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对一种植物生长促进菌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作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PGPR制剂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单施氮、磷、钾化肥相比,PGPR与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比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对照分别增产26.0%和53.9%。同时,PGPR处理提高了水稻的根系活力,并对灌浆速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PGPR促生菌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稻上进行PGPR促生菌肥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照和单施N、P、K化肥,改善了水稻经济性状。使株高、穗长、单位面积穗数显著优于对照,有效分蘖比单纯施用化肥平均增加20个/m^2,结实率提高1.8%,处理区施用PGPR促生菌肥比单施化学肥料和不施肥对照分别增产26.0%和53.9%。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不施肥、化肥、猪粪堆肥代替10%、20%、30%化肥、猪粪代替20%化肥、沼肥代替20%化肥和稻草代替10%化肥8个处理,研究猪炎堆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堆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显著增加水稻每穗籽粒数和实粒数,提高水稻籽粒产量,促进水稻养分的累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生物有机肥及水稻移栽密度对松粳16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基施旺生物有机肥为生物有机肥,研究生物有机肥及水稻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提高了水稻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而中密处理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低密处理利于提高水稻穗粒数,在F3M3处理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侧深施肥搭配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肥效试验, 研究了侧深施肥+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同施肥量下, 侧深施肥技术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化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化肥浅施高11.5%和10.2%, 缓控释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缓控释肥浅施高16.1%和14.0%。同等施肥方式下, 应用80%常规用量的缓控释肥替代化肥, 水稻产量未显著降低。侧深施肥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 缓控释肥具有减少肥料用量的作用, 实践生产中建议采用侧深施肥+缓控释肥的方式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化肥投入。  相似文献   

6.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等总养分条件下,研究了有机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水稻产量以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最高,较单施化肥提高4.8%。有机无机肥配施也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因此,有机无机肥的合理配施,不仅能实现作物高产,还可以有效地达到土壤培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研究在稻田系统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不同化学氮肥用量对水稻的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此明确在水稻生产上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化学氮肥适宜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氮肥处理水稻的产量为7515 kg/hm2,与对照(不施氮)处理相比,水稻增产45.9%。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化学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其中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20%化学的氮肥处理后,水稻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高于其他处理,从而提高水稻产量。通过对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可知,种植利用紫云英后减少20%化学的氮肥处理产值和纯收入最大,与单施化肥处理差异不显著。综合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收益结果,紫云英替代一定量化学氮肥较单施化肥处理水稻不减产,其中以替代20%的化学氮肥处理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稻草全量还田对水稻生长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稻草全量还田对抛栽双季稻生长的影响,以淦鑫203、陆两优996和淦鑫688和五丰优T025为早、晚季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稻草全量还田不施化肥(SF0)、稻草不还田不施化肥(S0F0)、稻草全量还田施用化肥(SF)和稻草不还田施用化肥(S0F)4个处理对抛栽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肥条件下,稻草全量还田较不还田能够增加水稻产量和有效穗。相同稻草还田条件下,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能显著增加有效穗、穗粒数和产量。稻草全量还田,淦鑫203、陆两优996、五丰优T025和淦鑫688产量增幅分别为131.10%、109.52%、65.66%和56.69%;稻草不还田,产量增幅分别为135.93%、111.02%、72.72%和66.53%。相同施肥条件下,一次枝梗分化数、二次枝梗分化数、颖花分化数及退化率均是稻草全量还田大于不还田处理。一次枝梗现存数、二次枝梗现存数、颖花现存数与每穗粒数和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水稻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稻草全量还田以及施肥能够提高稻谷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海藻提取物对稻田化肥减施增效的效果,2018年在江苏省盐城市进行水稻田间试验,研究海藻提取物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提取物可显著提升水稻产量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与常规施肥养分相当的海藻掺混肥处理和减少20%养分的海藻掺混肥处理,相对于施用常规掺混肥分别增产36.29%和31.08%。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都有显著提升,氮磷养分在糙米中的分配率显著提升,而钾在稻草中的分配率显著增加。减少20%养分的海藻掺混肥处理养分利用效果最优,相对于施用常规掺混肥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增加了61.87%,磷、钾的肥料偏生产力增加了63.85%。海藻提取物对稻田化肥减施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紫云英-单季晚稻轮作模式下,研究减量化肥条件下紫云英翻压对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紫云英替代对水稻千粒重、株高和每穗实粒数都有一定影响,对有效穗数影响不大,每穗实粒数以紫云英+80%氮肥的效果最好。以不显著减产为标准,甬优9号冬季种植紫云英可以替代40%的氮肥,紫云英替代能提高氮肥的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在江淮流域5 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下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矿质氮的变化,为该地区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和水稻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施化肥比较,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0~20 cm 土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显著减少了水稻施蘖、穗肥后土壤铵态氮含量,但提高了水稻生育期土壤氮素的表观盈余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连续5 年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中,水稻产量随逐年增加。等氮量下,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但从第4 年开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水稻产量高于HY,HECF和HEDM分别比HY增加氮肥利用率14.7%和8.6%。