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轮驱动离心式化肥撒布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由地轮驱动的离心式化肥撒布机,对其撒肥性能进行了试验,测定了撒肥量、撒肥幅宽、撒肥形状、撒肥均匀性,并进行了搭接撒施的均匀撒肥试验,该机与人工撒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地轮驱动离心式化肥撒布机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林羽  陈中武  何林  岳丹丹 《南方农机》2023,(1):31-33+62
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有机肥资源,但大部分区域的肥料撒施工作仍依靠人工完成,为缓解人工施撒有机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履带自走式撒肥机。测试结果显示,撒肥机的最大载重量为200 kg,肥料抛撒宽度为4m,抛撒作业效率≥0.2 hm2/h。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自走式撒肥机能满足一般农田管理作业要求,可提高撒肥作业效率,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肥料抛撒机颗粒肥料抛撒运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肥料抛撒机的撒肥性能,从理论上分析了颗粒肥料在撒肥盘和脱离撒肥盘后的运动机理和颗粒肥料脱离撒肥盘的条件,并通过分析颗粒肥料在撒肥盘和脱离撒肥盘后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相应的运动方程,进一步得到了颗粒肥料离开撒肥盘时速度的函数关系以及颗粒抛撒幅宽的函数关系,可为肥料抛撒机设计优化和研究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锥形撒肥圆盘中肥料颗粒运动模型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锥形撒肥圆盘存在抛施肥均匀性差、相关理论和解析模型研究较少等问题,建立了肥料颗粒在锥形撒肥圆盘上及空气中的运动模型。分析锥形撒肥圆盘结构和运动参数对肥料颗粒自旋性的影响,将肥料颗粒的自旋性充分考虑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进而得到影响抛撒均匀性及抛撒幅宽的主要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案研究了叶片长度、叶片倾角、锥形撒肥圆盘转速对肥料颗粒抛撒的横向变异系数的影响。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叶片长度为145 mm、叶片倾角为0°、锥形撒肥圆盘转速为1 200 r/min时,抛撒的横向变异系数为5.80%,满足抛施肥作业要求。该研究可提高马铃薯锥盘式撒肥机施肥作业效率,为锥盘式撒肥机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变量撒肥机设计参数研究及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蕊  朱瑞祥 《农机化研究》2015,(4):114-116,120
为了提高变量撒肥机的施肥精度,尽可能地减少肥料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变量撒肥机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肥箱内肥料高度对排肥量影响不显著,排肥口开度和施肥量呈比例函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变量撒肥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撒肥机的车速变化控制排肥口的大小,提高施肥质量。实验为变量撒肥机具的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所设计的变量撒肥机具有更好的施肥性能。  相似文献   

6.
离心式撒肥机撒肥部件研究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推肥板在撒肥圆盘上的布置对肥料颗粒在撒肥圆盘上运动的影响,得出推肥板在撒肥圆盘上的布置形式,计算了肥料颗粒的抛撒半径。据此设计了一种离心式撒肥机用的撒肥部件,并简介了撒肥部件的结构及参数的确定。试验及大面积生产考核证明,该离心式撒肥部件效率高,肥料撒施均匀,能够满足新疆兵团农场对全耕层施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固体撒肥机传动轴易变形,传动速比不稳定,使用寿命短,工作效率低且不能快速完成卸料等问题,创新研发了一种固体有机肥撒肥机。通过研究一体化布置方案,对固体有机肥收集和输送技术、粉碎技术、抛撒技术、动力传输驱动技术及液压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布置,达到肥料抛撒更均匀、更细碎的目的。阐述了撒肥机的总体机构、工作原理和主要工作部件的研究设计。通过样机的性能测试证实了机具工作稳定,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离心圆盘式撒肥机撒肥均匀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展基于作物实时传感器的田间变量作业离心圆盘式撒肥机的研究,综合考虑已设计的离心圆盘撒肥机的结构和机理,选取并分析撒肥高度、圆盘叶片位置角、肥料下落位置角3个关键参数对双圆盘离心撒肥机撒肥均匀性的影响。基于Design-Expert的试验设计,进行了响应面分析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分析各因素对撒肥均匀性的影响。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分布变异系数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下料位置角、撒肥高度、叶片位置角;经参数优化后,撒肥高度为68. 80 cm、下料位置角为60°、叶片位置角29. 63°时,肥料分布变异系数最小,为9. 95%;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分布变异系数预测值的平均值为9. 95%,试验值的平均值为18. 93%,平均相对误差为47. 26%。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单个因素变化下,撒幅范围内肥料质量分布变化明显;撒肥高度为70 cm、下料位置角为30°,当叶片位置角取22. 5°时,肥料分布变异系数最小,为22. 87%;下料位置角30°、叶片位置角为22. 5°,当撒肥高度取80 cm时,肥料分布变异系数最小,为17. 26%;以分布变异系数最小原则,撒肥高度为80 cm、叶片位置角22. 5°,当下料位置角取60°时,肥料分布变异系数最小,为15. 76%。  相似文献   

9.
