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圆柏芽枯病是大连地区圆柏最主要的病害,80年代开始在大连布林业科研所苗圃和劳动公园成灾,到90年代初已传播2蔓延到7个县(市)区,从1年生小苗到多年生幼树均能发病。病原菌为壳小圆孢属的真菌,在病叶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侵染发病,6-9月为发病盛期,9月份停止发病。发病除和树种及树龄有关外,还同温度、湿度、降雨量、地形、地势、通风、秀光密切相关。据室内抑菌和大田防治试验,以波美1度石硫合剂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圆柏芽枯病是大连地区圆柏最主要的病害,80年代开始在大连市林业科研所苗圃和劳动公园成灾,到90年代初已传播蔓延到7个县(市)区,从1年生小苗到多年生幼树均能发病。病原菌为壳小圆孢属(Coniothyriumsp.)的真菌,在病叶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侵染发病,6~9月为发病盛期,9月份停止发病。发病除和树种及树龄有关外,还同温度、湿度、降雨量、地形、地势、通风、透光密切相关。据室内抑菌和大田防治试验,以波美1度石硫合剂防治效果为最好,经防治病树普遍恢复了生机,年平均高生长达40cm左右。  相似文献   

3.
松球壳孢菌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证明 ,国内供试松球壳孢菌 (Sphaeropsissapinea)的致病力明显高于美国的B型菌株 ,与A型相似 ,致病性较强。B型也能无伤侵入 ,只是发病率明显低于A型。伤口并不是病菌侵入的唯一途径 ,自新梢伸长至针叶发育完全期间 ,病菌可直接侵入树木当年嫩梢并使之枯萎 ;此后 ,随着梢部组织的不断成熟与老化 ,伤口对病菌侵入与危害的作用才得以显现出来 ,无伤接种时不发病或只产生部分枯叶。气孔也是病菌侵入的途径之一。病菌不但可侵入当年新稍 ,而且还可于枝梢的 2a和 3a生处有伤侵入 ,使之染病甚至死亡。油松(Pinustabulaeformis)、赤松 (P .densiflora)、彰武松 (P .densifloravar .zhangwuensis)较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抗病 ,且彰武松主要表现为“耐病”。幼龄的樟子松较大龄的抗病。树势削弱的枝梢抗病性能降低 ,发病快而重。潜育期和繁殖期的长短与寄主、树势、组织的成熟程度和气温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九寨沟华山松1 a生和2 a生发病枝梢组织分离培养结果,1 a生发病枝梢优势茵株为拟菌点霉属(Phomopsis sp.),2 a生枝梢优势茵株为壳蕉孢属(Cytospore sp.).将两种优势菌株用刺伤法分别在室内、林间接种试验,两种菌株均能使华山松新梢发病枯死,出现的症状完全与自然发病相同.并将发病枝梢再分离,得到同样的接种茵株.初步确定引起华山松枝枯病优势病原茵为拟茵点霉属和壳蕉孢属,属于两种病原茵混合侵染性病害.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1986年在吉林省延边黄泥河林业局采集的长白落叶松树干皮层上分离到该菌。四孢麻孢壳是一种类生菌,是真菌遗传的重要材料。该菌在国内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6.
对枣树焦叶病(又称炭疽病)的病原菌及其发病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的有性阶段为围小丛壳菌,无性阶段为胶孢炭疽菌。对病叶进行分离培养,有一菌株在其菌落上可产生黑色粒状菌核。在菌核上产生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椭圆形,略弯曲,一端稍尖。并有褐色分隔的刚毛。经鉴定确认是墨色刺盘孢菌。本病原以无性孢子在树上的枣吊上越冬,由风传播。病菌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潜育期4~8天。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温、湿度的变化密切相关。一般以每年6月温度为23℃,相对湿度82%时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下旬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80~89%时为病害发生盛期;9月中旬后病害停止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福建省樟树溃疡病的病原菌种类,对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三明市明溪县、南平市建阳区和顺昌县4个地区采集的樟树枝干溃疡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分析,将病原菌进行系统形态学观察,并结合代表菌株的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翻译延伸因子(EF-1α)、RNA聚合酶Ⅱ大亚基(RPB2)和β-微管蛋白(BT)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进化树,最终确定病原菌种类。结果表明,在福建省不同地区内采集到的75份樟树溃疡样本,经过组织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检测,得到43个病原菌株,根据观察病原菌的菌丝生长状态和孢子特征,并结合系统进化树的结果,得到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假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和Lasiodiplodia iranensis 4种类型菌株。接种菌株后发病症状与野外发病症状相同,但致病程度不同,其中小新壳梭孢最强,可可毛色二孢次之,L.iranensis最弱。  相似文献   

