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定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种间竞争。2008年研究了2种粉虱在茄子、黄瓜、番茄、辣椒4种寄主植物上的适应性和种间竞争,茄子上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不同起始种群数量二者间的竞争,温室白粉虱对南瓜和茄子的喜好。结果表明:4种寄主植物上,相同基数的2种试虫,烟粉虱建立种群的能力大于温室白粉虱,在茄子上表现尤为明显;在茄子上不同种群基数的竞争条件下,烟粉虱最终可将温室白粉虱取代;温室白粉虱在养虫笼小生境下对南瓜的喜好略大于茄子。表明在同一生境条件下烟粉虱较温室白粉虱有更强的种间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是我国植桑区重要的桑树害虫,在云南植桑区引起危害。针对桑粉虱虫体小,与其他种类粉虱形态相似导致识别困难的问题,基于线粒体COⅠ分子标记进行桑园及周边不同寄主植物粉虱种群鉴定的工作,比较与桑粉虱亲缘关系较近的6种粉虱COⅠ基因序列,设计桑粉虱种特异性引物sfs5-1/sfs5-2,扩增300 bp片段,建立桑粉虱快速分子检测技术。该引物只对桑粉虱COⅠ基因具有扩增能力,而对烟粉虱、温室白粉虱无扩增效果,且对桑粉虱单头成虫、卵粒、幼虫具有较好扩增能力,表现出桑粉虱种的特异性。该引物灵敏性高,对桑粉虱DNA模板最低检测值为0.15 ng/μL。该检测技术简便、高效,可用于桑粉虱鉴定、苗木调运过程害虫检测、种群迁移扩散监测及防控机制研究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适生性,于2007-2008年,通过田间调查确定了青岛城阳、烟台莱阳和济宁邹城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发生情况,并通过室内测定确定了2种粉虱在茄子、烟草、黄瓜和番茄等4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在烟台莱阳地区,烟粉虱的发生较为严重,温室白粉虱分布较少;在青岛城阳地区,温室白粉虱为较大的优势种群,烟粉虱少有分布;济宁邹城地区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布较为均匀,但烟粉虱寄主更为广泛;温室白粉虱在番茄和烟草上的室内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2种寄主植物,而烟粉虱仅在番茄上的存活率偏低。由试验得出,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均表现出不同的适生性。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江都市烟粉虱的寄主及种群消长动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调查了江苏省江都市烟粉虱的寄主植物及种群消长动态.经鉴定烟粉虱寄主达8科44种(变种),主要寄主集中在葫芦科、十字花科、茄科、菊科和豆科等植物,并根据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将烟粉虱的危害程度划分成4个不同的等级,其中蔬菜上危害达4级的寄主有11种.调查结果表明:烟粉虱在露地寄主上属于秋季多发型害虫,始发期在6月中下旬,盛发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烟粉虱在5种蔬菜寄主上的种群数量比较发现,种群数量高低依次为番茄>茄子>黄瓜>甘蓝>辣椒.同时还研究了烟粉虱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西南地区主要粉虱害虫的分布与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查明西南地区粉虱的发生及危害情况,掌握其发生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2008~2009年首次系统地调查了西南地区主要粉虱害虫的分布与危害。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粉虱害虫主要有烟粉虱、温室粉虱、桑粉虱和黑刺粉虱,4种粉虱的寄主植物达37科120种(变种),根据寄主植物上粉虱的数量将粉虱的危害程度划分为4个不同的等级,并做了4种粉虱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陕西菜田烟粉虱和白粉虱的数量结构,为粉虱风险评估和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定点调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关中、陕南和陕北不同生态区、不同季节、不同蔬菜作物以及不同菜田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种群分布和组成进行研究,并结合mtDNA-CO1标记基因实现对陕西菜田烟粉虱的生物型鉴定。结果表明,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分布和种群组成因地区、季节、作物种植模式不同而异。其中烟粉虱均呈现优势分布,并占到种群数量的67.2%~100%。采用标记基因技术、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研究,明确了陕西菜田烟粉虱生物型为Q型烟粉虱。  相似文献   

7.
6种药剂防治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害虫之一,目前寄主植物估计已经超过600种,主要为害棉花、大豆、蔬菜和园林花卉等植物,世界各地每年经济损失超过3亿美元[1]。我国的烟粉虱记载于1949年[2],很长一段时间,烟粉虱不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我国粉虱种群发生动态出现了明显变化,徐婧等[3]报道了Q型烟粉虱入侵浙江杭州、宁波等地,并在辣椒、黄瓜等作物上大发生为害情况;之后在温州大棚辣椒上也采集到Q型烟粉虱。这与罗晨等[4]报道的烟粉虱有逐年加重为害与蔓延的趋势相吻合。为了有效控制辣椒烟粉虱为害,作者选取了6种药剂进行防治烟粉虱田间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B型烟粉虱常与温室白粉虱混合发生,两者很难区分,为加强对B型烟粉虱的监测与控制,防止B型烟粉虱在阿克苏地区的扩散与蔓延,保障全区番茄生产的安全,本文将B型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从形态特征上进行区分,并提出相应检测与防控措施. 一、烟粉虱危害及形态特征 1.寄主及危害特点 烟粉虱分为Q型烟粉虱和B型烟粉虱,俗称小白蛾,原产于北非、中东地区,是热带、亚热带保护地及大田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寄主植物种类有600余种,除危害棉花、烟草、蔬菜等经济作物外,还可危害观赏植物及杂草.在新疆,由于特殊气候条件,该虫主要发生在种植番茄、黄瓜、茄子、芹菜、小油菜等蔬菜的棚室中.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活力测定法分析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B型烟粉虱种群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苘麻、番茄、茄子和黄瓜4种寄主植物中,取食茄子的B型烟粉虱种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是取食番茄的2.64倍,且差异显著,取食苘麻与番茄的B型烟粉虱种群之间SOD活力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取食茄子的B型烟粉虱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是取食苘麻的3.13倍,且差异显著,取食苘麻与番茄的B型烟粉虱种群之间的POD活力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4种寄主上的B型烟粉虱种群的羧酸酯酶(CarE)活力以取食茄子的最高,其次为苘麻、番茄,最低为黄瓜;取食黄瓜的与取食其他3种寄主植物的B型烟粉虱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之间差异极显著,取食苘麻与茄子的B型烟粉虱种群GSTs活力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1危害特点 粉虱是保护地蔬菜的主要害虫,其种类主要有白粉虱和烟粉虱两种,其中烟粉虱危害较重。烟粉虱又称棉粉虱、甘薯粉虱,俗称小白蛾。其主要寄主有蔬菜、园林植物、烟草、观赏植物、棉花等,棚室蔬菜以番茄、黄瓜、茄子、西葫芦、洋白菜、芹菜、小油菜等为主。烟粉虱繁殖力极强,其虫态历期短、世代重叠、虫量大,即使采取农药防治措施,只要有少量虫口残存,极易在短期恢复虫口种群密度,对作物造成危害。它通过刺吸植物的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生长不良,果实着色不正常,虫量大时引起霉污病,叶子、果实上长满黑霉,甚至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