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RT-PCR方法,扩增获得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山西分离物CP基因,并克隆到pUC-T载体中,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山西分离物CP基因全长为846个核苷酸,编码由281个氨基酸组成的31.5kDa蛋白。与国外已报道的WMV-2CP基因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8%~93.9%,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4%~96.4%,山西分离物外壳蛋白有4个氨基酸残基明显不同于其它分  相似文献   

2.
棉花黄萎病菌gDNA提取方法和不同单孢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用棉花黄萎病菌代表性的菌系Va(Veticlliumalboatrum的一个菌株)和Veticilliumdahliae的落中型菌系VD-8,T9及非落 叶型菌系Jy,以Ke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了CTAB和氯化苄2种提取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3.
侵染葡萄的一种病毒分离物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物采自葡萄呈扇叶,花叶症状的病叶(代号为GF),人工摩擦接种能侵染昆诺藜(C.guinoa),苋色藜(C.amaranticolor)和葡萄(LN33),病毒致死温度(TIP)为60-65℃,稀释限点(DEP)为10^-2-10^-3,寄主体外存活期(LIV)为3-4周,病毒粒体为球状,约30nm,该分离物和葡萄扇叶病毒(GF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从四川棉区采集棉花立枯病标样,分离得到699个分离物,从中鉴定出414个丝核菌菌株,经Giemsa核相染色,鉴定出409个菌株属多核丝核菌,占丝核菌总数的98.8%。另5个菌株属双核丝核菌,占总数的1.2%。用载片定位融合法,以生越明(1992)提供的国际标准菌测定,409个多核丝核菌分属三个菌丝融合群,即AG-1、AG-2和AG-4,其中AG-4出现比率占多核丝核菌总数的79%,是四川棉苗立枯丝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苄嘧黄隆和甲黄隆的也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5%OV-101/Chromosorb G AW DMCS;(2)5%新戊二醇己二酸聚酯/Chromosorb G AW DMCS的两条色谱柱,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为内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标准偏差≤0.064%,变异系数≤2.。1%,平均回收率为96.7%-98.8%。  相似文献   

6.
珍禽霉形体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经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红细胞吸附试验和生长抑制试验等从8株珍禽霉形体中筛选出1株具有代表性的菌株MG-P,将MG-P和标准株MG-S0分别建立了HI和Dot-ELISA试验,检测了3批120份共100种珍禽动物的血清样本,MG-P的阳性检出率为HI14.2%(17/20),Dot-ELISA16.7%(20-120),两法阳性符合率为85%(17/20);MG-S0的阳性检出率为HI9.2%  相似文献   

7.
家兔胚胎细胞核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改进了兔胚胎细胞核移植的技术体系,并对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培养以及克隆胚胎的体内发育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去核率为88.9%(8/9),重组胚融合率为76.7%(176/229),将融合的重组胚与兔胎儿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其2 ̄4细胞发育率、8 ̄16细胞发育率以及桑椹胚和囊胚的发育率分别为65.7%(23/35)、28.6%(10/35)、22.9%(8/35),显著高于“TCM-199+10%FCS”系统培养的43.3%(13/30)、26.7%(8/30)、16.7%(5/30)。16及32细胞期卵裂球的重组胚可发育到产仔,将111枚重组胚移植给9只同期处理的受体母兔,2只妊娠,其中1只产出2只足月克隆仔兔,1只在产前1周(妊娠22d)流产。  相似文献   

8.
建立健康鸵鸟(Struthiocamelus)的血清全套生化参数,采用日本岛津CL 72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0只1~6月龄健康鸵鸟38项血清生化参数进行测定.结果如下:(1)血清蛋白参数/g·L-1:TP31.82,ALB15.41,GLO16.18(ALB/GLO0.95),Apo A10.12,Apo B0.14(Apo A1/Apo B0.80);(2)血清酶参数/u·L-1:ALT14.3,AST456.8(ALT/AST0.38),GGT3.4,LDH1603.1,CK3936.8,CK MB1430.8,AMY3415.1,AKP571.7,HBDH373.3;(3)血清糖、蛋白质、脂类及其代谢产物参数/mmol·L-1:GLU9.41,TRI1.97,BUN0.94,LDL2.19,HDL1.54,CHO3.58(HDL/CHO0.41);CRE12.65μmol·L-1(BUN/CRE0.063),UA505.24μmol·L-1,TBA37.1μmol·L-1,TBIL5.32μmol·L-1,DBIL3.21μmol·L-1,IBIL2.08μmol·L-1,TTT4.12u;(?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3种稀土氯化物(La,Nd,Sm)与咪唑的配合物。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Im)2Cl3·0.5CH3OH·2HCl·nH2O(Im=咪唑)。利用IR、UV、电导、X-射线衍射及TG-DTG、MDSC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题示配合物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  相似文献   

