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品系菜用藜麦的品质及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的菜用藜麦品系,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提供的13个菜用藜麦品系LMV2018013~LMV2018025的产量、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LMV2018018产量12 399.6 kg/hm2、硝酸盐含量1 760 m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93%、粗蛋白含量89.1 mg/kg、维C含量574 mg/kg,产量高,营养及食味品质佳,综合表现突出,适宜进一步选育,审定后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富含胡萝卜素的保健型红肉甘薯新品种的生产应用提供种质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从"波嘎×三合薯"杂交后代中选育出富含胡萝卜素的优质桔红肉甘薯新品种南薯012。该品种在2009—2010年的四川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24 600kg/hm~2,平均干物率29.0%,平均薯干产量7 152.0kg/hm~2;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28 410.0kg/hm~2,平均薯干产量8 734.5kg/hm~2;区域试验多点分析表明,鲜薯总糖含量5.28%,蛋白质含量1.43%,维生素C含量28.9mg/100g,类胡萝卜素含量5.21mg/100g。该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鲜薯产量高,熟食味甜,富含类胡萝卜素,商品性好,抗黑斑病,耐贮藏,适于食用及食品加工用,适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田块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解决龙里县镉超标水稻安全生产问题,筛选出水稻中镉含量低、稳定性好、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开展镉低积累的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泰丰优238产量为551.6 kg/667m2,且镉含量(0.019 mg/kg)不超标;金龙优263产量为547.8 kg/667m2,且镉含量(0.098 mg/kg)不超标;泰丰优208产量为521.3 kg/667m2,且镉含量(0.122 mg/kg)不超标;华浙优1号产量为496.8 kg/667m2,且镉含量(0.077 mg/kg)不超标;瑞优727产量为428.8 kg/667m2,且镉含量(0.028 mg/kg)不超标。泰丰优238、瑞优727、华浙优1号、金龙优263和泰丰优208可推荐为龙里县安全利用类镉污染耕地推广种植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薯24号是用004-5和G13杂交并通过多点鉴定选育而成。2012—2013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田间表现生长势强,抗病、抗旱、抗退化,品质优,高产。2 a的6个试验点均全部增产,平均块茎产量为30 655.5 kg/hm2,比对照晋薯16号增产20.02%。201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 322.5 kg/hm2,比对照晋薯16号增产15.9%。块茎干物质含量24.4%,淀粉含量18.0%,维生素C含量22.4 mg/100 g,粗蛋白含量2.18%。201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研究微量元素肥和盐酸硫胺(VB1)对杏鲍菇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子实体对微量元素肥铁、锌、硼的富集能力。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对工厂化杏鲍菇施用微量元素肥和VB1。结果表明,微量元素肥和VB1在低浓度(200 mg/kg~373.7 mg/kg和10 mg/kg~14.3425mg/kg)时对杏鲍菇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具有协同增加作用,在(200mg/kg和10mg/kg~14.3425mg/kg)时对多糖含量具有协同增加作用,其中微量元素肥和VB1添加量分别为373.7 mg/kg和14.3425 mg/kg时产量最高。子实体菌盖所含元素铁和锌含量大于菌柄,菌柄的硼元素含量大于菌盖。综合确定最佳处理方案,施用微量元素肥为315.8 mg/kg,VB1为14.342 5 mg/kg时,“杏6”产量最高,可达1.169 7 kg/袋,蛋白质含量27.907 1 g/100 g,多糖含量6.409 9 g/100 g。本研究构建了微量元素肥和VB1影响子实...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平顶山市合并区(湛河、新华、石龙及卫东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三年的肥效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缺磷缺钾处理相对产量累积频率均主要集中在75%~95%;土壤有效磷高等级含量≥24.1mg/kg,中等级含量为13.7~24.1mg/kg,低等级含量为6.8~13.7mg/kg,极低等级含量为≤6.8mg/kg;土壤速效钾高等级含量≥115.1mg/kg,中等级含量为70.7~115.1mg/kg,低等级含量为38.5~70.7mg/kg,极低等级含量为≤38.5mg/kg。  相似文献   

7.
