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种常用水产药物对虹鳟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高锰酸钾、孔雀石绿、敌百虫、食盐等对虹鳟鱼种的毒性。它们的安全浓度依次为0.029pm、0.019ppm、0.05ppm。实验后24、48、96小时,虹鳟对各药物的半致死浓度TL_m分别为:高锰酸钾1.65ppm、1.56ppm、0.29ppm;孔雀石绿0.33ppm、0.33ppm、0.19ppm;敌百虫3.7ppm、1.6pm、0.5ppm。作者还对三种药物对虹鳟的毒性作用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海水鱼类育苗过程中常用到消毒剂,本文以高体(鱼师)(Seriola dumerili)受精卵为材料,以孵化率为指标,试验了宝碘、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和苯扎溴铵等四种消毒剂在不同剂量下对鱼卵的毒性,这四种消毒剂在25℃处理15min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是:9.7ppm,1.9ppm,707.95μL/L,10μL/L。  相似文献   

3.
虹鳟鱼幼鱼阶段容易感染小瓜虫病,北京市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和工人同志,试验用孔雀石绿进行治疗,取得好的结果。感染小瓜虫病的虹鳟幼鱼,急躁不安,吃食减少,鱼体上常有肿胞出现,甚至连成一片。他们分别使用了23种药物(括包孔雀石绿),采用口服,浸泡等方法对病鱼进行治疗,结果以浓度为0.4ppm 的孔雀石绿溶液,治疗小瓜虫病的疗效最好(水温在14~14.5℃)。  相似文献   

4.
虹鳟鱼对饲料中蛋氨酸利用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河南水产》1997,(4):33-35
为了掌握虹鳟鱼饲料中蛋氨酸的利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个喂养实验。准备了5种实验饲料。1号饲料,是一种基本饲料,以含50%的酪蛋白作为唯一的蛋白源。2号—4号饲料,分别依次在基本饲料中加入0.5%,1.0%,和1.5%的L—蛋氨酸而制成。5号饲料,以含50%的蛋清蛋白作为蛋白源。喂养加入蛋氨酸饲料的鱼,在其肝部和肌肉中积累了大量的蛋氨酸。与此相对的是,肝中的牛胆碱含量只受喂养实验的轻微影响。通过加入蛋氨酸至1.0%,提高了鱼蛋白质净利用率(NPU)。然而如果加入的蛋氨酸量达到1.5%时,鱼的NPU值反而低于1.0%时的水平。该实验结果表明:虹鳟鱼通过一个转硫作用将蛋氨酸转变成半胱氨酸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以含大量蛋氨酸饲料喂鱼时,蛋氨酸不能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虹鳟鱼在双层浮球式生物滤器封闭循环式养殖系统中的养殖试验。该养殖系统主要包括射流暴气增氧、沉淀分离和双层浮球生物过滤器过滤,过滤悬浮物能力达到90%,氨氮处理能力达到149~(gm-3.d-1)(在养殖水体15度条件下),利用臭氧催化氧化法完成杀菌、消毒及二次去除氨氮作用。在8个养殖水体为1m~3的养殖池,放养1015尾平均体重240g虹鳟鱼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应用动力为0.75kW、处理能力为20 T/h的BAF—20型双层浮球生物过滤设备进行循环养殖水体的处理。在养殖试验过程中,对养殖水体的pH、DO、COD、悬浮物、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水化学指标进行了监测,并对虹鳟鱼在养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在水体循环周期为2次/h,换水周期为一次/每两周的条件下COD≤15mg/l、氨氮≤1mg/l、亚硝酸盐≤0.13mg/l、硝酸盐≤24mg/l,经对比养殖试验表明,没有循环鱼池的水体和经过浮球式生物滤器封闭循环系统的循环水体的各项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别。试验表明浮球式生物滤器封闭循环水系统完全满足虹鳟鱼工厂化养殖生产的要求,确保虹鳟鱼养殖水体的水质和鱼类生长环境,达到良好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来,国内水产养殖者对鱼类暴发性传染出血病带来经济损失不会忘记,各地防治方法不同,特别是用漂白粉、福尔马林、硫酸铜进行防治其效果不好。这是鱼类长期使用漂白粉、福尔马林、硫酸铜、敌百虫防治病害,鱼类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另一方面这些药物治疗鱼类暴发性传染出血病是药不对症,因此治疗效果差。长期使用敌百虫、硫酸铜污染鱼池生态环境。