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是世界各国通用的预防性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在饲养生产的全过程值得深入地研究和推广。1饲养过程1.1环境污染猪场环境危害一方面是由于生猪饲养过程中排放的废渣(包括粪便、垫料、废饲料等固体废物)、清洗猪舍与器具产生的污水以及猪场自身恶臭气体对环境造成危害。另一方面是其他工业废水、废气、废  相似文献   

2.
1畜禽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恶臭气味。畜禽生产中的恶臭主要来自粪便、饲料发酵和家畜呼吸等,臭气的主要化合物有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吲哚、粪臭素(甲基吲哚)以及脂肪族的醛类、硫醇、胺类等。应当指出的是,牛、羊等反刍动物不仅产生大量粪便,而且还产生大量的甲烷等气体污染大气。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多,从而加快了畜禽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的进程。畜禽场产生大量的氮气、硫化氢、粪臭素等恶臭气体和粪便,对周围环境的水质、土壤和空气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途径。这严重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养殖业的主要污染源是畜禽粪便和不良气味。因此饲养场畜禽粪便处理和不良气味的治理是畜禽集约化规模饲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国内外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及研究现状作一概述。ig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及养使的排出五1.1提高畜禽对饲料…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养猪场适合国情的猪场建设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有文 《中国猪业》2020,15(4):80-84
当前,适合东北地区规模化养猪且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猪场建设模式,主要是猪舍采暖新设施"辐射电采暖温度可调式母猪产床"和采用猪舍通风系统新技术"猪舍有害气体管道式排风装置"。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冬季猪的冷应激、降低仔猪死亡率。此外,东北地区预防规模化猪场环境污染,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养猪场+粪便德国沼气技术处理系统+废水净化处理系统"。沼气发电,经过固液分离装置的污水,再通过沉淀式污水净化处理和适量的氯化法消毒,将污水变成清水,水质经防疫部门检验含菌量达标后,再用于冲洗猪舍粪污。进而可形成生猪饮用供水系统以外的猪舍粪污冲洗用水系统。猪舍冲洗粪污用水循环利用,这样就可以达到规模化养猪场粪便、污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5.
集约化养禽场粪便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大规模集约化养禽业的迅猛发展,家禽(鸡、鸭、鹅、肉鸽、鹌鹑、特种珍禽等)养殖废弃物(粪便、圈舍垫料、废饲料、散落的羽毛、孵化产生的胚蛋、蛋壳等)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方面禽场废弃物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危及畜禽本身及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家禽粪便又是一种宝贵的饲料或肥料资源,通过加工处理可制成优质饲料或有机复合肥料,不仅能变废为宝,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防止疫病蔓延,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家禽粪便含水率高,粘附性大,气味恶臭,易成团结块,难于处理。此外还含有大量生物酶、细菌和寄生虫卵(部分细…  相似文献   

6.
问题一:猪场氨气主要来源哪里?氨气给猪群带来那些危害?这些问题对猪场而言严重吗?当前养殖户排除氨气改善猪舍环境的办法主要有哪些? 答:猪场的氨气又分内源性氨气(肠道内氨气及血液中的氨)和外源性氨气(是指挥发性氨气散布在猪舍内部或周边环境里,动物和人都能明显感觉到的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1)我们今天主要谈外源性氨气,其主要有三个来源: ①肠道内的氨气排放.食糜中的蛋白质/小肽/氨基酸,或其他含氮物,在肠道被病菌降解或脱氨作用产生的内源性氨气,另外体内各组织中氨基酸的脱氨作用,也产生了内源性氨气,这些内源性氨气,一部分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氨.另一部分则随粪便直接排出体外,散发在猪舍空气中. ②尿素分解,养猪场每天排出的大量尿,其中的尿素在外界环境中被降解产生的挥发性氨气(温度越高,尿素产生的氨气味越快,量越大,气味越重,但由于通风较好,散发出去也多).  相似文献   

7.
《猪业科学》2017,(10):30-30
<正>研究人员发现,不可见光可能有助于减少畜禽舍内挥发的恶臭气体。这项研究由爱荷华州立大学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的副教授Jacek Koziel团队负责,他们的研究结果已经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在光线照耀的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二氧化钛,不可见光启动催化反应被发现可显著减少畜禽舍内的恶臭气体量。本文描述了在爱荷华州的猪舍实验室里所做的试验,恶臭气味减少了40%~100%。研究家畜气味和空气质量问题Koziel教授自从2004年加入爱荷华州立大学以来一直在  相似文献   

8.
1 症状 肠炎的典型症状是腹泻,当十二指肠前部和胃发炎时,或小肠患有严重的局限性病灶时,可产生呕吐.而患结肠炎时,可出现里急后重,粪便稀软,水样或胶冻样,气味恶臭.小肠出血性肠炎,粪便墨绿色或黑红色,大肠出血性肠炎,粪便带鲜血.  相似文献   

