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塑盘旱育抛栽后季稻大田期间生育特性及产量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1995-1996年以常规手栽后季稻为对照,研究塑盘旱育抛栽后季稻大田期间的生育及产量构成特点。结果表明,塑盘旱育抛栽后季稻栽后生长快,无缓苗期,分蘖发生多,叶面积指数生长初期小于对照,抽穗后则超过对照,干物质积累速率较快,整个生育期间始终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赖大礼  黄体祥 《农技服务》2013,30(2):104+110
水稻旱育秧大田定点摆栽就是利用水稻抛栽技术原理,结水稻大田传统手插技术为一体,既能省工、省力、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前期分蘖,从而提高成穗率;又能克服抛栽密度不均匀的问题,达到合理密植,确保水稻增产。介绍了水稻旱育秧大田定点摆栽技术。  相似文献   

3.
道县早稻旱育抛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抛栽密度与水育秧手栽的对比试验,探讨抛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旱育抛栽秧具有早生快发,有效穗多和早熟等特点,抛栽密度以30万/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早稻软盘旱育抛栽是改变传统耕作方式的最佳选择,它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产潜力大等特点,易被农民接受.笔者时早稻软盘旱育抛栽的增产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早稻塑盘旱育抛栽的生育特性和增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稻塑盘旱育出苗成秧好、发根力强。抛栽后表现为大田期发根力优势贯穿始终,植株地上部生长迅速、旺盛;分蘖发生早、增生快,下降缓慢、成穗率较高;出叶速度快,生育后期绿绿色片多,叶面积系数大,干物质积累高,最终以分蘖穗优势(即分蘖穗占总穗数的比例高,分蘖穗穗型大,分蘖穗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高)取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试验,笔者论证了旱育保姆无盘旱育抛栽秧苗具有立苗快、缓苗期短、产量高、劳动用工少的优势,是适合在通州区推广应用的物化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培两优288常山县作单季杂交晚稻进行旱育抛栽时,以抛栽密度20株/m^2,纯氮施用量168.75kg/hm^2,氮肥运筹以基肥:蘖肥:穗粒肥3.5:3.5:3为宜。考虑到培两优288分蘖力较弱,生产中可适当增加抛栽密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潜育型稻田低产原因,连续2年进行了水稻旱育秧中苗抛栽综合栽培技术在潜育型稻田中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旱育中苗抛栽具有分蘖早、有效穗多、增产、增收等特点,并详细介绍了潜育型水稻田旱地育秧抛栽技术。  相似文献   

9.
早稻旱育绿化小苗抛栽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稻旱育绿化小苗抛栽技术是一种集水稻旱育,直播,抛秧3项种植栽培技术,并经过改进的一种新型轻型栽培技术。其方法是在旱地培育绿化小苗,而后将叶龄1.5叶,苗高3-4cm的小苗,带土抛栽于本田,再按直播栽培技术要求进行管理。与“旱,直,抛”单项水稻轻型栽培种植技术相比,具有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秧本比高,抛栽时省工,省力双省秧盘,劳动工效高,浅栽早发,落地苗足的特点,并且能比地播稻早播种7-10天,对  相似文献   

