶挥发物对楚雄腮扁叶蜂的引诱活性。结果表明:楚雄腮扁叶蜂雌蜂对(-)-β-蒎烯、月桂烯、β-石竹烯表现出明显的趋向反应,雄蜂则对(+)-α-蒎烯、(-)-β-蒎烯、β-石竹烯的趋向反应显著。(-)-β-蒎烯、月桂烯、β-石竹烯等都诱捕了一定量的楚雄腮扁叶蜂雌蜂;以(-)-β-蒎烯、月桂烯、β-石竹烯、(+)-α-蒎烯、(+)-柠檬烯为引诱剂,诱捕到相较于雌蜂数量较多的雄蜂。  相似文献   

10.
收集鱼鳞云杉健康木和被害木干部挥发性物质,利用GC-MS方法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两者之间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差异,分析鱼鳞云杉干部挥发性成分与云杉大黑天牛寄主选择的关系。结果表明:健康鱼鳞云杉干部挥发性物质共42种成分,其中相对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神圣亚麻三烯(16.04%),其次是α-葑烯(14.24%);被害鱼鳞云杉干部挥发性物质共43种,其中相对质量分数最大的成分是β-蒎烯(18.07%),其次是α-蒎烯(12.39%)。在健康木和被害木的挥发性成分中,烯萜类化合物均占70%以上。鱼鳞云杉树势由健康向衰弱转变时,主要烯萜类化合物含量发生变化,3-蒈烯、异柠檬烯、β-蒎烯、4-蒈烯、α-蒎烯等含量显著上升,而神圣亚麻三烯、α-葑烯、β-月桂烯、β-水芹烯等含量下降,这些烯萜类化合物的变化,为云杉大黑天牛定位选择适宜寄生的鱼鳞云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凤眼莲修复农村微污染小型水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凤眼莲对农村微污染小型水域的修复效果,以流经郑州郊区农村的十八里河河水作为对照(A组),向其添加有机质、氮磷营养物质的B、C 2组为微污染水样,采用凤眼莲静态培养,通过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及氨氮(NH3-N)含量,监测凤眼莲对污染水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凤眼莲对水样中COD、TP、NH3-N的去除率增幅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在最初6d都表现出较高的去除率,且各指标的初始质量浓度越高,去除率亦越大;对TN的去除率增幅随时间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TN的去除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在18d内凤眼莲对水样中COD、TP、T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介于69.27%~74.15%、69.20%~83.61%、71.86%~75.01%和64.26%~94.50%。可见,凤眼莲对微污染水域中COD、TP、NH3-N、TN均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可用于修复该类水体。  相似文献   

12.
试验优化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柑橘皮挥发油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泡时间1 h,提取时间3.0 h,加水量800 m L,粉碎目数30目。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HP-5(30 m×320μm×0.25μm),测得5批不同产地柑橘皮挥发油含量在1.30%~1.98%,柠檬烯质量分数在75%~95%。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柠檬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云南地区2种主要食用姜的化学成分,比较2种姜品质的差异。[方法]采用GC/MS的方法对云南农贸市场上的2种食用姜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一种是市场上的普通白姜,简称"姜",一种是罗平的小黄姜,简称"罗平姜"。[结果]姜挥发油中检测出56个成分,鉴定了50个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是β-水芹烯(14.800%)、2-十一烷酮(12.648%)、莰烯(12.349%)、香叶醛(8.361%)、龙脑(6.985%)、柠檬烯(6.342%)、香茅醇(2.895%)、β-红没药烯(2.842%)、α-蒎烯(2.824%)、6-甲基-5-庚烯-2-酮(2.598%)等。罗平姜挥发油中检测出67个成分,鉴定了60个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是β-水芹烯(10.832%)、莰烯(8.317%)、香叶醛(8.301%)、桂酸乙酯(6.799%)、1,8-桉叶素(5.795%)、龙脑(5.357%)、柠檬烯(4.643%)、香叶醇(3.650%)、别芳萜烯(2.940%)、乙酸香茅酯(2.675%)、芳香姜黄烯(2.318%)等。