9.
恶臭气味是由多种物质释放出的恶臭气体混杂形成。恶臭气味来源有家畜呼吸进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家畜的排泄物和生产过程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气体,其中碳水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主要产生氨、硫酸、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恶臭气体,其具有糜烂洋葱臭、糜烂的蛋  相似文献   

10.
1猪场恶臭产生的影响猪场恶臭是养猪中产生的有害废气,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养猪场及周围空气,影响猪场员工和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2成分引起猪场恶臭的物质经鉴定有160种以上化合物。包括多种挥发性有机酸类、醇类、醛类、碳酰类、酯类、胺类、硫化物、硫醇、氨、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以及含氮杂环类物质。其中主要有四大类化合物:挥发性脂肪酸,酚类化合物,吲哚,沼气。养猪场中的恶臭是由许多单一的臭气物质复合作用生成的。3猪场恶臭的来源猪体的体味及栏舍上的气味与粪便污染是养猪场恶臭的最初来源。猪粪中散发的气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日粮添加粪肠球菌对猪粪便和猪舍空气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选取254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粪肠球菌。饲喂38 d后,采集粪便和猪舍空气样品,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粪便和猪舍空气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猪粪便及猪舍空气中细菌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所有粪便和空气样品中相对丰度最高,介于65.45%~81.10%之间,但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猪粪便和猪舍空气中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喂粪肠球菌可使粪便和猪舍空气中条件致病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对于养殖对象和饲养工人健康以及周边生态环境都具有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畜禽养殖业不断发展,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在农村,家畜、家禽生产中的污水、粪便、废渣无节制的乱排乱放造成农田污染,恶臭气味对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周围人们的生活。因此粪污污染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畜禽粪便恶臭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灿  李季 《家畜生态学报》2004,25(4):211-213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畜禽粪便产生的恶臭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畜禽粪便恶臭物质的组成、产生的影响因素及畜禽粪便恶臭的控制方法,并对畜禽粪便除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近些年来,畜禽产业化促进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高速发展。在畜禽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于很多养殖场不完善的污染治理措施,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畜禽养殖业导致的环境危害非常显著,主要是由于畜禽养殖场散发的恶臭气味、病死畜禽处理、粪便、污水对土壤、大气和水体具有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尤其是现如今畜禽尸体难处理的矛盾日益突出,较长的处理周期、落后的处理技术、有限的处理场所、较大的处理量、较高的畜禽  相似文献   

15.
畜禽粪便恶臭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灿  李季 《家畜生态》2004,25(4):211-213,217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畜禽粪便产生的恶臭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畜禽粪便恶臭物质的组成、产生的影响因素及畜禽粪便恶臭的控制方法,并对畜禽粪便除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恶臭气味是多种恶臭物质释放出的恶臭气体混合形成的。它们有家畜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家畜的排泄物和生产过程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气体,其中碳水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主要产生氨、硫酸、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三甲胺等恶臭气体,有腐烂洋葱臭、腐败的蛋臭、鱼腥臭等各自特有的臭味。恶臭气味对家畜有刺激性和毒害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高浓度的恶臭气体可引起急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等疾病。还可降低免疫功能和影响正常的机体代谢,严重时会引起家畜死亡。同时恶臭气味对饲养员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畜禽粪便引发的恶臭气体污染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恶臭气体在产生和减少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微生物,且某些微生物种类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粪便中微生物的种类、性质和不同菌群在产生恶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有效控制恶臭气体产生的技术关键。作者综述了与粪便产生恶臭化合物相关的菌群种类、恶臭化合物种类、不同菌群在产生恶臭化合物过程中的作用及国内外利用微生物原理的恶臭控制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正粪便臭气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控制策略的结合。因此,在堆肥过程中添加腐殖酸添加剂是一种有用的做法,在气味避免和控制的综合战略中是有用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全面的猪舍中气味的控制,发现腐殖酸添加剂显著降低了猪舍中的气味。研究人员在试验中发现,在堆肥过程中腐殖酸的添加可以将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添加微生物是减少畜禽粪便污染的有效途径。微生物可以有效治理畜禽粪便中的臭味,其控制畜禽粪便恶臭的机制主要是通过降氨、氨硝化和氨挥发而起作用。本文在介绍了我国畜禽粪便的产量现状和畜禽粪便的组成成分的基础上,从降氨、氨硝化、NO3挥发等方面探讨了畜禽粪便恶臭的微生物处理机理,以期为养殖场粪便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液爆粪污处理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化畜牧业产生的恶臭、水体污染、无机物污染、粉尘、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等畜产公害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对它们的防治已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在这些畜产公害中 ,畜禽粪便以及恶臭气体是畜产公害防治领域中的重点。对恶臭气体的治理 ,特别是畜禽舍和贮粪池的硫化氢、氨气、粪臭素等恶臭气体的治理可采用最新的畜禽舍空气电净化防病防疫系统进行 ,而目前对畜禽粪便的直接处理技术仍处在研究和中试阶段 ,其中 ,电液爆粪污处理技术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下面就粪污的电学特性以及电液爆粪污处理技术原理和一些试验结果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