10.
侵染绿花椰菜的黄瓜花叶病毒(CMV)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杭州市郊菜园表现严重花叶、矮化症状的绿花椰菜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C-931。汁液摩擦接种6科21种植物,C-931可侵染其中的6科19种;体外抗性测定表明C-931的稀释限点(DEP)为10 ̄(-2),致死温度(TIP)为55-60℃,25℃体外存活期(LIV)为4d;提纯病毒粒体球形,平均直径28nm;在琼脂双扩散反应中C-931能与C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SDS-PAGE测得其衣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29kD;用CF-11纤维素柱提取受侵植物组织中dsRNA,电泳鉴定表明共有5个核酸组分,长度(kb)分别为3.3,3.0,2.2,0.9和0.35.根据上述性状,C931被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且该分离物含卫星RNA。  相似文献   

11.
4种蝴蝶雄性生殖系统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4种蝴蝶雄性生殖系统的形态学结构。【方法】将新鲜标本剪下腹部,在Motic SMZ168-BL型显微镜下观察解剖,用Q Imaging Retiga 2000R(CCD)显微成像系统照相,采用Montage图像叠加软件进行图像处理。【结果】描述了4种蝴蝶的雄性生殖系统,其中外生殖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囊形突、钩突、背兜、阳基轭片等上,而内生殖器的主要差异表现在精巢、复射精管、单射精管及附腺上。【结论】4种蝴蝶雄性生殖系统的各部分结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对L9和L3两个白粉寄生孢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它们的生长适温为10~30℃,其中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5℃和20℃;适宜生长的pH为4~10,其中最适pH均为8.有利于L9菌株菌落生长的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乳糖和牛肉膏;有利于L3菌株菌落生长的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乳糖和蛋白胨;改良查氏培养基有利于两者菌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眼柄粗提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性腺发育相关基因(DMC1、VASA和VTG)表达的影响,探讨性腺抑制激素(GIH)在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DMC1和VASA只在凡纳滨对虾精巢和卵巢中表达;摘除眼柄后,精巢和卵巢中DMC1表达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而注射眼柄粗提物后精巢和卵巢中DMC1表达显著增高(P0.05);相反,摘除眼柄后,精巢和卵巢中VASA以及卵巢中VTG基因表达量显著增高,但注射眼柄粗提物后性腺中的VASA和卵巢中的VTG表达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眼柄粗提物通过影响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凡纳滨对虾的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HvnANT1基因在青稞粒色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模式,以紫粒青稞‘涅如姆扎’和白粒青稞‘昆仑10号’为试材,利用简化基因组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对青稞紫粒进行基因定位,克隆到HvnANT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7H染色体的84.30—86.00 cM获得1个MYB类转录因子,命名为HvnANT1。2)该基因长1 033 bp,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762 bp,编码253个氨基酸。HvnANT1蛋白分子量为27.14 kU,是亲水性的不稳定碱性蛋白且不存在跨膜结构,无信号肽。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由无规卷曲、α-螺旋、延伸链和β-转角组成,具有2个SANT结构域(分别位于第13—第63个;第66—第114个氨基酸)。3)同源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青稞HvnANT1蛋白与大麦、乌拉尔图小麦、高梁、玉米、二型花、小米、水稻、土瓶草、车轴草和杨梅10种植物的ANT1蛋白序列相似性分别为100.00%、88.85%、54.64%、60.95%、60.82%、58.46%、57.61%、37.76%、36.05%和36.33%;这些序列都具有2个高度保守的2个SANT结构域;与大麦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与乌拉尔图小麦,与水稻最远。4)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在细胞核内。5)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与籽粒颜色形成的乳熟早期和乳熟晚期相比,软面团期的HvnANT1基因在‘涅如姆扎’中表达量极显著上调,而在‘昆仑10号’中各时期的表达量较低且差异不显著;且软面团期的‘涅如姆扎’籽粒HvnANT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昆仑10号’(P<0.01)。花青素合成相关的结构基因HvnCHI、HvnANSHvnDFR与该基因表达量模式相似。综上,青稞HvnANT1蛋白结构中的SANT结构域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该基因定位在细胞核内,符合转录因子特性;HvnANT1基因表达模式与结构基因HvnCHI、HvnANSHvnDFR相似,在籽粒颜色形成的软面团期表达量极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两种药用植物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3种病害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药用植物砂地柏和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霜霉病和炭疽病的活性.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菌和炭疽病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78.69%和60.28%,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差;砂地柏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59.75%,对其他两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差.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用植物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随浸提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使用浸提液原液时,砂地柏残渣堆肥浸提液和马齿苋残渣堆肥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66.30%、61.02%和78.72%、76.75%,其次为黄瓜霜霉病,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生物农药和3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早疫病菌和黑痣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WP对晚疫病菌、早疫病菌和黑痣病菌毒力较好,其EC50分别为  0.041 2  μg/mL、0.000 1  μg/mL和0.052 0  μg/mL;0.3%四霉素AS对3种马铃薯病害病原菌的EC50分别为0.009 3  μg/mL、0.208 4  μg/mL和0.265 9  μg/mL;3%中生菌素WG对3种病原菌的毒力较弱,EC50分别为 7.494 1  μg/mL、2.035 6  μg/mL和20.266 6  μg/mL;20%烯肟·戊唑醇SC对3种病原菌的EC50分别为  0.435 9  μg/mL、0.003 9  μg/mL和1.114 0  μg/mL;50%锰锌·氟吗啉WP对3种病原菌的EC50分别为  1.216 2  μg/mL、0.192 5  μg/mL和5.153 5  μg/mL;30%苯甲·嘧菌酯SC对3种病原菌的EC50分别为  11.270 1  μg/mL、0.227 8  μg/mL和6.071 8  μg/mL。综上所述,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WP、0.3%四霉素AS和20%烯肟·戊唑醇SC对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和黑痣病室内毒力较好。  相似文献   

