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清涧河流域为例,以ASTER GDEM为数据源,利用均值变点法,选取合适的集流阈值,得到清涧河流域水系图,在此基础上对河网水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集流阈值与河网密度呈幂函数关系,集流阈值越大,提取的河网越稀疏,河网密度值越小,反之则越大。均值变点法能够较好的确定出最佳集流阈值,所提取出的河网与1∶400万国家矢量水系图相比,主干上吻合较好。因此认为,基于30 m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并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法提取出清涧河流域的河网,是切实可行的,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和数字流域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大都市郊区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设计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开展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是实现土地整治多功能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以上海市金泽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评价项目区景观格局与污染风险,提出江南水乡景观重建的土地整治目标。依据不同类型景观基底及生态功能需求设计景观调整优化模式:水系景观整治模式通过河网贯通、圩堤建设与堤边绿化,提高湖、河、塘的景观连通度;点源污染整治设置"乔灌草"缓冲带,提高隔离防护功能;基本农田整治模式强调田块撤并与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景观生产功能;村庄整治模式建设生活基础服务与休闲观光设施,改善村庄景观的生活休闲功能。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与传统的农地整治,在模式设计的思路与工程设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各地高校新校区校园景观的迅速建设,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高校老校区的校园景观的建设,使之与现代高校校园景观相适应。本文以阜阳师范学院老校区绿化改造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将一个高校老校区的植物景观重新塑造成具有现代气息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4.
小品作为校园景观重要的展示面,应成为高校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但目前部分高校并未重视景观小品打造对其高校文化展示与景观塑造的重要意义,因而忽视景观小品的建设。基于此,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城西校区景观小品建设状况为例,提出该校园小品建设中存在的景观问题,分类提出小品设施建设的策略,为提升校园公共空间的整体品质以及为人们更舒适愉快地使用景观小品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园景观建设规划,要紧紧围绕大学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对校园景观的全面设计和提升,实现环境育人功能,体现"传承文脉、蕴含精神、突出功能、彰显和谐"的办学理念。基于此,以齐鲁工业大学长清校区校园绿地景观设计为案例,论述了绿地文化景观在大学校园环境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探寻齐鲁工业大学校园绿地改造的理论依据与方案。  相似文献   

6.
校园景观是校园建设的组成部分,而微型园林是校园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通过对微型园林的特点、设计原则及在校园景观中价值分析,提出微型园林在校园景观中的设计思路及要点。  相似文献   

7.
校园景观的文化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价值观、态度、情感的形成,校园景观文化性的营建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具有深远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实地调查和师生访谈对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景观中文化性营建现状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分析职业学校校园景观文化性营建中的不足和问题,最终对职业学校校园景观文化性的挖掘和开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的校园环境建设结合了大学校园与中小学校园建设的特点,包含各类景观营造内容,其中校园绿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倡导职教校园绿化融合康复景观建造是拓展教育思路的举措之一。随着职教学生心理状态与干预方法研究的深入,康复景观与校园绿化的融合应用将被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校园绿地规划也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基于此,从可食性景观基本概念与起源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目前可食性景观在校园绿地规划研究案例,结合可食性景观在校园绿地的功能建设分析,提出可食性景观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江苏省平原区农村生活垃圾与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水质安全与河(沟、渠)道整治、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借助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理论,赋予了"三道防线"理论在江苏省实践应用中的新内涵,提出了平原区"人居生态区、农林生态区,水系生态景观网,道路生态景观带"即"两区一网一带"新型分区分块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生态与景观并行的"水网与路带",并通过二者将两区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按照整体化、集约化、模块化思路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最美校园"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丰富校园景观的建设有序进行。校园师生人群的生活节奏较为缓慢,大多选择步行的方式出行,使得他们有时间和空间自由观赏体验校园景观。因此,校园景观上若能实现步行友好景观,在改善校园环境和发挥景观功能上将会有诸多益处。  相似文献   