叶面喷硒对小茴香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茴香为材料,以不同浓度Na2SeO3(0,50mg/kg,100mg/kg,150mg/kg)为硒源,通过叶面喷施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硒肥对小茴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硒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小茴香产量,且处理浓度为100mg/kg的增幅最大。硒处理后小茴香植株维生素C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下降,且浓度为100mg/kg的处理下降幅度最大。蛋白质含量较对照有明显提高,且浓度为100mg/kg的处理增幅最大。硒处理后小茴香植株的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含量都较对照显著提高,且处理浓度为100mg/kg的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8.
喷施硫酸亚铁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品质及矿质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铁水平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品质及矿质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喷施铁肥能显著(P<0.05)提高苜蓿草产量,以施铁500 mg/kg效果最好,草产量比对照提高1 199.17 kg/hm2.喷施铁肥显著促进了紫花苜蓿对锌、硼、铁和锰的吸收,以施铁500 mg/kg吸收能力最强;锌和硼含量分别以施铁500 mg/kg和200 mg/kg最高,分别显著高出对照30.78%和14.75%;以施铁800 mg/kg铁和锰含量最高,分别显著高出对照19.96%和16.97%.喷施铁肥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对硒的吸收,以施铁800 mg/kg吸收能力最弱,硒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78.85%.适量喷施铁肥能显著促进紫花苜蓿对磷、钼和铜的吸收,以施铁500 mg/kg吸收能力最强;以施铁200 mg/kg磷和钼含量最高,分别显著高出对照41.18%和8.82%;以施铁500 mg/kg铜含量最高,但未显著高出对照.过量喷施铁肥将显著降低紫花苜蓿对钙和钴的吸收,以施铁800mg/kg吸收能力最弱,含量最低,分别显著低于对照33.33%和57.69%.喷施铁肥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和产量,粗蛋白含量和产量以施铁500 mg/kg最高,分别显著高出对照16.61%和50.84%;粗脂肪含量和产量以施铁200 mg/kg最高,分别显著高出对照61.33%和82.41%.适量喷施铁肥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粗灰分和粗纤维的产量,以施铁500 mg/kg产量最高,分别显著高出对照32.73%和21.19%,但未显著影响紫花苜蓿粗灰分和粗纤维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育成的25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分析及育种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志平  王安东  李杰坤  胡晨  燕宁  张丽亚  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32-5232,5251
对安徽省1983~2005年育成(审定)的25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416.5kg/hm2,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271.0 kg/hm2;蛋白质和油份含量平均为44.2%和20.1%。  相似文献   

10.
软红米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五丰占为母本与农家红米品种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特种稻红米新品种.平均每667 m2产量为400.63~422.20 kg,精米米质达国标、省标优质2级,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糙米的铁、锌含量分别为14.658 mg/kg和11.310 mg/kg,比粤香占高出24.17%和25.95%.2008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适应于冀北坝上地区种植荞麦品种的高产性和适应性,以4个苦荞麦和2个甜荞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5年进行定点高产试验,研究6个荞麦品种的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区域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6个荞麦品种抗逆性均极强,耐旱、耐瘠薄、喜水肥,产量较为稳定;‘美国甜荞麦’是最适宜冀北种植的甜荞品种,产量1078.5 kg/hm2左右,其次为‘日本大粒’970.5 kg/hm2,甜荞麦需辅助授粉提高产量;‘冀苦荞2号’是最适宜冀北种植的苦荞麦品种,产量在2745 kg/hm2左右,其次为‘冀苦荞1号’2442.0 kg/hm2和‘川荞1号’2395.5 kg/hm2;甜荞麦生育期短,是较好的备荒作物,在冀北地区不适宜过早播种;中熟苦荞麦品种在冀北有特殊适应性,‘黑丰1号’因生育期较长,肥力较好的地块易徒长、不结实,种植风险较大。本试验结果得出结论:改进栽培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甜荞麦产量,苦荞麦同甜荞麦一样在冀北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唐葱6号是以耐贮藏的鸡腿葱为父本、以唐葱1号为母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冬贮型大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优点;维生素C含量114.0 mg/kg (FW),可溶性糖含量10.3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粗纤维含量1.02%;属耐贮藏品种;适宜在河北、北京、天津、东北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邯豆六号(原邯1-62)是以豫豆8号为母本、观18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的特点。河北省夏播大豆区试,2 a平均产量为2 867.3 kg/hm2,较对照冀豆七号增产10.89%。