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作的展开使经济林发展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分析贵州的地理及社会经济特点 ,提出科学规划选择合适品种 ,改进整地造林技术 ,研究与建立人工生态经济林 ,定向培育经济林用材树种等发展经济林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林发展概况,提出了积极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经济林种植模式、建立经济林产业基地、培育干鲜果品、森林旅游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围场县进行退耕还林试点以来,12年间,共退耕还林100万亩。笔者一直参与围场县的退耕还林工作,获得了不少实际经验。一、退耕还林技术管理经济林要适地适树发展经济林能给农民带来很好的收入,但是经济林对自然条件要求很高,土壤要肥沃,光照要充分,还要有水源。因此,发展经济林最好在有水源的川地、厚土层的阳坡等处。围场县比较  相似文献   

4.
四川退耕还林发展中经济林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经济林在生态防护效益、经济效益等几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目前经济林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发展经济林必须注重生态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以产业化经营带动四川经济林良性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工程区经济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的结果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区经济林的现状、特点与动态作了分析,并依据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的面积推算出工程造林对工程区经济林的贡献,预测了工程区经济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木里县是四川省凉山州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根据区域内林业条件规划纯生态型、纯经济林型、生态旅游型、生态经济林型、综合效益型5种退耕还林地带.根据不同类型,结合自然条件,探索出适应木里县退耕还林"三大效益"兼顾的10大模式,并辅之以强有力的落实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五个结合"综合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经过18年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武定县以泡核桃、板栗、花椒、构树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已成为全县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山松产业初步形成,核桃龙头企业得到发展,产业链得到延伸,林下经济模式迅猛发展,经济林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文中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政策性标准严格,资金投入不足,项目管理跟不上,缺乏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产业科技含量低等问题。藉此,从政策资金支持和种植管理技术2个层面提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树种及其成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省级复查成果为基础的统计分析表明,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造林树种113个,其中:经济林树种20个,生态林和经济林兼用树种20个,生态林树种73个.在对各造林树种造林成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优化造林树种组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宣威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俊桢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127-129
总结了宣威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宣威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方向为林药;野生疏菜;森林景观植物;野生花卉;特色经济林;竹材;林产工业等.并提出要整体规划,集中实施;作好年度作业设计;提高栽植技术质量;加强对林地、林木管理;完善档案管理等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土绿化》2005,(9):41-41
贵州省普安县林业局采取专业队伍承包造林与提供技术支持农户自已造林相结合,扎实实施退耕还林,取得显成效。自2002年以来,共成功种植成活金秋梨、喜树等经济林与用材林达17.3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喜人局面,有力地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