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斑头雁(Anser indicus(Latham))又名白头雁,英文名Bar-headed Goose.属鸭科(Anatidae),体长80cm,通体灰褐色,头枕白色,有两道黑色斑纹,后颈暗褐色,喉、颈侧、腰和尾上覆盖羽为白色,尾羽呈灰色,具白色端斑,两胁具深褐色宽带斑。雌、雄羽色相似。虹膜暗棕色或黑色,嘴黄色,先端黑色,腿脚黄色。栖息于高原湖泊,喜咸水,越冬在低山湖泊、河流或沼泽地。性喜集群,繁殖期、越冬期  相似文献   

2.
1种兽的选择 1.1种母兽的选择 艾虎优良的种母兽应当是毛绒浅黄、针毛黑色、无黄喉斑、背部针毛呈黑色条纹、其双亲品质优良(每年2次产仔在14-16头以上)、泌乳力强、母性好、仔兽成活率高、健康无病、年龄在5岁以内者,留作种用。反之毛色差,如毛粗且长、秃毛、绒空、毛色过浅、泌乳力及母性差、产仔少而且成活率低者,不能作种用。  相似文献   

3.
白头鹎     
【别名】白头鹎又名白头翁。属雀形目,鹎科。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和东南部,是当地的留鸟。这种鸟容易驯报,鸣声又嘹亮动听,常被养鸟爱好者作为笼鸟饲养。[形态特征]白头鹎身长17厘米。额和头顶黑色,后头、眼先、颏和喉均为白色,颊、耳羽和后颈暗褐色。翅和尾黑褐色,胸部横贯以褐灰色的带斑,胸以下为白色。  相似文献   

4.
1传染性喉气管炎临床特征是鸡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重症鸡眼睛产生结膜炎、流泪,咳出带血分泌物或血块,严重时填塞喉管致使鸡窒息死亡。防治措施:可用弱毒疫苗对鸡群紧急接种,同时用清热解毒及利咽喉的中成药对症治疗。2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肿头、眼分泌物增多、冠和肉髯边缘有紫黑色坏死斑点,呼吸困难、产蛋量明显下降。防治措施:做好养殖场与外界环境的隔  相似文献   

5.
<正>环颈雉的颈部下方具有一条白色颈环,故名环颈雉。但生活在我国西南一带的环颈雉颈上并白环。环颈雉雌雄异色,雄性环颈雉羽色艳丽,体长75~90厘米,体重1.5~2.0千克,虹膜呈栗红色。面颊、眼周皮肤的裸露部分呈绯红色,头顶为灰褐色,具有铜绿色金属光泽,眉纹白色,前额、耳羽、颏、喉和颈侧均为黑色,并缀蓝绿色金属光泽。背羽呈棕黄色,具红、白、黑褐色斑纹,下背、腰为蓝灰色,具橄榄绿色光泽,胸部呈紫红铜色金属光泽,羽端缀黑色点斑纹。跗跖、趾呈暗红灰褐色,跗跖部具距。  相似文献   

6.
蓑羽鹤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蓑羽鹤别名闺秀鹤,属于鹤形目鹤科[7,12],是1类广泛分布在北半球湿地,栖息于沼泽或近水区的大型涉禽[12],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蓑羽鹤体羽灰色,眼先、头侧、喉和颈黑色,耳簇羽白色。下颈黑羽延长,垂于胸部,飞羽黑色。本文对4只蓑羽鹤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大体解剖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蓑羽鹤具有发达的舌、但嗉囊极其不发达,发达的小肠、肝脏和胰脏;有卵黄囊憩室,相对发达的盲肠;泄殖腔的粪道显著增大,其球形直径达32mm.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蓑羽鹤的形态学、生物学、人工驯养、繁殖与保护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在预防和减少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09例甲状腺手术病例随机分为显露喉返神经组(168例)与非显露喉返神经组(141例),显露喉返神经组术中显露喉返神经,非显露喉返神经组术中按传统方法对喉返神经行径区进行保护,未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前后分别进行喉镜观察声带活动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喉返...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6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组织病理类型及喉返神经在术中是否被分离保护的关系。结果:喉返神经总损伤率为2.7%,其中380例术中有目的地解剖分离了喉返神经并注意保护,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为1.6%(6/380);240例未解剖分离喉返神经,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为4.6%(10/240),前者的损伤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组织病理类型则无明显关系。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术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仔细操作,是减低喉返神经损伤特别是永久性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喉舒乐喷喉剂,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根据配方,采用煎煮等方法制备喉舒乐喷喉剂,并将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100).对照组口服草珊瑚含片,治疗组则采用喉舒乐喷喉剂喷喉,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3.3%(8/60),总有效率为76.7%(46/60);治疗组的治愈率为29%(29/100),总有效率为94%(94/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Hc=4.293,P<0.001)。结论:喉舒乐喷喉剂治疗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绯胸鹦鹉,又名鹦哥、海南鹦鹉、南朝云、红嘴绿鹦鹉、达摩鹦鹉。是一种特殊的热带鸟类,大的体长约1米,小的仅十几厘米,一般体长约30厘米。身披华丽的羽毛,羽色上绿下红,有长长的楔形尾,有强健有力的爪和嘴,嘴基有蜡膜,足为对趾型。它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善于模仿人语。绯胸鹦鹉背部绿色,喉、胸部葡萄红色,额基有黑纹,左右延伸至眼区,下嘴基部有黑色宽带纹延伸至颈侧。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和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5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268例显露喉返神经,310例按传统方法对喉返神经走行区进行保护,未显露喉返神经.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A组)神经暂时性损伤2例,无永久性损伤,总损伤率0.75%;未显露喉返神经组(B组)暂时性损伤9例,永久性损伤4例,总损伤率4.2%.结论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是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和减少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黄喉水龟是培育绿毛龟的优良龟种,近几年来用正宗黃喉水龟培育的绿毛龟非常畅销。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用正宗黄喉水龟培育的绿毛龟已岀口到国外,受到外商的欢迎。黄喉水龟抗逆性强,习性好,  相似文献   

