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避免按不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种后给母猪生产和仔猪生长发育等带来负面影响,如仔猪应激、妊娠母猪流产及胚胎死亡等,以抗体测定为依据对猪瘟、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程序作了相应调整。结果表明,后备母猪在配种前4周接种猪瘟疫苗、150日龄和200日龄接种伪狂犬病疫苗,母猪在断奶时接种猪瘟疫苗、产前3周接种伪狂犬病疫苗,仔猪分别在21日龄和50-6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不仅能产生良好的保护力,而且操作方便,并可克服以往免疫程序给母猪和仔猪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浙江畜牧兽医》2006,31(4):29-29
1常规预防免疫(1)猪瘟弱毒苗仔猪20日龄首免,55~60日龄第2次免疫,种公猪、繁殖母猪每年加强免疫2次。(2)猪口蹄疫灭活苗仔猪30~40日龄首免,60~70日龄第2次免疫,种猪每隔6个月免疫1次。2种猪必须预防免疫(1)猪伪狂犬病弱毒苗母猪配种前1月免疫,成年公猪每年免疫1次。(2)繁殖与呼  相似文献   

3.
1母猪 母猪6月龄时要驱体内、外寄生虫,可将健康经产母猪与后备母猪混养一段时间,同时让公猪隔栏互相接触。后备母猪外阴必须选择发育正常,同时有12个以上排列整齐的乳头。饲料适当减少,至配种以后为止。配种前1个月注射猪瘟、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按不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种后给母猪的生产和仔猪的生长发育等带来负面影响,如仔猪应激,妊娠母猪流产及胚胎死亡等,金华种猪场以抗体测定为依据对猪瘟、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效果作了相应的试验后得出:后备母猪在配种前3周接种猪瘟疫苗,150日龄和200日龄接种伪狂犬病疫苗;母猪在断奶时接种猪瘟疫苗,产前3周接种伪狂犬病疫苗;仔猪分别在21日龄和50~6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5.
1做好疫苗免疫要做好后备母猪配种前的疫苗免疫,对母猪分期注射蓝耳病、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疫、猪瘟、乙脑(春秋季节)和口蹄疫(季节性)等病的免疫,以预防母猪不孕、早产、流产、产死胎和产仔不成活等病症。以上每种疫苗可每次间隔5-7天注射1次,也可以选择灭活疫苗同时免疫(分针免疫),就不会影响母猪发情配种,也建议在配种前都做好。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按不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种后给母猪生产和仔猪生长发育等带来负面影响,如仔猪应激、妊娠母猪流产及胚胎死亡等,以抗体测定为依据对猪瘟、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程序作了相应调整.结果表明,后备母猪在配种前4周接种猪瘟疫苗、150日龄和200日龄接种伪狂犬病疫苗,母猪在断奶时接种猪瘟疫苗、产前3周接种伪狂犬病疫苗,仔猪分别在21日龄和50~6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不仅能产生良好的保护力,而且操作方便,并可克服以往免疫程序给母猪和仔猪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青岛某大型养猪场地处城阳区,饲养有杜洛克、长白等优良品种。饲养种母猪600多头,种公猪13头,全部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母猪平均每胎产仔数为9.75头。现存栏种公猪、母猪、仔猪、育成和育肥猪共有6500多头。全部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种母猪免疫过猪瘟、蓝耳病(PRRS)和伪狂犬病的二联灭活疫苗及细小病毒灭活疫苗。该场母猪免疫程序是:配种前一个月免疫4倍量猪瘟冻干苗,母猪产后在仔猪断奶前后进行猪瘟窝防(仔猪和母猪同时免疫)。  相似文献   

8.
1接种疫苗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目前无良好的治疗药物,主要依靠注射疫苗预防。猪细小病毒的预防,初产母猪和育成公猪在配种前1~2个月接种疫苗。乙型脑炎的预防,对后备母猪在5~6月龄注射弱毒苗或灭活苗,每年2次,其他猪应在流行季节来临前1个月注射灭活苗。猪伪狂犬病的预防,母猪配种前及临产前  相似文献   

9.
<正>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母猪的生产管理是养殖场的兴衰繁荣的根基,仔猪的饲养管理也是重中之重。本文介绍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1母猪的饲养管理1.1母猪孕前的管理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根据母猪本身的免疫程序,要做好以下几项免疫,A猪瘟的免疫、B蓝耳病的免疫、C伪狂犬病的免疫、D细小病病毒的免疫等。做好免疫能提高出生仔猪的母源抗体,降低怀孕  相似文献   

10.
疫苗种类免疫次数建议使用疫苗伪狂犬病疫苗气喘病疫苗萎缩性鼻炎苗蓝耳病疫苗细小病毒疫苗乙脑疫苗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双联苗猪瘟口蹄疫3~4次/年2次/年3次/年2次/年1次/年1次/年2~3次/年农业部批准生产(进口)苗注射2mL德国产进口苗首次临产前免疫二次或免疫后隔20d再免疫一次以后临产前免疫一次或每6个月免疫一次肌肉注射2mL使用农业部批准的蓝耳病疫苗细小病毒和乙脑疫苗可同时注射生产母猪2~3月份注射9~11月份,交巢穴注射注射剂量各为4头份,空怀(产后15d至配种前)同时注射口蹄疫建议交巢穴注射注:伪狂犬病、气喘病、萎缩性鼻炎…  相似文献   

