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德军  张源源  苟琼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56-19357
[目的]用HPLC测定丹参保健茶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sertsil ODS-SP(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V∶V=62∶38),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5μl,柱温30℃。[结果]3种丹参酮成分得到较好地分离,丹参保健茶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98.7%、98.4%(RSD值分别为1.20%、1.96%和1.74%,n=3);样品中3种丹参酮含量分别为1.19、0.79和2.25 mg/g。[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简便快速,可用于丹参保健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制定丹参酮灌注液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丹参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的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TLC定性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隐丹参酮的线性范围为3.54~17.68μg/mL,平均回收率为96.86%,RSD值为1.14%;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为9.18~45.92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16%,RSD值为0.89%。对丹参总酮的定性鉴别、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可应用于丹参酮灌注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6种活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为样本,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为:Shimpack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0.2%甲酸的乙腈溶液-0.2%甲酸的水溶液体系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6种成分的进样量范围分别为丹参素0.15~1.16μg、原儿茶醛0.067~0.54μg、丹酚酸B:0.34~2.76μg、隐丹参酮0.04~0.32μg、丹参酮Ⅰ0.009~0.074μg、丹参酮ⅡA 0.010~0.082μg,该范围内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0.999 7);加标回收率在98.90%~99.41%;RSD均小于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野生丹参和栽培丹参中水溶性及脂溶性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红薯叶粉最佳干燥方式,为丰富红薯叶产品种类、延长货架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4种方式对红薯叶进行干燥并制粉,研究干燥方式对红薯叶粉物理特性、微观结构和成分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变异系数权重法对不同干燥方式得到的红薯叶粉进行综合评分。【结果】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红薯叶粉色差值较小,分别为3.98和3.86,均呈现较好的色泽;热风干燥红薯叶粉的堆积密度最大,为0.76g/mL;喷雾干燥红薯叶粉吸湿性最小,为10.05%;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红薯叶粉均具有较小的中位径。喷雾干燥红薯叶粉的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8.71及27.85mg/g,显著高于其他3种干燥方式下的红薯叶粉(P0.05);真空冷冻干燥红薯叶粉的总酚含量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2.22和48.46mg/g。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4种干燥方式下红薯叶粉综合评分分别为-0.684,-0.275,0.450和0.508,可知喷雾干燥红薯叶粉品质最好,其次为真空冷冻干燥红薯叶粉。【结论】红薯叶粉干燥建议选择喷雾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虫草产品的质量,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工虫草中核苷类成分(尿嘧啶、尿苷、腺嘌呤、腺苷、虫草素)的含量。采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0℃,流速1.0 mL/min,以甲醇-水梯度洗脱的方法同时测定5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5个核苷类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尿嘧啶41.12—2 056μg/L(r=1.0000),尿苷80.96—4 048μg/L(r=0.9995),腺嘌呤82.56—4 128μg/L(r=0.9995),腺苷82.08—4 104μg/L(r=1.0000),虫草素81.12—4 056μg/L(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尿嘧啶99.7%(RSD=3.1%),尿苷95.6%(RSD=6.7%),腺嘌呤93.4%(RSD=2.8%),腺苷104.1%(RSD=2.3%),虫草素99.9%(RSD=1.4%)。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藿芪灌注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藿芪灌注液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淫羊藿、红花、丹参与益母草进行TLC定性鉴别;使用Wond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8∶72),柱温40℃,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10μL,流速1.0mL/min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使用ZORBAX SB-C18柱(4.6mm×150mm,5μm),漂移管温度为90℃,载气流速为2.5L/min,流动相∶甲醇-水(65∶35),柱温40℃,流速1mL/min,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色谱图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测定淫羊藿苷与黄芪甲苷含量表明,分别在2.336~58.4μg/mL(r=0.999 9)和0.047 8~0.478mg/mL(r=0.