10.
水稻肥床旱育抛栽是指在肥床旱育秧的基础上,利用新型高吸水材料制成的种衣剂“旱抛成功”拌种,在肥床上培育出根部有“吸湿泥团”的秧苗,实现带土抛栽。它明显提高旱育抛栽的立苗速度和抗植伤能力。同时培育出秧苗矮壮多蘖,能防止青枯死苗及苗期恶苗病的发生。它与塑料软盘旱育秧相比,具有省工(指播种上)、省投入(软盘旱育每亩秧盘投入25元,肥床旱育每亩“旱抛成功”种衣剂投入6元左右)等优点。同时,使秧龄弹性拉大,缓解农忙季节劳力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再生稻栽培采用旱育抛栽,运用多元二次回归模型,选取旱育抛栽的叶龄、抛栽密度、氮肥施用方法、促芽肥施用量、喷施九二○时间等5项主要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寻求出再生稻旱育抛栽高产稳产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早稻旱育苗抛栽高产技术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小区试验和小田示范,早稻舟903旱育苗抛栽表现为秧苗素质好、转青快、发棵早、多穗多粒、结实率高等特点,增产效应明显,与盘育抛栽、露育手插比较,分别增产30.5%和53.2%。该技术是一项高产省工、省本的农业轻型栽培新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旱育秧应用旱育壮秧剂,“抛栽成功”包衣,提高出苗率1.1%-5.1%,提高成秧率2.7%-8.5%,并使秧苗植株变矮,分蘖,叶片增多,根系发达,茎部变粗和鲜重提高;其抛栽产量增幅为3.65%-5.11%,移栽产量低于对照,抛栽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分蘖发生早,成穗率高,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4.
不同抛栽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序抛栽、旱育保姆无序抛栽、旱育保姆有序抛栽和无序抛栽(对照)不同抛栽方式对比,以研究水稻优化定点抛栽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有序抛栽和旱育保姆有序抛栽的单位面积穴数变异较小.旱育保姆无序抛栽、旱育保姆有序抛栽的高峰苗出现期偏迟.有序抛栽和旱育保姆处理可提高抛栽水稻的成穗率.旱育保姆处理有利于降低抛栽水稻的株高.有序抛栽处理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和每穴植株总干重.有序抛栽、旱育保姆无序抛栽、旱育保姆有序抛栽的实际产量较无序抛栽分别增产16.21%、10.02%和24.57%.旱育保姆有序抛栽的每穴有效穗数、每公顷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无序抛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育秧栽插和塑盘旱育抛栽技术具有省种、省秧田、省劳力、省水。增产等优点。近几年来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应用这项技术,水稻均表现出早熟、高产增效的优势。根据我镇丘陵山区的特点,推广旱育稀植、抛秩技术,深受农户的欢迎,经多次示范种植,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同育栽方式水稻籽粒灌浆结实与旗叶衰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肥床旱育手栽、半水育秧手栽及塑盘旱育抛栽水稻籽粒灌浆及旗叶衰老特征。结果表明:半水育秧手栽水稻籽粒活跃生长期长,但起始生长势弱,平均生长速率低、旗叶早期衰老慢,而后期快,肥床旱育手栽则相反,起始生长势和平均生长速率最高、活跃生长时期最短,旗叶前期衰老快后期慢,塑盘旱育抛栽介于两者之间。籽粒灌浆与旗叶衰老有较好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无盘旱育抛栽技术是在水稻早育秧基础上,结合塑盘抛栽技术,发挥互促互补作用,改手工插秧为抛秧。减轻劳动强度的一项轻型栽培技术,具有旱育秧秧苗素质优、矮壮分蘖多、根系暴发力强的优点,且抛栽后秧苗入土浅、返青快、发棵早。此外,还可比塑盘抛秧节约成本,有利轻型栽培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经多点试验、示范,全市试验示范面积3090亩,其中早稻1250亩、单季稻1500亩、连晚稻240亩,再生稻100亩。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秧的发根力优势及对地上部植株生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旱育秧不论是手插或抛栽,与有秧手插、抛栽比较,一生不同生育期均有发根力优势,这种优势至少延续到水稻灌浆初期,且不同季别均显著表现。由于旱育秧根系活力强,地上部征文生育好,表现植株增高,一生总叶片数增加,前期分蘖势强,成穗率高;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系数大,干物质积累多;后期单株绿叶多,抗早衰,生长清秀,青秆黄熟,穗型增大,每穗实粒数增加,谷草比高,因而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19.
早稻旱地育苗抛秧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稻早育抛栽是一种在旱地苗床培养矮壮秧苗,采取抛秧方式移栽的栽培技术。试验表明,旱育抛栽具有较强的前期生长优势,突出表现为根系发达,个体分蘖节位低、数量大,群体茎蘖发展快。采用大穗型品种,群体控制适中,能够达到增穗增粒;采用多穗型品种,基础群体较大,则苗峰高,增穗明显,但穗形有所下降。旱育抛栽产量高于旱育手插,比传统的水育手插明显增产。此栽培方式移栽速度快,是一项高产高效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水稻旱育秧应用旱育壮秧剂、“抛栽成功”包衣 ,提高出苗率 1 1 %~ 5 1 % ;提高成秧率 2 7%~ 8 5 % ;并使秧苗植株变矮 ,分蘖、叶片增多 ,根系发达 ,茎部变粗和鲜重提高 ;其抛栽产量增幅为 3 65 %~ 5 1 1 % ,移栽产量低于对照 ,抛栽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分蘖发生旱 ,成穗率高 ,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