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综合利用酒糟资源,变废为宝,发展食用菌生产,我们在试栽平菇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猴头菇的瓶、袋栽试验,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并酿制出了低度的猴头补酒。(一)材料与配方:选用稻谷、高粱为酿酒原料的鲜酒糟作栽培材料。酒糟含水量68~70%,酸度0.6~1.0,干物质重30%。配方为97%的鲜酒糟、2%的石灰粉、1%的石膏粉或碳酸钙粉。  相似文献   

2.
将中药渣与传统食用菌栽培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设计不同的配方,并与青岛市常用制作平菇栽培种培养料进行比较,试验揭示中药渣可以部分替代棉籽壳用于平菇栽培种的制作,从而大幅度降低平菇制种成本。采用中药渣60%、玉米芯34%、麸皮6%配方培养基培养平菇栽培种,发菌速度、菌丝长势等均好于棉籽壳94%、麸皮6%的常用配方。  相似文献   

3.
小集锦     
《食用菌》1991,(3)
麻秆钉菌种接种菇耳栽培袋试验为了摸索一种简单实用的接种方法,笔者利用红、黄麻秆制成种钉接种香菇,木耳菌袋,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菌种为香菇Cr-02、毛木耳紫色变种,引自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原种制备。取红、黄麻秆断成3cm,于含2%蔗糖、2%石膏粉、0.3%尿素、0.1%KH_2PO_4的溶液中浸4~6小时。取麸皮(米糠)用以上浸液调湿至含水量60%。将浸水麻秆钉置罐头瓶中,边放料边用调湿麸皮填充间隙,装满瓶后表面覆盖一薄层麸皮,用薄膜封口。按常规灭菌、接种,于25℃下培养。(二)接种栽培香菇栽培料为棉子壳40%、木屑4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毛木耳栽培料为棉子壳8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栽培袋为15×55cm 聚乙烯塑料袋,每处理各装20袋,按常规灭菌。接种时一人用75%酒精棉球擦净袋表面,每袋正面接3个、反面接2个种钉。对照为常规木屑菌种,每袋按正面3穴、反面2穴,然后用胶布封穴。  相似文献   

4.
鲜菌草栽培平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种鲜菌草(象草、巨菌草、五节芒、芒萁、类芦、菅)草粉为培养料,采用三级系统筛选法对6种鲜菌草草粉进行配方筛选优化,以期得到鲜菌草栽培平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鲜菌草栽培平菇的最佳配方为鲜象草26%、鲜五节芒26%、鲜类芦26%,麸皮20%、石灰2%、含水量60%,该配方的碳氮质量比为28.6∶1,生物学效率为82.40%。鲜象草、鲜五节芒和鲜类芦组成的鲜菌草配方适宜作为栽培平菇的培养料。  相似文献   

5.
污染料再种平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食用菌发展迅速,而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原料被污染,若处理不妥还会造成循环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经过多次对污染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一)菌种选择 选特抗杂、发菌快的广温型平菇菌株,笔者试验用的是平菇双耐3号、九华191、苏平32,菌丝长满瓶7天后使用。 (二)原料处理 对长有绿色木霉、长毛霉和链孢霉的污染料,在远离栽培场地上打碎,并经过1~2次雨水冲淋后晒干备用。配方为污染料87%,米糠或麸皮10%,石膏、食盐、过磷酸钙各1%,另加草木灰2kg,多菌灵78,甲醛7g。用所需水的80%加1.5kg石灰粉拌料。将余下的20%水的一半加少量石灰搅匀后使其成清液,再加入多菌灵,用喷雾器边拌料边喷入,调节pH10~11,然后将另一半加入甲醛,也用喷雾器边拌料边喷入,最后料的含水量为60%~65%。 (三)装袋接种 栽培容器为17×33cm的聚乙烯袋,按常规法装料后两头扎紧。常压灭菌3~4小时,停  相似文献   

