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献王枣又名金丝小枣,是献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多年选育出的一个优良新品种,该品种已于2005年12月被河北省种苗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为献王枣。献王枣果个大(平均单果重9g),大小整齐,产量是普通金丝小枣的1~2倍,果实成熟期一致,品质好,裂果较轻等特点深受枣农和市场欢迎,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银枣1号"是白银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果树技术人员从靖远小口枣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鲜食制干兼用枣新品种。该品种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定植第7年平均株产7.97kg,折合产量885kg/667m2,较小口枣增产15.6%;在甘肃白银市,果实10月上旬成熟。2013年1月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银枣1号"。  相似文献   

3.
通过连续3a采用花期综合技术措施提高枣吊结果密度、结果枣吊率和产量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枣吊结果密度和结果枣吊率。其效果为:开甲+GA310mg L+RE(稀土)300mg L+尿素0 3%>开甲+NAA10mg L+RE300mg L+尿素0 3%>开甲+GA310mg L>开甲+NAA10mg L>GA310mg L,以开甲+GA310mg L+RE300mg L+尿素0 3%处理表现突出较对照枣吊结果密度提高了0 5个,结果枣吊率提高了85 5%,增产46 3%,单果重≥30g果提高了24 8%。根据以上结果认为,花期多项技术措施并用提高枣吊结果密度、结果枣吊率和产量质量较使用2种和1种措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正> 在长期栽培条件的影响下,金丝小枣一般需要15年生左右方能进入开甲结果期,加之多习惯于稀植,因而造成了小枣结果迟、产量低、受益晚。目前,全省枣树平均单株产量仅6斤左右,沧州地区小枣平均单株产量也不超过8斤。为解决金丝小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于1977年开始了小枣矮化密植试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1980年四年生小枣树亩产鲜枣414斤,相当于全省枣树平均亩产的两倍;1981年亩产鲜枣943.5斤,较1980年增产128%。现将丰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贵阳市息烽县苗圃场开展了3种枣引种栽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在贵阳地区表现好于茶壶枣和磨盘枣;金丝小枣9月中下旬成熟,平均单粒重4.9g,可溶性固形物34.8%,可食率96.3%,风味纯甜、口感好、品质上佳;栽培第4年株产9.2kg,亩产500kg,建议在贵阳市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
抗裂果枣新品种‘曙光5号’及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曙光5号’枣由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等单位选育,早实,丰产,果实大,品质优良,成熟期遇雨裂果轻。2015年秋季河北沧州连阴多雨,许多品种裂果严重,其裂果率为13%(对照金丝小枣裂果率60%),在沧州枣区生长结果稳定。2015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定名为‘曙光5号’。1品种特性果实圆柱形,纵径3.5cm,横径2.7cm,平均果重12.6g,最大果重16.8g;果皮深红色,富有光泽;果面  相似文献   

7.
‘南疆红’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从枣天然变异中选育的优良品种。抗寒性强,果大质优,高产稳产。鲜枣平均单果质量38.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5%,总糖含量65.4%,总酸含量0.860%,可食率97.8%。制干枣平均果质量20.0 g,制干率50.1%,果肉细腻、味甜质优。在北疆做平茬鲜枣栽培,在南疆及东疆做鲜干两用栽培。  相似文献   

8.
油茶良种‘华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鑫’是从普通油茶实生林分中选育的高产油茶良种,属霜降籽类型,鲜果平均单果质量48.83g,最大单果质量66.30g,鲜出籽率52.56%,干籽含油率39.97%,盛果期产量1050kg·hm-2以上,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金丝4号枣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丝 4号枣是从金丝 2号自然杂交的实生枣树中选育的 ,是金丝小枣中的优良品种 ,它具有早实、丰产、抗逆性强的特点 ,是上好的干鲜兼用型枣树优良品种。平均单果重 11.8g,嫁接当年就能结果 ,3~ 4年可产枣 8~ 11kg/株。  相似文献   

10.
2009–2012年连续4 a对仙居仙油茶(Camelia oleifera)进行优树选择,以选出适合本地生长的油茶优树。结果表明:共决选出油茶优树5株;5株油茶优树属霜降籽,中花类型,树冠开张,生长良好,抗病虫能力强;果实大小、分布均匀,每株平均产鲜果6.69~15.04 kg,平均冠幅产鲜果1.27~2.07 kg/m2,最少年份在0.53 kg/m2以上;冠幅产油85.96~134.77g/m2,折合产油601.5~934.5 kg/hm2;鲜出籽率43.4~47.06%,干出籽率25.83~32.01%,种仁含油率42.23%~46.4%,果油率6.27~8.46%;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86.69%~89.64%,酸价0.21~0.3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海藻素、菜粕和农家绿3种有机肥的不同施肥量配比对中秋酥脆枣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改善中秋酥脆枣果实品质的有机肥施肥配方.[方法]以6年生中秋酥脆枣嫁接苗为试材,设置4个不同梯度的施肥量(0、2.5、5.0和7.5 kg/株)、9种处理(A-I)和1个对照(CK),采用...  相似文献   

