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为了定量衡量黄龙病菌量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海南省琼中县一个感染了柑桔黄龙病的琼中绿橙果园中采摘果实为试验材料,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的方法测定果实中心柱中柑桔黄龙病菌浓度,同时对果实品质的8个外在指标(果实纵经、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质量)和5个内在指标(果汁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固酸比)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中柑桔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形指数变大(p<0.05),果实纵经、果实横径、单果质量、种子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减小或降低,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果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加工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糖酸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两个制汁专用加工苹果品种JUDELINE(瑞林)和JUDAINE(瑞丹)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可滴定酸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上升趋势,其变化曲线呈S型.根据其变化曲线可确定采收期.天气影响可溶性糖积累.可滴定酸早于可溶性糖达到一稳定数值.高接病导致果实的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同时还比较了两个品种的制汁特性.  相似文献   

3.
影响柑桔果实品质的因素很多。关于果实大小与品质的关系,据日本Hirano对宫川温州蜜柑的研究,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随果实体积的增加而减少;泰国Ketsa对红桔的研究结果亦认为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随果实大小的增加而降低,但固酸比随果实大小增加而增加。甜橙类果实大小与品质的关系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樱桃番茄果实风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 8个适期成熟的樱桃番茄果实还原糖、蔗糖、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还原糖是樱桃番茄可溶性糖的主要组成部分 ,蔗糖含量很低 ;秋季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远高于春季 ;土壤栽培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无土栽培 ;樱桃番茄果实风味主要取决于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绝对含量 ,与糖酸比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果实中的有机敏,是呈游离酸、酸式盐或中性盐(如钠盐、钾盐和钙盐)的形态存在,以游部酸最多。可滴定酸(即总酸)包括果实中所有的有机酸和酸式盐。提取时在80℃水浴中提取30分钟取出,立即冷却定容。提取液以酚酞作指示剂,氢氧化钠滴定,计算果实总酸量。 我们在梨果上进行了加温转化与不加温直接滴定加以比较,两年的结果一致,差异极不显著(附表)。 但在其他果实(如苹果、桃、山楂等)则不同,加温转化比不加温直接滴定,其酸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在果实有机酸的测定中,梨果勿需加温转化,不仅减少操作过程,而且提高工作效率。梨果实总酸的…  相似文献   

6.
新型保鲜剂处理茂谷柑采后的常温保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不同浓度的新型保鲜剂蔗糖基聚合物和施保克对采后茂谷柑进行涂膜处理后进行常温贮藏,对几项主要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蔗糖基聚合物涂膜可以减缓Vc、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和可滴定酸等营养物质的损耗,保持较高的糖酸比和固酸比,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在延缓果实组织的衰老,延长贮藏寿命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施保克也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7.
陕西地区红富士苹果冠层果实品质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陕西地区红富士苹果冠层果实品质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大小,并探讨了通过单果质量和色度值对果实的内在指标进行预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品质变异系数从小到大依次为亮度(6.2027)、硬度(11.1427)、黄色度(16.0334)、可溶性固形物(17.2885)、可滴定酸(19.7055)、单果质量(31.7217)和红色度(49.9306)。果实的单果质量与硬度,红色度与亮度和黄色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果皮红色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和单果质量,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果皮红色度与果皮亮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0.82063)。用单果质量和色度值预测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误差值分别为6.64%、9.64%、14.43%。富士苹果的果皮红色度可作为了解富士苹果品质的重要指标,其品质差异可作为分级贮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同一品种的柑桔果实大小参差,风味各异。消费者往往喜欢大果而嫌弃小果,然大果其内在品质是否也优于小果呢?本试验旨在探求柑桔果重与果实品质各项指标的相互关系,给广大消费者购买桔果及果汁加工厂收购原料提供参考。l材料与方法互.l材料慢桔果实(C.tardiferoxHon.ex兀naka)1.2方法将采自同一株树的慢桔果实随机取样50只称重,分析每只果实的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等的含量。出汁率的测定采用手工纱布挤压法;可溶性固形物采用折光仪法;可滴定酸采用NaOH滴定法;维生素C采用2,6-M氯哨除酚钠滴定法。将所…  相似文献   

9.
宽皮桔是泰国栽培的一个重要柑桔种类,主要栽培品种是“Khieo Wann”。本试验测定了其果实大小与果汁含量及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结果认为,果实大小与果汁含量及糖/酸比值成正相关,果形越大,果汁含量就越高,糖/酸比值越高;而与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的含量呈负相关,果形越大,其可  相似文献   

10.
选用5个柑桔品种为授粉品种,以生长健壮的盛果期广丰马家柚植株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了不同授粉处理的着果率、果实品质和种子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授粉显著影响着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可食率和种子数。  相似文献   

