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优鲫鱼是稻田养鱼的主要鱼类品种,稻田养殖名优鲫鱼可实现鱼稻双丰收,提高种养效益,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异育银鲫稻田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育银鲫是近几年推广的鲫鱼养殖品种,生长速度快、易饲养、病害少,稻田养殖异育银鲫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等特点,是稻田养鱼的较佳模式。一、养鱼稻田的准备1.选择田块选择地势低洼,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强的自然田块,面积10~20亩。田块交通便利。2.工程建设在稻田的四周开挖环沟,沟宽6~8米、深1.5米;田中间开挖田间沟,沟宽1米,深0.8米,田间沟与环沟相通。沟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20%~25%,用开挖环沟取出的土堆筑四周田埂,加宽加高,夯实不塌、不漏。在稻田的进出水口设置防逃…  相似文献   

3.
<正>一、稻田选择与改造1.稻田选择试验稻田30亩,稻田集中连片且田块较规正,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体理化指标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进排水方便,土壤肥沃。稻田远离交通要道、环境幽静、避风向阳、便于看护。稻田土壤为黏性壤土,渗透性小、保水性强。2.稻田改造(1)加固田埂:稻田四周建田埂并进行加固夯实,田埂顶部宽30厘米左右,田埂高度比稻田田面高出50~60厘米。田埂加固的土可用开挖蟹沟时的  相似文献   

4.
王文彬 《内陆水产》2004,29(1):25-26
稻田套养南方大口鲶,是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发展稻田养殖南方大口鲶,可使粮食增产5%以上,且每667m2可新增大口鲶成鱼30~40kg,其他成鱼75~100kg,每667m2产值达900~1200元,增利润500~800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其养殖技术简述如下。1选择稻田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且交通方便、水利设施好的田块,面积667~2000m2为宜。田埂高为80~100cm,宽40~50cm。2整理田块开挖鱼凼一般667~2000m2的田块可挖鱼凼2~3个,建在稻田中央和田埂边,开挖成方形,…  相似文献   

5.
单莹  高士杰 《黑龙江水产》2007,(5):33-34,37
一、田块的选择1、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不受洪水威胁。溢洪区和排水汇集的田块及严重漏水又没补水条件的田块不能养鱼。2、地势平坦,倾斜度低,土质保水力强的田块适合养鱼。3、严重草荒、新开垦的生荒田块(旱田改水除外),在一、二年内不宜养鱼。二、田间工程1、田埂的标准田埂的高度应超过水稻生长期要求的最高水位,养鱼稻田的内田埂高度40cm,顶宽30cm,底宽50cm以上;外田埂高50cm以上,顶宽40cm,底宽60cm。如果当地易受涝灾,外田埂规格还应适当加大,并在外埂上留一个溢洪口,口宽1m,口埂高20cm。田埂必须整实坚固,防止漏水、坍塌…  相似文献   

6.
正一、田块情况该稻田综合种养田块面积26亩,共3个田块,分别为6亩、8亩、12亩。田块建设主要为夯实四周田埂,埂宽2.5米左右。在稻田内距田埂0.9米左右沿埂四周,开挖上部宽度5米、下部宽度4.5米、深0.5米的蟹沟。严格进排水分离,明渠进水,水泥闸板控制,暗管排水。微孔增氧设施功率配置0.26千瓦/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殖黄鳝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和稻田产出率、繁荣农村经济的一条发展生态农业的途径,是农村致富的首选项目之一。90年代初期,我县农民开展稻田养鳝,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主要是病害多,发病快,死亡率高。1998-1999年,我站在万埠镇进行了30亩的稻田养殖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稻田养鳝技术总结如下:一、养殖技术1.养殖田块的选择:田块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自如,安全可靠,旱涝保收,且具有通风、透光、土壤保水性能好、弱酸性土质的田块。2.稻鱼工程建设:田埂加高、加宽、加…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江苏盐都县义丰镇花陀村赵金忠利用10亩稻田育水丝蚓养泥鳅,一般经4个多月饲养,亩均生产成品鳅150~200千克,稻谷亩产500千克以上,产值1500~2000元,是单一种植水稻的3~4倍,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田块选择与准备选择土质较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管理方便的田块。要求田埂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并在田埂上沿加设向池中的密眼盖网,以防泥鳅翻埂逃窜。在田块的对角设进、排水口,进水经注入管注入田块,注水管进口处绑一个长50厘米的尼龙网袋,防止污物及杂鱼等敌害生物随水入田。一般每块稻田…  相似文献   

9.
冬闲稻田养鱼是利用冬季稻田空闲阶段进行养鱼,从10月~11月水稻收割后至翌年5月~6月插秧前,养殖时间大约为7个月。冬闲稻田养鱼可以充分利用田间的天然基础饵料生物,提高稻田利用率,发挥水田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一、养鱼田块的准备1.田块的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光照条件好,保水能力强,能防洪、防旱的田块,其面积为0.3亩~5.0亩,可以是单季稻田或是制种田。2.稻田设施 水稻收割后即刻动工,一是分次加高加固田埂至高0.8m,保证水位0.5m以上;二是在水田紧接进水口的田角处,挖长方形、面积占全田总面积8%~12%…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盘锦市是我国扣蟹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特别是近几年,稻田养殖扣篮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养殖技术水平的差异以及受水质污染、蟹苗质量不稳定和发生蟹病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养殖户养殖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就稻田养殖扣蟹的一些技术要点阐述如下,以供参考。一、田块的选择及田间工程养蟹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好、无污染、保水性好的田块。要求田埂高50cm,顶宽40cm,夯实、拍平,除掉杂草。田内要挖环沟,沟宽60cm,深4(:F-50c,环沟距离田埂ic(y-140c,可挖成“田、日、目”…  相似文献   

