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Copula理论(技术)是一种建立在联合分布的基础上,可以按照不同的要求灵活构建出所需数学模型的函数理论。由于能够更好地刻画出随机变量间非线性、非对称、非正态的分布特征,Copula理论近20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之中。介绍了多种常用Copula函数以及主要的相关性度量指标,利用多种不同的常规Copula函数模型,分别对不同阶段沪、深股指日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不同Copula函数模型之间的拟合效果做了比较。对比分析发现,"牛市"时2个市场间的相关性最弱,该阶段t-Copula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北京山区天然林乔木树种种间联结与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研究了北京山区天然林群落13个乔木种群的种间关联(或相关)性,并对13种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种间联结方面,山杨和色木槭、白桦和黒桦、白桦和色木槭、白桦和山杨、白蜡与胡桃楸等这些种群形成显著的正联结.在总的种群中,总体上呈现负联结趋势,呈极显著和显著正联结的种群所占比率较低,说明北京山区以天然次生林为主的森林群落仍然处于不断的发展演替过程之中.(2)在生态位方面,白桦、槲栎、白蜡、黑桦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而色木槭、大果榆、山杏、侧柏的生态位宽度较小.(3)在生态位重叠指数中,白桦和山杨、色木槭和白桦、白蜡和胡桃楸、色木槭和山杨生态位重叠较大,而侧柏、槲栎、臭椿和大果榆与其他的多个主要树种的生态重叠指数较小.  相似文献   

3.
1996~2005年来玛纳斯河水质评价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43-1444,1446
通过对玛纳斯河10年来的水质监测资料的研究分析,从中寻找出该流域的地表及地下水质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玛河径流形成区及山前倾斜平原区水质一直保持在1级未受污染级别;山前倾斜平原区地下水中挥发酚以及氮素含量逐年上升,但总体水质仍然保持在1级未受污染级别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为探索植物群落演替及原生性植被类型的恢复提供依据,为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在福建将乐林场选取重要值较大的22个树种,利用种间联结指数VR研究群落的整体关联性;利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种对间的联结性。【结果】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种间联结指数VR为1.014,主要种群总体呈现较弱的正关联。231个种对中,χ2检验结果显示,正、负关联的种对数分别为110和119对,正负关联种对数的比值为0.924;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种对数占总数的11.3%。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正、负相关的种对数分别为77和153对,正负关联种对数的比值为0.503;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占总数的7.4%。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正、负相关的种对数分别为100和129对,正负关联种对数的比值为0.775;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占总数的13.9%。【结论】福建将乐林场的常绿阔叶次生林总体联结程度较小,22个主要树种种对间关系以负相关较多,种间关联性不明显,主要种群独立出现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居民食物氮消费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能  许振成  彭晓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32-10334
通过分析1981~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物氮年消费量的趋势变化,并进行ARIMA模型时间序列预测分析,以揭示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家庭食物氮消费的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氮年消费量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处于轻微的上升趋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居民食物氮消费量仍然保持持续上升状态,并且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氮消费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1981~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物氮年消费量的趋势变化,并进行ARIMA模型时间序列预测分析,以揭示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家庭食物氮消费的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氮年消费量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处于轻微的上升趋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居民食物氮消费量仍然保持持续上升状态,并且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7.
云顶山草本植物功能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功能群是植被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对植物功能群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谱系多样性和演替规律,同时,可为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野外样方的调查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山西云顶山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优势种的植物功能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表明,有46个种对正关联极显著(P<0.01),有5个种对负关联极显著(P<0.01);有24种对正关联显著(P<0.05),有10个种对负关联显著(P<0.05);有996个种对关联不显著(P>0.05)。2)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有72个种对正相关极显著(P<0.01),有9个种对负相关极显著(P<0.01);有33种对正关联显著(P<0.05),有8个种对负关联显著(P<0.05);有959个种对相关不显著(P>0.05)。3)经Fisher精确检验关联不显著(P>0.05)的种对(996)占总种对的92.14%,而经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相关不显著(P>0.05)的种对(959)占总种对的88.71%,这意味着草本植物优势种间的生态位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化。4)综合Fisher精确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将云顶山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划分为5个功能群:亚高山草甸植物功能群、中山草丛植物功能群、低山草丛植物功能群、森林和灌丛植物功能群和森林植物功能群。云顶山植物功能群与植物群落类型、生境、植物生活型和生态位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蒋慧  于磊  鲁为华  蒋文生  曾全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23-6224,6232
应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计算分析,对昆仑山西段天然草地18个优势植物种共153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或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χ2检验有16个种对呈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4个种对呈显著或极显著负关联;而秩相关表明,有45个种对呈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35个种对呈显著或极显著负关联。也就是说,大多数种群之间关系松散。种群之间正关联主要由于它们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征,对生境有相似的要求;而种群之间的负关联主要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对生境有不同的适应性或存在相互竞争,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相似文献   

