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合作社内信用合作的产生有效缓解了农户的借贷难题。中国的农村合作组织大部分是能人领办型,合作社内信用合作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能人效应。通过对江苏省试点的合作社内信用合作进行实地调研,选取典型样本点——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万叶水产合作社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能人的资源禀赋,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信用合作的生成机制及运作逻辑。结果表明,相对其他社员,合作社理事长拥有较多的资源禀赋,包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信用合作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组织的生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能人效应,同时为避免"精英俘获"现象,应协调能人治社和民主管理,以促进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构建"能人"带动模式培训果农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方式、方法。这种模式更贴近果农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果农的接受,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树一批创新发展、特色鲜明"能人"示范典型,发挥"能人"带头模范作用,选择具有"能人"典型种植大户为示范基地,作为科技培训基地,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进行科技学习。开发"能人"人力资源,发挥"能人"的作用来提高农民的素质、优化农民的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民的整体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  相似文献   

3.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践表明农户实行农业规模经营不仅是为了获得规模报酬效应所带来的收益,而且还是为了获得市场力量效应所带来的收益。利用C-D函数,建立产量与价格增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设定价格增量产量弹性系数概念,构建引入市场力量效应的农业规模经济理论模型,并将农业规模经济分为"规模报酬效应阶段"、"规模报酬效应+市场力量效应阶段"、"市场力量效应阶段"三个阶段。进一步地,利用调研所得的数据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市场力量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对农业规模经济的影响更为显著;2)普通农户的市场力量效应较弱,处于"规模报酬效应阶段",而规模化农户的市场力量效应较强,并且由于其规模报酬效应仍为正向,因此其处于"规模报酬效应+市场力量效应阶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深入地分析闽北农村农产品等存在流通问题,从审时度势、勇于实践,大力培育、多元发展,学会运作、实现双赢和扩大规模、跃升发展四个方面总结探究培育发展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的工作思路,阐明了大力培育闽北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发挥能人带动效应,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临沂地区各级党组织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市场农业,注重农村干部队伍管理机制建设,在健全完善上下功夫,从改革创新上求突破,围绕提高整体素质做文章,使全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跨上新台阶,创出了成功的经验。 选拔机制:发挥能人带动效应 全区按照新时期用人标准,把选拔能人进班子,充分  相似文献   