浅谈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就是在机械插秧作业的同时,将控释掺混肥料(基肥和蘖肥混合制成)用插秧机上的施肥装置按照农艺要求,一次性定量、定位、均匀、可靠地施入秧苗行侧下方地表下一定深度,施后的肥料成条带状。目前,东北地区水田常规撒施底肥的方式有两种,即翻埋施肥或全层施肥。翻埋施肥就是在翻地之前用动力撒肥机或人力撒肥机将底肥撒入水田,再通过翻地将底肥翻扣到耕作层下;全层施肥就是在旋地之前用动力撒肥机或人力撒肥机将底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桑园内氮、磷、钾和有机肥按需均衡施肥,保障桑叶产量、质量,减小肥料不合理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设计了一种能够变比配肥和定向撒肥的桑园自走式变比配肥定向撒肥机。根据桑园农艺要求设计的整机长为1450mm、宽为655mm、高为1141mm,并对履带行走系统、变比配肥掺混机构进行设计。通过离散元法对变比配肥掺混过程和撒肥盘撒肥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发现槽轮转速在20~80r/min范围内,配肥偏离度标准差低于0.4,掺混均匀性较好;抛撒肥料时,曲线形叶片撒肥盘肥料分布呈对称形状,撒肥效果较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定向撒肥板长度为450mm、高度为80mm、折弯角为100°。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因素对撒肥分布变异系数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撒肥盘转速、碰撞掺混腔收料口与撒肥盘中心距离、整机作业速度,并确定较优工作参数:撒肥盘转速为290.1r/min、碰撞掺混腔收料口与撒肥盘中心距离为88.2mm、整机作业速度范围为0.5~0.7m/s。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桑园自走式变比配肥定向撒肥机工作时撒肥分布变异系数低于40%,试验表明自走式桑园变比配肥定向撒肥一体机田间工作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崔志豪  郑威强  张立萍 《农机化研究》2024,(10):120-128+137
针对传统果树开沟施肥机存在的肥料分布不均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沟施肥的撒肥圆盘。首先,建立撒肥圆盘的三维模型,对肥料颗粒在撒肥圆盘上的受力和运动进行分析,建立肥料颗粒的运动方程;通过离散元软件建立仿真模型,以撒肥圆盘的盘面倾角、母线极角、肥盘转速为试验因素,以肥料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施肥量偏差为实验指标,开展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对撒肥圆盘的施肥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颗粒肥料在盘面倾角为0°、母线极角为120°、肥盘转速为72r/min时,肥料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为14.42%,施肥质量偏差为4.50%,肥料分布均匀性较好,能够满足果树施肥的要求,可为撒肥圆盘在开沟施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2SF-10离心式撒肥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分析了机具设计特点。试验表明,该机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经成果鉴定认为该机有工作效率高、肥箱容积大、肥料撒施均匀、作业成低等特点,符合全耕层施肥对机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茶园施肥机离心撒肥过程仿真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茶园中无专用施肥或撒肥装备,传统的大田撒肥装置无法适应茶树较窄行距的问题,根据茶树行距和肥料特性,设计了叶片位置倾角可调的偏置式撒肥离心盘。基于撒肥过程的受力和运动分析,以肥料颗粒为对象,建立其在离心盘上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基于Design-Expert的正交试验设计和中心组合曲面响应设计,首先进行撒肥过程的离散元仿真,建立颗粒分布变异系数与施肥机行走速度、离心盘叶片个数、叶片偏置角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解析;然后进行撒肥工作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分布变异系数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叶片个数、偏置角度、行走速度;叶片个数与偏置角度的交互作用对分布变异系数的影响较为明显,叶片个数与偏置角度的交互作用对分布变异系数的影响较弱;经回归分析和优化可知,当叶片个数为5、偏置角度为13.44°、行走速度为0.6 m/s时,分布变异系数达到最小值6.12%;验证试验的实测值与模型理论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18%。因此,基于离散元的撒肥过程仿真可用于离心式撒肥装置工作参数的优化,并可获得较好的茶园撒肥均匀性。  相似文献   

14.
