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氟迪”在山东聊城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喷施艾氟迪(AFD)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AFD在调节棉花植株生长方面类似于缩节胺,喷施后株高变矮,果枝节间长度变小、果枝平均长度变短。在初花期、盛花期分别喷施AFD对控制棉花旺长,塑造理想株型,增加双铃、亚铃数,提高棉花结铃性方面效果明显;子棉产量较对照增产6.13%。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河南黄泛区农场农科所试验地对5种微肥棉花中后期叶面喷施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肥可以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纯钾0.30 kg/hm2在棉花初花期、盛花期、盖顶期各叶面喷施1次,对棉花的增产效果最好,其霜前子棉产量为3600kg/hm2、子棉总产量为3684 kg/hm2、皮棉总产量为135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8.0%、8.2%、8.2%。  相似文献   

3.
喷施“东方新农夫”叶面肥能有效调节植株体内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叶色深绿,植株长势增强,株高比对照增高8.1cm,果枝、主茎叶分别比对照多1.6个和1.5片,平均增产8.34%。  相似文献   

4.
叶面喷施铁锌锰微肥对马铃薯生长、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微肥对马铃薯生长、品质与产量的影响,选用‘宁薯14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分别在苗期和薯块膨大期叶面喷施Fe、Zn、Mn 3种微量元素肥料,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喷施微肥可以使植株增高1.4~12.7 cm,单株块茎重增加0.03~0.12 kg,商品薯率提升2.39%~4.03%,产量提高1810.05~8648.1 kg/hm2;块茎中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在喷施微肥以后均有所增加,同时块茎中Fe、Zn和Mn微量元素的积累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说明马铃薯叶面喷施Fe、Zn、Mn微量元素,不仅可以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而且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棉花》2000,27(6):42
“克黄枯”是一种高科技生物制剂,无毒无公害,内吸性强。经试验和广大用户使用(从浸种到叶面喷施)结果表明,效果完全一致,不仅对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有特效,而且对棉花保苗、促长、保铃、增产、提高棉花品质和抗逆性能有很好的作用。“克黄枯”为什么对棉花枯、黄萎病有奇特的防效呢?因为它的主要成份是生化黄腐酸(BFA)、核酸(RNA)、氨基酸(PRT),可有效地抑制病菌的生长,棉花苗期抗病力最弱,所以建议从浸种、拌种开始使用,出苗时及时喷施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浸染,加之产品内部含有高品位的BFA等营养物质,可增强棉花的生长,加强棉花植株的…  相似文献   

6.
2012年在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棉花品系比较试验的基础上,于7~8月份棉花的花铃期分4次喷施棉花专用光碳核肥,以研究棉花喷施新型农业肥料光碳核肥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喷施光碳核肥比不喷施的增产最高可达35.1%,平均增产12.6%,经方差分析增产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生育期对棉花植株喷施"全精控"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固体生长调节剂"全精控"对棉花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能有效控制棉花的株高、果节数、果枝始节高度以及棉花中部果枝长度;使棉花株型更加紧凑,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棉花的光合作用效率;对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90 000株/hm2高密度种植,探究不同时期喷施Opera对夏玉米叶片衰老及群体产量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高密条件下喷施Opera药剂,有利于增加夏玉米植株茎粗,提高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强叶片持绿性,延缓衰老;增加灌浆中后期子粒体积和干重,促进子粒灌浆。不同时期喷施Opera后夏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且产量提升6.78%~13.94%。喷施Opera可缓解密植对夏玉米生育后期产生的负效应,防止叶片早衰,增加植株生物量及子粒产量,且两个喷施时期表现为13叶期喷施作用效果大于8叶期喷施。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在母根栽植发叶后,种株抽薹初期,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天达2116”,对种株根系的伸长、植株增高及叶片增厚、增绿,叶绿素含量增加,以及提高光合速率,增强植株抗逆性,对茎枝增粗、分枝增多,提高结实率和种球饱满度,降低种位密度,促进早熟,优化品质,提高种子成熟度和发芽率等影响较大,可增加种子产量12.5%~14.4%。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膜下滴灌棉花叶面肥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棉所50和天元1号为材料,以喷施清水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从蕾期到铃期6次叶面喷施1%(质量分数,下同)尿素、0.5%磷酸二氢钾、1%尿素+0.5%磷酸二氢钾3种叶面肥对内蒙古膜下滴灌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处理均比对照增产,皮棉增产幅度为6.0%~10.6%,喷施1%尿素+0.5%磷酸二氢钾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叶面肥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施用1%尿素+0.5%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处理棉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硼和钾素营养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受精结实率,改善作物的品质.为了研究在常规种植条件下,中期喷施硼钾两类营养肥料对棉花主要性状的效应,2007年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棉花中期叶面喷施硼钾肥试验,旨为广大棉农在实践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其植株喷施生长调节剂"全精控"示范试验,以助壮素和清水为对照,分析其对棉花株型、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全精控"可以有效控制棉株的主茎和中部果枝的伸长,缩短主茎和果节节距;可以减少无效果节数,增加桠桃数,但对产量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其上述作用的效果与助壮素相当。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IST悬浮剂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设置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在棉花枯萎病发病初期开始茎叶喷雾IST悬浮剂。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棉花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在32.4%~70.6%,对棉花安全且促进生长发育,可增产12.6%~14.0%,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茎叶喷施防治棉花枯萎病药剂。  相似文献   