6.
农业发展在政策减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培育农业等支柱性产业从而形成持续内生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减贫的重要途径。农业发展在公共政策与减贫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农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中介效应,公共政策通过农业发展这一中介变量有效推动了减贫进程。按照公共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推动贫困减缓这一逻辑脉络,构建了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效应三大系统及其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分阶段探究了2000-2015年公共政策减贫过程中农业发展在各时期的减贫作用强度及其动态演变趋势,并对农业发展在政策扶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农业发展对政策扶贫的中介效应非常显著,公共政策的减贫效应中约有45.25%的贡献来自于农业发展所产生的中介效应;单纯的公共政策对于贫困减缓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呈现下降趋势,而农业发展对于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则逐年增强。研究表明,我国多元化的减贫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内生式减贫机制逐渐健全并已经发挥作用,公共政策对农业发展和减贫的促进作用呈边际递减态势。因此,首先要加强对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的扶持,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减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其次促进当前我国扶贫攻坚战略应尽快转向换挡,千方百计推动已经形成的内生减贫系统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7.
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农业补贴政策与推进土地流转之间的不协调等问题。本文归纳概括已有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理解农业补贴政策对土地流转影响机理提供逻辑基础,从而为农业补贴政策更好地与土地流转衔接配套,促进土地健康有序流转的政策调整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与土地流转不协调的问题根源在于"谁种粮谁受益"的政策目标与"谁的土地谁受益"政策实践相背离;而且,补贴的对象错位与收入分配效应叠加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人地固化、抑制土地流转、引发土地纠纷。因此,今后的公共政策设计需要协同农业补贴政策与土地流转政策,均衡成本压力与托底保障的政策效应,优化补贴政策的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目标。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新田县依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强化能人效应,拓展农业规模,树立自主品牌,完善运行机制和制度,较为有效地节约了农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产业化调整,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技术及农民自身的现代化。本研究实证分析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存在的社会支持不足、合作松散、功能单一以及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加强项目示范带动、强化管理和技能培训、规范登记和内部组织制度、做好信息服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结构与分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农业机械化对于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以及内部收入结构差异的影响,以期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基于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主要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及分位数模型检验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结构和分配效应。【结果】农业机械化表现出一定的增收效应,促进了农民总收入的提高;在主要收入来源上,农业机械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还发现农业机械化具有收入分配效应,缩小了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其中农业机械化促进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民收入的提升,中低收入农民从中获益更多。【结论】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机服务市场,加大农业机械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发挥其在促进农民收入包容性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农机总动力显著增长,农机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作业水平快速提高。作为一种高效的劳动节约型技术,农业机械化提高了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同时推动了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使部分区域种植结构呈"趋同化""趋粮化"发展;促进了种粮主体、农机投资和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兼业和转移就业人员等多方式增收。通过农业机械化投资,以投资锁定效应、沉淀成本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和粮食规模经营;并以劳动节约、效率提升实现了节本增效,提升了粮食基础竞争力,推动了农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式转变。农业机械化的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外溢效应已经深刻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格局。因此,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的支持,对农机具购置和农机生产作业服务予以补贴,不失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农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出发,探讨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农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内生性要求;对于农业转型升级而言,承接非农产业转移具有"拉动效应",承接农业产业转移具有"推动效应"。相应地,欠发达地区应积极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和农业转型升级之间的互动机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宣传农业技术能人、"致富带头人"的成功创业事迹,树立致富标杆,增强激励引导作用,展示农村"致富偶像"的正能量,本刊公开征集《农村新技术》封面人物。如果您觉得身边的农业企业家、农业致富能人有鲜活的经历和精彩的故事,请您推荐给我们。当然,您也可以毛遂自荐,成为我们的封面人物。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湖北农垦草埠湖农场着力"四个依靠",推动农业产业稳步转型,积极破解种植模式单一、农工增收不明显、农田产出效益不高等问题。依靠大户能人,发挥带动效应。用活扶持政策,引进能人发展"粮经饲"项目,利用自有粮仓优势降低饲养成本,发展规范化生猪养殖业。依靠龙头企业,实现稳步转型。引进当阳育林学校草埠湖白萝卜生产基地项目,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白玉萝卜订单式种植。支持龙头企业湖北顶味鲜食品发展壮大,安置近200人就业,同时带动500户农户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农业文化,农业文化的核心是“和合”效应,应发挥“天人之合”、“人人之合”与“整体思维”效应,农户自主经营,休闲农业建设项目纳入法制的范畴,政府支持与市场运行相结合,综合利用当地资源合理规划,以本地资源为基础开发休闲农业项目,才能使福建休闲农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综合农协在日本农业农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发展经验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数量变动、会员发展、人员配置、资产损益入手,全面透视日本综合农协组织及事业发展的变迁历程,客观总结综合农协可被学习的成功经验和值得警醒的负面教训。同时立足中国正持续探索农民合作社发展之路这一背景,从路径选择、动力来源、目标确立这三个层面入手,全面深入探讨综合农协对农民合作社的镜鉴,提出农民合作社在发展路径选择上应拒绝综合化模式、培育专业化组织,坚持务实和灵活、兼顾民主与效率;在动力来源上应发挥内部"五自"功能、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完善外部制度规范、注重多元外部支持,聚焦"关键少数"、激活"能人效应";在目标确立上应推进小农户现代化、助力农业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现代化,关注权益保护、维护农户利益。  相似文献   

16.
特色农业发展管理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将特色农业发展态势分为"优强态"、"健康态"、"合格态"、"病态"、"夭折态"5种类型,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特色农业的主要管理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判定发展状态,探寻存在的病症及病因,创造性地将"短板效应"和"钻头效应"作为特色农业发展评价的2个特殊因素,可用于区域特色农业整体发展态势或单个企业管理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模型,对科技进步在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助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3—2020年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与科技进步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增速较快,进入了高水平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显著正向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助推效应,且助推效应相对稳定。引入政府财政支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持也发挥了积极的调节作用,促进科技发展能更有效地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建议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和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将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向新的阶段,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智慧农业的社会经济特征、发展逻辑与系统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析了智慧农业的社会经济特征,认为智慧农业不仅使农业生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高度信息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三产融合,而且还会推动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和外部溢出效应;基于本、原、用的"三表"智慧论述了智慧农业的发展逻辑,认为我国发展智慧农业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必须按照"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因地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县各级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政府引导,能人带动,自愿参加,优化组合,民主管理"的思路,有力地  相似文献   

20.
休闲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二、三产业的互动和交融而形成的一种农业生产新业态,它在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围绕休闲农业发展诉求和目的找到三次产业可共生的最佳切入点,使基于产业融合的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更加明晰。从产业融合理论的起源和要点入手探究休闲农业的形成路径和体系特征,并以江苏省镇江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实践为例,对休闲农业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关系作出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三产融合对农业产业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通过发挥休闲农业的外溢效应,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进而提出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政府职能应该是造好外环境、三产融合深度应取决于认知高度、服务宗旨应定位于"三生体验"、价值重塑应依赖于美学体验、资源基础应立足于"三农"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