17.
旨在初步了解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采用分子克隆获得扩展莫尼茨绦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基因部分片段,应用MEGA软件对其进行进化分析。同时以beta-Tubul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采用SYBR Green 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即头节、幼节、成节、孕节中的表达差异,最终克隆获得749bp的serpin基因片段。进化分析表明,扩展莫尼茨绦虫serpin基因与多方棘球蚴serpin基因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标准曲线分析显示,serpin和beta-Tubulin基因的Ct值与阳性质粒的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熔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的单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试验结果显示,serpin基因在虫体各发育阶段中的表达丰度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孕节、头节、成节、幼节。由此初步推测,此基因可能在扩展莫尼茨绦虫虫卵发育为六钩蚴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旨在对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璃眼蜱属的蜱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了解其分布情况。采集新疆南疆部分地区蜱,通过形态学鉴定将璃眼蜱属蜱作为样本,通过12SrDNA和16SrDNA基因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进行蜱种类鉴定。13个采样点共559只璃眼蜱属蜱,鉴定为3种,分别为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  相似文献   

19.
岚皋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岚皋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魔芋软腐病球茎及叶柄中的致病菌,通过魔芋球茎、胡萝卜及马铃薯块的侵染试验初步确定其致病性,再利用魔芋球茎侵染致病及盆栽致病性试验确认其致病性;经菌落与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序列测定确定病原菌的类型。【结果】从魔芋软腐病球茎及叶柄中共分离获得16株细菌,侵染试验表明,其中CDS1-B1、CDS1-B2、CDS2-B1、CDS2-B2、CZS-B4和CZS-B6共6株细菌可使魔芋球茎表现软腐症状,并导致盆栽魔芋发病;6株细菌的菌落与细胞形态均存在差异;在魔芋、胡萝卜及马铃薯块上的侵染能力不同;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CDS1-B1、CDS1-B2、CDS2-B1及CDS2-B2均与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亲缘关系最近,菌株CZS-B4与菊欧文氏菌(Dickeya dadantii)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为98.8%,菌株CZS-B6与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的相似度达99.9%。【结论】导致岚皋县魔芋软腐病的致病细菌存在生物多样性,其致病性也存在差异,其中新发现的魔芋软腐病原菌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致病性最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和菊欧文氏菌(Dickeya dadantii)致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20.
稳定性是一个评价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指标,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据林分地上部分指标建立稳定体系,对苏州近郊4种人工林分,应用数学生态学方法,分析冬青针阔混交林、栎树针阔叶混交林、湿地松林和木荷林的林分稳定性。结果表明,多样性并不完全能够代表稳定性;4种林分群落稳定性主要因林分密度不同而异;稳定性依次为湿地松林>冬青湿地松林>栎树湿地松林>木荷林。其中湿地松林可能会发展成为针阔混交林;木荷林中在生长过程中会因竞争产生限制,可能演替形成栎树—木荷混交林;2种针阔混交林在未来演替也可能向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发展;该地区木荷林密度过大,稳定性较弱,应采取适当的抚育措施,提高其林分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