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转基因种子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定性PCR检测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蛋白检测法和生物表现型检测法,并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应用和优缺点,可供转基因种子检测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192份玉米品种为材料,用7对SSR引物对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和常规的变性PAGE银染检测两种SSR标记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的SSR标记片段大小一致。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法检测的结果更为精确、灵敏、高效,更适用于高通量材料的检测分析。对少量材料进行检测分析以及SSR标记的筛选时,使用常规的变性PAGE银染检测法更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定量PCR检测方法如内参照法和竞争PCR法,因为在达到平台期后才能对其进行检测,由于PCR扩增已经过了对数期,其检测重复性相对较差.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直接监测PCR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变化,以获得目的区段扩增产物定量的结果,直接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操作简便无污染.本文通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原理、分类、方法和应用4个方面阐述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PCR技术基础上结合荧光染料发展起来的一种核酸定量技术,能快速、灵敏,并有效地对核酸进行定量检测,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领域。本文就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原理、荧光染料,管家基因以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使用实时荧光PCR对深加工的饲料菜籽粕进行转基因检测的研究,就DNA抽提、纯化和实时荧光PCR过程中使用样品DNA的最适浓度等方面,对检测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并探讨了如何根据所得荧光曲线的Ct值判定菜籽粕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6.
利用组织研磨仪快速处理水稻种子样品,采用高通量的磁珠纯化系统提取样本DNA,提取的核酸通过紫外吸收检测其纯度,应用普通PCR检测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水稻内源基因SPS、靶基因ATAF1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普通PCR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方法均表现快速、准确、特异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创建一种简单快捷、成本低廉、灵敏准确及可靠性强的高通量鉴定转基因玉米MON89034转化体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对转基因玉米MON89034品系进行检测,并针对转基因玉米MON89034靶标基因设计高效稳定的引物和探针,使用zSSIIb基因作为内源基因,避免检测出现假阴性,将反应体系及条件优化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扩增,初步建立转基因玉米MON89034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通过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大样本可靠性测试验证,继而创建出一种高通量鉴定转基因玉米MON89034转化体的检测方法。通过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转基因玉米、非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的DNA混合模板检测得出的结果表明,多种作物DNA混合模板可在单根PCR反应管内实现对zSSIIb基因和MON89034的同时检测,并在2 h内完成检测得到准确结果。目前,建立的该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可用于多个转基因作物样品间快速筛查,检测快速,结果准确,可满足大多数检测机构日常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TA克隆构建含MOC1基因cDNA片段的重组质粒,作为TaqMan定量检测水稻分蘖基因MOC1 mRNA的标准品,建立了检测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从水稻分蘖芽总RNA中逆转录扩增总cDNA,PCR扩增MOC1基因中设计的目的片段,将纯化的目的片段与pMD19-T Simple载体连接,转化宿主菌JM-109,提取重组质粒DNA,PCR鉴定并测序分析。纯化质粒并检测260nm吸光值,确定重组质粒原液的拷贝浓度并以此制备荧光定量PCR梯度浓度标准品。对重组质粒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建立了MOC1基因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检测灵敏度达10^2拷贝,线性范围为10^2-10^7拷贝,阈值循环数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扩增效率高(E=92.8%)。成功建立了MOCI基因实时荧光PCR定量标准品,且TaqMan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可对水稻分蘖基因MOC1 mRNA的表达进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9.
