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殖技术顾问》2006,(6):69-69
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牛业在畜牧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加之各地的政策扶持与鼓励,全国牛业生产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各地在牛业产业化各个环节都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但由于牛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业无序竞争、种牛质量、科技开发、推广、疫病防治和产品市场不稳等问题,已经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行业发展。为了及时交流新形势下牛业发展的特点、难点、热点问题,研讨产业发展思路,为企业家、科学家、管理者搭建沟通信息、共谋发展的平台,以促进牛业产业链之问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我国牛业稳定、可持续发展,中国畜牧业协会拟定于2006年8月5~8日在甘肃兰州召开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欢迎全国牛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家、专家、管理和科技人员等踊跃参加,同时欢迎企、事业单位支持并赞助大会。  相似文献   

2.
11月10-11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会议着重围绕现代牛业可持续发展、牛奶及牛肉生产安全控制、牛种质资源保护与市场开发等主题进行了探讨。通过交流行业信息,探寻行业发展途径,推动产业升级,力争全面推动我国牛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牛业在畜牧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加之各地的政策扶持与鼓励,全国牛业生产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各地在牛业产业化各个环节都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但由于牛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业无序竞争、种牛质量、科技开发、推广、疫病防治和产品市场不稳等问题,已经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行业发展。为了及时交流新形势下牛业发展的特点、难点、热点问题,研讨产业发展思路,为企业家、科学家、管理者搭建沟通信息、共谋发展的平台,以促进牛业产业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促进中国黄牛肉用选育改良和肉牛产业发展,交流国内外养牛技术,创新牛业科技,建设现代牛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定于2013年10月2225日在陕西杨凌举行"第二届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八届二次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已得到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相关学术机构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中国牛业科学》2007,33(2):F0003-F0003
各会员单位、牛业养殖及相关企业、事业、行政及教学科研单位管理部门、牛业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定于2007年8月中旬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第二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会议的主题为:牛产业一体化,创农牧和谐之道,建新农村之业。现向全国征集大会论文,要求以牛业企业发展经验、规律为主,包括西部牛业发展特点、高新技术应用于牛业产业体系等。论文范围包括产业发展(牛源基地建设模式与新思路、牛业产业化模式、中国牛业产业  相似文献   

6.
《北方牧业》2007,(13):22-22
<正>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将于2007年7月14~16日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欢迎全国牛业(肉牛、奶牛、水牛、牦牛)相关行业(养殖、屠宰、加工、贸易、餐饮、投资、  相似文献   

7.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10):64-64
近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探讨了我国牛产业发展策略,牛业良种资源开发利用、牛肉质量安全监控、牛肉商品化供应、牛业自主品牌建设、产销和谐对接、行业标准制定、国际贸易对策等热点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牛业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业内知名人士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家、有关部门领导与相关行业组织负责人,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爱尔兰、比利时、加拿大、阿根廷、法国等国的代表600余人参加了会议。据了解,当今我国牛业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牛业产业素质正在不断提高,中央财政投入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10—11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河南省南阳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牛业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等6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正>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牛业如何增效提质,是广大牛业同行们必须思考和急需破解的难题。为此,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疾病控制研究室暨华中农业大学决定联合主办第八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诚邀广大领域专家、产业同仁和贤人智士,共同研讨新形势下的牛病防治、健康养殖和牛业可持续发展。本次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9月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在山东省滨州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牛业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业内知名人士、有关部门领导与相关行业组织负责人,以及来自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爱尔兰等国的600余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畜牧业协会沈广秘书长主持,乔玉锋副会长致开幕词,农业部张玉香总经济师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正>感谢您多年来对《中国牛业科学》杂志的关心和惠顾!在您涉足的领域,为我国营养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中国牛业科学》。欢迎投稿、欢迎订阅!《中国牛业科学》(双月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交流新形势下我国牛、羊产业发展的热点、焦点与难点问题,研讨产业发展思路,推动我国牛、羊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家、科学家、管理者搭建沟通信息、共谋发展的平台,促进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中国畜牧业协会拟定于2006年7月14日至17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及“第三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本届大会将成为我国牛羊业届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10月15~18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届时,我国养牛学界著名学者、专家,全国知名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将云集南京,交流国内外牛业科学的最新进展和我国牛业科技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入剖析我国牛业的现存问题,共同探讨牛业发展的路线与策略,以推动我国牛业科技创新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北方牧业》2007,(6):5-5
<正>本刊讯近日获悉,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定于2007年8月中旬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第二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会议的主题为:牛产业一体化,创农牧和谐之道,建  相似文献   

15.
肉牛牛源吃紧,奶牛可来解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26~28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在黑龙江省穆棱市成功举办,农业部副部长、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张宝文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牛业专家、学者企业家、业内知名人士及来自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代表等共计500余人参会。为期三天的会议,着重围绕牛源基地建设、高档牛肉生产与品牌建设、品种专题、种草与养牛和谐发展等主题展开探讨采取主题报告和互动论坛相结合的方式增进了代表之间的广泛交流。特别是针对当前困扰肉牛产业发展的"牛荒"问题,专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本刊现将部分专家的观点作了整理,现刊登出来,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组织中国牛业企业及相关投资行业代表一行16人,赴澳大利亚考察肉牛业。考察团按照计划分别与澳大利亚新州农业部、国民银行、育肥场、屠宰加工场及2015澳洲牛肉大会(beef Australia)进行学习考察交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蚕桑学会栽桑学组与武进市蚕桑技术指导站,于5月19~20日在武进市联合召开蚕桑综合利用(果桑开发)研讨会,交流蚕桑综合利用经验,研讨果桑的开发、利用和协作.参加会议的有邻近大中城市、具有开发利用果桑资源条件的蚕种场和蚕桑生产重点县(市)的代表共20人.中国蚕学会名誉理事长朱竹雯很重视蚕桑综合利用,亲临会议听取交流和研讨,并为会议作了小结发言.  相似文献   

18.
2005年3月12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通过中国畜牧业协会近1年时间的筹备,“中国牛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成立大会”终于在这天召开了。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同志、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张喜武同志、农业部畜牧业司畜牧处处长王俊勋同志应邀出席大会,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陈耀春等同志、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春亭同志和来自全国各地牛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家、业内知名人士、地方协会负责人、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驻华机构代表等近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陈耀春会长首先指出:牛业在我国畜牧业经济中近年来是发展较快的行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奶牛》2008,(5):65-66
各会员及相关单位: 根据协会工作安排,将于2008年9月上旬召开中国奶业协会2008年会,同期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会议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推动我国奶业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深入分析中国奶业发展形势;探讨构建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展与奶业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举办乳品加工、市场营销、企业家论坛、奶牛养殖等专场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正感谢您多年来对《中国牛业科学》杂志的关心与惠顾!在您涉足的领域,为我国营养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中国牛业科学》。欢迎投稿、欢迎订阅!《中国牛业科学》(双月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