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榆耳的别名为榆蘑。是食、药两用大型真菌。分布在我国东北各地,它腐生于榆树上,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因此畅销国内外,而且供不应求。为解决野生采集量少,不好管理等诸多问题,考虑到外地已有改野生为人工栽培的经验,为能在赤峰地区进行人工栽培榆耳,并推广开来,既可为本地区创汇,又可增加蔬菜市场的花色品种。为此,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香鳞毛蕨的形态研究、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五加科五加属灌木植物白簕具有特别突出的药用与食用功效,近年来国内外关注较多。该研究对白簕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相关内容进行了文献整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白簕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酚酸、多糖、萜类、皂苷、挥发油等多种类型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抗疲劳、抗菌、降血糖、美白、抗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该研究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2个方面着手,探讨了白簕的价值,以期对白簕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深入地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菌物药阿里红是药用拟层孔菌(Fomitopsis officinalis)的干燥子实体,是我国新疆地区的道地药材,在俄罗斯和蒙古国民间也被广泛药用.笔者对阿里红的应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药代动力学、急性毒理及质量标准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5.
三七草属植物约有40种,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另外,部分三七草属植物被作为蔬菜食用。系统查阅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SciFinder、Pubmed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对三七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文献整理、分析及总结。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生物碱、酚酸、植物甾醇、萜类、脑苷脂、脂肪族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等多种类型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降血糖、降血压、抗氧化、抗肿瘤、止血等生物活性。该研究从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2个方面对国内外三七草属植物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和植物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榆耳(Gloeostereum incarnatum S.Ito et Imai)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它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和日本的北海道。近年来,野生榆耳资源已频于枯竭。为此,许多人进行人工栽培,由于缺乏对榆耳营养生理的全面了解和菌株的选育,其人工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并没有达到榆耳本身的遗传潜力。我们通过对榆耳营养生理的深入研究,掌握了榆耳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报告如下: 一、菌种制备 1.菌株:实验用我们自己选育的“U06”菌株。  相似文献   

7.
榆干侧耳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野生榆干侧耳的人工驯化栽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为最好,原种培养基以玉米粒为最好,子实体人工栽培培养料以木屑、麦麸、蔗糖、石膏按一定比例配方为宜。  相似文献   

8.
蜜环菌与天麻分别为菌物和兰科植物,中医药学认为蜜环菌可作为天麻的代用品用于临床治疗。从代用历史、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方面详细梳理蜜环菌与天麻的关联性。现代研究表明,蜜环菌与天麻的化学成分略有差异,药理作用也并不完全相同,虽然两者为共生关系,但是蜜环菌与天麻的异源同效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9.
榆耳是新近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一种食用菌,本文从温度、湿度、pH、光线、培养基中碳氮源和水分以培养料等因子与榆耳菌丝生长和出菇的关系方面探讨了榆耳的生物学特性。试图为今后人工栽培榆耳提供一些最基本的信息和资料。  相似文献   

10.
榆耳Gloeostereum incarnatum S. Ito et Imai(G. lcF 8511)又称榆蘑,是著名的食药兼用真菌。笔者于1985年开始对野生榆耳进行了分离培养,经三年来的驯化培养,成功地培养出理想的榆耳,89年通过省级鉴定。现简报如下: 一、形态特征及分布榆耳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皱孔菌科,胶韧革菌属。子实体无柄,单生或叠生一起,初起时平伏或呈不规则脑状,开片后呈肾形,耳状菌盖,表面乳白色或粉红色,大小为3—15×4—16 cm,厚0.3—2 cm,其质地幼时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柳江县蔗区2008年元月13日至2月5日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的极端天气造成的甘蔗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全县未砍收的15300hm^2甘蔗全部受到冻害,其中叶片干枯、生长点和侧芽被冻死,蔗茎组织严重变质的甘蔗有2100hm^2,叶片大部分干枯,生长点和侧芽严重冻伤,蔗茎内组织大部分变质,且有轻微酒味的有8600hm^2;生长点和侧芽受冻伤,但茎内组织没有明显变质的有4700hm^2。在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的甘蔗品种耐寒性有很大的差别,新台糖22号耐寒性表现比较差,而桂糖21号、桂糖98/296等品种的耐寒性表现较强。  相似文献   