风信子黄腐病菌是我国禁止入境的病原细菌之一,我国目前尚无该病的发病报道.本研究根据风信子黄腐病菌基因组16S-23S ribosomal RNA intergenic spacer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具有稳定点突变特异性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风信子黄腐病菌有很强的荧光信号,供试的其它7种病原细菌菌株均没有荧光产生.与常规PCR相比,实时荧光PCR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病害的快速诊断和口岸检验检疫应用.经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稳定的风信子黄腐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土壤中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的实时荧光定量体系的方法,根据辣椒疫霉菌保守的ITS序列设计的特异性荧光实时定量PCR的引物,通过对保守序列构建克隆文库,筛选阳性克隆子,制备用于实时荧光定量体系的标准品,从而构建优良的标准曲线。利用构建的标准曲线和优化的实时荧光定量体系对人工接种含梯度浓度的辣椒疫霉菌的土壤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辣椒疫霉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体系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R2=0.980,斜率为-3.295,扩增效率为101.1%,线性方程为Y=-3.295X+44.484,标准品的检测下限为1.000×102拷贝,带菌土壤的检测下限为1.236×103拷贝,约为4.887pg基因组DNA。经过土壤样品试验,得出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845,表明所建立的辣椒疫霉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隆氢化酶3大亚基(HyA3L)和甲酸氢酶抑制因子(hycA),研究其在阴沟肠杆菌产氢代谢中的作用和机制,笔者利用CODEHOP设计阴沟肠杆菌NRRL B-414 HyA3L和hycA简并引物,选用引物HyA3J和HycAJ扩增基因组DNA,分别得到约1500、150 bp的PCR产物,该产物连接pMD18-T载体,并克隆转化至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中,经筛选后测序。推导的HyA3J扩增产物氨基酸序列与Enterobacter sp. 638的HyA3L蛋白一致性最高达到99%,仅有3个氨基酸的差异,表明其为阴沟肠杆菌的HyA3L;推导的HycAJ扩增产物氨基酸序列与Enterobacter cloacae subsp. cloacae ATCC 13047的HycA蛋白一致性最高达到92%,仅有4个氨基酸的差异,表明其为阴沟肠杆菌的hycA。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采用CODEHOP程序设计的简并引物可信性强,阳性率高。阴沟肠杆菌NRRL B-414的氢化酶3大亚基和甲酸氢酶抑制因子部分基因的成功克隆,为通过代谢工程手段敲除氢化酶3大亚基和甲酸氢酶抑制因子的基因全长克隆奠定基础,不但增加了这2个基因的资源,也可为其基因敲除等代谢工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2.
阴沟肠杆菌flavocytochrome C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克隆flavocytochrome C,研究其在阴沟肠杆菌产氢代谢中的作用和机制,笔者利用CODEHOP设计阴沟肠杆菌NRRL B-414的flavocytochrome C简并引物,选用引物FlacJ扩增基因组DNA,分别得到约1740 bp左右的PCR产物,该产物连接pMD18-T载体,并克隆转化至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中,经筛选后测序。该基因片段长1740 bp,编码579个氨基酸,G+C含量为58.51%,A+T含量为41.49%,其在GenBank注册号为GU565952。推导的FlacJ扩增产物氨基酸序列与Enterobacter cloacae subsp. cloacae ATCC 13047的flavocytochrome C蛋白一致性最高达到95%,573个氨基酸编码序列中仅相差28个氨基酸,表明其为阴沟肠杆菌的flavocytochrome C基因。实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已成功克隆到阴沟肠杆菌的flavocytochrome C的部分基因,不但增加了该基因的资源,也可为其产氢代谢工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工作基础,同时也再次证明采用CODEHOP设计简并引物进行同源家族基因克隆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3.
鼓槌石斛内生细菌分离、 鉴定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微生物农药和肥料生产提供菌种资源,用组织分离法从鼓槌石斛健康组织分离内生细菌,用对峙法和抑菌圈法筛选拮抗菌株;以平板法筛选解磷、解钾和固氮菌株;以田间试验检验固氮菌株的增产效果;用PCR扩增功能菌株的16S rDNA,结合菌株的菌体、菌落形态特征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确定功能菌株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鼓槌石斛组织共分离到33株内生细菌,数量和种类为根〉茎〉叶;其中GB7属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B16属链霉菌(Streptomyces sp.),GB8、GB9、GB21属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均有病害生防功能;GB2属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GB20属肠杆菌(Enterobacter sp.),具解磷功能;菌株GB1属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oxytoca),具固氮功能。  相似文献   

14.
非培养方法解析烟草根部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烟草根部内生细菌多样性,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烟草根部总DNA,利用细菌16 S rDNA基因通用引物对烟草根总DNA进行16 S rDNA扩增,构建烟草根部内生细菌16 S rDNA克隆文库;挑取具有不同酶切谱型的克隆进行测序、比对并构建16 S rDNA基因系统发育树。构建的烟草根部内生细菌16 S rDNA克隆文库中,155个克隆分属于36个不同的分类单元,Blast结果表明,大部分克隆与已知细菌的16 S rDNA序列相似性较高,分别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Alpha、Gamma、Beta亚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寡养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嗜甲基菌属(Methylobacillus)、食酸菌属(Acidovorax)、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16个属,其中13.5%的克隆序列与非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a)的相似性在93%~99%之间,假单胞菌属细菌是烟草根部内生细菌的优势种群。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烟草根部存在较为丰富的内生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并且潜藏着未知的内生细菌资源。  相似文献   

15.
