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茭白黑粉菌营养菌丝的分离与确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黑粉菌冬孢子通过单孢子分离所得菌株,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菌丝呈梭状,一般1~17个隔,于分隔处可产生1~2级分支或不分支,其上产生担孢子,两端尖锐或略钝圆,大小为1.5~6.0 μm×16.5~225.0 μm.这些形态特征与冬孢子在马铃薯液体中萌发形成的菌丝形态完全一致.此外,梭状菌丝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形成厚垣孢子,其萌发方式与冬孢子一致.由此,确证了梭状短菌丝是茭白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的营养菌丝.  相似文献   

2.
在真菌分类中,菌丝和孢子的显微特征是区分种的一个重要依据。本研究对绣球菌担孢子和菌丝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丝白色,粗细比较均匀,菌丝直径为1.40~2.12μm ,双核菌丝有明显的锁状联合现象;孢子近圆形至椭圆形,孢子大小为(3.1~4.4)μm ×(3.8~5.5)μm。此研究有助于绣球菌属的鉴别和分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室内毒力,为甘蔗黑穗病药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冬孢子萌发抑制法、担孢子增殖抑制法及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对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EC50分别为0.0117、0.0234、0.0636、0.1238、0.1441、13.7620和25.9300 μg/mL,而丙环唑的活性较低,EC50为155.5000 μg/mL.啶酰菌胺对甘蔗黑穗病菌担孢子增殖没有抑制作用,除嘧菌酯对“+”、“-”两种担孢子增殖的EC50分别为4.3250和5.3040 μg/mL外,其余药剂的EC50均小于1.0000μg/mL.对甘蔗黑穗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好的药剂依次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啶酰菌胺,EC50分别为0.0145、0.0643、0.1291、0.1689、0.2535、0.6767和4.8610 μg/mL,嘧菌酯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稍差,EC50为94.5000 μg/mL.[结论]供试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不同生长时期均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可进一步开展这些杀菌剂的田间药效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4.
“脊尾白虾肌肉微孢子虫病”的病原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启东海水养殖脊尾白虾出现肌肉白化症状,虾腹部、头胸甲、步足、尾扇等部位病变明显,通过活体压片镜检发现肌肉中存在大量球形包囊,利用超显微技术对病原的形态和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为微孢子虫,并对脊尾白虾的病变组织进行了病理分析。结果表明:该微孢子虫具包囊结构,包囊大小为(5.40±0.55) μm,一个包囊内含8个孢子,成熟孢子呈椭圆形,孢子长为(2.30±0.25) μm,孢子宽为(1.50±0.19) μm,孢内极丝一般环绕9~10圈。病理分析显示,脊尾白虾的鳃、胃、肠和肌肉内均发现微孢子虫寄生和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肌肉组织病变最严重:原肌纤维存在的空间被大量的球形包囊占据,肌纤维断裂,空泡数量增多,线粒体消失;鳃细胞膨大呈空泡状,鳃膜坏死,核质、细胞质和细胞器消失;胃细胞胞浆基质电子密度增大,孢子寄生在结缔组织中脂滴附近;肠外膜上皮细胞核质皱缩,部分肌层消失,孢子寄生在肠粘膜层和肌层之间。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中国乳菇属真菌的1个新记录种:紫色乳菇Lactarius purpureus R Heim ex R.Heim,标本采自中国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小坑林场.该种的鉴别特征是菌盖表面具橙褐色同心环样轮纹和大量紧贴盖表的橙褐色小鳞片,担孢子圆形至宽椭圆形,具黑色脊纹或疣点;侧生囊状体近纺锤状至近柱锥状,顶部尖锐或呈小泡;...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进式海登汉氏苏木精核染色方法对9种30个菌系的担孢子核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和裂褶菌以双核担孢子为主,其双核担孢子所占的百分率分别为98.89%和97.43%,另有1.11%和2.57%的担孢子含1个或3—4个细胞核。榆黄蘑等7种食用菌的19个菌系以单核担孢子为主,除糙皮侧耳的NP菌系有16.23%的担孢子为多核体(2—5核)外,其它18个菌系中多核担孢子所占的百分率均在4.18%以下。  相似文献   

7.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小麦腥黑穗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业科学》2000,(Z1):23-26
通过对塔什库尔干县 6个乡的小麦田间进行调查及采集样品的室内检验鉴定证明 ,为害该县小麦的腥黑穗病菌是小麦网腥黑穗病菌和光腥黑穗病菌。萌发实验表明 ,该县的小麦网腥冬孢子在 5℃和 18℃条件下均可萌发 ,在 0℃下停止生长 ,网腥的冬孢子大小平均为 17.7~ 19.8μm,网脊平均高度 1.33μm,网目平均大小 3.71μm;光腥的冬孢子大小平均为 16.7~ 18.6μm。目前在该地区尚未发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和小麦矮腥黑穗病 ,但还须加强当地口岸检疫和田间普查工作 ,严防二病自邻国疫区传入。  相似文献   

8.
柱花草炭疽病菌初步鉴定及柱花草抗性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广东地区的柱花草炭疽病菌进行分离、纯培养后鉴定,经形态学观察、致病性、症状描述比较结果表明,该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的菌丝有隔,分生孢子在菌落上直接产生桔红色的孢子团;分生孢子梗无色,集生于分生孢子盘内,栅栏式排列,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一般长椭圆形,两端钝圆,有时一端稍尖,单胞,无色,内含1~3个油点,大小为12.4~22.5 μm×3.2~6.3 μm,初步被鉴定为盘长孢状刺盘孢菌.试验结果还表明,4个不同柱花草品种的病情指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单卵囊分离获得的鸡球虫种类.[方法]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该鸡球虫寄生部位、最短孢子化时间、潜伏期、孢子化卵囊和孢子囊大小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该鸡球虫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卵囊呈卵圆形,囊壁光滑分为2层,囊内有1~3个折光性颗粒,未见卵囊残体;测100个孢子化卵囊大小为(13 ~22) μm×(11 ~ 16) μm,平均为16.96 μm×12.96 μm,形状指数1.31;测60个孢子囊大小为(8~ 13) μm×(5~8) μm,平均11.22 μm ×6.83 μm;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7 h,潜伏期为99 h.[结论]根据该鸡球虫的生物学特征及参考国内外文献,鉴定该鸡球虫为堆形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  相似文献   

10.
油茶茶苞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油茶茶苞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油茶茶苞病菌担子圆筒形或棍棒形,无色,顶生2~4个小梗;担孢子单孢,无色,倒卵圆形或椭圆形,(9.9~22.3)μm×(4.5~7.4)μm;PDA培养基上菌落正面乳白色至茶黄色,背面茶黄色,生长缓慢,以微循环产孢方式繁殖生长;经rDNA-ITS序列分析,该真菌与Genbank中细丽外担菌(Exobasidium gracile)的同源性达99%。结合形态学特征,确认该病原菌为细丽外担菌(Exobasidium gracile)。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Science (New York, N.Y.)》1942,95(2466):356-357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饲料粉碎机筛片的用材及熟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 ,用 1 6Mn钢低碳马氏体强韧化处理的筛片比目前生产上通用的低碳钢筛片强韧性和抗磨损性能都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