12.
利用景观指数从景观空间组分、空间构型以及空间梯度变化3方面比较和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内3大水系的植被景观异质性差异。结果表明:(1)涪江水系和嘉陵江干流以栽培植被和针叶林为优势,渠江水系则以栽培植被和阔叶林为主。针叶林和草甸在涪江水系中的破碎化程度较高,而嘉陵江干流和渠江水系中针叶林和灌丛的破碎化程度较高。(2)嘉陵江干流水系在植被景观总体上破碎化程度高、斑块聚合性弱,景观多样性高,而渠江水系则表现为景观破碎化较高,斑块聚合性强,景观多样性低的分布特点。除景观破碎化程度最低外,涪江水系在其它方面均处于前两者之间。(3)沿着河流汇聚方向,3水系在异质性方面均表现出斑块数量减少、斑块间距缩小、聚合性增强、植被景观破碎化和多样性明显降低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教育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今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科教兴国更是愈演愈烈.作者着重对中外校园景观形态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回顾,并对我国当代校园景观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希望能对今后的校园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校园景观的重要性及现阶段校园景观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苏州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实例进行思考和分析,指出校园景观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校园景观规划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外校园景观的历史回顾与当代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古以来教育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今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科教兴国更是愈演愈烈。作者着重对中外校园景观形态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回顾,并对我国当代校园景观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希望能对今后的校园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景观指数从景观空间组分、空间构型以及空间梯度变化3方面比较和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内3大水系的植被景观异质性差异。结果表明:(1)涪江水系和嘉陵江干流以栽培植被和针叶林为优势,渠江水系则以栽培植被和阔叶林为主。针叶林和草甸在涪江水系中的破碎化程度较高。而嘉陵江干流和渠江水系中针叶林和灌丛的破碎化程度较高。(2)嘉陵江干流水系在植被景观总体上破碎化程度高、斑块聚合性弱。景观多样性高。而渠江水系则表现为景观破碎化较高,斑块聚合性强,景观多样性低的分布特点。除景观破碎化程度最低外,涪江水系在其它方面均处于前两者之间。(3)沿着河流汇聚方向,3水系在异质性方面均表现出斑块数量减少、斑块间距缩小、聚合性增强、植被景观破碎化和多样性明显降低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7.
达坂城湟渠水系周边区域未来主要为城市居住区、教育用地,聚集了大量的城市居民。随着居民对景观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渠道改造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景观品质的提升首先是对水系的整体改造,呈现出水的多种形态,带给景观环境更丰富的变化,同时以水系将不连续的景观元素串联形成完整的景观系统,也是对景观环境综合品质的进一步升华。随着水体的改造,水体周边区域环境的综合提升也将是整体系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由此带动周边居住区小气候的逐步改善,为宜居城市、田园城市作好铺垫,使今后区域环境的开发建设以及养护管理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次湟渠水系改造工程是必不可少的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8.
以2000年、2014年玛纳斯河流域30 m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借助GIS和ENVI软件,制作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图,选取景观指数,在类型和整体景观的水平上,探讨了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分析了各景观格局指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00~3 000 m粒度范围内,流域景观格局指数的“临界粒度”“粗粒化”现象明显,总体而言,在400~800 m,2 000~3 000 m分辨率下玛纳斯河流域的景观格局指数的“临界粒度”为400 m和2 000 m,适宜计算的粒度范围为400~2 000 m,所以在利用遥感影像对玛纳斯河流域景观进行分析研究时,需进行一定的粒度转换及注意粒度的影响。玛纳斯河流域景观形态具有分形特征,各类景观斑块的分维数对粒度变化的响应不同,分维数随粒度的增大呈逐渐下降趋势,表明景观类型边界趋于简单化。相关性分析定量反映了所选景观指数受粒度变化影响的相关性程度,可为玛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提供参考。2000年、2014年间玛河流域景观多样性由复杂逐渐变为简单,多样性指数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19.
杨阳 《南方农业》2022,(2):73-76
水环境的改造和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绿化项目的重点工程之一.其建设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品牌和形象,还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为探究滨水景观营造的常用方法,以江苏省南京市金川河宝塔桥段两侧景观绿化提升项目为例,探讨了该项目步道、栏杆、空间节点、防洪墙等景观美化与滨水植物景观的改...  相似文献   

20.
曹景迎 《中国水土保持》2006,(8):F0002-F0002
山东省滨州市位于黄何下游、渤海之滨,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自2003年开始,滨州实施了以“四环五海”、“36桥”、“72湖”和水系综合治理为总体格局的生态城市建设与扩张战略,建成了“大空间、大绿地、宽水面、宽绿带”的生态园林城市框架。“四环”是指环城公路、环城水系、环城林带、环城景观;“五海”就是分布在市区东、西、南、北、中的5个1000万m^3以上的平原水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