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牟群  林启存  潘连德 《水产科技情报》2011,38(6):298-301, 306
系统总结了中华鳖白底板病的症状、病因、病理等,探讨了中华鳖白底板病与其他几种具有白底板症状的疾病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华鳖的健康养殖及白底板病与其他具有白底板症状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华鳖白底板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龙辉 《内陆水产》2002,27(12):30-31
中华鳖白底板病(亦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病)是近几年发生的对中华鳖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控制,所以又有甲鱼癌症之称。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近几年来走访过海南、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千余家养鳖场,经常碰到此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1白底板病流行情况及危害白底板病主要危害成鳖、亲鳖和200克左右的幼鳖。肠道出血,肝脏肿大,呈灰白色,有星状出血点,胃肠粘膜组织坏死,腹腔积水是该病的主要症状,目前该病已在我国大部分鳖养殖区流行。主要流…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白底板病危害是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危害100克以上的幼鳖、成鳖及亲鳖,发病率、死产率都很高。笔者在对中华鳖白底板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发现,使用某类型杀虫药与其它药物组方后,对治疗早、中、晚期中华鳖白底板病有良效。为此,笔者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治疗实例进行归纳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白底板病和红底板病病毒及细菌的致病性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利用含类呼肠孤病毒和类腺病毒 的患白底板病和红底板病 病鳖组织匀浆过滤液及从病鳖中分离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进行病毒和细菌的相继 人工感染试验, 复制出典型的鳖红底板病和白底板病病症。研究发现, 细菌是红底板病的主要病原, 病毒是白底板病的主要病原,而病毒的感染不致死鳖, 细菌的继发感染是鳖最终死亡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系统阐述了导致养殖中华鳖白底板病的病因及发病症状,并结合多年的病害防治经验,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养殖中华鳖白底板病的病因主要是肝脏病或肠道寄生虫侵袭,而引起肝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饲料中使用了组胺含量和氧化值过高的原料.为预防该病的发生,应降低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主要措施包括:适度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尤其要降低动物蛋白原料的使用量,选用高品质的白鱼粉等原料;在养殖中避免使用腐败的动物内脏和冰鲜鱼等作饲料;对水体进行定期消毒;规范用药等.对肝脏型白底板病的治疗应以保肝药物为主,而对寄生虫侵袭型白底板病则采用驱虫药物.  相似文献   

6.
鳖赤白板病(谷称红底板、白底板病),是我国近年来危害最大的鳖病,且到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通过各方的努力,已基本找到了赤白板病的主要病原与发病条件,并在预防上有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中草药和免疫苗防病研究的进展,为今后控制赤白板病的发生打下了基础,笔者综合国内有关研究结合自己实践,通俗介绍了一下赤白板病的发生与防治,供有关养殖单位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7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7月份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链球菌病、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鳜鱼虹彩病毒病、刺激隐核虫病、鳖腐皮病、红底板病和白底板病、对虾白斑病、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8.
7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7月份监测到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孢子虫病、鳖红底板病和白底板病、对虾白斑病、红腿病、桃拉病、  相似文献   

9.
七月份以来,广东省顺德、中山等一些甲鱼养殖场暴发了严重的白底板病。与往年相比,今年发病范围广、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内服与外消同时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一、症状及流行情况 1.早期症状 白底板病早期基本无症状,水温27~28℃以上就会出现此病,最初发现无症状地死甲鱼,头颈肉被同类吃光,仅剩骨骼;或发现甲鱼还活着,颈部已经被咬烂,有人称此病为“烂头颈”,不久白底板病就爆发起来。无症状地死亡(烂头颈)即是白底板病的早期症状。 2.发病症状 外观:患病甲鱼外观…  相似文献   

10.
饲料质量与中华鳖白底板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鸿泰  何力  张俊 《淡水渔业》2002,32(2):32-33
中华鳖 (TrionyxSinensis)习惯称为甲鱼。甲鱼体重在 15 0g以前易患鳃腺炎病 ,之后成甲鱼阶段易患白底板病。患鳖底板白色 ,内脏充血 ,特别是肠道中有凝集的暗紫色血块 ,且有腹水 ,此病有传染性 ,死亡率高 ,一般认为病毒、细菌均能引起此病 ,故治疗比较困难。但是 ,饲料质量欠佳能引起白底板病 ,此前缺少报道。 1999年作者调查了广东中山、清远、惠州、河源、广州、湖北省荆州市几十家甲鱼养殖场 ,养殖户反映投喂饲料质量欠佳 ,在半月之内即出现白底板病 ,难以治愈。为探讨饲料质量与白底板病的内在联系 ,我们对多种饲料进…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与渔业》2011,(7):51-51
7月病害发生情况预测 7月份我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天气闷热,养殖品种注意防止泛塘,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进入养殖病害高发季节,养殖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车轮虫、指环虫、鳖白底板病和腐皮病等病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上升。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鳖白底板病(中华鳖失血症),因其具有传染性强、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危害中华鳖养殖的重大疾病之一,该病一旦发生,若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对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总结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华鳖白底板病的治疗方法,是中华鳖养殖病害防治中所必需的。2014年,我市某中华鳖  相似文献   

13.
8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8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罗非鱼链球菌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和本尼登虫、鳖红底板病和白底板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固着类纤毛虫病等。  相似文献   

14.
7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7月份监测到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剌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鳖红底板病和白底板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托拉病、不明病因病和固着类纤毛虫病等。  相似文献   

15.
一、1月病害发生情况 2013年1月,危害广西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有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水霉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冻死和鳖白底板病7种,因病害造成养殖鱼类死亡重量1158.3万千克,经济损失9294.1万元,其中罗非鱼冻死1135.9万千克,经济损失9086.9万元.实验室接收并检测了8个病样,主要疾病为:山瑞白底板病、淡水白鲳烂鳃病、罗非鱼细菌性败血症、草鱼和罗非鱼与鲤鱼车轮虫病.  相似文献   

16.
吕纪增 《齐鲁渔业》2006,23(8):10-11
鳖赤白板病(俗称红底板、白底板病),是我国近年来危害最大的鳖病,且到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已基本找到了赤白板病的主要病原与发病条件,并在预防上有了突破性进展,特别中草药和免疫防病研究的进展,为今后控制赤白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单晓鸾 《齐鲁渔业》2005,22(5):40-42
1白底板病 白底板病是目前对鳖的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治疗难度最大的鳖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8.
一、8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8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罗非鱼链球菌病、溃疡病、鳜鱼虹彩病毒病、诺卡氏菌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粘孢子虫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和本尼登虫病、鳖红底板病、白点病和白底板病、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病、对虾白斑病、红腿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9.
9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8月份监删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罗非鱼链球菌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鳖疖疮病和白底板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  相似文献   

20.
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体及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华鳖白底板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及生理生化性鉴定;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鳖的肝、脾、肾脏的组织病理,并在肝、脾、肾的细胞质和肾细胞核里发现有病毒呈圆球形状,直径20~30nm和40nm。白底板病分离出毒力较强的细菌可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患白底板病的肝、脾、肾脏均表现广泛、系统性的组织坏死,肝、肾组织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