11.
在750头基础母猪的规模化种猪场,由于引入未经检测的带毒公猪导致猪群感染伪狂犬病,通过对所有公猪和其他猪群抽样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果断清除带毒公猪,采用人工授精配种以及选用高质量班基因缺失弱毒活苗强化母猪群和仔猪群伪狂犬病免疫,加强消毒隔离,提高生物安全措施,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成功净化了伪狂犬病,明显提高了种猪的繁殖表现和生产成绩,伪狂犬病净化取得显著成效。由于伪狂犬病在中国呈流行性发生,为消除伪狂犬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猪场有必要考虑控制并最终净化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12.
<正>1提高母猪产仔数和泌乳力的措施1.1强化免疫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母猪繁殖障碍,导致胎产活仔数减少,甚至繁殖失败。要因地制宜制订免疫程序,配种前必须按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以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减少死胎、弱仔的发生。1.2科学饲养管理要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母猪要适时配种,以提高受胎率;要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控制好母猪膘情,母猪如果过于肥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沧州地区猪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后伪狂犬病毒的感染情况,对本市13个注射过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苗的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阳性率相差较大,沧县、盐山县、黄骅市、肃宁县血清阳性率较高,泊头市、河间市猪伪狂犬病阳性率较低;300头母猪以上的猪场阳性率(54.05%)低于平均阳性率(63.34%),100头母猪以下猪场阳性率最高达72.53%(66/91);1胎阳性率低于平均阳性率,而4胎以上的母猪高于平均阳性率;每年免疫2次的母猪阳性率明显高于每年免疫3次的母猪;30日龄内与31~60日龄的商品猪伪狂犬病阳性率相差不明显,60日龄以上的仔猪阳性率最小,低于平均值;未免疫疫苗的仔猪阳性率最高28.57%(12/42),而免疫2次的商品猪阳性率最低14.58%(7/48)。  相似文献   

14.
3妊娠和产仔母猪病名/病因防制措施可使用商品痊苗或自体疫苗,配种前5周和2周进行两次免疫。配种前3周开始每6个月免疫一次(见l)休药期治疗方法休药期特异性感染引起早期胚胎死亡:细小病毒非特异性感染引起早期胚胎死亡:细菌病毒将母猪与青年母猪混群,于配种前混群30天使其产生抗细菌和病毒的能力。除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病外,其他病可行治疗刀MMA综合征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链球菌(待定种)棒状杆菌及其他细菌管理因素营养缺陷未知病因无乳症:便秘饲喂经药敏试验检测有效的抗生素。制备自体菌素,产仔前6周和2周进行两次…  相似文献   

15.
从一伪狂犬病阴性场选肉仔猪77头,均在2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1头份,免疫前采血,以后每间隔两周采血1次直至18周龄,检测并分析每份血样中的gE和gB抗体。另从一伪狂犬病阴性场选后备母猪50头,于77、147、175日龄肌注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于40、60、76、91、114、143、161、173、191、226日龄采血,检测并分析每份血样中gB抗体。结果表明,肉仔猪各周龄伪狂犬病野毒抗体(gE)均为阴性,疫苗母源抗体(gB)随日龄的增加而下降,但在114日龄有5头猪gB抗体阳转;免疫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的后备母猪,首免后抗体上升,二免后抗体明显上升、并保持高水平,第3次免疫后抗体较二免后上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可引起仔猪大量发病死亡,母猪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育肥猪生长发育缓慢,经济损失惨重。为净化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试验采用综合性的净化措施,除淘汰病猪及抗体检测阳性猪、加强饲养管理等技术措施外,采用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免疫试验,结果母猪一次免疫合格率为90.74%,仔猪二免后的免疫合格率为94.44%。  相似文献   

17.
1增加胎产活仔数 1.1强化免疫 在养猪生产中,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都可不同程度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导致胎产活仔数减少,乃至繁殖失败。为减少这些疫病的发生,将损失降至最低水平,要因地制宜地制订好免疫程序。在配种前必须切实搞好免疫,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减少死胎、弱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福建宁德某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应用ELISA法对待配后备母猪、繁殖母猪(怀孕40d母猪、怀孕70d母猪和哺乳母猪)、公猪以及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和160日龄商品猪血清同时进行猪伪狂犬病gE和gB抗体检测,以掌握不同阶段猪伪狂犬病野毒的感染情况并制定适合本场的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免疫程序调整以后的检测结果显示:通过对不同猪群伪狂犬病疫苗程序的调整,商品猪后期和待配后备母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为阴性,说明目前场内采用实验室检测调整伪狂犬病免疫程序的方法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9.
正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所有危害母猪繁殖能力的传染病中已经跃居第二位,仅次于蓝耳病,给养猪业带来了沉重的损失。本文将介绍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供参考。1预防为主1.1疫苗接种所有达到育龄的种猪应该在配种前,必须对其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因为受孕母猪如果不幸患病,则会引起怀孕周期大幅缩短,发生早产、流产、死胎等症状。需要注意疫苗接种次数应不少于2次,两次均可采用缺失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20.
1 免疫模式 在配种前最少2个月将选定的公猪引进猪场,在8月龄时才可以配种.引进后的第1个月,对传染性流产病、伪狂犬病再测定1次,驱内外寄生虫.隔离1个月给予无药添加的饲料,观察是否有下痢、跛足、肺炎及其他病症.引进后的第2个月(2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菌苗、萎缩性鼻炎菌苗、细小病毒疫苗、乙脑疫苗、猪喘气病灭活菌苗.观察其配种能力,检查清液,之后才将配种的母猪与其隔栏接触,加强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