耐氨固氮菌浸种对蔬菜幼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曹毅  温海祥  邓日烈  肖洪东 《种子》2002,(3):37-37,46
研究了施用耐氨固氮型的催娩克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混合菌剂对蔬菜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0ml清水中加入2ml或1ml菌剂浸种2h可分别促进菜心、小白菜、菠菜和生菜的生长及提高幼苗素质。  相似文献   

16.
乳制品因原料奶污染及产品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极易污染大肠菌。从68个常见乳制品和工业产品的大肠菌群阳性样品(包括冷饮、奶粉和酸奶)中分离得到了143株菌,通过对分离菌株进行的生理鉴定试验,确定筛选出108株疑似大肠菌,生化鉴定试验最终确定45株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15株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2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和21株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基本明确了乳制品中受污染的大肠菌群种类及受感染的比例,对今后建立乳制品中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和对生产、品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侧翼序列克隆方法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克隆已知序列的侧翼DNA区域是基因操作实验中经常面临的任务之一。自PCR技术发明以来,以其为基础克隆侧翼序列的方法不断开发,如反向PCR(inversePCR)、捕捉PCR(capturePCR)、VectorettePCR、抑制PCR(suppressionPCR)、T接头PCR(T-linkerPCR)、多功能接头PCR(versatilecassettePCR)、AluPCR、热不对称交错PCR(thermalasymmetricinterlacedPCR)和DNA步行—复性控制引物(DNAwalking-an-nealingcontrolprimerTM)等。本文对上述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据此将其归为三大策略,即连接成环PCR、外源接头介导PCR和半随机引物PCR。对不同的策略和同一策略中不同的方法的优缺点亦进行了比较,进而讨论和展望了它们的主要应用领域和潜力,以期对实际操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3种PCR程序扩增甜菜SSR及InDel标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扩增出条带清晰、非特异性条带少的SSR/InDel标记产物。选择来自6个国家的12份不同基因型甜菜品种,利用SSR及InDel两种标记方法,Touch-down PCR、梯度PCR及常规固定退火温度PCR三种反应程序扩增产物。通过比较扩增产物的多态性、稳定性、清晰度选择适合两种分子标记方法的PCR反应程序。结果表明:Touch-down PCR法可以通过一次反应即顺利扩增出带型清晰,无无效带,扩增效果稳定的样本产物。梯度PCR法扩增结果不稳定,有非特异性条带出现并且弥散现象严重。固定退火温度PCR扩增结果因引物不同而差异较大,同时伴有弥散现象。Touch-down PCR扩增产物特异性,稳定性均高于梯度PCR及固定退火温度PCR,且较梯度PCR法省略了摸索最适退火温度的过程。因此,推荐使用Touch-down PCR程序进行甜菜SSR与InDel分子标记法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松毛虫肠道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产蛋白酶能力高的细菌资源。采用酪蛋白平板法从松毛虫肠道中分离筛选得到16株产蛋白酶的菌株。通过比较透明圈大小和测定发酵后酶活力,筛选出一株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2N01。根据序列比对结果,构建关于2N01的系统发育树,将其鉴定为Enterobacter hormaechei。研究培养条件对该菌株生长的影响,确定2N01产酶培养的最适温度是40℃,最适pH 8.0,培养72 h左右出现产酶峰值,酶活力达50.07 U/mL。通过研究表明,菌株2N01是产蛋白酶的较好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福寿螺消化纤维素的生理机制,本研究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福寿螺胃肠内容物的菌群结构。无菌条件下采集福寿螺胃、肠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以通用引物扩增细菌16S rDNA V3区;DGGE电泳,回收、克隆、测定DGGE优势条带。结果表明,雌雄福寿螺胃肠菌群结构相同,均为22种细菌;10个明显条带的序列分别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铁单胞菌属(Ferrimonas sp)和5个不可培养的细菌的16S rDNA V3区序列高度相似。分离到2株细菌,其中1株为腐败希瓦氏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