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通过调查百山祖北坡250 m×200 m样地内木荷分布和胸径/基径情况,分析种群的径级结构,并采用方差均值比(Cx)、负二项参数(K)、丛生指数(I)平均拥挤度(m*)与聚块性指标(C)5个分布格局指标评估比较该常绿阔叶林中木荷不同生长阶段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木荷种群径级分布呈现双峰型,幼苗和中等大小的树木较丰富,种群更新基本良好;从整个种群和不同发育阶段来看,木荷的分布格局都呈聚集分布,但随年龄增长,聚集度逐渐降低;种子扩散限制、生境异质性是形成木荷聚集性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由于种内竞争和密度制约效应使木荷的聚集度随着植物的生长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吉木萨尔县和玛纳斯县的天然梭梭荒漠林的更新幼苗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尺度的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准格尔盆地南缘天然梭梭更新幼苗的格局分布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县梭梭幼苗格局聚集强度较大,且在0-10m连续尺度上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距离增加先增强后减弱;玛纳斯县的梭梭幼苗格局在0-7.2m的连续尺度上都是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尺度变大而降低;样地中梭梭幼苗数量吉木萨尔县是玛纳斯县的10倍以上。结合气象数据得知梭梭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的关键因素是11月、12月及来年4月、5月的降水量,且降水量在15mm以上有利于梭梭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3.
通过应用生态学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木荷种群的结构、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等。结果表明:木荷属于增长型种群,在考虑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值Vpi与V′pi均大于0,木荷种群受外界干扰的敏感性相对马占相思种群较高;种群呈现聚集分布格局;木荷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群落的演替发展,预测林分最终会表现为木荷与马占相思两个优势树种共生的情况,但马占相思树种的相对优势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从基株种群和无性系种群2个水平研究了仙湖苏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仙湖苏铁种群趋向于聚集分布,不同龄级种群的分布格局不同,基株种群幼苗级、幼树级呈随机分布,中年级和成年级呈聚集分布;无性系种群幼苗级表现为随机分布,其它3个年龄级呈现聚集分布。幼苗贮备的不足将严重影响种群的发展,使濒危程度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5.
木荷人工林天然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木荷人工林天然更新形成的多代林中,对林缘、林边、林内、林隙的木荷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各龄级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缘的龄级结构为增长型,与天然种群相似;林边、林内、林隙的年龄结构则呈梭形,种群处于较稳定的时期。林隙的中树分布呈均匀型,表明木荷种群的早期更新受到人工造林的影响;其他各龄级均呈聚集型分布,但聚集强度小于天然种群。  相似文献   

6.
金沟岭林场过伐林更新幼苗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过伐林的更新幼苗株数及其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林分更新幼苗株数分布呈倒"J"型,主要树种更新幼苗株数由多到少依次为色木、冷杉、云杉和椴树,其它树种更新幼苗株数均较少;色木、冷杉和云杉的更新幼苗株数均随幼苗等级的增大而减少,椴树的更新幼苗株数随幼苗等级的增大而增多,红松、榆树和水曲柳株数变化没有规律;逆函数、三次函数、二次函数、复合函数,幂函数、生长函数、指数函数和逻辑函数均符合林分株数分布规律;分布格局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4种聚集度指标法共同检验,结果表明林分及其主要树种更新幼苗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云杉和冷杉聚集强度居前两位.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灵空山4 hm~2暖温带天然油松-辽东栎针阔混交林长期固定监测样地为平台,采用连续样方法进行每木监测,研究了样地中油松和辽东栎2个建群种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发现,油松和辽东栎幼苗各自呈现出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致,且2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似,均表现为在5 m尺度内呈现聚集分布,在其它尺度内则呈现随机分布。表明,油松和辽东栎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以随机分布为主,只在较小尺度内(5 m)呈现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幼苗的年龄结构和高度结构两方面研究了30年生油松纯林下天然更新幼苗的群落关系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群落演替,油松幼苗种群的年龄结构有明显变化,幼苗以7年生-8年生居多;幼苗主要集中在30cm以下种群高度上;幼苗随年龄和高度的增加数量逐渐减少,考虑其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油松天然更新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9.
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渐伐更新林、皆伐更新林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天然更新幼苗的大小级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林与渐伐更新林的更新幼苗大小级结构均属于稳定型种群,有利于种群的连续更新;而皆伐更新林幼苗大小级结构属于下降型种群,不利于种群的连续更新。3种森林类型的幼苗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等级由强到弱顺序为:原始林>皆伐更新林>渐伐更新林。并提出了兴安落叶松合理经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地统计学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对额济纳二道桥胡杨幼苗、幼树、成树以及微生境因子的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不同生活史阶段和微生境异质性的影响,胡杨幼苗趋于聚集分布,而幼树、成树则表现为随机分布;土壤全氮、含水率、全盐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结构,在空间上表现为聚集分布;胡杨幼苗的空间分布与土壤全盐含量呈负相关,而成树与土壤全氮、全盐显著正相关;环境因素与空间因素是影响胡杨种群分布格局的2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前人都是采用样方方法对格氏栲种群数量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而格局分布有可能受样方大小的影响,且分析过程中没有涉及聚块间密度差的问题,因而无法掌握种群的聚块大小差别及聚块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本研究采用无样方距离法,测定不同生境的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分析格氏栲种群格局的强度和纹理.强度以聚块和间隙的密度差来定义,纹理则是体现聚块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与诸聚块间的分离程度.测定结果表明,格氏栲种群格局强度从高到低排列次序为:木姜子>蚊母树>冬青>茜草树>格氏栲>米槠>虎皮楠>木荷;格局纹理从粗到细的顺序是:木荷=木姜子>茜草树>格氏栲=冬青>米槠>蚊母树>虎皮楠.这一测定结果与作者采用聚集度指标测定相同样地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的结果基本相符.因此,格氏栲空间格局类型及分布与格氏栲生物学特性及生境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文成县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冈栎、短尾柯、木荷和红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甜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虎皮楠种群为间隙型;亮叶水青冈、钩栗种群为衰退型,整个群落处于进展演替阶段;各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但集群强度存在差异;群落中,各优势种群均出现了Ⅲ级小树个体数异常减少甚至缺失现象,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13.
苏州光福木荷林林分特征及经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地调查对苏州光福自然保护区木荷林的林分特征、直径分布和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种群在林分乔木层中占绝对优势,并处于旺盛生长期.以Weibull分布拟合光福自然保护区木荷林乔木树种直径,发现Weibull分布均可以较好地描述光福木荷林主要乔木树种分布;偏度为偏左,峰度值为正.林分蓄积量67.211~246.088m3/hm2,其中木荷平均胸径6.473~11.480 cm,平均树高6.35~13.53m,蓄积量32.517~205.598 m3/hm2,占全林蓄积量的31.17%~99.87%.  相似文献   