12.
优质抗缩果病、抗裂果枣树新品种‘曙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曙光’是从河北省太行山区‘婆枣’资源中选育出来的优质抗枣缩果病、抗裂果的优良新品种,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2.2 g,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7.8%,酸甜味浓。丰产稳产,抗缩果、抗裂果,适宜干制,适合于河北枣区、河南枣区、山西枣区栽培。在河北枣区10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13.
环剥与环割处理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年生冬枣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环剥与环割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改进枣树的栽培技术和提高枣树的产量与枣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主干环剥及主枝环割适宜在盛花期即开花30%~50%时进行,可明显提高冬枣果实及花序坐果率,提高产量;环剥与环割后果实的维生素C、总酸、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环剥处理后的枣果总糖含量较环割处理高,硬度较环割处理低,果实品质更好;盛花后期即开花60%~80%进行环剥与环割,可提高枣果纵横径及单果质量,促使果实膨大,所以在栽培中可结合盛花期进行环剥、环割后,在盛花后期根据树势情况进行2次环剥、环割处理;木质化枣吊的坐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高于脱落性枣吊,说明在生产中应注意培养木质化枣吊,这是提升枣果产量及品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花椒不同造林密度成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水地区温暖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对花椒不同造林密度成效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花椒成活率影响不明显,但对生长量和结果量影响显著。营造花椒经济林,采取3 m×4 m、3 m×3 m株行距,花椒树生长快、树形成型早,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第6年实现丰产,平均产花椒果皮1 350kg/hm2以上;营造花椒生态经济兼用林,株行距采取2 m×4 m、2 m×3 m,第4年按隔株挖除的方法调整栽培密度,能增加枝量,扩大树冠,第6年花椒果皮产量可达到1 2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在太谷县枣产区对枣缩果病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67%万兴乳油+68.75%易保颗粒剂+72%链霉素防治效果最好,高达90.77%,平均病果率仅为5.89%;20.67%万兴乳油,20.67%万兴乳油+68.75%易保颗粒剂,绿盾农抗120,10%世高水分散粒剂+新植霉素防效均达到75%以上,防效较好,平均病果率分别为12.67%,11.67%,13.89%,10.11%;大生M-45,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40%福星乳油,50%退菌特WP防效均在65%以上,平均病果率分别为17.55%,18.78%,20.22%,21.00%,次于上述5种处理;50%多菌灵WP+70%甲基托布津WP平均病果率为32.00%,防效为49.83%,与上述药剂相比防效差,一般不提倡选用;72%链霉素和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平均病果率高达50.78%,防效仅为20.38%,生产上不适宜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枣树种质资原、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鲜枣保鲜贮藏和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枣树裂果情况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裂果腐烂是北方枣区枣子减产的重要原因。1985年9月梅雨季,对山西省53个枣树品种裂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枣果成熟期阴雨天气是导致裂果的主要因子;不同品种裂果程度不同;枣果成熟与裂果有密切关系。选育抗裂品种、调整枣果成熟期是解决裂果腐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96-1999年在山东省乐陵枣-粮间作地区对约60年生的金丝小枣树进行了修剪试验,研究表明,修剪是使老枣树更新复壮、恢复产量的重要措施,修剪强度以轻剪为宜。结果基枝以保留4个枣股的结果密度最大(1.47),较对照(0.76)增加93%,与留8个枣股及对照的差异显著,与留2个枣股的差异极显著。增加叶面积约20%,叶绿素含量约增加13.36%,空吊数约减少34%。  相似文献   

19.
沼气发酵残留物在昌宁县核桃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昌宁县柯街镇仙岳村杞木林村民小组进行了沼气发酵剩余物对核桃生长及结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核桃雌花初期和第一次果实迅速膨大期喷施、浇施沼液以及采果后深施沼渣等措施对核桃植株增产效果明显,平均坐果率提高到94.5%,比对照增加90.5%;株鲜核平均产量达41.7 kg,增产212%;盛果期平均株产鲜核果316.1kg,比对照增加54.2%.  相似文献   

20.
草果花期喷施激素对其坐果率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草果花期分别采用NAA(50 mg/L)、2,4-D(20 mg/L)、GA(100 mg/L)、6-BA(100 mg/L)、爱多收(水剂,0.67 mL/L)、矮壮素(水剂,670 mL/L)、芸苔素(2000 mg/L)和2,4-D钠盐(250 mg/L)喷施,以清水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激素处理对草果坐果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激素(含对照)对坐果率、单果重、单花序轴产量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影响,草果花期喷施激素后坐果率、单花序轴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高于对照;(2)喷施2,4-D、2,4-D钠盐、6-BA和矮壮素后单位面积产量达4909.05 kg/hm2、4723.20 kg/hm2、4127.40 kg/hm2和4038.30 kg/hm2,分别比对照(239.25 kg/hm2)提高了1951.74%、1874.03%、1625.04%和1 587.78%,其中喷施2,4-D为生产中提高草果产量的最适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