有些国家已经禁止使用敌百虫、硫酸铜。美国研制出强力广谱、高效、速效消毒剂聚合碘作为鱼类病害防治药物效果显著。珠海万和动物药厂引进其先进技术、生产出畜牧,水产养殖消毒剂宝碘。宝碘是人造血浆与碘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其特点是杀菌力强、高效、无毒性、无刺激性,极具安全、能够控制多种病原抗药性,在硬水中的杀菌力绝不会降低。美国西雅图鱼病研究室试验用聚合碘在25ppm浓度下对鱼类赤鳍病、烂尾病、腐鳃病、赤皮病、肠炎病可治愈,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杆菌、葡萄球菌症、沙门氏杆菌、滤过性病毒、肠虫等2分钟可杀灭。亦有试验,宝碘对鱼类暴发性传染病(辅用水溶红霉素)、滤过性出血性败血病毒症(VNS)、传染性出血坏死病毒症(IHV)、传染性夷脏坏死病症(IPN)5分钟可杀灭,其使用浓度为20ppm。  相似文献   

7.
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是引起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喉孢子病”的重要病原, 每年导致养殖苗种和成鱼大量死亡。本研究通过隐性感染异育银鲫母本人工受精、实验室条件下受精卵孵化和幼鱼培育, 采用单管半巢式 PCR、荧光定量 PCR 和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测手段进行亲本、卵和幼鱼等环节的检测分析, 探究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是否存在经卵传播途径。结果表明, 所采用的 34 尾异育银鲫母本(A1~A22, B1~B12)的洪湖碘泡虫隐性感染率达 50%~75%, 其中, 卵和伪鳃检出率高于卵巢组织样品; 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在隐性感染母本的卵巢、伪鳃、肾、脾组织检测到洪湖碘泡虫前孢子生成阶段营养体; 实验室条件下阳性母本所产的卵经孵化和培育出的幼鱼 15 dph 和 30 dph 样品可以检出阳性(A1、A18、B8 和 B9); 荧光原位杂交显示 15 dph 幼鱼在伪鳃、鳃和肾脏组织检测出阳性信号。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存在经鱼卵传播途径; 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疾病制定防控措施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海水酸化与溴氰菊酯(DM)复合暴露对皱纹盘鲍稚鲍的毒性效应,采用3个pH值(8.1、7.7和7.4)和3个溴氰菊酯浓度(0、0.6和6.0μg/L)对稚鲍进行复合胁迫,并对贝壳微观结构与硬度、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应激、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经过海水酸化与溴氰菊酯复合暴露31 d后稚鲍贝壳CaCO3晶体沉积困难,文石板片变小并形成分散的板层堆叠,文石板片之间孔隙增大,并且伴随着贝壳硬度的显著降低。同时,海水酸化与溴氰菊酯能够引起稚鲍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pCO2与溴氰菊酯浓度的上升而持续降低,并且在海水酸化与溴氰菊酯复合暴露下稚鲍SOD活性明显低于单一暴露物,说明海水酸化与溴氰菊酯对稚鲍SOD活性的影响具有明显交互作用。在相同pH暴露下,溴氰菊酯能够使稚鲍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上升。此外,实验还观察到了稚鲍组织中应激基因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量随着pCO2与溴氰菊酯浓度的上升均有提高,并且海水酸化与溴氰菊酯暴露在HSP70、HS...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蛋氨酸碘对5种养殖鱼类的急性毒性和抑菌作用的研究,以期为在水产养殖上安全有效地使用蛋氨酸碘防治水生动物疾病和避免鱼类中毒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采用静水试验法检测蛋氨酸碘对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急性毒性,其48 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70、10.50、11.50、12.40、14.60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1.13、1.03、1.13、1.13、1.38mg/L;采用试管稀释法进行了蛋氨酸碘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及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3种鱼类常见致病菌的抑菌试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1562、0.06250、0.03125μL/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0.06250、0.25000、0.06250μL/mL.