13.
英国园艺家最新培育世界第一株全黑色矮牵牛花,2011年夏季英国花坛中将培育大量的黑色矮牵牛花,成为新的一道风景线。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2011年夏季,英国的花园将呈现出"黑色阴影"。目前,园艺家成功培育出世界第一株全黑色矮牵牛花。这种奇特的黑色矮牵牛花被  相似文献   

14.
彩色小麦是一类新型的小麦品种,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在彩色小麦中,有关黑色小麦的研究进行的相对早一些,理论和技术体系已经比较完备。然而黑色小麦的种植地区目前多数以河南、山西和山东为主,东北三省尤其是辽宁鲜有种植[1-3]。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非常适合黑色小麦种植。因此在辽宁省急需引入黑色小麦品种,丰富当地的品种资源,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多的优良品种。从黑色小麦品种开发现状、辽宁省自然资源、辽宁省引进黑色小麦品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四个方面综述了辽宁省引进黑色小麦品种的前景,旨在为黑色小麦品种引进辽宁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黄喉水龟     
黄喉水龟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黄喉水龟又叫香龟,龟体没有那种特殊的异味,肉非常鲜美,一般的人都非常喜欢食用。它的蛋也非常鲜美,都有滋补作用。黄喉水龟腹甲,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很多的中药上都用到。黄喉水龟喜食小鱼小虾,还有动物的内脏、龟鳖饲料也行。养殖一年其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季节变化、饲养管理粗放时多发。传染性喉气管炎能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和死亡率增加,一旦爆发本病,会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述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与预防。  相似文献   

17.
鹑是鸟纲鸡形目雉科鹑族类中的小型鸟,体长120~140mm,体重50~60g.雌雄羽色各异:雄鸟全身羽毛为蓝灰色,头顶中央浅黄色冠纹,眼前及喉下中央各有一块白斑,外围一块黑色三角斑;雌鸟羽色为褐色,全身有黑色或白色斑点,腿和爪鲜黄色.野生条件下的蓝胸鹑生活在典型的亚热带山林草丛中,以草籽、浆果、嫩芽及草叶为食.6~8月为繁殖期,年产蛋1窝,8~15枚,每枚蛋重约6~8g.蓝胸鹑在国外分布于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和台湾等省.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人为的捕杀,造成资源数量急剧下降,广泛引起各国鸟类专家的重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8.
通过杂交人工培育白化黄喉拟水龟。将野生雌性白化黄喉拟水龟(P)与普通雄性黄喉拟水龟交配培育F1子代,将成熟的F1子代雄龟与白化雌龟(P)交配培育F2子代。经过7~8年的培育,于2007年培育的F3子代成功繁殖出白化黄喉拟水龟个体。通过5代(F5) 18批的培育,白化黄喉拟水龟的出苗率达到85%以上,个别一窝可达100%,培育出稳定的白化黄喉拟水龟个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术在不同期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中的疗效.方法 确诊为喉癌(声门型T2~T4级)的31例患者行垂直部分喉切除,同期使用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喉腔缺损,重建喉功能.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7~11d拔除胃管,恢复吞咽功能;12~20d拔除气管套管,平均16.2...  相似文献   

20.
谈谈黑花生     
陈新华 《新农业》2006,(4):45-45
在风靡全国的黑色食品热潮中,又增添了新成员——黑色花生。同黑芝麻、黑玉米、黑小麦一样,黑花生种皮是黑色的,不过这种黑色不是纯黑,而是紫黑色或者暗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