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0.45%和99.26%,RSD=1.46%.结论所建立的特征图谱专属性强、准确可行、简便、可快速用于定性鉴别、定量检测,可有效地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鱼腥草中痕量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鱼腥草中总汞的含量,采用微波消解,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对鱼腥草中总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测定鱼腥草中痕量汞,线性范围0~12 ng/mL(r=0.9998),检出限0.75 ng/g,精密度RSD=1.6%(n=6),回收率109.6%。所测鱼腥草中总汞的含量为24~65 ng/g。原子荧光法测定鱼腥草中汞的含量,方法简单、快速、可靠,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降低温度与水对丹参醇提物的影响,提高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探讨复方丹参片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研究以丹参酮ⅡA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乙醇冷浸渗漉法制备复方丹参片,通过HPLC法测定其主要成分含量。结果:通过HPLC法的测定及对复方丹参片色谱图的数据分析,丹参酮ⅡA对照品在2~16μL(r=0.9955)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含量丹参酮ⅡA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1.745%(n=6)。所测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酮ⅡA平均含量为0.3 mg·g-1。结论:所优选的制备工艺提取率高,重复性好,操作流程快速、简单、准确,可供工业化生产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用HPLC法测定野生绒毛鼠尾草中隐丹参酮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75 mL∶25 mL),检测波长为263 nm.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在2.2~22.0 μg/mL范围的峰面积与进样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93.16x+53.338,r=0.990 6;隐丹参酮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2%,RSD为1.22%;野生绒毛鼠尾草中隐丹参酮含量:样品1为0.066%,样品2为0.085%,样品3为0.072%,平均值为0.074%.试验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中隐丹参酮含量相对而言较少,而且受采收季节的影响,相对其他种类丹参,野生绒毛鼠尾草中的脂溶性成分较多;试验还发现,根部粗壮的绒毛鼠尾草中隐丹参酮的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用RP-HPLC法同时测定了沙地柏3种鬼臼类化合物(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和苦鬼臼毒素)的含量。采用YM C C18反相柱,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90 nm,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在62.50~1 000.00μg/mL范围内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3.502 4 252.122 1X)×1-0 6,Y=(3.580 5 621.046 8X)×1-0 6;相关系数为r=0.999 9和0.999 2;回收率分别为100.932%(RSD=1.388%)和98.968%(RSD=1.108%);苦鬼臼毒素在6.25~100.00μg/mL范围内的线性方程为:Y=(4.781 8 6369.768 0X)×1-0 6,相关系数r=0.999 6,回收率为100.110%(RSD=1.344%)。沙地柏叶中的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和苦鬼臼毒素含量分别为3.894、3.345、0.427 m g/g,茎中的含量分别为2.225、1.829、0.241 m g/g;超临界流体萃取沙地柏叶中的3种化合物含量分别为2.327、2.116、0.191 mg/g,茎中的含量分别为1.784、1.446、0.108mg/g。该方法步骤简便,结果准确,分析速度快。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丹参的特性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概述了丹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提出"丹参提取剩余物"的概念及可能含有部分有效成分的推断,展望了丹参提取剩余物作为动物抗氧化保健品的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联合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大脑的保护作用,旨在为该病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作新生HIBD大鼠模型后给予丹参、aFGF和丹参 aFGF,观察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水平变化;计数病变大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细胞数、新生血管和脑皮层的凋亡细胞数。结果(1)空白对照组中NO和iNOS含量明显增多,使用丹参后NO和iNOS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中新生血管数和VEGF阳性细胞数少,使用aFGF后两者明显增多,丹参 aFGF组两者数量增多,与丹参组及aFG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使用丹参或aFGF后脑皮层的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 aFGF组脑皮层的细胞凋亡细胞数减少更明显。与丹参组、aFG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aFGF治疗新生HIBD大鼠在保护脑功能、促进血管增生方面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薄层层析法鉴别复方口服液中的丹参、川芎2味中药。结果表明:在薄层色谱上均能检识出丹参、川芎的色谱斑点。所用方法可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通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丹参渣对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丹参渣,以肉羊为试验动物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丹参渣组肉羊的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同,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90.63%,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47.51%。