试验结果表明,蛋氨酸碘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pH的影响下,五氯酚钠(PCP)对金鱼的毒性和在体内的积累。PCP24小时半致死浓度的值从0.052ppm、FH5.5增加到16ppm、PH10,说明PCP对鱼类的毒性随着PCP溶液中PH的增加而迅速的减低。 PCP在鱼中的积累也是随着溶液中PH值的增加而减少。PCP的浓度为0.1ppm和PH5.5,6,7,8,9,10接触1小时,其生物浓缩的比率分别为131,120,56,24,12和2。另外,测定溶液里全部死鱼中的PCP富集量,其变动范围在82—115ug/g之间,同时,体重与PH和PCP溶液的浓度变化无关。从这些数值,可以说明PCP在鱼体中的富集是随着PCP溶液中PH值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在高PH值的情况下,PCP在鱼体中不会很快达到致死浓度(约100ug/g体重),从而降低了PCP对鱼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在pH的影响下,五氯酚钠(PCP)对金鱼的毒性和在体内的积累。PCP24小时半致死浓度的值从0.052ppm、FH5.5增加到16ppm、PH10,说明PCP对鱼类的毒性随着PCP溶液中PH的增加而迅速的减低。 PCP在鱼中的积累也是随着溶液中PH值的增加而减少。PCP的浓度为0.1ppm和PH5.5,6,7,8,9,10接触1小时,其生物浓缩的比率分别为131,120,56,24,12和2。另外,测定溶液里全部死鱼中的PCP富集量,其变动范围在82—115ug/g之间,同时,体重与PH和PCP溶液的浓度变化无关。从这些数值,可以说明PCP在鱼体中的富集是随着PCP溶液中PH值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在高PH值的情况下,PCP在鱼体中不会很快达到致死浓度(约100ug/g体重),从而降低了PCP对鱼的毒性。  相似文献   

12.
精卵混合加水后,不同时间间隔对卵施行不同持续时间的冷休克或热休克生产三倍体草鱼(Ch-neopharyngodon idella)。生产的三倍体草鱼达87%。精卵混合一分钟后的草鱼卵立刻暴露于高出周围温度(26℃)12℃的水温中持续3.5分钟处理效果最佳.将幼鱼按规格分级,用科尔特计数器和波道仪分析50—100尾/组鱼的血样,测定其倍性.剔除三倍体百分率低的不同规格的鱼组,使三倍体达到95%的群体重新放回池塘进一步生长.最后选择100%的三倍体草鱼,总体长在150—250毫米的鱼逐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用常规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分别在不同盐度和pH下进行了亚硝酸盐氮对壳高为0.5cm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对亚硝酸盐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其24hLC50、48hLC50、72hLC50和96hLC50,在盐度28时均显著高于盐度18和23时,(P<0.05),盐度越高亚硝酸盐氮毒性越弱。其半致死浓度在pH8.5时显著高于pH6.5和7.5时,(P<0.05),较高pH值条件下亚硝酸盐氮的毒性较弱;pH为6.5和7.5时,其半致死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低的pH对亚硝酸盐氮毒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就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藻液及各组分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早期发育阶段的影响及敏感性时期作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原肠期前的发育卵和初孵仔鱼对赤潮异弯藻较其他发育阶段更为敏感。在同等条件下藻液对牙鲆早期发育各阶段的毒性最大,其次是藻细胞碎片和藻细胞内容物,去藻过滤液的毒性最小。暴露在高浓度80000cells/ml藻液中,96h后仔鱼的存活率为47.6%;而在同浓度的去藻过滤液中,96h后仔鱼的存活率为90%。藻液对牙鲆仔鱼96h LC50为35042cells/ml。  相似文献   

15.
