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霉菌毒素解决方案成为饲料厂和养殖场生物安全防范计划整体组成的一部分。当霉菌毒素结合剂只含有一种结合成分时,如粘土,其可被称为"单一结合剂"。当它们含有其他可协同作用以减少霉菌毒素对动物有害影响的成分时,它们可以称为复合型结合剂。"霉菌毒素结合剂"的目的是通过隔离方式并借助粪便消除它,以避免毒素通过消化屏障转移到动物的血液中。霉菌毒素结合剂的作用机理非常复杂,可能基于霉菌毒素和粘土之间的离子相互作用:作为膨润  相似文献   

2.
饲料原料如谷物易于霉菌的生长及霉菌毒素的污染。在日粮中添加霉菌抑制剂,如有机酸可防止霉菌生长,但是不能有效地预防霉菌毒素的污染。向日粮中添加霉菌毒素结合剂可防止猪通过采食受污染的饲料而摄入毒素。常见的霉菌毒素结合剂能够有效地预防黄曲霉毒素的污染,而对其他霉菌毒素的作用很有限。在含有易于酸败(由于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的日粮中,添加抗氧化剂看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霉菌毒素是由特定霉菌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它们是一类潜在的有毒物质,当被动物摄入体内时会影响动物的健康.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结构、污染浓度、污染时间的长短、动物种类、污染时的动物健康状态和不同霉菌毒素的组合情况.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素1993年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一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在当今养殖业生产中饲料发霉和霉菌毒素引起的动物中毒以及死亡所造成的危害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霉菌毒素会造成畜禽生产性能下降、疾病易感性提高,并通过残留在动物食品中而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霉菌毒素中毒,专家建议:预防重于治疗才能避免或减少危害。尤其是原材料入仓前应做好检测工作,避免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原料入仓,仓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做好防范。当畜禽出现采食量减少或拒食,饲料有“霉味”时,应提防动物霉菌毒素中毒,应立即更换新鲜饲料,以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是由某些丝状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当它通过自然途径低深度地进入动物体内后能引发毒性反应,也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在既可以导致人发病又可以引发家畜疾病的致病因子中,霉菌毒素很可能是最不为人们了解和研究最少的致病因素。1种类多样化虽然有些霉菌毒素仅仅由特定种类的霉菌分泌,但大部分霉菌毒素是由不同霉菌属中的众多霉菌菌种分泌的。  相似文献   

6.
亚洲地区饲料中霉菌毒素危害的真实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它们可导致畜禽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病症.霉菌毒素通常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导致动物患病,进而通过动物的肉、奶、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对这些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天然毒素进行常规地检查和实时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饲料生产企业做好控制动物体内霉菌毒素潜在问题的准备,饲料生产企业或通过选择使用正确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添加到饲料中以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或避免购买和使用来自问题地区的霉变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7.
<正>业已证明,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它们可导致畜禽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病症。霉菌毒素通常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导致动物患病,进而通过动物的肉、奶、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二级代谢产物,大多是由曲霉菌属(aspergillus)、青霉菌属(penicill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的霉菌产生。它们在谷物和饲草收获前后产生。因为它们的毒性效果和协同作用。霉菌毒素对人和动物是有害的。人和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代谢过程很复杂,其中包括生物灭活和去毒。去毒过程是在人和动物的细胞内或消化道内微生物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转化。一些毒素或它们的代谢产物会在人和动物的组织中被固定下来,但是大多数通过尿、粪和乳汁排出。在动物中,霉菌毒素的毒性是慢性的,很少引起动物死亡,但是它们会引起动物采食量下降,影响生产力。而且,霉菌毒素在畜产品(肉、奶、下水)中的残留还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国际组织对饲料和乳制品中各种霉菌毒素的可允许最大含量做出了规定。霉菌毒素的危害可以通过检测植物产品中的霉菌污染程度、改进作物的栽培、收获和存贮方法、稀释已污染的饲料原料、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等措施得到控制或者减轻。作者将就对养猪业产生危害的几种主要的霉菌毒素的产生、危害及霉菌毒素的防治措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霉菌毒素是由真菌(霉菌)产生的毒性次级代谢产物,当动物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或者接触或吸入霉菌时,可引起不良影响(霉菌中毒),其生物学影响包括肝和肾的中毒、中枢神经系统与雌激素的影响等。只有部分霉菌产生霉菌毒素,称为产毒霉菌。霉菌毒素的化学变化多,这也代表化学家族的多样  相似文献   

10.
陈心仪 《饲料广角》2008,(10):39-42
业已证明,霉菌毒素是动物饲料中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它们可导致畜禽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病症。霉菌毒素通常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抑制、导致动物患病,进而通过动物的肉、奶、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对这些易受环境和气候影响的天然毒素进行常规检查和实时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将有助于饲料生产企业做好控制动物体内霉菌毒素潜在问题的准备,饲料生产企业或通过选择使用正确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相似文献   