8.
通过79个辽宁松球壳孢菌菌株与4个A型和B型标准菌株、5个美国菌株在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方面的对比研究,发现辽宁的菌株在形态上基本一致。辽宁菌株与美国的类型A相近,主要表现在孢子表面平滑,通常无隔或有1个隔,在成品PDA培养基上产生绒毛状、白色至灰色菌落。不同之处在于,辽宁菌株在自制PDA培养基上形成贴在培养基表面的菌落——与类型B相似,分生孢子长度介于A型和B型之间或与后者相近。5个美国菌株与类型A一致。同时发现,培养基的来源对菌落形态研究非常重要;光照使菌落气生菌丝有所减少且出现绿色;培养基和寄主种类对孢子大小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葡萄座腔菌属及其相关真菌的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真菌葡萄座腔菌属无论是在病理学研究还是系统学研究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已经收录了约20个种。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葡萄座腔菌属的系统学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国际上两个重要研究结果: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无性型是Fusicoccum aesculi,而不是Dothiorella gregaria;B.dothidea和B.ribis是截然不同的分类学种。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水平的差距,讨论了今后我国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壳针孢引起多种杨树病害,已危及到森林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概述了Septoria musiva引起的杨树病害症状类型、侵染规律、寄主抗性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包含了大量的空间数据,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管理这些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促进水土保持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成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水土保持工作中的空间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几种空间数据管理的方法,采用基于Oracle 9i数据库平台的Oracle Spatial存储水土保持空间数据,实现了水土保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先对国内冷杉属植物研究作了概要性介绍 ,继后从形态学水平、染色体水平、酶水平以及最新的DNA分子标记等水平上介绍了国外在冷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上的研究状况 ,据此 ,针对目前冷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能源林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首先阐明能源林在世界上的地位,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农村能源利用现状、能源林建设过程及其科研工作进展,指出了我国能源林发展的方向,并对我国能源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Eurycoma longifolia Jack is an herbal medicinal plant of South-East Asian origin, popularly recognized as ‘Tongkat Ali.’ The plant parts have been traditionally used for its antimalarial, aphrodisiac, anti-diabetic, antimicrobial and anti-pyretic activities, which have also been proved scientifically. The plant parts are rich in various bioactive compounds (like eurycomaoside, eurycolactone, eurycomalactone, eurycomanone, and pasakbumin-B) among which the alkaloids and quassinoids form a major portion. Even though toxicity and safety evaluation studies have been pursued, still a major gap exists in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e for commercial utilization and clearance of the Tongkat Ali products with regard to consumer's safety. The present review aims at reviewing the research works undertaken till date, on this plant in order to provide sufficient baseline information for future works and for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相似文献   

15.
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的效果显著,乙烯利刺激割胶技术已在天然橡胶生产中普遍采用,但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的机制还不明确,仍是目前橡胶树产排胶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近年来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机制研究的结果,认为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从水通道蛋白方面探讨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6.
林业科技档案在林业生产活动及林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做好林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注重林业科技文件材料的收集和管理,保证每项林业科技研究档案的系统、准确和完整性,搞好林业科技档案的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17.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除治工作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引入和传播机制,总结了资中县国有林场2007~2018年的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以及采取的防治对策,分析防治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后续防治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珠海海洋温泉旅游度假村的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设计的前期工作——树种选择的学术研究不多,实践中也被轻视。以珠海海洋温泉旅游度假村为例,探讨种植设计中树种选择的程序与方法。提出了需要进行相关的主题和专题研究,以及权衡各因子后的综合排序,形成一份苗木备用表。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大小蠹属的分类研究,以及几种美洲大小蠹的研究情况。并着重概述了过去有关华山松大小蠹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及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控制华山松大小蠹的危害,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甘肃陇南地区的外生菌根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整理结果表明,甘肃陇南地区有与树木共生的外生菌根大型真菌77种,隶属于14科、28属。可作为种质资源信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及植树造林工作中为促进林木生长而利用菌根现象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