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绿鑫钾镁肥是一种矿物型钾肥,试验结果表明,绿鑫钾镁肥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35kg/667m2可比施用硫酸钾10kg/667m2增产9%左右。施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水稻徐稻3号肥料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方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纯N18.5 kg/667 m^2,P2O56.0 kg/667 m^2,K2O 7.0 kg/667 m^2。综合分析,建湖县境内蒜瓣土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施肥量分别为20.0 kg/667 m^2,5.0 kg/667 m^2,7.0 kg/667 m^2,可获得目标产量650 kg/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3.
“汉枫”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吉辉 《杂粮作物》2010,30(5):373-37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汉枫"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汉枫控释肥50 kg/667m^2产量为最高,比对照增产81.5 kg/667m^2,增产率为12.5%,以施用汉枫控释肥45 kg/667m^2的经济效益最好,比对照增收139.4元/667m^2。  相似文献   

4.
镁钾配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区试验研究了钾镁肥对水稻生育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镁肥可增加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处理6、处理7在各时期的干物质生产量较大,明显高于对照;提高了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处理6、7、8叶面积指数均较高;减缓叶片衰老,增加了后期的叶片含氮量;垦粳1号处理7产量最高,稻谷产量657 kg/667 m2,较对照增产9.7%。空育131处理4产量最高,稻谷产量658.3 kg/667 m2,其次为处理7,稻谷产量649.3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增产10.4%和8.9%。  相似文献   

5.
大化瑞霖水稻配方肥应用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引进大化瑞霖水稻配方肥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配方肥可促进水稻长势旺盛,增加水稻分蘖和穗数,水稻增产35.32 kg/667 m^2,增效139.932元/667 m^2。  相似文献   

6.
新型微孔矿物肥对芦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型微孔矿物肥和正常肥水管理对18年生芦柑树进行施肥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新型微孔矿物肥比正常施肥的树势较健壮,叶片浓绿增厚;果品等级率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比增0.28个百分点。施用新型微孔矿物肥增产638kg/667m^2;增加收入2138元/667m^2,扣除增加新型微孔矿物肥成本60元/667m^2,可净增纯收入2078元/667m^2。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用量的钾镁肥在砖红壤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可为合理施用钾镁肥提供理论依据。供试土壤采自琼海市大路镇冬瓜种植地,在室内试验条件下,通过向砖红壤中加入不同用量的钾镁肥,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土壤中钾镁的有效含量。结果表明,施用钾镁肥是提高土壤中速效钾和交换性镁含量的有效方法;在不施钾肥时,无论施用镁肥与否,对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没有影响,当施钾量分别达到50、250 mg/kg时,施高镁肥(150 mg/kg)对钾有拮抗作用;在不施镁肥或施少量镁肥(30 mg/kg)时,无论施用钾肥与否,对土壤中交换性镁含量都没有影响,但当施高量镁肥时,钾对镁有拮抗作用,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拮抗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8.
寒地稻田覆膜可节省泡田用水16.7m^3/667m^2,减少本田生育期地下渗漏及稞间蒸发量。平常年份需水量在350-400mm,对应时段的降雨可满足其生理生态用水。由于地膜保肥可一次性施底肥,一次性封闭灭草,节省肥、药费用30元/667m^2。日增地温1.5-2.0℃。稻谷千粒重增加2g,产量550kg/667m^2,增产10%以上,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垦鉴豆二号”不同施肥量及比例试验的研究,准确地找出了合理的施肥量及比例。结果表明:肥量(纯量)150kg/hm^2,比例为氮:磷:钾=1:1.5:0.5产量为最佳,产量为208.5kg/667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对八一农大、许博士、秦皇岛领先科技、佳木斯三兴4种生物硅肥开展了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抗病性,但效果不显著;施用硅肥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实现增产作用。四种硅肥中,八一农大生物硅肥增产效果最明显,基肥施硅处理产达605.5 kg/667 m^2,比对照增加55.4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镁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水稻施用镁肥及施用数量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缺镁稻田施用镁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镁肥施用以施硫酸镁7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镁钾不同配比施用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镁钾肥配施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钾、镁合理配施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光合特性,本试验条件下,垦粳1号最高理论产量可达8.81t/hm2、空育131可达8.64t/hm2相应的K2O、MgO的用量为552.2kg/667m2和99.9kg/hm2;合理镁钾配比(处理14与19)能显著提高水稻乳熟前、后期功能叶净光合速率,促进叶肉细胞的羧化效率,提高CO2的同化速率;与镁肥相比,钾肥更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  相似文献   