6.
胡玉信 《食用菌》1993,15(4):36-37
山东菏泽市南城南关二队李友长,仿野生栽培灵芝,经多次实验获得成功。实验证明,仿野生栽培的灵芝,产量高,品质好,商品性强。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一)原料配方棉子壳80%,麸皮17%,石灰0.3%,磷酸二氢钾0.2%,过磷酸钙1%,石膏1%,水135%。按常规进行拌料。(二)装袋接种采用15×30cm 聚丙烯袋装料,经高压或常压灭菌后在无菌室(箱)内按常规法接入灵芝菌种。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配比浮渣代替栽培料中的麸皮栽培平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浮渣能替代栽培料中的麸皮栽培平菇,以蔗渣75%,加浮渣10%,麸皮7%组成的培养基配方栽培平菇生物转化率最高为64.43%(两潮),接近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玉米芯栽培香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升厚  王常仕 《食用菌》1998,20(1):23-23
目前,香菇栽培均以木屑为主料,辅以麸皮,但在非林区木屑资源有限,适合香菇栽培的优良树种如柞树、楸树就更匮乏。为了使香菇在广大平原地区也能得到发展,我们尝试用玉米芯来部分或全部替代木屑栽培香菇。本文主要报道高产配方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配方 ①木屑80%,麸皮20%,石膏2%;②玉米芯80%,麸皮20%,石膏2%;③木屑16%,玉米芯64%,麸皮20%,石膏2%;④木屑32%,玉米芯48%,麸皮20%,石膏2%;⑤木屑40%,玉米芯40%,麸皮20%,石膏2%;⑥木屑56%,玉米芯24%,麸皮20%,石膏2%。各配方水均为60%~65%。按配方备料,常规拌料、装袋。每个配方20袋,每袋装干料400g,共154袋,将所有料袋装入高压锅内,在1.05kg/cm~2压力下灭菌2小时。 1.2 接种培养 灭菌的料袋冷却到30℃以下在无菌操作台上接种。每个配方接两个品种。其中Cr02为75袋,Cr04为79袋。接种后将菌袋放在干净的室内,恒温(25℃)发菌。每个配方取2袋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每  相似文献   

9.
我省蔗叶资源丰富,全省每年约有48~60万吨,用蔗叶栽培黑木耳尚未见报道。为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我们于1990年进行枯蔗叶栽培黑木耳试验。(一)材料与方法黑木耳母种为Au3。培养基配方:①蔗叶粉(似锯木屑)77%,麸皮20%,白糖1%,碳酸钙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②蔗渣77%,辅料同上(对照)。试验于10月8日制栽培种,用常规方法拌料,含水量调至65~70%,用17×35cm 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85g,高压灭菌,接种后置室内常温下培养,于11月19日开洞挂袋出耳管理。  相似文献   

10.
八个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平菇生产发展较快,但是由于所用平菇品种较混乱,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出菇迟早、抗杂程度很不一致。为此,我们从1991年开始,对现有栽培菌株及分离的新菌株进行筛选,并对选出的8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平菇P-15,P-89,P-33,P-11,P-12,P-19,P-21,P-18。 (二)培养基配制 母种培养基为PDA加蛋白胨;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88%,石膏、磷肥各1%,麸皮10%。 (三)试验方法 1991年6月上旬,按常规法将菌株接入PDA加蛋白胨培养基上,置23~25℃恒温培养,重复8次,接种5天后观察测量各菌株菌丝的长势和平均长速。6月中旬至7月下旬,制原种和栽培种,栽培料配方为棉子壳98%,石灰1%,磷肥1%,另加  相似文献   

11.
刘代宽 《食用菌》2003,25(1):37-37
近两年平菇经济效益逐渐下滑 ,如何提高平菇经济效益 ,笔者摸索 2年 ,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原料准备 选无霉变稻草、玉米秆用 15mm直径筛眼粉碎 ,稻草、玉米秆不要粉的太粗太细。配方 1:稻草 4 0 % ,玉米秆 4 0 % ,玉米粉 8% ,麸皮 8% ,石灰粉 2 % ,石膏粉 1% ,磷肥1%。配方 2 :稻草 30 % ,玉米秆 30 % ,棉壳 30 % ,玉米粉 4 % ,麸皮 4 % ,石灰粉 2 %。含水量 6 0 % ,即 1kg干料加水 1.2kg ,拌均建堆发酵 ,料堆不少于 15 0kg用木棍在料面每隔 30cm打通气孔 ,测料温达 6 0℃以上保持 2 4小时 ,趁热装袋灭菌。用2 3cm× 4 3…  相似文献   