镉对蚤状溞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金属镉对蚤状(氵蚤)96小时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表明镉浓度越高,暴露其间时间越长,蚤状(氵蚤)的活动、蜕皮时间、蜕皮次数以及生长所受影响越大。镉对蚤状(氵蚤)24、48、72、96小时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28ppm、0.39ppm、0.21ppm、0.16ppm。用半数致死浓度估算水体Cd~(2+)对蚤状(氵蚤)的安全浓度为0.0016ppm。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验不同鱼类对水体中铅(Pb)的耐受能力的差异,在控制实验室水体的温度(27.5±0.2)℃、硬度(10.0±0.5)Ca CO3mg/L、p H值(7.0±0.1)等条件下,测定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22.13±0.31)g、鲫(Carassius auratus)(25.36±0.36)g、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21.28±0.20)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21.39±0.20)g、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22.34±0.32)g和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21.36±0.21)g这6种鱼经水体Pb 96 h急性暴露后的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以及Pb在鱼体内的累积量。结果发现,水体中的Pb对草鱼、鲫、南方鲇、团头鲂、胭脂鱼和中华倒刺鲃的96 h LC50值分别为3.73、11.59、6.59、3.27、0.33和3.00 mg/L;6种鱼对Pb的耐受能力依次为:鲫南方鲇草鱼团头鲂中华倒刺鲃胭脂鱼。同种鱼中Pb暴露致死鱼体和未死亡鱼体内的Pb累积量均分别随着暴露的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Pb浓度处理条件下,同种鱼中死亡鱼体的Pb累积量高于未死亡鱼体。水体硬度和鱼体重会影响重金属Pb对鱼类的96 h LC50。较高硬度水体暴露的Pb对鱼体的毒性较小,同种鱼体重较大的个体对重金属Pb的耐受能力较强。同种鱼不同时间段死亡鱼体中的Pb累积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每种实验鱼因Pb暴露致死群体的平均Pb累积量均分别高于其未死亡鱼群体,除南方鲇外,其余5种鱼二者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竹苇制浆造纸废水为实验液,开展了其对不同水生生物(鱼类3种、虾类1种、蟹类2种和贝类1种)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当实验液的特征指标CODcr为707mg/L,BOD5为776mg/L,AOX为17.87mg/L时,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us)幼体、黑鲷(Sparus macrocephaius)幼鱼和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96 h-LC50稀释浓度比分别为1∶33.2、1∶24.55和1∶13.0;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96 h-LC50稀释浓度比为1∶6.0,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仔蟹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大眼幼体96 h-LC50稀释浓度比分别为1∶4.5和1∶1.25,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96 h-LC50稀释浓度比为1∶0.59.实验结果表明,制浆造纸废水对不同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制浆造纸废水对鱼类的毒性效应最大,其次是虾类,第三是蟹类,对贝类的毒性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18.
八种药物对黄颡鱼种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 ,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高效敌百虫、富氯、硫酸铜、百毒威、高锰酸钾、伏碘、福尔马林、食盐等药物对黄颡鱼种 (2~ 3cm)的急性毒性试验。上述试验药物的安全浓度依次分别为 :0 1 5、0 2 3、0 45、0 83、1 1 1、1 78、1 5 1、1 86 3mg/L。表明硫酸铜、百毒威、伏碘、福尔马林是控制黄颡鱼病害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9.
1985年6~9月间,山西省虹鳟鱼实验场鱼种爆发了一起细菌性疾病,从病鱼的肝、脾、肾中分离到细菌,用此菌人工感染虹鳟能得到与天然发病病鱼相似的症状,并从被感染鱼的体内重新分离到这种菌,证实为该病病原菌。经鉴定为鳗弧菌生物变种Ⅲ(V.anguillarum biovarⅢ,biovar nov)隶属于弧菌Ⅰ组中的淡水亚组弧菌。  相似文献   

20.
论水库施化肥养鱼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可使水库的鱼产量提高4—5倍,达750—1500公斤/公顷。选择施肥的水库时要避开那些水草过于繁茂,因非生物性悬浮物多而透明度过低(<30cm)以及水交换过强的水库,酸性和硬度过低(<30°)的水库应先进行石灰处理后施肥。施肥之前宜用生氧量生物测验法测验水中的制约性营养盐及最适肥分配比。水库施肥追求的适宜肥度大致为透明度40—80cm,或最大毛生产力5—7 mgo_2/1。液体肥料比固体肥料好,肥料的施用浓度以氮0.5,磷0.05—0.1ppm 为宜,高温季节10—15天施肥一次,生长期的其余时间15—20天一次,无机肥中配合一定量的有机肥,特别是鸡粪或牛粪,混合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