11.
以‘97-1’南丰蜜桔为试材,研究了桂枝和丁香提取液浸果处理对冷藏((5±1)℃)条件下的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桂枝和丁香提取液处理均能显著减少柑桔果实采后失重和腐烂,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的下降;桂枝和丁香提取液浸果处理还能降低南丰蜜桔果实丙二醛(MDA)的生成,提高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从而延缓果实衰老。从综合保鲜效果来看,桂枝提取物对南丰蜜桔的保鲜效果要优于丁香提取液。  相似文献   

12.
以六年生'天红2号'/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酸碱中和滴定法和蒽酮比色法,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主要组分与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果实生长指标的动态分析,以期明确不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套袋果实单果质量高于套袋果实.果实发育期间,套袋与不套袋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至果实成熟期,不套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套袋果实.不套袋果实的可滴定酸、苹果酸、富马酸、柠檬酸、琥珀酸含量均低于套袋果实;盛花后150 d,套袋与不套袋果实内的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0.40%和0.36%,存在显著性差异.果实成熟期,套袋果实的表皮着色程度较高,表面较光洁;不套袋果实裂纹指数显著低于套袋果实、表皮蜡质总量显著高于套袋果实.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采收期对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魁猕猴桃为试材,对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进行后熟品质比较分析,以探讨金魁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结果表明,采收期不同而导致猕猴桃果实后熟品质差异较大。早期采收(10月18、23、30日,相应果实发育期分别为168天、175天、182天)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较高,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6.5%),干物质含量亦较低(<19%);果实后熟品质较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可滴定酸含量偏高,固酸比偏低。晚期采收(11月20日,相应果实发育期为203天)的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降低,固酸比较高,果实硬度下降较快,失重与腐烂严重,后熟软化期明显缩短。谢花后189~196天采收的金魁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6%以上,干物质含量为19%以上;后熟果实固酸比较高,失重与腐烂较低,果实硬度下降平缓,后熟期较长。后熟软化后其果实仍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与干物质含量,表明这段时间为金魁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14.
不同采收期对中华寿桃贮藏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寿桃果实为试材,在(1±0.5)℃、相对湿度(90±5)%条件下对4个不同成熟度果实贮藏7周,通过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乙烯生成速率、呼吸速率、细胞膜透性、褐变度等生理指标研究和果实感官品质评价,以确定适于低温冷藏的中华寿桃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的保持,呼吸速率、乙烯释放及果实褐变度等方面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10月25日采收的果实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处理.贮藏后期果实品质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低温冷藏条件下不同采收期对中华寿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依次是10月25日>10月20日>10月30日>10月15日.  相似文献   

15.
以晚蜜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晚蜜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硬度、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的影响及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5℃热水处理3min对桃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的保持有显著作用,对贮藏过程中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其机理可能是热处理抑制了膜脂过氧化物(MDA)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甜樱桃为试材,研究品种和生态因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甜樱桃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生态因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气候因子对甜樱桃果实品质综合影响程度为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单果重;土壤各因子和海拔高度对果实品质综合影响程度为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红美人柑橘果实大小与品质之间的关系。收集浙江省象山县红美人产区9个果园的红美人果实,按照横径分为大果(≥90 mm)、中果(75~90 mm)、小果(≤75 mm)3个级别。分析了果实横径、单果重、色泽指数(CCI)、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几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电子舌模糊感官评价方法评估了不同大小的红美人果实综合风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果园的红美人果实,9个果园的果皮CCI均为大果>中果>小果;9个果园中有8个果园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小果>中果和大果;可滴定酸含量因果园而异,部分果园的小果可滴定酸含量明显高于中果和大果,部分果园则相反,还有部分果园无差异。然而,将9个果园的大、中、小果合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大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之间相关性极小,与CCI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2)为0.5152)。电子舌模糊感官评价能区分部分果园的大、中、小果,但未能区分混合来源的大、中、小果。综上,果园的树体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对于果实风味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按照果实大小进行分级可初步评估相同栽培管理水平下的红美人果实风味品质,但是对于混合来源的果实,需进一步进行内部品质评估才能进行准确分级。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鞍山坡地和沈阳坡地、平地栽培的‘南果梨’,测定常温贮藏下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同时比较常温和4℃下1-MCP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原产地鞍山坡地‘南果梨’果实在常温贮藏下的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沈阳坡地的,沈阳坡地的高于平地的;常温1-MCP处理能更好地延缓果实可滴定酸分解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使‘南果梨’在采后室温贮藏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9.
正本试验以‘晚蜜桃’果实为材料,研究热水处理对‘晚蜜桃’果实贮藏品质(硬度、可溶性固性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的影响及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变化规律[1]。结果表明,45℃热水处理3min对桃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的保持有显著作用,对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无显著影响。其机理可能是热水处理抑制了膜脂过氧化物的积累[2]。1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实验站桃育种  相似文献   

20.
以“龙香”梨为试材,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多样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果实单果质量、种子长、可滴定酸等18个性状,以期明确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合目标性状筛选品质更佳的优良株系。结果表明:12个描述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萼洼深度(0.7176),18个数量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绿素a(65.02%)。单果质量与果实外观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与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对果实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0个优良株系,为早期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