9.
回归分析方法是数理统计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微软公司的软件EXCEL提供了解决回归问题的十分方便的方法。以白花椰菜的株展和单球重,株展和单株重的关系为例,介绍利用EXCEL解决一元线性回归问题的方法,建立相应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辅以线性拟合图形比较预测值和真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属性值为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决策方法。将AHP与熵权法得到的属性权重运用博弈论均衡思想构建优化模型,并运用混合罚函数来求解最优组合权重。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思想计算各属性的关联度,将得到的各方案关联度与最优权重按自身大小进行标号,分别作为秩比较序列与秩标准序列带入Spearman秩相关系数计算中,将得到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大小用于优序排列。最后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典型相关分析在中国地方猪种系统保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并以47个中国猪种体尺,繁殖及肥育等17个数量性状资料为分析对象,通过典型相关系数探讨了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在畜禽系统保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3414设计,分析N、P、K肥料三要素,建立4水平,14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根据田间试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出氮磷钾与大豆产量的关系,分析相关性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出最佳施肥量和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13.
对三个不同熟期的小麦推广种进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推迟播期相对增强品种抗寒力,分蘖减少,成穗率增加,株高降低,剑叶面积扩大,生育期缩短,收获获期拖后,单株产量因素欠佳,单穗粒数增多,穗重叶比逐次下跌等。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在柳树杂种无性系林分中,采摘自由授粉种子,通过超级苗选择,建立苗期试验林。经研究认为:实生苗木群体变异广泛,选择优质苗木的可能性较大,并初步选择出速生优良无性系N4.2、N2.2、B1.3和B1.1,同时测算了某些性状间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5.
外源DNA导入小麦变异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力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几种植物总DNA片段导入小麦,对变异后代5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及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株高的遗传力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和穗长。每穗粒数和每株穗数的遗传力最小。遗传变异系数以每株穗数和千粒重最高。在相关系数方面,株高与千粒重、株高与每株穗数、穗长同每穗粒数都有极显著的遗传型正相关;株高与每穗粒数、穗长与每株穗数、每株穗数与生产粒数、每株穗数与千粒重4对性状间  相似文献   

16.
非参数统计中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现象之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一个统计指标,它既可以用来衡量线性相关的现象,也可用来衡量一些非线性相关的现象。主要阐述了非参数统计中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应用,阐明了相关系数在线性和非线性相关条件下,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从而对相关密切程度做出正确判断。在此基础上,还着重强调了相关系数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麦品质分析项目数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0个小麦品种多个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指出,3 个品质性状与4个、个和8个品质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5、0.8747,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4个品质性状与6个和8个品质性状间的相关系数 0.9715和0.9519;6个品质性状与6个和8个品质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为0.9768,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南山种羊场1994年出生的新疆细毛羊的 9月龄的羔羊和15月龄的育成羊分别测定其重要经济性状,并进行性别内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9月龄羔羊和15月龄育成羊间的毛束长度、净毛质量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6,而体质量、纤维直径的相关数则大于0.3。  相似文献   

19.
注意到最近的幂等矩阵秩的讨论,指出了相关文献之间的联系和不足,简化了其证明过程,并说明这些讨论与在概率统计和矩阵理论中都有重要价值的Cochran定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11个小麦品种(系)的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株高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单株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对单株产量贡献最大,单株穗数次之,千粒重和株高的效应较小,其中株高表现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