14.
对粤北典型次生常绿阔叶林的乔木优势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木层物种46科78属119种,林下植被77科141属227种.根据重要值>5%,群落的乔木优势种为木荷Schima superba,虎皮楠Daphniphyllum oldhami,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华润楠Machi...  相似文献   

15.
宁化县木荷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木荷与杉木、马尾松不同混交方式、混交比例的混交林、木荷纯林的生长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木荷更适宜种植混交林,杉木×木荷3∶1比例混交林的木荷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及林分生长量均比杉木×木荷2∶1混交林及木荷纯林更好,具有显著性差异。混交方式以水平带状混交林分生长更好,水平带状混交木荷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平均冠幅均比垂直带状混交及木荷纯林高。杉木与木荷混交应控制好木荷的混交比例,否则会影响混交效果,而且到一定年龄时对林分应进行间伐,控制好林分密度,促进林分生长。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红锥、黧蒴、荷木等6个树种的幼苗生物量、养分含量及其养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红桂木、灰木莲含水率最高,白花油茶其次,荷木、黧蒴次之,红锥最低;白花油茶和红桂木的叶养分含量为N〉K〉P,其他苗木的各个器官的养分含量均为K〉N〉P;各苗木N浓度为叶〉根〉枝干,P浓度为根〉枝干〉叶,各树种器官间的K浓度差异不大;6种苗木的养分贮量均为K〉N〉P,N贮量在不同器官的排序没有一定的规律,红锥、黧蒴、白花油茶枝干部分P贮量最高,荷木、灰木莲、红桂木根部P贮量最高,6种苗木均为叶片部分P贮量较少,荷木、红桂木根部K贮量最多,其余树种均为枝干部分K贮量最多。  相似文献   

17.
介绍在浙南地区发展较快的木荷容器苗的技术应用和推广模式,分析木荷容器苗的特点、技术应用,分析木荷容器苗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以及应用前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油松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代表性树种之一,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研究了太岳山林区天然油松林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油松种群由于缺乏幼苗幼树,径级结构呈倒金字塔型,属衰退型种群;辽东栎、青楷槭等5种阔叶树种种群的径级结构呈纺锤形,属进展种群。油松、辽东栎、杨树、山杏、山楂在整个尺度范围内呈集群分布;白桦与茶条槭在小尺度范围呈明显的集群分布,在中、大尺度变成随机分布;青楷槭在中尺度范围呈随机分布,但是小尺度和大尺度呈集群分布;五角枫在整个尺度上呈随机分布的趋势;赤杨在尺度变化过程中由集群分布变成均匀分布。上层阔叶树和下层阔叶树呈集群分布的趋势,但下层阔叶树随尺度的变化由集群分布变成随机分布。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自然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是种群的一种生存策略或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9.
青石冈林场木荷直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青石冈林场木荷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木荷直径结构规律。运用威布尔分布(Weibull)、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伽马(Gamma)分布进行直径拟合,并结合X2对拟合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木荷林分平均胸径为10.4cm,在5.1~37.1cm之间变动,全距32.0cm,径阶分布范围不大;小径阶的林木数量居多(6~12cm),累计百分比已达到83.7%;4种分布函数中,威布尔分布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对数正态分布,但两者的差异不大,均可用于预测木荷林直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