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猪源、牛(黄牛、水牛、牦牛)源巴氏杆菌交互免疫试验,选出一株免疫原性良好的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用其培养菌液,经灭活后加氢氧化铝胶,再进行适当浓缩后,制成猪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简称B型苗)。疫苗以2倍使用剂量注射奶牛和猪均无异常反应,证明安全。试制的14批疫苗用兔作效力检验,总保护率达83.92%,比原《规程》猪肺疫苗或牛出败苗的总保护率提高20%左右;4批B型苗用猪效检,符合规程标准,表明效力良好。疫苗在0-8℃保存,有效期可达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2.
hyaD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多糖合成相关基因,为探讨该基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及其免疫保护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CQ2株(PmCQ2)的hyaD基因缺失株(ΔhyaD)。结果发现,与野生株相比,ΔhyaD的荚膜产生量及其感染后在脏器中的细菌定殖量均显著下降,其毒力显著降低。细胞试验发现,ΔhyaD更易黏附于巨噬细胞,被吞噬数量显著多于野生株,致使巨噬细胞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显著上调。hyaD基因的缺失,可调控与荚膜合成、LPS合成转运、铁转运等相关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促使相关保护性抗原基因表达显著上调。以制备的PmCQ2株和ΔhyaD株灭活苗免疫小鼠(加强免疫1次),免疫后第21天分别采用同源和异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ΔhyaD株免疫小鼠肺组织感染后24 h无明显或轻微病理损伤,对牛源A型、B型和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00%、100%和80%,对兔源、猪源和禽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100%、100%;而野生株PmCQ2除对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率在80%以上外,对牛源B型和F型及兔、猪、禽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无明显交叉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hyaD基因可通过调控荚膜产生及毒力相关因子表达影响菌株毒力;hyaD基因缺失可调控相关交叉保护性抗原表达,赋予菌株交叉免疫保护特性。该研究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通用型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防制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新型二联基因工程疫苗,并对其免疫效应进行评价.选择猪链球菌2型蛋白溶血素SLY、HP0197和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D15和HPS06257 4种蛋白,重组表达并纯化,添加一定比例的佐剂制成含有不同组分的亚单位疫苗.研究表明该二联亚单位疫苗及各单苗能够引起小鼠良好的体液免疫,并能保护机体分别抵抗致死剂量猪链球菌2型(SS2)和副猪嗜血杆菌(HPS)强毒株的攻击.此外,调理吞噬试验表明疫苗高免血清能够有效杀死细菌,并赋予机体被动抵抗SS2和HPS感染的能力.研究证实制备的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二联亚单位疫苗在小鼠具备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猪源,牛(黄牛,水牛,牦牛)源巴氏杆菌交互免疫试验,选出一株免疫原性良好的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用其培养菌液,经灭活后加氢氧化铝胶,再进行适当浓缩后,制成猪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简称B型苗)。疫苗以2倍使用剂量注射奶牛和猪均无异不常反应,证明安全。试的14批疫 苗用兔作效力检验,总保护率达83.92%,比原《规程》猪肺疫苗或牛出败苗的总保护率提高20%左右,4批B型苗用猪效检,符合规程标准,  相似文献   

5.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鸡、鸭和鹅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菌。制成的菌苗在安全性或免疫性等方面还不十分理想。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曾就禽巴氏杆菌细胞壁荚膜及免疫性进行了研究,我国对该菌菌体及其荚膜抗原性本身的研究还不多。我们曾用2.5%NaCl溶液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_(48-1)强毒株浸提出一种保护性荚膜抗原,已经证明这种粗提荚膜抗原对鸡、鸭安全和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有关对该菌的超微结构及其提取菌体胞壁的荚膜后的形态变化,目前在国内还未见有正式报道。为了给今后免疫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我们曾将我国的一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_(48-1)强毒株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西南民族大学动物医学实验室分离的鸭源、猪源、牛源和山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即Q1、Z1、N1、Y1株的荚膜血清型及其致病性,试验采用PCR方法对分离的这4株不同动物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种属和荚膜血清型进行鉴定,对目的基因测序分析,并用Balb/c小鼠对分离菌的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株菌均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源Q1株为荚膜血清A型、猪源Z1株和牛源N1株为荚膜血清B型、山羊源Y1株为荚膜血清D型;对目的基因测序后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相应荚膜血清型比对,同源性为98%~100%;不同动物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研究显示,猪源荚膜血清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Balb/c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7.
王留  郭全海  王向国  夏晴 《养猪》2020,(2):103-104
试验应用药敏纸片法和液体试管试验法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猪链球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显示:蒲公英提取物对猪链球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效果有浓度依赖性,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9.3 g/L、14.6 g/L、11.7 g/L。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对兔巴氏杆菌C51-2株的荚膜采用物理方法进行粗提,制备荚膜疫苗,分别进行了荚膜疫苗和常规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及免疫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荚膜疫苗免疫家兔安全性良好,免疫效果理想,攻毒保护率为60%,较常规疫苗免疫效力偏低,但安全性好于常规疫苗。  相似文献   

9.
虽然目前已普遍应用猪肺疫菌苗对猪群实施免疫接种,但猪肺疫仍是较为常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引起本病的多杀巴氏杆菌的血清型(包括荚膜型和菌体型)复杂,型间交叉保护作用很弱或无。作者从口服接种过猪肺疫弱毒菌苗后又发病的猪肺脏分离到一株A:1(14、16)多杀巴氏杆菌,现将分离和血清型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是猪严重临床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的研究揭示,这种毒素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萎缩性鼻炎的主要因子。其他细菌也有可能产生这种毒素,并且这些细菌可能代表了萎缩性鼻炎尚未发现的一种原因。用提纯的类毒素进行免疫可保护猪免受此病侵害。应用遗传工程法可生产一种安全有效的类毒素作疫苗用。已经发明了检测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试验法,原理是检测其毒素或其基因;这就将大大有助于筛选猪群健康计划和筛选种猪群。新发现的毒素特性可加深我们对骨再成形方式的了解。应用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来研究细胞生物学已提出了一个新的和激动人心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