14.
北疆机采棉喷施脱叶剂适期与气象适宜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北疆机采棉的脱叶效果,并保证棉花品质和产量的下降程度最低。通过研究脱叶效果与喷施脱叶剂时气象条件的关系,以获得棉花喷施脱叶剂最适宜时间。结果表明,喷施后5至15天是脱叶剂关键期,日平均气温18℃,日最低气温15℃时,棉花脱叶率最高,脱叶率为98%~99%,但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日平均气温17℃,日最低气温13℃,满足这个气象条件脱叶效果较好,脱叶率达98%~99%,棉花产量和品质也都达到试验要求。石河子地区以9月10日左右把握适宜的温度条件进行喷脱叶剂是最适宜时间  相似文献   

15.
五倍子粗提液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五倍子为对象,研究其粗提液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及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研制用于棉花黄萎病防治的新型植物源制剂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当五倍子粗提液体积分数达到0.6%时,其对分离自不同棉区的大丽轮枝菌强致病力菌株Vd080、Vd147、Vd021的菌落生长抑制率和产孢量抑制率均达到100%。田间叶面喷施五倍子粗提液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高可达到58.8%,40、80倍液处理能显著提高棉花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且前者能显著提高籽棉产量。推荐生产上在棉花黄萎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叶面喷施40~80倍的五倍子粗提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叶面施肥对花生光合作用和植物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雄  彭克勤  杨毅 《作物研究》2011,25(1):15-18
在花生苗期、花针期和荚果期分别进行叶面施肥,结果发现在花针期喷施过磷酸钙和硼酸可以明显提高植株的光合指标,从而提高花生的光合效率。同时,对花针期花生体内的植物激素含量变化研究发现,在该时期叶面喷施过磷酸钙和硼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植株的玉米素和生长素含量,从而促进该时期花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以菜豆产量和植株生长量为指标,探讨根外喷施爱可对菜豆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初步依据。通过药剂处理,菜豆从叶腋内基部开始开花结荚,整个植株相对矮化,产量提高。从农药矮化促花试验的6种不同农药中,筛选出爱可(烯肟10%·戊唑醇10%)药剂,分别在5个浓度下处理菜豆。结果表明,在菜豆苗期,喷施爱可600倍液2次,可促进菜豆通风透光,从而提高菜豆单产,增加总产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叶面喷施“猛加力”对棉花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过氧化脂质(MDA)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于棉花黄萎病发病初期喷施新型多功能肥料“猛加力”后7 d内,一级病株和健株体内的POD活性平均提高65.12%和36.31%,以第1 d提高的最多,达75.31%和67.17%;SOD活性平均提高16.64%和40.91%,以第3~5 d提高的最多,达28.81%和57.62%。喷施“猛加力”后7 d内,一级病株和健株体内MDA含量平均降低13.62%和7.99%,可溶性糖含量平均降低16.37%和31.04%。表明“猛加力”能显著调节棉株体内抗氧化系统中重要酶类SOD和POD的活性,这可能是其抑制棉花黄萎病扩展蔓延、缓解危害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矮壮素在棉花控旺防徒长、增产等方面的调控效果,于2017年采用高喷雾量和常规量喷雾两种施药方式,分别于棉花初花期、盛花期和花铃期进行2~3次喷施,研究了98%甲哌鎓SP和50%矮壮素AS对棉花生长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98%甲哌鎓SP 73.5~117.6 g·hm-2和50%矮壮素AS 37.5~60 g·hm-2对棉花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尤其对棉花株高、吐絮率、果枝数均有显著影响,且常规喷雾量处理对株高抑制效果优于高喷雾量处理。同时,二者均可显著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纤维品质。相同施药方式下,甲哌鎓和矮壮素于棉花初花期、盛花期喷施2次对棉花生长调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科普苑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在棉花生长过程中,植株茎叶徒长是生理落蕾、落铃的重要因素,阻碍棉花高产稳产。而在棉花的不同生育期,使用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协调棉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调节生理功能,起到抑制徒长、减少落蕾、落铃,提高棉花产量。助壮素 棉花始花期,每亩用5 %助壮素5 0~10 0毫升,兑水5 0公斤喷雾。徒长发生早而严重的棉田,在第一次施药后3 0天再喷施一次。经用助壮素处理,棉株节间缩短,一般主茎矮2~3成左右,上、中、下三个部位果枝控制效果可达40 %~5 0 %左右,从而改善田间通透条件,使更多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