正初秋的田野一望无垠,泥土里散发着醉人的气息。一台红色的撒肥机在拖拉机的带动下来回移动,几分钟的时间便完成了整块田的撒肥任务——这是记者在农业大市湖北枣阳看到的一幕。1.撒得快2017年11月3日,枣阳市鹿头镇郭营村九组农机合作社社长唐必强在当地经销商处购买了一台黑森机械(襄阳)有限公司生产的DS800单盘撒肥机。据唐必强介绍,这块地如果依靠传统的人工撒肥,不算搬运肥料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撒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设计了一种适用小田块和设施大棚作业的手摇式撒肥机,该机主要有肥料箱体、肥料箱底座、齿轮传动箱、挡位调节杆、摇把、撒肥盘、背带等部件组成。具有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体积小、重量轻且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化肥能够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施用化肥对于农作物增产增收有重要意义。使用配肥撒肥机撒施肥料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对农民节省开支和增加收入以及环境保护等有积极的影响。分析了国内外配肥撒肥机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并针对国内配肥撒肥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有机肥撒施机撒肥量的精准调节,实时监控撒肥作业情况,设计基于FPGA的有机肥撒施机控制系统。以FPGA芯片为控制核心,利用转速、位移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液压系统控制输肥链板转速、挡肥板开口高度,研究T-S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实现撒肥量的精准控制。设计控制系统操作界面,通过触控显示屏可设置作业参数,显示作业速度、作业面积、撒肥量、转速、堵塞报警等。集成多个监控装置,向机手实时显示撒肥作业情况和肥料箱内情况。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可有效监控撒肥作业情况,撒肥量控制偏差小于10.0%,人机交互好,系统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8.
宽幅高效离心式双圆盘撒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现有水旱田撒肥机械作业效率低、撒肥量调节技术落后、施肥均匀性稳定性差等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同轴驱动的离心式双圆盘撒肥机。介绍了整机结构与工作参数,研究设计了撒肥传动系统、撒肥盘结构、排肥量液压调节装置等,并确定了关键结构和参数,同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推肥板推肥角度-20°~30°可调,撒肥幅宽达到50m,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低于6%,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低于16%。研究结果表明,撒肥机工作性能稳定、撒肥量可控、抛撒均匀,整机设计满足水旱田宽幅高效撒肥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水稻直播施肥多采用人工或撒肥机将肥料撒施在土壤表层,这种施肥方法存在肥料利用率低、施肥量过大、肥料在田间分配不均匀、污染环境等问题.为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以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农艺要求为基础,设计一种配装在水稻水直播机上使用的风送式侧深施肥装置.  相似文献   

20.
正一、技术概述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就是采用安装有侧深施肥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同步将基肥或基蘖同施肥施入到水稻秧苗的侧深部位,使肥料成条状施入地表以下能够减少常规撒施底肥的人工和肥量,降低生产成本,做到避免肥力流失,提高肥效利用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目前,水田施入底肥的常规作业方式是全层施肥,就是在春整地(机翻地或水耙地)之前,用动力撒肥机或人力撒肥机将底肥撒入水田,再通过翻地或水耙地将底肥翻拌到耕作层内,期间肥料经过风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