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是靠稻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被称为水稻“癌症”。病原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属水稻条纹病毒组(或柔线病毒组)病毒。近几年,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004~2007年在辽宁省几个大城市发生。2006~2007年铁岭县凡河镇大莲花村也有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为来势猛、危害重、损失大,发病田块减产幅度一般在20%~30%,严重田块几乎颗粒无收,产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在滦南县普遍流行并且病情逐年加重,具有普遍蔓延的趋势。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来势猛,危害重、损失大。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在10%-20%,严重田块几乎造成绝收,条纹叶枯病已成为水稻生产上的一个突出问题,对种植水稻的农户威胁极大,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3.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及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条纹叶枯病病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属水稻条纹病毒组。其寄主范围广,已知的有稻、麦、玉米、粟等作物及马唐、看麦娘、画眉草等禾本科杂草。传毒媒介主要是灰飞虱。该病极具暴发性、间歇性和迁移性,当前尚属于“可防难治”的一种病害,一旦发生就难以控制,严重的将造成水稻绝收。2004年江苏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流行,浙北地区发生也较重,桐庐县局部地区零星发生。2005年桐庐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加重,发生面积达37.48hm^2,其中分水镇22.33hm^2,横村镇12hm^2,合村乡3hm^2,莪山乡0.15hm^2,种植品种为申优693,申优1号,秀水常规品种等,8月5日调查结果:横村点丛发病率平均为8%(幅度4.4—11.2%),平均株发病率2.98%(幅度2.12~3.45%),分水点丛发病率平均为12%(幅度9~15%),平均株发病率8%(幅度7~9%)。  相似文献   

4.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引起的水稻病变,对水稻种植具有十分严重的破坏,能够促使水稻种植出现抽穗畸形、结实较少的病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染程度毕竟强,一旦水稻感染上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毒,在短时间内能够造成较大范围内的病毒破坏,且水稻条纹叶枯病爆发性、间歇性、迁移性的特点,使得其被称为水稻种植的癌症。为了有效避免水稻在农业栽培中感染上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需要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受农业栽培方式影响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以提出针对性的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99植保”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仅靠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灰飞虱一旦获毒可终身带毒并经卵传毒。条纹叶枯病在水稻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生,造成水稻叶片褪绿,心叶扭曲枯死,抽穗畸形,结实少,一般减产1%~5%,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目前该病已成为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渝峰“99植保”是重庆茂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高浓度、多成分、多功能、无毒、无激素二次污染的熬合态营养液肥,  相似文献   

6.
农业栽培措施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影响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病毒而引发的一种水稻病变,对水稻的危害极大。这种病主要是因为春季气温偏高,降雨少,从而虫害较多,发生较为频繁,在江苏、安徽、天津、上海、浙江、辽宁等稻区发生较为严重。本文从水稻栽培的源头分析,分析栽培技术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龄期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耐病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促进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二叶一心期至五叶一心期4个龄期的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的耐病性。[结果]不同龄期的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的耐病性不一样。被带毒灰飞虱刺吸取食后,二叶一心期秧苗的发病率达100.0%;三叶一心期秧苗的发病率为75.0%;四叶一心期秧苗的发病率为31.8%;而五叶一心期秧苗的发病率为O。即各龄期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耐病性由强至弱为:五叶一心期〉四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二叶一心期。[结论]秧苗处于不同龄期对水稻条纹病毒的耐病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秧苗的龄期越小对条纹病毒的耐病性越差。  相似文献   