13.
海城市耿庄镇玉米“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丽芬 《杂粮作物》2009,29(2):148-149
在辽宁省海城市耿庄镇开展玉米“3414”试验,研究玉米在不同氮、磷、钾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及最佳施肥量及最佳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本地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10.82kg/667m^2,P2O5 6.2kg/667m^2和K2O6.54kg/667m^2,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配比为1:0.57:0.6。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磷钾组合搭配对佛手茶产量效应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叶目标产量为基础,以氮磷钾肥料不同组合搭配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氮磷钾肥取2:1:1水平为最优化配方组合,处理4(A281C2)、处理6(A283C1)较接近最优化配方组合,但经经济效益分析,只有处理6(A283C1)单产582.00kg/667m^2,纯收入2973.59元/667m^2为最佳组合。由此认为在粘质红壤施肥,应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速效磷肥,即尿素32.60kg/667m^2、钙镁磷66.18kg/667m^2、氯化钾7.50kg/667m^2,纯N14.996kg/667m^2,N:P2O5:K2O=1:0.75:013为最佳组合较合理。佛手茶是大叶品种,适量增施氮磷肥,有利于促进新梢的生长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移栽后施用绿欣有机复合肥40kg/667m^2,植株分蘖早、分蘖多,后期表现好,纹枯病比施红中复合肥的少;增加有效穗数30穗/667m^2,增产50kg/667m^2。在施用中避免与种子、肥料直接接触;在避光通风、干燥处存放,严禁与粮食、饲料混存混运;建议扩大示范,加快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三块地春植蔗试验表明,在甘蔗上使用三合一药肥,二合一药肥,100kg/667m^2,分基肥、追肥两次施用,可比施用29%市场复混肥增产25.9%~41.7%。增产原因主要是提高每亩有效茎620~1200条/667m^2,增加株高7~8.8cm。  相似文献   

17.
甬优12号单产超750kg/667m^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甬优12号单产超750kg/667m^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指标设计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颖花量(总粒数)3800万朵/667m^2以上,结实率85%-90%,千粒重22-23g,氮肥用量按施N量=(目标产量需N量-土壤供N量),N肥当季利率计算,每667m^2施纯N16.60kg,N:P:K=2:1:2,即每667m^2施P2O5 8.3kg、K2O 16.6kg,适宜基本苗按□数/单株成□数计算,每667m^2插1.97万基本苗,能实现机插精确定量栽培750kg/667m^2的预期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水稻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密度、氮素、磷素、钾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667m^2施N 13.16kg、P_2O_5 14.3kg、K_2O 30kg、保苗2.2万穴,产量可达526.2kg/667m^2。优化栽培方案为每667m^2施N 13.16kg、P_2O_5 14.19kg、K_2O 20.63kg,保苗3.0万株,可以获毛收益1583.6元/667m^2。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和2003年,在黑龙江省海伦市进行了A级绿色菜用大豆栽培技术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菜用大豆施用生物肥料配合少量磷酸二铵可使其产量达到施用常规化肥的产量,并可促使大豆生长,增加根瘤数量,减轻大豆根腐病。为了实现“绿色食品”,所以提倡施用有机肥(2t/667m^2)和生物钾钾(2kg/667m^2) 磷酸二铵(6kg/667m^2)。  相似文献   

20.
大豆单产327.2公斤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东北三省的大豆超高产“攻关”指标定为单产325kg/667m^2。2000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新品系“辽21051”,在海城市南台镇树林子村种植4.7/667m^2,选取长势较好地段,在除去边行净667m^2面积上,获得产量为327.2kg/667m^2,超过单产325kg/667m^2的攻关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