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兵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4):625-625,627
剖析了有机茶的涵义,分析了有机茶基地的环境质量,结合浙江有机茶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浙江有机茶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普洱市有机茶发展现状、有机茶发展的优势、制约有机茶发展因素的分析探讨,结合普洱市茶叶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普洱市有机茶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黄山市发展有机茶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黄山市茶叶生产现状和黄山市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了有机茶生产效益分析,认为在黄山市大力发展有机茶生产大有可为。提出了有机茶生产和加工的基本要求及发展有机茶生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将低碳理念与有机茶发展相结合,探索低碳经济条件下有机茶生产模式,可促进有机茶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有机茶生产中的低碳农业技术,介绍了更香有机茶生产管理中的低碳措施,以期为有机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丽水有机茶现状及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兵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134,139
介绍了丽水有机茶发展现状,分析了丽水有机茶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结合丽水实际,提出了丽水有机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休宁县兰田镇有机茶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兰田镇发展有机茶的优势资源和必要性,提出了发展有机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的加工包装储藏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推广有机茶标准化生产,提高有机茶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根据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的实际要求,以规范加工、包装、储藏等为主要内容,制定了有机茶生产环节较为详细的技术措施和执行标准及规则。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有机茶开发现状与主要技术措施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湖南省发展有机茶的必要性和有机茶开发的现状,总结了湖南生产有机茶的境,保证鲜叶原料来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茶园可持续生产;三是推广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技术,防治好茶园病虫害,保证茶叶高产优质;四是建立有机茶质量管理体系,防止有机茶第二次污染.提出湖南省有较多适合有机茶发展的生态条件,但要做到既要积极创造条件,也要慎重发展,以利准确定位,克服盲目性.  相似文献   

9.
广西凌云县浪伏和西林县古障有机茶基地是于2002年广西建设的第一个有机茶基地,品种为凌云白毫茶,乐业县自2003年以来陆续建成4家有机茶企业,茶叶品种均以凌云白毫茶为主,该品种为群体品种,符合有机茶品种技术标准要求,亦是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在有机茶产业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乐业县的有机茶产业中,凌云白毫茶品种种植面积占有机认证面积的70.50%,在百色市的有机茶种植面积中占90.17%。百色市有机茶鲜叶产量2100 t,凌云白毫茶品种产量为1930 t,占91.90%。  相似文献   

10.
自2000年实施“有机茶工程”以来,浙江省有机茶产业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全省已有141家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组织获得了有机茶颁证,颁证有机茶园(含有机转换)0.5万hm2,颁证有机茶产量(含有机转换)近4000t,约占全国有机茶总量的50%。有机茶的快速发展,给浙江省茶叶产业带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富硒茶产区提供高效优质安全的施肥措施,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配施磷、钾肥(O1-O6),单施有机肥(O7、O8),尿素配施磷、钾肥(U1-U6),单施尿素(U7、U8)对富硒茶园茶叶硒含量、养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明显提高了春、夏季茶叶中有机硒的含量,且春茶有机硒含量高于夏茶,有机肥配施处理茶叶中有机硒含量高,两季茶叶均为O6处理提高最明显,含量分别为0.158 mg/kg和0.116 mg/kg,比常规施肥处理提升了62.12%和67.32%。氮、磷、钾含量总体表现为春茶>夏茶,O6处理春茶氮、磷、钾含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22.34%、59.18%和17.36%。有机肥配施处理对富硒茶园春茶品质、不同施肥处理对夏茶品质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茶叶酚氨比整体表现为春茶低,夏茶高,O6处理春茶酚氨比最小,较常规施肥处理降低了15.60%。回归分析表明,春季磷肥施用量对春茶有机硒含量有显著影响,春、夏季氮肥施用量对夏茶有机硒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福建有机茶发展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福建有机茶生产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有机茶的技术对策:选择好基地,奠定有机茶生产基础;高标准建园,切实防止茶园水土流失;加强生态建设,增强茶园系统抗逆能力;实行过程监控,坚决把住关键监控点;就地广辟肥源,提高茶园持续生产能力;集成现有技术,实现"两高一优"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3.
对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和常规管理茶园中的病虫害开展了普查和系统调查,并对3种茶园中的主要病虫害进行了综合防治。结果表明,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和常规管理茶园中病虫害组成和分布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和常规管理茶园中,昆虫分布趋势均为上层中层下层,昆虫数量为常规管理茶园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天敌所占数量百分比为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常规管理茶园。在云南茶区可用黄色粘虫纸诱杀假眼小绿叶蝉、茶蚜和其他叶蝉;针对不同茶园主要病虫害,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爱禾0.3%印楝素、云菊、绿颖、武夷菌素和硫悬浮剂等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茶农经济行为特征下的施肥行为出发,探究影响茶农施用有机肥行为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提高茶农对于有机肥施用的接受程度,加快有机肥的推广进度;对解决茶叶品质以及茶产业质量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以2019年福建省405份茶叶种植户调研数据为基础,运...  相似文献   

15.
有机茶生产已成为当前茶叶生产中的一个热点。该文简要概述了福建省有机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福建省发展有机茶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最后系统分析有机茶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常规茶与有机茶比较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茶的生产已成为目前茶叶市场需求的趋势.本文从产量、成本、价格和利润方面对常规茶和有机茶的生产进行了经济比较,并分析生产有机茶的潜在社会效益.提出了有机茶的生产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茶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茶叶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阐述。重点对生产无公害茶叶茶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各种生物防治技术为核心,同时发挥各种物理防治优势,适量运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对有机茶园和绿色食品AA级茶园,应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一般无公害茶园也要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以改善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不同有机肥对茶叶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优质茶树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探索了蝇蛆有机肥、绿肥和秸秆对春茶、夏茶和秋茶茶叶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蝇蛆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茶叶品质,其施用量与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显著相关。T4为最优处理(蝇蛆有机肥800kg/667m2),单施绿肥与单施秸秆对茶叶品质影响较小,T8(800kg/667m2蝇蛆有机肥+4kg/667m2绿肥种子)与T10(800kg/667m2蝇蛆有机肥+500kg/667m2秸秆)对夏、秋茶品质影响明显,但与T4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方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兆明  韦静峰 《广西农学报》2006,21(5):37-39,42
有机茶的生产是茶叶生产中要求最为严格的持续农业系统。首先要从有机茶生产园地建设入手,通过选择、规划和实施生态工程,提供和改善茶树生长的生态条件;还要加强生产、加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落实各项质量监控措施;此外,还必须严格控制进入有机茶园的农用物质,以确保品质,提高产量和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有机茶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制约有机茶生产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根据有机茶标准技术体系,从有机茶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加工技术、产品标准等五个方面,研究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技术体系,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业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