12.
2015年~2017年间,首次对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食(药)用菌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记录了野生食药用菌46属共58种,其中食用菌39种、药用菌9种、食(药)用菌10种;优势种类14种,珍贵种类9种,并提出了持续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猪苓生长土壤与自然土壤(非猪苓生长土壤)中微生物区系,从猪苓生长土壤和自然土壤中各自分离得到6种主要类型的菌,猪苓生长土壤中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的菌落数较多,霉菌次之,放线菌、酵母菌较少。自然土壤中细菌的菌落数较多,放线菌、酵母菌、霉菌次之,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较少。猪苓生长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数比自然土壤高3个数量级,固氮菌高2个数量级,霉菌高1个数量级,而放线菌、酵母菌和细菌则低1个数量级。而后又从2种土壤中各自分离纯化出5种已知的霉菌,分别为青霉属、交链孢霉属、毛霉属、根霉属、曲霉属,以及未鉴定出的其他霉菌,并且猪苓生长土壤中各霉菌数量都高于自然土壤,青霉属最为明显。猪苓生长土壤中合理的微生物比例,对猪苓人工种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鞍山海城地区的南果梨和沈阳苏家屯地区的苹果梨初果期和盛果期适宜采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南果梨在海城地区初果期和盛果期最适采收期分别在9月20日、9月15日左右,一级果主要生理指标是:种子变黑指数分别是96.7、95.2,可溶性固形物是16.6%、16.1%,果实自然落果率分别是1.89%、1.26%。苹果梨在苏家屯地区初果期和盛果期最适采收期均在9月30日左右,一级果主要生理指标是:种子变黑指数分别是95.7、96.1,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是13.1%、13.4%,果实自然落果率分别是1.98%、2.38%。  相似文献   

15.
新疆杏品种授粉生物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果胡安娜、塞买提等8个新疆杏品种进行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自然授粉结实率在5.1%~13.4%之间,自然结实情况较好;自花结实率较低,在0~7.1 %之间,其中大果胡安娜、黑叶杏、塞买提自花不实;各品种自然授粉结实率均比自花授粉结实率高;其中阿克西米西自然结实率和自花结实率均最高,分别为13.4%和7.1%;异花授粉与自然授粉结实率相比,在各杂交组合中,结实率较高的组合是佳娜丽×黑叶杏、佳娜丽×塞买提、阿克牙克勒克×塞买提和阿克牙格勒克×黑叶杏,分别为15.5%、9.6%、8.8%和7.3%,即黑叶杏和赛买提异花授粉树比自然授粉坐果率有显著提高,而佳娜丽和阿克牙格勒克相对下降.其他组合的结实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挖掘灵芝优越的保健功效,本研究以灵芝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发酵菌株、优化发酵和调制工艺,经接受性检测,确定灵芝醋饮料加工工艺,切片灵芝按固水比1:100加水,100℃下煮制浸提2h。过滤;每100毫升滤液添加蔗糖16g,调配pH4.0,接种迪发酵母菌O.20g,32℃下发酵144h;发酵液接种沪酿1.01醋酸茵0.2g,120r·min^-1、320C恒温发酵14d,抽滤获得灵芝醋酸发酵液;将灵芝醋酸发酵液和浸提液按1:1混合,每100毫升添加蔗糖7g、葡萄糖0.6g、食盐0.04g调配成灵芝醋饮料,然后包装灭菌,开发出一款具有灵芝独特风味的新型保健灵芝醋饮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一接种法和复合接种法对从国内外搜集的126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苗期枯萎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单一接种条件下,枯萎病抗性评价结果为高抗种质7份,抗病种质42份,中抗种质61份,感病种质15份,高感种质1份;白粉病抗性评价结果为高抗种质9份,抗病种质42份,中抗种质72份,感病种质3份。复合接种条件下,筛选出甜瓜双抗种质1份,种质名称为PI164331,引自印度。通过两种接种方法相关性分析可知,复合接种鉴定结果与单一接种鉴定结果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匍匐型与气生型5个蘑菇菌株进行粪草发酵料室内床式栽培比较试验,经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观察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气生型Ag2号、Ag3号菌株及匍匐型1号菌株品质好、产量较高,分别达11.30 kg.m-2、10.60 kg.m-2、9.80 kg.m-2,适合于甘肃中西部地区栽培生产。而Ag4号、Ag5号菌株产量低、品质差,不适合该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涂布平板法从植物和土壤中共分离得到301株细菌,其中从羊蹄甲、芦荟和香蕉皮等植物中分离到内生细菌86株,从土壤中分离到细菌215株。以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污染菌木霉,包括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等4种共8株木霉菌株以及蘑菇(Agaricus bisporus)、香菇(Lentinul aedodes)等14种不同食用菌为实验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对木霉有拮抗作用而对食用菌拮抗性弱甚至无拮抗作用的细菌75株。采用传统分类法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中作用效果最好的5株细菌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5株细菌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 subtilis。在实验中还发现,从羊蹄甲、芦荟和香蕉皮等植物中更容易分离到木霉拮抗菌。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省大部分地区蘑菇属物种资源进行较为系统的采集调查工作,并对采集的物种进行标本鉴定,共获得蘑菇属真菌标本70余份,鉴定出10种,其中7种为常见种,3种为山西省新记录种,其中2种首次在华北地区发现。该研究对3个新记录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可知山西省蘑菇属物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