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徐长君  殷亚杰  袁改霞  李铭  冯伟  万世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90-21992,21996
为了了解大庆草地资源的现状,根据大庆草地在大庆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在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2007~2010年对大庆草地资源进行了调查,掌握了大庆草地资源的现状。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索了当前大庆草地资源保护所具有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大庆草地具有极强的资源优势,同时也有相当的劣势,大庆草地资源保护,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加强大庆草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和途径,以发挥草地在大庆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长远作用,维护大庆地区繁荣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提出甘肃省草地资源退化状况,分析得出人为破坏、草地超负荷利用、草地鼠虫害频繁发生、草地群落物种数减少、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不合理的开矿、草地保护、管理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了甘肃省草地资源的日益退化。最后指出要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必须从以下七个途径入手,既①强化宣传教育,依法管护草地资源;②科学规划,分类指导;③规模种植,加快人工草地建设;④加强围栏封育;⑤大力实施草地改良;⑥依靠科技进步,保护和建设草地资源;⑦从空中要水。这将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青海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及综合开发利用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草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草地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人们仅把草地做为单一的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地,草地过度放牧利用,导致草地退化,生产能力低。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不断提高草地的生产能力,本文在阐青海省草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草地恢复生产力的途径,提出了草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草地资源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草地资源的重要地位,在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可以选择的途径,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草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甘肃省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途径是:强化法治意识,实现以法治草;完善相关制度,保证草地资源环境的有序发展;科学经营畜牧产业;加强鼠害防治,改良退化草地。  相似文献   

6.
湘西武陵山区有各类天然草地185万多公顷,为湖南省草地面积的29%.是湖南省畜牧业重要基地之一。本文通过湘西武陵山区的生态条件和草地资源的分析,探计了合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草地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草地资源概况、类型、牧草营养价值和草地利用现状进行了论述,认为河南省草地具有水热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农牧结合型持续农牧业的优势,但也存在草地营养品质低、草地分布偏远零散、利用不平衡、农林牧矛盾大等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地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为河南省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粮食核心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典型国家的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洁 《世界农业》2007,(5):48-51
本文对天然草原资源大国和人工草地发达国家的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经验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草地资源管理的趋势是向集中统一管理过渡;草地管理应建立在生态学规律基础上,管理目标不仅包括生态目标,还应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好的草地管理应统筹规划和管理草地资源的所有用途;草地管理制度的建立要因地制宜,不宜于单一化。  相似文献   

9.
2006、2007年5月~9月,每月1次对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群落进行连续性调查,共采集草地昆虫12 638头.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隶属13目99科281属368种.给出了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的群落物种组成、优势昆虫类群及昆虫名录,提出了保护和利用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庆地区草地退化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资源型城市大庆市草地退化驱动机制,找出驱动草地退化的主导因素,为科学保护现有草地资源和有效治理退化草地提供依据和参考.该文在定性描述大庆地区草地退化驱动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选取与草地退化密切相关并比较容易获取的数据作为变量,对大庆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对草地退化的影响程度,影响因子排序为:畜牧业产值>人口密度>油井个数>总人口>大牲畜存栏>人均居住面积>GDP>工业产值>盐碱、沙化.并且根据大庆地区1988—2001年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的面积与驱动因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退化程度草地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石油开采加工的工业化进程占用大量草场是大庆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决定着草地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的总体趋势.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大庆地区草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草原旅游是内蒙古巴林右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草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直接关系到巴林右旗旅游业发展的兴衰。笔者在对巴林右旗草原旅游资源的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巴林右旗草原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巴林右旗草原旅游资源的构成,并对现阶段巴林右旗草原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景点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找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巴林右旗草原旅游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草原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生物资源、人文社会资源,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发展,对其所在区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草原生态的保护与修护工作有着至关之重要的作用。草原生态景观的打造,不仅能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也能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针对生态修复背景下草原生态景观的营造,以康定市为例,把康定市草原作为研究对象,从当地的草原风光以及民族风情出发,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提出相应的景观营造策略,将草原的保护利用与生态景观设计相结合,在生态修复优先的前提下提升草原旅游资源价值,为草原的修复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蜀南竹海旅游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观光、购物、娱乐6个方面对2011年蜀南竹海景区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蜀南竹海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为24 909.870 0 hm2,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9 9 hm2。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为18 172.450 0 hm2,生态占用比重最大,达72.95%。6种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化石能源地、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水域地)中,化石能源地类型占用最多,为19 279.160 0hm2,所占比例为77.40%。蜀南竹海景区的生态承载力为12 844.320 0 hm2,扣除12.00%用于生态多样性保护的面积后,景区的生态承载力为11 303.000 0 hm2,生态赤字达13 605.190 0 hm2,这表明人类应合理使用生态资源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宁夏马兰花草原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原是宁夏自然植被的主体,而马兰花草原是宁夏草原中具有旅游价值及旅游发展潜力的草原之一。文章以马兰花草原为例,调查分析了其旅游资源状况、景区开发的现状和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为马兰花草原的生态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当地经济、社会及生态建设服务,为宁夏草原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角度出发,将都市圈旅游资源看作是具有活力的生命体,模拟生物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运用生态学中的相应原理与模型,对哈尔滨都市圈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共选取了都市圈内55个旅游资源,分别从旅游生态位、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为都市圈旅游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意见。利用相关生态学原理评价区域旅游资源能客观、正确地反应各个旅游资源之间的生态竞争关系,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6.
崇武古城的闽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性和代表性。它包含了惠女民俗 文化、石雕文化、海洋文化、古代军事文化、宗教文化等内涵。开发、保护和利用闽南文化旅游资源是 发展崇武古城旅游业的重要途径。文章在介绍崇武古城闽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分 析了崇武古城闽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从“惠女”、“雕艺”、“古城”、“海洋”四大闽南文化 元素旅游品牌为核心提出开发对策,希望为崇武古城闽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佳木斯市旅游资源调查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佳木斯市部分地区旅游资源的调查,了解到佳木斯市旅游资源被利用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现有的旅游业发展文献及理论,提出了资源建设、商品开发及营销构建等七个方面的建议,希望对佳木斯市的旅游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评价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10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提取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通过建立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生态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GIS技术对各类景观进行生态综合评价,并以此为条件分析研究区的旅游开发模式。结果表明:乡村景观生态综合指数(Ei)的范围为2.10~4.48,四级生态分区和五级生态分区比重占到一半以上,三级生态分区约为整个区域的1/5,海口市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质量总体上较好;热带荒草地景观、热带灌丛景观、热带聚落景观和热带水体景观生态质量相对较差,滨海红树林景观和热带农田景观生态质量一般,热带田园景观和热带疏林景观生态质量较好甚至优异;在景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背景提出4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观光型乡村旅游、体验型乡村旅游、康乐型乡村旅游和人文型乡村旅游,并建议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加强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祖群 《农学学报》2015,5(3):63-70
文章辨析了草原退化与土地荒漠化2个概念,草原退化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最终演变为土地荒漠化。选取鄂尔多斯草原与坝上草原2个北方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概述其现状,两者均发生生态退化现象。从自然机制上说,自然气候、降水、土壤、植被、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易发生的生物灾害等均是导致其退化的原因。鄂尔多斯草原和坝上草原的草原退化的人为原因表现出一致性,例如不合理的开垦土地,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挖掘中药材,不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工程建设等。退化机理表现为:自然地理因素决定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人文地理因素进一步影响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这样导致草原退化,反作用于人类生态系统,又进一步反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因此,从草原退化演替规律、定牧的原则、制度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文章认为草原畜牧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以草定畜”与“草畜平衡”制度,实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