[结论]对2种姜的挥发性成分比较发现,两者主要香气特征成分大致相同,罗平姜的香气层次更丰富、更柔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宁夏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育苗的抗逆性和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S-诱抗素(福生壮芽灵)对辣椒种子进行浸种催芽试验,研究S-诱抗素(福生壮芽灵)对辣椒幼苗株高、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鲜重、主根长和根系活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经S-诱抗素浸种处理的辣椒幼苗的株高、主根长、地上部干鲜重、地下部干鲜重与根系活力都优于蒸馏水浸种的对照,其中,植株高度较对照提高19.8%,主根长增加17.5%,地上部鲜重增加16.6%,地上部干重增加33.3%,地下部鲜重增加30.7%,根系活力提高31.4%。但对种子发芽率与幼苗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S-诱抗素的施用明显促进辣椒幼苗的生长,增强辣椒幼苗的根系活力,从而明显提高辣椒幼苗移栽后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浸种方式对辣椒种子发芽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为材料,采用常温清水浸种2h(CK)、赤霉素浸种(T1)、KNO3处理发芽床(T2)、温水浸种(50℃)(T3)、H2O2浸种(5min)(T4)等5种方式对辣椒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辣椒种子萌发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2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辣椒种子的萌发速度,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提高,与对照和其他处理方式相比萌发高峰提前2d,在生产应用上可提高催芽速度,节约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6.
陈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00-7503
[目的]探讨浸泡幼鳖的适宜食盐溶液浓度和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将在清水中和离水条件下暂养24 h的中华鳖幼鳖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中,测定其体重和不同时间段的死亡数。[结果]清水组每组幼鳖的体重减少0.76~0.96 g,占始重的5.60%~6.00% 在食盐溶液中浸泡3 h后,其体重减少0.04~0.53 g,占浸泡前体重的0.26%~4.02% 当食盐浓度低于3%时,随食盐浓度的增大,其减重率增大。离水组每组幼鳖的体重减少2.11~6.18 g,占始重的3.90%~20.65% 体重为10.22~16.30 g的幼鳖的减重率为始重的13.74%~20.65%,体重为119.93~158.03 g的幼鳖的减重率为始重的3.90%~4.91% 0.5%食盐溶液组,其体重增加了0.18g,占浸泡前体重的1.74% 其余各组每组体重减少0.08~1.54 g,占浸泡前体重的0.58%~3.23%。食盐浓度在2.0%以下和6.0%以上时,幼鳖死亡率较高。[结论]食盐溶液的最适浓度为3.0%,浸泡时间不超过30 min。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样曲采集季节对干小蓬草精油挥发性组分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水蒸气蒸馏分别提取的7月、8月和10月采集的小蓬草精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小蓬草精油挥发性共有组分主要是萜类化合物,且挥发性组分种类逐渐减少。共有丰成分中柠檬烯相对含最最高,相对含龟最高可达50.13%,非共有化合物相对含龟较低(0.26%-1.91%)。采样季节对干小蓬草精油的挥发性主要组分(柠檬烯、反式-α-佛手柑油烯、α-姜黄烯)的影响较小。富含萜类化合物的干小蓬草精油在化妆品上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贵州地方辣椒品种品质分析及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主要地方品种、部分选育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干物质、粗纤维、维生素C、脂肪、辣椒素、辣椒红色素、灰分、盐酸不溶性灰分等进行分析,8个指标范围分别是:干物质18.18%~25.12%,粗纤维15.3%~24.3%,维生素C 0.774~2.248 mg·g-1,脂肪11.45%~16.71%,辣椒素0.097%~0.812%,辣椒红色素0.137%~0.516%,灰分4.03%~5.4%,盐酸不溶性灰分0.173%~0.526%。鉴定筛选出了多个高维生素C、高脂肪、高辣椒素含量的优质品种,一部分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一部分可作品质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辣椒白粉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运用4种新型杀菌剂,对温室辣椒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第1次施药7d后,4种杀菌剂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效为69.75%~79.59%;第2次施药后12d,防效为92.50%~95.41%。[结论]4种药剂在剂量范围内均对辣椒白粉痛的防治效果好,辣椒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