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莉  刘昭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79-5781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旅游活动方式,以其特有的功能和活动内容,而显示出蓬勃生机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乡村旅游发展又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世界客都”梅州的客家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梅州开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梅州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史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96-15298,15301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满足了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返璞归真"的追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乡村旅游发展又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晋中市喜村的晋商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喜村开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项目,是乡村发展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村面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关系的分析,结合河南省实际,以期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良性互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智伟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72-173,175
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以前强调城市对农村的支持,资金和政策上的帮贫扶困,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已很难真正地促进农村的快速健康地发展。而乡村旅游的崛起,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8):152-153
黔东南州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紧紧围绕省十大扶贫产业,创新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融合发展,做到乡村旅游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及林业建设、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紧密结合。旅游、扶贫、交通、农业、林业等部门强化协作,结合我州乡村旅游浓郁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引领贫困群众就业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消除贫困、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两大热门话题,也为我国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重大举措,而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又一重要途径。如何使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一体化,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以舟山为例,阐述"渔家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意义、途径和对策,以期对我国农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协调互动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勇  喻荣春 《农业考古》2008,(6):190-192
新农村建设重在文化建设,农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起乡村旅游与新农村文化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已是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成功的发展对策与模式对于一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战略性的指导作用。从分析乡村旅游产生、内涵与特征的角度入手,理顺并总结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及模式。  相似文献   

9.
马剑平 《农技服务》2011,28(1):82-84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将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结合起来的一种休闲方式,对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以贵州桐梓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例,阐述桐梓县立足"三农"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实现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灵魂所在,而新农村建设将对农村的面貌与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保持乡村文化的独特吸引力。本文从分析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入手,提出保持乡村文化的本质化是在建设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黄顺红  王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20-16922
根据不同类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探讨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基本模式,提出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的结合点和保障措施,促进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长效、良性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实践意义很强的问题。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作用,发展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市场拉动力、政策、环境、物资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支撑力、社区居民推动力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系统模型。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需注重保持旅游村寨的地域文化特色,保持旅游村寨的乡村性,注重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社区参与,注意乡村旅游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统一,以实现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乡村旅游,开辟新农村建设的新渠道(一)因地制宜,以发展乡村旅游开辟新农村建设新渠道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据乡村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合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旅游新的需求,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改变农村面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提高认识、精心规划,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加强管理,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沈中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41-19942
乡村旅游发展是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首先界定了乡村旅游的范畴并阐述了和谐新农村的内涵,继之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互动作用,最后提出了二者的互动途径。  相似文献   

16.
商洛市乡村旅游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商洛市新农村建设的概况和现状,分析了商洛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商洛市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基于乡村景观旅游发展而进行的我国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研究,重点突出了以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为导向、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中心、以融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的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元体研究。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商洛市新农村建设的概况和现状,分析了商洛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商洛市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即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发展互相影响、相互促进,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乡村旅游进一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同时对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的建立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即发展乡村旅游地方组织,搭建政府与乡村旅游商户间沟通的平台;控制游客容量,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处理好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围绕“土”字做文章。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赋予了乡村旅游发展新的内涵和任务。国家旅游局明确要求旅游业要发挥优势,服务三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建树,引导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立足珠海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重点对珠海乡村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探求珠海乡村旅游的发展途径,以实现珠海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