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两年 ,我们通过对国内外引进的大量大麦品种资源灌水处理的方法 ,对其抗渍性进行鉴定 ,初步选出一批抗渍性好的品种资源。本试验同样采用人工灌水模拟自然湿害对主批初选出的品种资源进行进一步鉴定 ,为中澳大麦育种家提供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渍品系 ,并用于基因图谱构建和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2.
中澳大麦抗渍性资源的鉴定与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引进的大量大麦品种资源灌水处理的方法,对其抗渍性进行鉴定,选出一些抗渍性好的品种资源。通过对它们的评价和筛选,为中澳大麦育种家提供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渍品种,并用于基因图谱构建和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引进的大量大麦品种资源灌水处理的方法 ,对其抗渍性进行鉴定 ,选出一些抗渍性好的品种资源。通过对它们的评价和筛选 ,为中澳大麦育种家提供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渍品种 ,并用于基因图谱构建和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从国内外引进的62份大麦品种进行观察、鉴定和对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测试,筛选出了 PF—52296、4045、8886、8831、8828等适于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栽培的啤酒大麦品种。还选出了一些具有特殊优良性状(如矮杆性、早熟性、抗病性等)的大麦品种,增加了当地大麦育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大麦高蛋白种质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定和筛选高蛋白大麦种质资源为育种者利用,提高饲用和食用大麦的营养品质是国内外大麦育种关注的热点。作者对“八五”、“九五”期间初鉴的170余份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进行多点种植签定,从中选出40份进行2年多点重复鉴定和遗传稳定性分析,选出一批比Hiproly遗传稳定、性状比较优异的高蛋白种质。  相似文献   

6.
鉴定和筛选高蛋白大麦种质资源为育种者利用 ,提高饲用和食用大麦的营养品质是国内外大麦育种关注的热点。作者对“八五”、“九五”期间初鉴的 170余份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进行多点种植鉴定 ,从中选出 4 0份进行 2年多点重复鉴定和遗传稳定性分析 ,选出一批比Hiproly遗传稳定、性状比较优异的高蛋白种质。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皮大麦地方品种资源,是个丰富的基因库。通过试验,鉴定出:有高抗黄花叶病、高耐湿性、耐盐力强、抗寒力较强、早熟性明显及优质的材料。江苏省大麦地方品种资源的搜集工作是在五十年代前期进行的。当时限于条件,未能对已征集的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推理。所以这批材料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直到一九七九年九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大麦品种资源会议,提出了加强对大麦品资的研究,并组织协作,要求在近期内完成编写《全国大麦种质资源目录》及《中国大麦品种志》,我们围绕编《目》写《志》开展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展示了大麦在西藏自治区作物生产及西藏大麦品种资源在国产大麦品种资源中的重要地位。阐明了西藏大麦品种资源具有裸粒性、多型性、多粒性的三大显明特点。扼要介绍了特异品种资源概况。总结了近40年来抻用西藏大麦品种资源的成就。提出了今后西藏应大力加强妥善保存、加强抗性和品质鉴定、生态区划和生态育种、起源和演化等研究,以求使大麦品种资源不断地为发展科学和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9.
我所受江苏省农科院的委托,承担全省大麦品种资源的研究工作,负责编写《江苏省大麦品种资源目录》及资源的保种任务。目前拥有全省各市丰富多采的农家品种及改良品种资源计702份。其汇编入《全国大麦种质资源目录》的份数居全国的前五位。近年来,又从国外直接引进了各种类型的大麦种质,连同兄弟省市支持的一批材料,统一进行了试验鉴定,从中筛选出一些可供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的皮大麦种质资源,兹归纳简介如下:第一套;啤酒型大麦资源从穗部籽粒的形态结构上来看,二棱型  相似文献   

10.
驻大麦4号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驻大麦4号”饲料大麦新品种,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最新选育的晚播早熟、增产潜力大、有突破性的大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例,抗病,适应性广,耐渍耐旱,穗大粒多、高产稳产,赖氨酸含量较高,是一个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巳于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示范推广面积巳达12.3万hm^2,为河南、湖北大麦产区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1.
1991~1995年,在浙江省筛选抗大麦赤霉病3271份。其中,国内品种2416份,鉴定出抗病品种5份,中抗的204份;国外品种493份,鉴定出抗病品种4份.中抗的118份;野生大麦362份,未鉴定出抗病品种尚有待于进一步筛选。对2931份大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白粉病抗源筛选。其中国内外资源1827份鉴定出抗病品种12份;野生大麦1104份,未筛选出抗源,尚待继续鉴定。  相似文献   