8.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靠介体昆虫(主要是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病原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属水稻条纹病毒组(或柔线病毒组)病毒.近年来,我地水稻条纹叶枯病呈逐年加重趋势,2004年为特大发生年份,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调查,今年灰飞虱冬后残留基数为:麦田平均2.62万头,油菜田平均1.36万头,冬闲田平均1.63万头,与去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的灰飞虱基数相仿,预计今年我市水稻条纹叶枯病仍将达到大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近年来中国华东地区严重发生的水稻病害之一,它是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一种病毒病。控制该病害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种植抗病品种[1]。20世纪60~70年代,水稻条纹叶枯病也曾在日本爆发流行,该国研究者选育的抗条纹叶枯病品种对该病害的控制起到了较好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以来,辽宁地区开始出现由灰飞虱为害造成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各地水稻有不同稃度的发生,沿海地区较重。一般减产3%~5%,严重时减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水稻一旦染病将终生带毒,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近5年来,跃进农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2004~2005年为特大发生年,据调查,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在20%~30%,严重田块损失50%~60%,后期危害甚至绝收,严重制约水稻生产。虽经大力喷施化学药剂扑灭秧田和大田灰飞虱,  相似文献   

1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在我市发生逐年加重,一般田块减产20~30%,严重田块减产70~80%,甚至绝收。为寻找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进行了菌克毒克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小麦条纹叶枯病症状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病毒病,其病原物是引发水稻条纹叶枯病的RSV,病毒为纤细病毒属的水稻条纹病毒组(或称柔线病毒组).近几年由于气候变暖、冬季气温升高,尤其是耕作制度的改变,对传播该病毒的媒介昆虫灰飞虱的越冬与繁殖极为有利,麦田灰飞虱的越冬基数逐年增加,而越冬死亡率却不断降低,导致小麦田中灰飞虱的数量每年都以几倍甚至十数倍增加,使得原本不受水稻条纹病毒侵染危害的小麦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14.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市特别是楚州区近年来危害严重的病害,已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调查,2003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重发地区病穴率达40%~60%,重病田块病穴率达80%以上,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2004年,我地水稻条纹叶枯病明显呈现出发病早、病情重、受灾范围广的特点。为明确不同药剂不同施用方法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效果,2004年我们做了相关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RT-PCR快速检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对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根据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信息,在其外壳蛋白基因和毒蛋白基因的两侧设计2对引物,对感染病毒的植物和正常未感染植株进行扩增,可以在感病植株中分别扩增出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基因组特有的2个条带,而在正常植株中未能扩增相关的条带。这就建立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检测体系,还对建立条纹叶枯病病毒检测体系在该病预测预报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水稻条纹叶枯病毒侵染引起的病毒病.1995年以来,该病先后在我省武进、姜堰等地大面积发生,1998年病区扩大到淮安、宿迁等地,据有关部门统计,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我市洪泽、楚州区的田块发生率达85%以上、受害田病株率达10~30%,严重的达50%以上,造成水稻减产5~40%.  相似文献   

17.
病毒钝化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的控制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试验研究表明,病毒钝化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但是随着秧苗生长作用逐步减弱,生产上建议与杀虫剂混用,以提高整体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8.
姚欣 《新农业》2007,(5):44-44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辽宁有加重趋势,好比水稻上的癌症、非典,染病植株无特效药可治,严重影响产量,甚至颗粒无收.该病是病毒引起,由灰飞虱传播,不仅为害水稻,也可为害小麦.2006年沈阳市稻飞虱发生面积较大,水稻条纹叶枯病也发生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利用RT-PCR快速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信息,在其RNA聚合酶基因、外壳蛋白基因和RNA沉默抑制子基因以及特异蛋白基因的两侧设计4对引物,对感染病毒的水稻植株总RNA并进行RT—PCR扩增,可以在感病植株中分别扩增出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基因组特有的4个条带,并通过测序和Genbank blast证实。利用该方法可以对水稻和其它寄主进行条纹叶枯病病毒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20.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简称RSV)而引起。RS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主要寄主和传毒介质是灰飞虱,其次还有白背飞虱和白带飞虱等,即条纹叶枯病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所致的病毒病。灰飞虱寄主有水稻、小麦、大麦、谷、玉米等37种禾本科植物,灰飞虱对RSV病毒传播方式是循回增殖型传播。一旦染毒可持续传播,并由雌虫经卵传给下一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