11.
<正>一、田块选择养蛙稻田要求地势平缓,水源条件好,水质良好,稻田保水性强,田间排灌渠道完善,一般来讲,凡是适合养鱼的田块都可养蛙。二、田间工程建设1.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0米、深O.5~0.6米的"11"字形蛙沟,面积占稻田的8%~10%。2.加高加固田埂开挖蛙沟的土用于蛙田四  相似文献   

12.
王亮  刘瑜 《科学养鱼》2000,(12):27-27
稻田养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方式,具有投资小、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稻田养蟹蟹稻共生,蟹的粪便可以做为肥料,促进水稻的生长,同时,水稻又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避敌、栖息的场所,可获得蟹稻双丰收。   一、田间工程   1.田块选择:选择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工业污染,进排水方便,保水性强的田块,田块面积可大可小, 10亩左右为宜。   2.田间工程:稻田东西向、长方形,沿田埂内侧挖环沟,宽 1.0~ 1.2米,深 0.5米,坡度为 1∶ 1.2,视田块大小挖“十”字或“井”字畦沟,畦沟与外环沟…  相似文献   

13.
北方稻田养殖河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河蟹引进尚志市后 ,经乌吉密乡许传坤和河东乡长胜村崔运浩养殖获得成功 ,并收到了较高的效益 ,由此带动了尚志市渔民的养蟹热情。为使广大渔民尽快掌握其先进养殖技术 ,加快河蟹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现将适用于尚志市的稻田养蟹技术操作规程介绍如下 :1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1 田块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且水质好、无污染、排灌方便 ,保水性强的田块。1.2 田间工程 :田间工程是为河蟹提供足够的生长环境和活动空间 ,对于河蟹的正常生长、防病等十分重要。养成蟹稻田要求田埂高不低于70cm ,顶宽 50cm以上。在距田埂内侧 1m左右处挖环沟 …  相似文献   

14.
一、稻田的选择与改造稻田选择进排水方便、土壤层较厚、不漏水的田块。养殖前在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为2~3米2,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字型。也可沿田埂挖成"口"字形,呈中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殖田螺是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水田综合效益的好举措。1999-2000年,我站在洋中镇进行了200亩的稻田养殖田螺试验,获得亩产田螺140公斤,亩增加经济收入600元的好成绩,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养螺稻田的选择 养螺田块应选择在阳光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水源充足,排灌自如,且腐殖质土壤,洪涝不淹、天旱不干的田块。 二、稻螺工程建设 田埂加宽、加高,并在田块进出水口设置较密的栅栏或密网。螺种放养前10天,先翻耕稻田,以每亩(带水10-20厘米)用生石…  相似文献   

16.
方正银鲫是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名优鲫鱼品种,也是适合稻田养殖的名优鲫鱼品种之一.2015 ~ 2016年,在黑龙江省勃利县推广稻田养殖方正银鲫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中吉兴乡一农户利用30亩稻田放养方正银鲫夏花1.2万尾,平均亩放400尾;秋季产尾重75.6g左右的方正银鲫669kg,平均每亩产22.3kg,每亩增收300多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稻田养殖方正银鲫的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实现了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笔者在辛庄镇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实施了20亩稻田养殖扣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稻田的选址与改造选择周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幽静,水质无污染,保水力强的田块。种养示范基地面积150亩。2016年7月初对田块改造完工。种养塘均为长方形、东西向,长度为110~150米、宽度为50~55米,坡比1∶2.5,塘底平坦。在离田埂内1米左右开挖宽度3米、深度0.7米的"口"字形环沟,水面占总面积的20%左右,开挖出的土方用于加宽加固田埂,田埂宽3米、高1.5米。每个种养  相似文献   

18.
奚平 《科学养鱼》2002,(10):38-38
笔者从2000年6月份开始,采用单季稻种植套养青虾与河蟹,进行反季节河蟹养殖。两年来取得了较好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本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现将有关基本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1.稻田的选择与改造稻田选择一般为中低产田,进出水方便,田块为长方形,面积5亩,加固加高田埂,使埂高达1米,上宽达1.2米,夯实、不裂、不漏。其外坡比1∶1,内坡比为1∶2.5,田块中间开挖30厘米×30厘米“十”型虾、蟹回游沟,保持挖出的土方等于加宽田埂用土。2.进出口与防逃设施的设置进水口处用40~60…  相似文献   

19.
正山区稻田大多为梯田,田块小、田埂狭窄、耕作层薄、保水性差。传统的"平养法"水层浅,限制田鱼(瓯江彩鲤)放养数量和群体产量,而"沟坑法"又容易破坏耕作层引起稻田漏水而难以推广。因此,目前仍有许多山区稻田养鱼不另外进行开挖鱼沟、鱼溜和硬化加固田埂等田块基础设施改造,采用浅水投放小规格苗种的不投饲"人放天养"模式,所以鱼产量低,规格小,养鱼对稻谷产量增产带动少,综合效益不高。笔者于2012—2015年在浙江省丽水市推广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稻田鱼鳖混养的途径和效益,我们于96年利用本市南闸乡良庄村一农户承包的10亩稻田进行鱼鳖混养试验,取得满意的效果。共收获商品鳖165公斤,规格在500克左右,鱼595公斤;水稻4770公斤,总产值6.32万元.平均每亩获利2583元。我们认为稻田鱼鳖混养是可行的。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一、稻田选择与准备:1.稻田选择。养鳖稻田选择在地势低洼,水源条件好、水流通畅、排灌方便,便于看护的田块。2.防逃设施。鳖有用四肢掘穴和攀登的习性,防逃设施的建设是稻田养鳖的重要环节。在选好的稻田田埂周围用砖块或水泥板建造高出地面50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