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纪红  严守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07-6308
[目的]为分离和鉴定莲藕中的多酚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薄层层析色谱法,以硅胶G60为固定相,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为流动相,以儿茶素为对照品,用FeCl3-K3Fe(CN)6为显色剂,对莲藕多酚酯相组分中酚类物质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分析不同的展开剂对组分分离的影响。[结果]莲藕多酚酯相展开的第2个斑点与标准品儿茶素所对应的斑点Rf值相同,初步确定莲藕多酚酯相中有儿茶素成分。薄层层析利用所选的6种展开剂均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其Rf值在0.49~0.61范围内,符合薄层层析中Rf值定性的要求。[结论]薄层色谱高效、灵敏、快速,为初步鉴定莲藕中的儿茶素化合物提供了较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茶儿茶素-香草醛酸性试剂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香草醛酸性试剂比色法是检测儿茶素含量最常见方法,但其准确性及实用性一直受到质疑.利用溶剂萃取、TLC和HPLC等方法,对儿茶素-香草醛酸性试剂显色方法的特异性、准确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儿茶素类显色反应的灵敏度远高于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和茶皂素类,又由于这些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很低,因此不会干扰儿茶素总量的测定.通过对显色试剂中酸的种类、酸浓度、显色温度和显色时间的研究,得出儿茶素检测的最佳方法:采用1%香草醛-浓盐酸试剂,在室温下反应5min,以Y(A505)=aX+b公式计算茶树中儿茶素的总含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方法从麻黄中分离出11种内生真菌.通过改良的碘化铋钾沉淀反应、硫酸铜-氢氧化钠显色反应及薄层层析检测方法进行筛选,并用薄层层析及全波长扫描、红外光谱检测、核磁共振检测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筛选出1株产麻黄碱的菌株ES8.检测结果表明,菌株ES8培养液中提取样的光谱吸收曲线与麻黄碱标准品的吸收曲线基本相同,该菌株能够产麻黄碱.  相似文献   

4.
蔡建秀  吴文杰  吴佐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87-10588
通过薄层层析方法分析出天竺桂果实色素的化合物,再通过紫外光谱仪分析方法鉴定出有效成分。用不同极性的溶剂,不同配比作展开剂进行最佳展开剂试验,结果表明无水乙醇∶水∶盐酸(5∶1∶1,V/V)为最佳展开剂。薄层层析只分离出一种黄绿色的色素类化合物,其Rf值为8.3。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初步判定该色素类化合物为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5.
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苦马豆素分离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苦马豆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从豆类丝核菌培养液中分离苦马豆素,采用薄层层析、气相色谱对分离产物进行鉴定分析。[结果]产物经薄层层析、气相色谱法及熔点测定鉴定分析,确定分离到的粉末为苦马豆素,检测结果较好。[结论]该研究对于苦马豆素的批量化生产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芒萁乙醇提取液中的化学成分。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提取和分步萃取法对新鲜芒萁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初步分离,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各个组分进行分析。提取物萃取分离以后,水相和水饱和正丁醇相的组分较多,石油醚相次之,乙酸乙酯相为最少;薄层层析检测中,展开剂氯仿∶甲醇为7∶3(V/V)的展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有机磷农药化学特性及其对植物胆碱酯酶抑制的原理,在确定酶促反应条件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展开体系对11种有机磷农药的薄层层析分离效果,建立了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薄层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楝科植物中三萜皂苷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楝科植物中总三萜皂苷含量。[方法]研究了展开剂组成,显色反应条件,并对该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等进行了探讨。[结果]适宜的展开剂组成为乙酸乙酯:甲酸:水=251:1:,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为:5%的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 ml,高氯酸0.8 ml,60℃反应15 min。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10~200μg/ml,相关系数r=0.998 5。香椿老叶中三萜皂苷含量为(17.50±1.26)mg/g,香椿籽中三萜皂苷含量为(32.40±0.95)mg/g,香椿树皮中三萜皂苷含量为(32.90±2.03)mg/g,川楝树皮中三萜皂苷含量为(36.30±0.59)mg/g,川楝子中三萜皂苷含量为(26.00±1.14)mg/g。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为1.0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楝科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测定大米、茶叶内巴丹残留量的一种新的办法,这一方法能够分离测定巴丹异构体和降解产物。作物样品经酸性醋酸铅乙醇溶液提取,桂层析纯化、浓缩、薄层法分离显色后,用双波长薄层层析扫描仪扫描测定。与现有其他方法比较,本法此较准确和简便,特别是能分离巴丹异构体和降解产物,适于进行代谢研究。使用本法做大米内回收率达91%,茶叶内回收率达81.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香草醛法测定单宁含量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优化后的香草醛法对我国10个品种甘蓝型油菜籽种粕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香草醛法的反应条件为:以体积分数为35%的硫酸作为酸性介质,显色温度为20~25℃,显色时间为20 min,无水;菜籽粕单宁含量为0.73~1.06 mg/g,各品种间差异显著;种胚粕单宁含量(0.77~1.60 mg/g)显著高于种皮粕单宁含量(0.09~0.16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