12.
甘草渣栽培平菇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子壳栽培平菇,方法简单,产量高。但近年来平菇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棉子壳供不应求,在非产棉区更为短缺。为了寻求当地新的栽培料,我们于1993年利用食品添加剂厂的下脚废料——甘草渣进行平菇栽培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选料和处理 选新鲜未霉变的甘草渣,分别进行制种和袋式栽培试验,并以棉子壳为对照。制种用料配方为:甘草渣78%,麸皮18%,白糖、石膏各1%,过磷酸钙2%,湿度调至用手握料指缝见水但不下滴,pH值自然。栽培用料配方为:甘草渣78%,玉米粉、麸皮各10%,石膏、过磷酸钙各1%,另加0.2%的尿素和0.4%的生石灰,湿度和pH值均与菌种料相同。制种用料装入瓶中,在1.3~1.5kg/cm~2压力下湿热灭菌1.5~2小时,栽培用料装袋(袋规格20×40cm)后在土蒸锅灭菌8小时。对照组除主材料用78%的棉子壳代替甘草渣外,辅料及处理方法均同上。  相似文献   

13.
我地因饲养柞蚕,每年有大量的修伐柞树枝条,一直被当作廉价的燃料。为提高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87年开展了柞树枝条栽培平菇试验。(一)材料与配方:菌种紫孢侧耳。柞树枝条为1986年冬伐,经晒干后粉碎成粉末状棕褐色碎屑。配方(%)设(1)柞枝屑25,棉籽壳68,麸皮5;(2)柞技屑50,棉籽壳38,麸皮10;(3)柞枝屑75,棉籽壳8,麸皮15;(4)柞枝屑80,麸皮18。以上配方均另加红塘1、石膏粉1、生石灰0.5、多菌灵0.3,料水比为1:1.8.pH7—7.5。(5)棉籽壳100(对照),另加多  相似文献   

14.
曲建合 《食用菌》2001,23(2):23-23
平菇菌丝适应能力强,较易成活,周期短,见效快,栽培技术较易掌握,是初从事食用菌生产人员的最佳选择。为了寻找一条低耗高效栽培平菇方法,笔者进行了该试验,希望能给同行有所启示。1 菌 种AX3(广温型),引自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菌种厂。原种直接用于栽培,配方为: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1%,水60%。高压灭菌60分钟,接种,25℃下培养30天,即可用于栽培。2 培养料配方 玉米芯 86%,玉米粉 8%,石灰 2%,过磷酸钙、石膏各2%,尿素、磷酸二氢钾0.5%,另加赤霉素0.5mg/kg,三…  相似文献   