河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968.4 kg/hm2,较对照冀豆七号增产9.48%。2006年通过河北省审定,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轮选987的生育特性及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冬小麦轮选987的高产潜力。[方法]在河北省定兴县大田限水条件下,对冬小麦轮选987群体生长发育动态及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轮选987在有机质18.3g/kg,碱解氮105.0mg/kg,速效磷26.0mg/kg,速效钾104.0mg/kg的试验地上种植,全生育期只灌3水,实现了8352.7kg/hm^2的产量水平,产量构成因素为:总穗数792.8万/hm^2,穗粒数26.4粒,千粒重45.7g。主要群体指标为:孕穗期叶面积指数达最高值,平均为6.90,开花后叶面积指数缓慢下降;生物产量为19172.7kg/hm^2,经济系数为0.436。[结论]轮选987品种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河北省定兴县及保定市北部冬麦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冀花10号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9102为母本、87-77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和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油用型小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强等特性。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为4128.00 kg/hm2,较对照鲁花12号增产20.71%;在河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为3694.20 kg/hm2,较对照鲁花12号增产22.60%。该品种籽仁脂肪含量为56.82%。2012年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衡饲1号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农家种大三变丑为母本、以冀谷31为父本,根据生物遗传规律和亲本优缺点互补的原则,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粮饲兼用型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籽粒高产、抗病性强、活秆成熟、适宜青贮、粮饲多用等突出优点,生物产量达到14 248 kg/hm2,其中籽粒产量达到5 080 kg/hm2;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华北夏谷区夏播或晚春播种植,生产中可与其他作物如小麦、油葵、绿豆、饲用黑麦组成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京411为母本,河农215为父本杂交,通过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出适合于冀东、京津地区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唐麦6号。该品种具有抗寒、抗病、优质、高产等特性,一般产量为6000~7000kg/hm2,最高产量可超过7500kg/hm2。2003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评审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乾育520(试验名称乾鼎178)是由河北乾鼎种业有限公司以TH34为母本,TH36为父本通过多年试验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乾育520的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7年与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9521.5kg/hm2和9285.2kg/hm2,其分别比郑单958(对照)增产5.7%与4.2%;2018年生产试验,其平均产量为9280.7 kg/hm2,比郑单958增产5.2%;同时其品质、抗病性、抗倒伏性等均良好。2019年申请河北省夏播4500株/亩组玉米品种审定,并通过了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198041。该品种适宜种植地区为河北省唐山、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9.
冀香糯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利用引进早熟特种稻新香糯为母本、丰产优质糯稻品种冀糯1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和多点鉴定选育出的香稻品种。该品种叶片深绿、生长期植株香味飘逸,具有高产、抗病、早熟、抗逆性强等特性。生育期169 d左右,属中粳中早熟品种。适宜在冀、京、津稻区做一季稻种植,最适合缺水稻区或旱育秧节水栽培。米香味浓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1~2级标准。2007~2008年河北省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706.2 kg/hm2,较对照垦育20增产1.69%。200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冀西北坝上地区甜瓜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光  邓素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52-6953
[目的]对引进的5个甜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冀西北坝上地区露地栽培的甜瓜品种。[方法]对引进的甜瓜品种进行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综合抗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4个品种表现均好于对照,其中“红城5号”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时为35d,中心含糖量达15.7%,对霜霉病、炭疽病和白粉病3种病综合抗性最强,坐果率达96.7%,果实黄白色,肉质甜脆,水分利用效率为471.00kg/(hm^2·mm),产量为17150.85kg/hm^2,均优于其他品种。[结论]“红城5号”综合性状最优,适合在冀西北坝上地区推广,“真甜王”的综合性状略低于“红城5号”,也是一个可以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