等氮用量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减少了土壤矿质氮损失,增加了土壤氮素表观盈余量,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是实现水稻增产稳产、氮肥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肥料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栽培方式下3种肥料与常规化肥对水稻产量以及全生育期的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肥与有机肥混施可以使水稻的产量构成更加优化,增产效果更显著,其产量较单施有机肥增加10.5%;常规施肥的产量较有机肥对照提高8.1%,矿粉与有机肥混施与单施有机肥产量相近。常规种植条件下施用化肥水稻叶片叶绿素SPAD峰值出现在移栽后15 d;而有机栽培水稻多出现在移栽后80 d。水稻全生育期以生态肥和有机肥混合的土壤微生物C量较大,有机肥处理次之,常规施用化肥较有机栽培的微生物生物量C有减少的趋势且变异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连续5年紫云英利用后不同化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稻谷经济效益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CK:不施紫云英和化肥(对照);处理CF:不施紫云英,施100%化肥(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75、120 kg/hm2);处理A1:紫云英(22 500 kg/hm2,下同)+100%化肥+100%磷肥;处理A2:紫云英+80%氮、钾肥+100%磷肥;处理A3:紫云英+60%氮、钾肥+100%磷肥;处理A4:紫云英+40%氮、钾肥+100%磷肥。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紫云英利用后化肥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与CF相比,处理A2的早稻产量提高了7.7%,处理A3的水稻产量基本持平;紫云英利用后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可以增加水稻产值,与CF相比,处理A1的水稻产值增加了5.92%,处理A2的水稻产值的增加效果次之,增加了4.08%;处理A4提高水稻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处理CF,A2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比CF显著降低。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认为翻压紫云英可以代替部分化肥,增加水稻产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长江经济带所属云南、湖北和江苏3省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Trans-log形式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水稻种植户的化肥施用效率,进而利用Tobit模型估计了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其水稻化肥施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长江经济带的水稻化肥施用效率仍存在31.5%的改进潜力,长江上游地区(云南)的水稻化肥施用效率低于长江中游地区(湖北)和长江下游地区(江苏);长江经济带的水稻化肥施用效率要低于水稻生产技术效率,说明现阶段减少化肥用量不仅不会导致水稻产量下降,反而有助于提高化肥施用效率;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显著提高了水稻化肥施用效率,但对于化肥施用效率处于较高水平的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化肥施用效率的提升作用有所减弱。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成土地连片化经营能够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化肥施用效率的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有机肥对南方双季稻产量、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猪粪堆肥代替20%化学氮肥处理(处理D)、10%的猪粪堆肥代替10%化学氮肥处理(处理C)的产量最高。早稻处理D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23.38%,较纯化肥处理增产8.41%;晚稻处理C、D产量分别较不施肥处理A增产72.49%和71.21%,分别较纯化肥处理增产12.46%和11.63%。试验结果显示有机肥对早、晚稻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有机肥和化肥适当配施有利于提高水稻茎叶和稻米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量。  相似文献   

16.
朱守诚  苗春光  武艳  杨宏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513-1514,1582
[目的]为了实现蓝藻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蓝藻制备成有机肥,并应用于水稻种植。[方法]将打捞上岸蓝藻藻泥与环境诱导材料以100∶2混合,中温发酵制备有机肥,发酵后的蓝藻有机肥含有较高的养分,经权威机构检测为无毒、无公害环保有机肥。蓝藻有机肥与化肥以10∶1和20∶1的比例在水稻田中进行肥效比较,在水稻生长期间定期测量株高,收割前测量穗长、穗重等指标,收割后测稻谷品质等。[结果]藻肥不仅能够部分提高水稻产量,而且能够显著提高稻米品质,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比化肥种植的水稻高出55.8%,而直链淀粉和胶稠度分别高出9.3%和7.9%。[结论]蓝藻发酵制备的有机肥安全、有效,只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长期定位施肥对水稻、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经连续12年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的定位试验,至第12年对水稻、小麦进行数据监测,结果表明,3个施化肥处理中,施栏肥配施化肥处理的有效穗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作物(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86.9万/hm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的有效穗比单施化肥作物(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11.65万/hm2;作物(小麦、单季稻)产量2季以施栏肥配施化肥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年平均增产367.5 kg/hm2,增长率为3.4%,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比单施化肥年增长率提高了5.8%。3个不施化肥处理中,施栏肥的有效穗比秸秆还田作物(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33.3万/hm2,秸秆还田的有效穗比不施肥(对照)作物(小麦、单季稻)2季增加19.95万/hm2。施栏肥比秸秆还田年平均增产277.5 kg/hm2,增长率7.4%,秸秆还田比不施肥(对照)增产15.8%。土壤养分施栏肥和秸秆还田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均有提高,施栏肥增幅最大,无机区增幅较小。而全钾、速效钾含量变化程度不同。通过监测结果得出,以栏肥配施化肥的施肥方式对作物增产和改良土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饼肥配施对神农架周边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省神农架烟叶主产区进行了饼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饼肥用量对烟叶生育期和农艺性状有一定的影响,但处理间差异不大;综合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等指标,以25%饼肥配+75%无机肥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肥料种类对优质稻产量、品质及稻米食用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稻桂小占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化肥、德隆有机肥、长效控释肥、不施肥空白处理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食用安全性(稻米Hg、As、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得隆有机肥和化肥处理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显著高于长效控释肥处理,导致其产量显著高于长效控释肥处理。不同肥料种类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对稻米食用蒸煮品质影响不大,对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则较明显。在加工品质方面,化肥处理可显著提高精米率,德隆有机肥和化肥处理的整精米率要显著高于长效控释肥。在外观品质方面,3种肥料种类处理均可显著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其中,化肥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最大。施肥会导致稻米中Hg、As、Cd含量的提高,降低卫生品质。其中,3种肥料种类处理稻米Hg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化肥和长效控释肥处理的As含量以及长效控释肥处理的Cd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在此试验条件下,施用化肥和德隆有机肥有利于优质稻获得高产,并将稻米品质提升到较高水平;施用德隆有机肥最有利于稻米获得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