结论,丹参渣是一种优质粗饲料。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黄疸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机制及丹参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阻塞性黄疸 (阻黄 )时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与中性粒细胞 (PMN)的关系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 48只分为 4组 :假手术对照组 (SO+NS)、阻黄组 (BDL +NS)、治疗对照组 (SO+SM)及丹参治疗组 (BDL+SM) ,于胆管结扎第 7、1 4天两个时相点分别检测门静脉内毒素、小肠髓过氧化酶 (MPO)和小肠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 ,观察肠粘膜结构变化。结果 :BDL+NS组第 7、1 4天两时相点 ,内毒素逐渐增高 [(1 .0 77± 0 .336) Eu/ m L→ (2 .1 85± 0 .566) Eu/ m L ,P<0 .0 1 ] ,小肠 MPO活性升高 [(2 .850± 1 .2 2 0 ) U/ mg→(4.92 9± 1 .371 ) U/ mg,P<0 .0 1 ] ,小肠 DAO活性逐渐下降 [(1 .70 3± 0 .355) U/ mg→ (1 .2 1 8± 0 .40 7) U/ mg,P<0 .0 5] ,肠粘膜损伤评分升高。 BDL+SM组第 7天时与 BDL+NS组比较内毒素降低和 DAO活性升高均很显著 ,基本接近 SO+SM组水平 ,第 1 4天时与 BDL+NS组比较内毒素显著降低和 DAO活性显著升高 ,但与 SO+SM组差异仍有显著性 ,而 BDL+SM组的 MPO活性却逐日增高 ,第 7、1 4天时与 BDL +NS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PMN聚集并活化是阻黄时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重要机制 ;丹参能早期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 ,但不是通过阻止 PMN聚集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丹参提取剩余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PPH、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自由基的反应体系,评价丹参提取剩余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提取剩余物浓度依次为10,20,30,40,50mg·mL-1,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2%,4%,11%,15%,27%;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12%,20%,27%,43%,47%;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22%,20%,27%,40%;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分别为0,5%,19%,25%,23%。研究表明,丹参提取剩余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将其开发成为动物抗氧化饲料保健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香紫苏不同发育阶段的蒸腾作用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香紫苏在苗期的蒸腾作用最强,其日变化最大,蕾期次之,花期最小,并且温度、光照强度和叶温与蒸腾速率之间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而气孔导度与光照强度及温度之间却呈现出负相关性,湿度和气孔导度之间则呈明显的正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日变化趋势类似,可能在于二者通过一定的协调关系,控制叶面水分的蒸发。  相似文献   

18.
一串红结实性及花芽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8种颜色一串红的结实率、落花率及成熟胚珠败育率进行了调查,同时,对一串红的花芽分化过程进行了石蜡切片观察,以探讨一串红结实率较低的原因.结果表明一串红的平均结实率为15.81%,平均落花率为23.13%,成熟胚珠败育率为84.13%;一串红的花芽分化是从第4个叶节开始,在第9个叶节时分化结束;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在一个叶节上可以形成2~3个小花原基,但实际上只有1~2朵花能够开放,其余退化或脱落,这是一串红结实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雌雄兼用(体质量210~250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1)假手术组 生理盐水组(SO NS组);(2)单纯结扎胆总管 生理盐水组(BDL NS组);(3)单纯结扎胆总管 丹参注射液组(BDL SMI组);全部大鼠于实验后第14天处死,处死前1d用吖啶橙标记的大肠杆菌液插管灌胃。大鼠处死后立即:(1)取小肠淋巴结、肝、肾制成匀浆,在荧光镜下观察吖啶橙标记的大肠杆菌并计算细菌移位率;(2)取小肠测定DNA含量;(3)取距回盲部10cm之小肠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其小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结果细菌移位率:(1)SO NS组0%;(2)BDL NS组63.3%;(3)BDL SMI组13.3%[(2)vs(3),P<0.05]。小肠DNA含量:(1)SO NS组(18.33±1.22);(2)BDL NS组(12.28±1.34);(3)BDL SMI组(16.87±1.23)[(2)vs(3),P<0.01]。小肠绒毛高度:(1)SO NS组(489.3±19.4);(2)BDL NS组(374.6±17.9);(3)BDL SMI组(465.8±19.2)[(2)vs(3),P<0.01]。小肠黏膜厚度:(1)SO NS组(678.6±23.8);(2)BDL NS组(517.5±25.5);(3)BDL SMI组(597.8±19.8)[(2)vs(3),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对阻塞性黄疸大鼠有保护肠黏膜和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丹参液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复方丹参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LMT反应呈阳性的206头牛450个乳室进行治疗试验,总有效率为94.44%,其疗效显著高于丹参注射液和抗菌素。复方丹参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依次为1:16000倍、1:4000倍和1:8000倍稀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