12.
大麦赤霉病,白粉病抗源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5年,在浙江省筛选抗大麦赤霉病3271份。其中,国内品种2416份,鉴定出抗病品种5份,中抗的204份;国外品种493份,鉴定出抗病品种4份,中抗的118份;野生大麦362份,未同抗病品种尚有待于进一步筛选。对2931份大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白粉病抗源筛选。其中国内外资源1927份鉴定出抗病品种12份;野生大麦1104份,未筛选出抗泊,尚待继续鉴定。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中国大麦种质资源有13237份.其中栽培大麦11791份、野生大麦1446份(含多年生野大麦121份).国家组织了大麦种质资源的综合鉴定,包括农艺性状 ,抗三病一黄花叶病、黄矮病、赤霉病,抗三这一早、湿、盐,以及品质鉴定.有些单位还开展了其它签定,如耐酸铝等.初步筛选出一批具有抗性强、质佳、农艺性状好的优异种质资源.为促进种质资源的交流,益于在种和遗传等研究,特将鉴定结果整理综述如下.大麦种质资设抗病性往走一、抗大£黄花叶病鉴定大麦黄花叶病是由病毒诱发、病土传染、禾谷多粘菌为传天介体、主要危害各大麦区大麦…  相似文献   

14.
自1981年我所开展大麦育种工作以来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几千份大麦材料,但能够适宜我省种植或做杂交条本的材料很少。因此,我们在1986~1987年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田间观察鉴定,1991~1992年对所筛选的73O份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生育期和植物学特性分类,选出一批可利用的特殊大麦品种资源,为我所今后的大麦杂交育种提供了依据。1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730份,这里既有当地农家品种,也有来自江、浙、云、贵等地的品种,国外材料主要来自日本、墨西哥、欧洲等国。试验采用顺序排列方法,每逢O以306(黑引瑞)设一对照品种,单粒点播,行长…  相似文献   

15.
大麦白粉病病原菌禾谷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 hordei)毒性变异频率高,常因主要流行小种的更替而导致抗病基因"丧失"功能。该病在我国东部以及西南部大麦栽培区域为害日益严重,急需发掘抗病基因资源,为抗白粉病育种提供抗源材料。本研究对来源于云南和西藏的不同地点的8个菌株进行毒性谱分析,选用其中强毒性菌株16248-4苗期人工接种鉴定300份大麦品种资源的抗病性,同时将这些大麦资源在白粉病常发流行区西藏林芝种植,利用病原菌自然群体田间鉴定成株期抗病性。毒性谱分析发现,云南菌株对鉴别品系的平均毒性频率高于西藏林芝地区菌株。在所鉴定的大麦资源中,全生育期高抗材料92份,具有成株抗性特点的品种97份,另外还发现12份材料在苗期表现为抗病,但在成株期表现为感病。本研究获得的大麦抗白粉病品种资源可为大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良好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6.
1989-1994年对961份陕西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抗赤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雪霉病性进行了鉴定,改进了对三种病害的抗性鉴定方法和抗性指标,鉴选出一批适宜关中麦区利用的中间抗源材料和小麦品种(系)。此外,本文就如何合理利用这三种病害的抗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驻大麦 4号”饲料大麦新品种 ,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最新选育的晚播早熟、增产潜力大、有突破性的大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 ,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抗病 ,适应性广 ,耐渍耐旱 ,穗大粒多、高产稳产 ,赖氨酸含量较高 ,是一个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 ,已于 2 0 0 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示范推广面积已达 12 3万hm2 ,为河南、湖北大麦产区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8.
1986~1990年国外陆地棉品种资源抗病性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棉花品种资源的引入,曾对我国棉花育种和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为探索国外陆地棉资源材料的抗病性,1986~1990年,对美国、苏联、巴基斯坦、印度、法国、墨西哥等6国的陆地棉品种资源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其中,抗棉花枯萎病鉴定481份,抗棉花黄萎病鉴定456份。还筛选出了一批抗病及耐病材料。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沿海地区大麦品种资源征集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是我国主要大麦产区,除拥有大量地方农家品种资源外,还有大量引进国外优异资源和改良品种。继“七·五”期间国家攻关课题──栽培大麦资源繁种编目和鉴定评价,我所列入该课题所征集入国家种子库达546份.成为全国五个大麦警种基地之一后,“八·五”期间续征品种(系)资源342份,其中国内来自江、浙、沪、辽宁、四川等地,国外主要来源于英、美、日本等国。在进行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稳定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具有某件优异性状的品种(系)进行编目,种子入库(国家、本所种子库),另一方面对适应我地区生长、丰产性、抗逆性等综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外引进的大量大麦品种,经过9年的观察,鉴定和对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测试,筛选出了G23、308/1。京卓1号、京卓2号等适于北京及内蒙古卓资等地区栽培的啤、饲兼用的大麦品种,直接利用于生产。还选出一些具有特殊优良性状(早熟、抗逆性强、矮秆、大穗、大粒)的新大麦品种,做为育种材料加以利用,增加了大麦育种的种质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