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武运粳27号系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于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209),适宜在江苏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2012年起进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分蘖较强、穗型大、籽粒饱满、结实好、熟相漂亮、转色好、米质优,符合高产优质同步的要求,更适应直播稻和机插秧占苏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80%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2.
太湖粳2号,原编号86—125—16,系苏州市水稻育种协作组常熟市农科所用太湖糯与秀水04杂交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1994年3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宜在太湖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苏州市1993年示范面积200公顷,1994年充分利用种源,推广面积预计可达1万公顷。 1 产量表现 太湖粳2号丰产性表现突出,而且具有较好的稳产性。1991年参加苏州市新品种比较试验,8个试点平均每公顷9807公斤(亩产653.8公斤),列参试品  相似文献   

3.
盐粳11号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以盐粳93272/镇稻88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6年、2007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区试,2008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生产试验,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南粳41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杂交选育成的迟熟中粳,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本公司引进种植215hm^2。经多点试验示范,该品种均表现高产稳产性好、熟期适中、综合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南粳44是由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经“南粳38”系统选育,于2004年育成的早熟晚粳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优质、高产、多抗超级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米。2008年江苏省推广种植面积5000多亩,表现出高产、抗逆性好、熟相佳、米质优等特点。2009年安徽省巢湖市引进此品种,同时进行了品种对比试验,并就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集成研究,形成了一套较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连粳6188(参试名称连粳18302)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采用系谱法杂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高产、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2.8d,中感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达部标一级。该品种具有优质早熟、高产稳产、适宜轻简化栽培等特点。2022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20034),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华粳6号(原名:华粳 20316)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及相邻省份同等气候条件地区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  相似文献   

8.
中熟晚粳杂交新组合嘉优6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优6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选育的中熟晚粳杂交新组合,2012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2015.介绍了嘉优6号的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淮优粳2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金南风∥黄金晴/泗稻10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606号),该品种具有农艺性状好、品质性状优良、综合抗性较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雪生  冯俊 《种子世界》2014,(10):58-59
<正>武运粳27号系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于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209),适宜在江苏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2013年获得"江苏好品种"称号,2014年入选"超级稻",2014年进入江苏主推品种名录。2012年起在苏中地区进行机插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分蘖较强、穗型大、籽粒饱满、结实好、熟相漂亮、转色好、米质优,符合高产优质同步的要求。根据这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武运粳27号可以在苏中地区机插种植,并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武连粳1号是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武进市稻麦育种场联合,利用C22 -3/测18/ /丙627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该品种株高95cm,株型紧凑,叶片窄短直立,冠层分布均匀,总叶片数18。成熟时单株仍能保持两片绿叶,且秆青子黄,熟相好。穗长15cm左右,平均每穗110粒,着粒密度大,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g。生育期150~155d,对温光反应敏感。分蘖力强,抗倒伏较强。需肥量较大。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 (1997~1999年 )平均产量984……  相似文献   

12.
连粳9号系以连嘉粳1号为母本,以“日本晴丰×早丰9号”F。为父本杂交,经连续8代系统选择,于2006年选育而成的一个集丰产、稳产、优质及综抗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205。  相似文献   

13.
武育粳919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南粳9108×45129-2经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2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20037。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品质指标一级。武育粳919的育成为淮北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动优质稻米产业集群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所需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为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稻米产品消费需求提供了优势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中粳稻新品种连粳6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粳6号(原名H01023)系连云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以镇稻88为母本、京4&#215;10^9的F1作父本杂交,于2001年选育而成的一个集丰产、稳产、优质及综抗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5.
盐稻10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糯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200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马来根  赵鹏珂  王志祥 《作物杂志》2012,28(3):155-156,160
绍粳18是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成功的优质、高产、抗病、单双季兼用晚粳稻新品种,于2010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浙江省及同类型地区推广种植。表现为抗病性好,高抗叶瘟、穗瘟,半矮生型,穗大粒多,茎秆粗壮分蘖力强,抗倒性好;后期熟色清秀,青秆黄熟,栽培容易,米质达国标3等以上,食味性优。  相似文献   

17.
武运粳21粳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运粳21系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705)。丰产性好,生育期较早,抗倒性强,米质优,口感好,综合农艺性状优,大田种植表现条纹叶枯病发病率低;适宜在洪泽县中等肥力以上田块作中粳稻种植,产量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0%。在本地区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秀水09系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优质中熟晚粳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审定。诸暨市种子管理站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已有4年时间,该品种综合表现为:丰产性好、米质优、生长清秀、分蘖率强、株型紧凑、叶片挺直、结实率高、适应性广、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等特点,是非常适合作诸暨市近年面积不断扩大的直播稻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武育粳 12号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采用 942111/ 9339/京 58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属苏陕交流项目, 2000年由常州引进陕西省, 2000- 2002年参加了省区试和生产试验, 2003年 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常农粳12号是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并于2018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80011)的优质水稻品种,其产量、品质及抗性满足苏州市水稻品种选择的要求,被苏州市种子管理站列入苏州市2019-2020年稻麦主推品种目录。通过阐述常农粳12号在苏州地区种植表现及其形态特征、生育期、抗病性、产量水平及米质等特性,结合示范结果,分析总结出绿色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