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雪 《种子科技》2019,(1):19-19,23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种植生产中占据较大比例。玉米种植过程中控制播种与收获时的气候条件对玉米的质量和产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气候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玉米的良好发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豫南为侧重点,通过对有豫南豫北地区典型代表性的驻马店市和新乡市夏玉米主要生育时段近30年气象资料对比分析,找出了两地气候特点及对玉米生育阶段的影响,明确了降雨、积温、光照等气象因子对两地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关系,得出豫南地区气候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夏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只是年度间气象要素时空分布与玉米生育阶段的需要有时不相吻合而影响其产量的结论,并提出了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为促进豫南地区夏玉米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品种多种多样,其中玉米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范围较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食品安全给予了更多的重视。气候条件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我国粮食的安全,针对于此,必须要加强玉米种植技术的研究,合理利用气候条件进行玉米的种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玉米产量的提升。主要对玉米种植技术及气候条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玉米的种植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4.
京津唐区位于东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之间,由于气候的特殊性,玉米品种类型相对单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关注该生态区玉米生产推广现状和玉米品种选育情况。对该区域的气候特殊性和生产主推品种进行了简单归纳总结,为该区域的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孟静娇 《中国种业》2019,(11):25-27
介绍了2019年保山市玉米种植气候概况,分析了气候条件对玉米种植生长的影响,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主要的有效防御对策,为玉米种植栽培及田间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玉米生产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土壤结构、肥力构成、气候以及田间管理等,其中气候因素会直接影响玉米质量。需要进一步探究气候条件造成的影响,了解影响因素,让农户可以依据气候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管理,探究玉米栽培技术,减轻气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达到玉米高质生产的目的,对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探究了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总结了相关栽培技术,以实现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张掖制种玉米关键生长阶段气象因子适宜指标,确定影响品质的主要气候条件及关键因素,探讨了张掖制种玉米气候品质认证技术.利用张掖国家基准气候站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分析2020年热量、光照、降水气候条件及诸因子对制种玉米主要生长期的影响,最终对张掖制种玉米进行气候品质等级认证分析评估.结果 表明,2020年研...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巴南区气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了重庆市巴南区多年气象观测资料及玉米产量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和统计分析方法,围绕玉米产量和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巴南区年平均气温缓慢下降,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缓增;巴南区历年气温、降水、日照突变均不明显。相关分析、丰歉年分析和积分回归分析方法表明,气候对巴南区玉米的产量有较大影响:巴南区气候变化总体上不利于玉米的丰产。  相似文献   

9.
云南属低纬山原季风气候,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是典型的立体气候;由于气候类型的多样性,造成对玉米品种的多样性需求,完全依靠北方玉米制种区供种制约因素多,选育、生产、应用本土化的玉米良种意义重大。保山市气候条件相对优越,可生产不同类型的玉米杂交种,玉米制种面积逐年扩大,但受生产、技术条件的制约,玉米制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结合保山市气候特点及生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玉米种子生产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石太斌 《种子科技》2023,(19):130-132
玉米是一种广受人们喜爱的主食。随着人们对玉米食用方式的创新,对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候条件作为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为了使玉米增产增质,相关种植人员务必做好温度、光照、水分与灾害防治工作。文章基于对玉米生长特点与玉米种植气候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宁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温度和降水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合理利用不同气候条件保证玉米生长提供依据,采用大田试验数据和气候资料,分析了辽宁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特征对温度、降水和热量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玉米各生育期生长天数,七叶—拔节期受平均温度影响,三叶—七叶期受降水量影响,播种—三叶期和乳熟—成熟期受前期积温影响;降水量与播种—三叶期的玉米地上干重相关显著,平均气温与三叶—七叶期的叶面积指数相关显著,前期积温对玉米生物量增长影响最大;在同等积温增加条件下,辽东地区地上生物量增加最多,辽西地区最少。不同生育期玉米受到播期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地区间的果实性状及产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玉米有较大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玉米产量,需要研究玉米生长过程中具体的气候条件,采取有效手段提升玉米产量。文章针对玉米种植的特点、气候条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存在的不足以及气象服务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探究了提升玉米产量的措施和气象服务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大同市气候观测资料与玉米生长情况,主要探究了大同市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大同市热量、水分、光照条件总体上非常适宜于玉米生长发育,但是由于气候的不断增暖,也应注意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的危害,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气象服务对策,确保大同市玉米种植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省为例,介绍了该地玉米种植和气候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温度、水分条件和日照等因素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妍  袁喆  刘彪 《种子科技》2023,(10):139-14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产量高、面积大,但全国种植区域分布不均匀。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气候干旱,土壤养分和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玉米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介绍玉米种植区的气候特点,分析近几十年来干旱指数、气温与降水量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地区气候与玉米种植区域分布之间的关系,希望可以为我国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重庆地区不同气候年型下玉米耕地适宜等级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规划未来重庆市在不同气候年型下玉米的合理种植与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重庆市旱地耕地为评价对象,以100 m×100 m栅格为评价单元,根据玉米种植生长的立地要求,建立不同气候年型下由地形、水热和土壤条件等组成的5个评价因子体系,借助GIS与加权指数和、多指标决策模型评价重庆市玉米适宜用地数量、质量及分布。结果表明:重庆市3种气候年型下玉米用地的适宜性情况总体良好,高度适宜区和中等适宜区面积比重占70%以上,基本可以代表研究区的适宜性水平。气候正常年份玉米用地高度适宜等级面积最大,偏干旱年份最小,偏湿润年份居中;不适宜等级面积偏干旱年份最大,正常年份居中,偏湿润年份最小。根据不同气候年型玉米用地的适宜性等级,针对重庆市玉米用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玉米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玉米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优良品种是玉米增产丰收的前提条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情况、种植习惯、栽培管理水平、品种的用途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结合凤庆县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栽培条件,从整耕土地、田间管理等方面对4个玉米品种进行高海拔区域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凤庆县种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玉米良种,为高海拔地区玉米种植的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旱地玉米等雨晚播技术的农业气候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定量考虑了光、温、水3种气候要素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组建了利用气候资料计算玉米潜在产量的理论模式,算出旱地玉米的最佳,播种期中熟种在5月中下旬,早熟种在6月上中旬,与分期播种试验的结果相一致.论证了等雨晚播技术是符合气候规律的防旱增产有效措施.应用山地气候变化规律,提出玉米等雨晚播的“海拔—播期—品种搭配”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结合玉米生长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分析了肃宁县的气候资料,发现该地区的温度、日照时数以及降水量等均很适宜玉米的种植,但是玉米的种植过程难免会遭遇一些灾害性天气。为了更好地促进肃宁县玉米产业发展,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期为肃宁县玉米产业获得优质高产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渭县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种植玉米,但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大。通过分析气象灾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促进玉米高产丰收的对策,为玉米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