15.
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在人工栽培技术方面,已有不少报告。我们于1988年作了秸秆发酵料栽培竹荪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菌种筛选①母种培养基筛选:设计六个母种培养基,以PDA 作对照。结果以配方六为最好,1988年4月4日接种,4月25日长满试管(20×200mm)斜面,共21天。②引自上海、广东、湖南、湖北及本厂自野生竹荪分离的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六个菌株中,经品种比较试验表明,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以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的长裙竹荪,菌丝生长最快、浓密,在23℃下避光培养,20天可长满斜面。因此,本试验菌种选用该菌株。(二)原种及栽培种制作①原种培养:配方是竹片10%(煮汁)、阔叶树木屑68%、麸皮20%、石膏1%、糖1%,另加蛋白胨5克,含水量65%。常规装瓶、培养、接种。每支母种接3瓶。在自然温度为23~29℃下避光培养,49天长满瓶。②栽培种培养:配方是竹片10%(煮汁)、阔叶树木屑68%、麸皮10%、玉米粉10%、石膏1%、糖1%,含水量65%。常规装瓶、灭菌、接种。每瓶原种接50瓶左右。在自然温度为25~29℃下避光培养,55天长满瓶。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药两用菌,它口感鲜美,胶质嫩滑,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对儿童智力发育有重要的作用;还含有抗癌活性物质。两年来,我们利用冷库栽培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的技术关键,现简介如下。1配料与装瓶1.1配方棉籽壳10%、玉米芯34.5%、麸皮15%、米糠30%、木屑10%、石灰0.5%。1.2装瓶干料搅拌20分钟后,按料水比1∶1.5,边加水边搅拌,加水作业结束,再搅拌60分钟后装瓶。含水量以63%~65%为宜。装瓶时,瓶内培养基应上下松紧一致,料面结实平整,料孔居中畅通,保持料面与瓶口间距3厘米,每瓶重860克。2灭菌与接种2.1灭菌将栽培瓶进行常规的高压蒸汽灭菌,达0.15兆帕后保温3小时出锅,冷却。2.2接种待料温降到22℃以下时接种,接种过程均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量以塞满接种孔为准。3发菌管理3.1温、湿度接种后立即移至培养室,培养菌丝,瓶温20℃为宜,不高于22℃。一般经过25~28天,菌丝能长满全瓶。具体培养参数见表1。表1金针菇菌丝培养参数培养天数阶段温度/℃湿度/%CO2浓度/(毫升/立方米)1~7菌丝恢复期18~206535008~17底部发白期15~1...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1988年秋后对感染杂菌的培养料进行发酵和添加少许麦秸栽培平菇,取得较好效果。(一)原料处理将感染杂菌的棉子壳料摊于水泥地面曝晒3天,按每百公斤料加4公斤石灰粉拌匀,装入塑料袋内扎口备用。麦秸切成3厘米长的小段。(二)拌料发酵将棉子壳与麦秸分开拌料。污染料配方为基料70公斤,加石膏2%、石灰2.5%、过磷酸钙3%、多菌灵0.1%、磷酸二氢钾0.5%,料水比1:1.2~1.4。麦秸料配方为麦秸35公斤,另加麸皮16%、过磷酸钙1.5%、石膏1%、石灰2%、高锰酸钾0.1%,料水比为1:1.5。将污染料及麦秸料按配方各自拌匀后再混合均匀,在洁净的地上堆成1.2米高的馒头形,覆盖薄膜,上插温度计。当料温升到50℃时,揭开薄膜并在其上每隔40厘米用木棒打一到底的通气孔,再覆膜一天,次日开始翻堆,翻堆时先将表层料放在一边,再将堆心料翻于其上,以后每隔2天翻堆一次。  相似文献   

18.
菌糠是指经生产了几批菇后的下床料。据分析,菌糠含的营养与麸皮、米糠相近。含粗蛋白7.1~9.5,粗脂肪2.7~6.8,粗纤维15~28,无氮浸出物30~50,粗灰分3.7~5.2,以及钙、磷等无机物。为此,我们进行了菌糠代替麸皮的制种试验。 (一)培养基质:①麸皮培养基——麸皮加量为5%、10%、15%,20%四种配方,分别再加白糖和石灰各1%,其余为木屑加量。②菌糠培养基——榆黄蘑、凤尾菇、平菇三种菌糠的加量均分别为5%、10%、15%、20%,白糖和石灰各1%,其余为木屑加量.按常规拌料、装瓶、高压灭菌和接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稻草栽培平菇的生物学效率,几年来笔者对平菇的营养生理和稻草的处理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较好效果,现简报如下:(一)菌株选育与基质配制供试菌种是我校野生驯化种经多年连续单株组织分离选育的"新平"菌株.原种是谷粒培养基,谷粒98%,石膏粉2%,常规法接种培养.栽培种是木屑培养基,木屑77%,糖1%,纸浆废液1%,糠或麦麸20%,石膏粉1%,常规法接种培养,菌丝长满瓶(袋)后5天接栽培种.栽培料配方为稻草86%、糠8%、草木灰3%、食盐2%、石膏粉1%、尿素0.3%、pH值9,含水量65~72%.  相似文献   

20.
酒糟含有丰富的碳(C)源和氮(N)源,干酒糟全 N 含量1.22%,全 C 含量33.5%,含总酸4.58%,含粗蛋白7.60%,是平菇生长发育良好的营养物质。但鲜酒糟含酸量大(pH3—5),容易发热,给栽培平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针对性的做了试验,现已用于生产上,栽培技术如下:(一)培养料配方:采用刚出蒸的鲜高梁酒糟,加少量的木屑和米糠。390公斤鲜酒糟加30公斤米糠、50公斤木屑、5公斤石膏,用石灰调 pH 值至8.5—9.0,高于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