11.
饲料和饲草中霉菌毒素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威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霉菌毒素是由真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当采食生物显著量时,它对动物是有毒的,因此而得的疾病叫霉菌毒素中毒症。饲料谷物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水分是最重要的因素。谷物贮存时,水分应保持在15%以最大限度地抑制霉菌的生长。最普通的、最被人们所认识的、自由繁殖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霉菌毒素。饲草也可能含有复合的真菌生物碱。我们对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病因学的理解远远比对镰刀菌霉菌毒素中毒症的病因学了解得多。对因采食霉菌毒素污染的饲草而导致的中毒症的病因学更了解甚少。这可能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易中华 《中国猪业》2009,4(12):44-46
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见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它们可在农作物生长和收获期间以及加工后的作物上生长。随着谷物原料国际贸易的增长,饲料中含有来源于不同地理区域的原料成分的几率大大增加,这就提高了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因霉菌毒素的污染对农业和畜牧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霉菌毒素吸附剂或结合剂是预防和治疗动物霉菌毒素中毒症最常用的措施。霉菌毒素吸附剂可结合霉菌毒素,阻止被动物机体吸收,可与霉菌毒素结合后随粪便排出动物体外。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或结合剂都是同等有效的,许多在市场上流通的类似产品可能不利于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鉴于此,《新饲料》杂志同上海贺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在2010年第1期开办"特别关注"栏目,主题为"霉菌毒素及吸附剂研究",邀请行业内权威专家共同探讨其应用、作用机理及添加方法等,以供广大饲料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霉菌毒素对农畜机体和畜产品质量产生极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畜牧业管理实践上对霉菌中毒注意不够,这是因为当饲料中存在少量的霉菌毒素时不出现明显的中毒临床症状。而轻度中毒的霉菌毒素数量(黄曲霉毒素B,赭曲霉毒素A、T-2毒素和在禾本科镰孢真菌培养物上含有的霉菌毒素)对动物机体是有害的,可极大地降低体重增重、抑制全身特异抵抗力,为疾病发展创造条件。为此,作者进行了寻求在禽临床症状不显性霉菌中毒时的有效防治方法的研究。材料和方法试验是在乌克兰养禽业研究所的养禽基地进行的。从7日龄开始在23、30和60天期间内给雏…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脱霉剂的定义是能消除或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添加物就叫脱霉剂,显然这样的定义是不严谨的。最早脱霉剂的概念是从霉菌毒素吸附剂引申而来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是较早应用到饲料中来消除霉菌毒素的,也是目前脱霉剂产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应用最为广泛。霉菌毒素吸附剂是利用某些物质特殊的物理结构和性质,与霉菌毒素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来降低动物肠道和机体对各种霉菌毒素的吸收。一般吸附剂分无机霉菌毒素吸附剂(硅铝酸盐类)和有机霉菌毒素吸附剂(酯化甘露聚糖)两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物保健》2010,(2):119-119
为了减少霉菌毒素的有害影响,西班牙Norel公司用蒙脱石、海泡石和硅藻土组合研制了霉菌毒素结合剂TOXINOR。  相似文献   

17.
新型霉菌毒素的结合剂——酯化菊配甘露聚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60年代初科学家们首次将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问题联系起来考虑,我们已在确认和理解霉菌毒素的作用机制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然而,直到现在,我们在处理(中和或失活)霉变饲料和谷物中的霉菌毒素方面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加热或使用氨气、过氧化物和臭氧来对霉变谷物进行化学处理是可能的,但处理过程会损坏其它的营养成分,降低谷物的适口性或继而产生另一种有毒的代谢产物,如脂肪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大多数霉菌毒素的分子结构展示了它们可与不同的物质结合的特征。饲料生产厂家和畜禽养殖者目前在饲料中…  相似文献   

18.
霉菌毒素是由一些产毒霉菌菌株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具体来说,霉菌毒素是在特定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条件下产生于缩合反应的多酮化合物,这个过程由霉菌来完成,它发生在当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酮组不再减少时。这些脂肪酸是一种被霉菌用作能源的初级代谢物。霉菌毒素通常形成于霉菌生长的对数生长阶段后期或平稳增长阶段的初期。霉菌毒素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疾病和紊乱,被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镰刀菌毒素的危害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料的生物性污染中以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最大.目前已明确能造成人和动物毒害的有300多种,主要有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镰刀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烟曲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其产生的毒素在全球危害最大。它们是谷类饲料和青贮料中最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可以降低家畜的采食量,导致生长速度下降、免疫抑制、繁殖障碍等。以拒食和繁殖障碍为观察的标准,通常认为猪是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最敏感的动物。  相似文献   

20.
霉菌毒素在亚洲的发生情况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顾薇 《饲料工业》2003,24(5):49-50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有毒的化合物。霉菌生长成熟后就会产生毒素。霉菌毒素让人厌恶是因为它们会损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它们的毒性随霉菌毒素数目的增加而增大。有报告显示,目前存在的霉菌毒素有上百种。它们在谷物的生长,收获和储存期间均会出现。不同的气候条件会产生不同的霉菌毒素问题。温度和潮湿是霉菌毒素产生的首要条件。在非常热的干燥天气,黄曲霉毒素经常在玉米、花生、葵籽饼粕和棉籽粕中产生。在高湿气和低温度的环境下,镰刀菌毒素会引起很严重的问题。呕吐毒素(也称“DON或“Vomitoxin),玉米赤霉毒素(也称“ZON或“Z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