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鸡传染性鼻炎是因感染副鸡嗜血杆菌(HPG)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该病导致肉鸡淘汰率增加,育成鸡生长受抑制,蛋鸡产蛋量降低,鸡蛋质量下降,严重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其肉制品和鸡蛋等进入市场流通,危害食品安全。从育成鸡、肉鸡和产蛋鸡三方面综述鸡传染性鼻炎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并简单介绍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7,(6):4-5
不同水解单宁酸的添加量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该试验是测试水解单宁酸的不同添加量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包括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成活率及鸡只健康状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7,(6)
随着环境温度的逐步变暖,气温逐步升高,热应激对鸡机体生理反应的机理更加明显。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使鸡的生产性能不受太大的影响,即使在高温条件下,养殖户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在生产上采取建筑防暑降温,调节鸡生产所需的各种营养及加强饲养管理来达到预防热应激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5,(12)
在现代养鸡生产中,雏鸡人工育雏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其后鸡的生产性能(蛋鸡的产蛋性能、肉鸡的产肉性能),因此,人工育雏是养鸡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但雏鸡人工育雏成败受诸多方面的影响。文章就雏鸡人工育雏成败诸多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固始鸡具有优良的生产性能和生产品质,文章就固始鸡的特点、生产情况、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种系的选育研究以及固始鸡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提出几点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鸡链球菌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细菌病,主要通过鸡与鸡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感染鸡表现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死亡率高。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进行确诊;加强鸡场的消毒,对鸡场进行科学管理可预防该病的发生;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鸡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鸡群感染混合型呼吸道疾病比较多发,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甚至造成鸡只死亡,影响鸡呼吸道疾病的种类很多,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的是由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鸡呼吸道疾病之所以要引起重视,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夏季天气炎热,气温升高,容易造成产蛋鸡产蛋量下降,蛋重减轻等.给养鸡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取多种措施,防止热应激,对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生产实践中,常常可见到鸡出现歪头、转圈、后仰、倒地、行动失调以及抽搐等神经症状。鸡一旦出现神经症状后,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会导致生产性能的丧失,甚至造成死亡。造成鸡出现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0.
毛脚鸡个体大,民间习俗喜将毛脚鸡作为滋补品,并将其作为青年男女谈婚论嫁的"礼品鸡""红线鸡",祭祀活动的"贡品鸡"。毛脚鸡风味浓鲜、口感好、耐粗、抗逆性好,因此适于粗放养殖。目前利用基因的加性效应培育专门化品系,使得毛脚鸡性能逐渐完善,其经过纯种选育、配合力测定、品系配套、杂交制种等几个阶段而产生的。就毛脚鸡生产性能及养殖难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1,(5)
大肠杆菌病是鸡养殖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疾病,主要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导致。在鸡养殖过程中做好大肠杆菌感染的防范措施对于提高鸡生产性能,促进鸡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鸡养殖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征、患病的主要症状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在现代养鸡生产中,人们对雏鸡进行人工育雏,雏鸡人工育雏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其后鸡的生产性能(蛋鸡的产蛋性能、肉鸡的产肉性能)。因此,人工育雏是养鸡生产中关键的第一环节,但雏鸡人工育雏成败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就此雏鸡人工育雏成败诸多原因与各位同行进行分析探讨,敬请同行指教。人工育雏成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因素,即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20,(9)
鸡的集约化养殖是畜禽养殖中集约化发展最为成功的,高效饲养带来了高额利润,但是药物残留问题成为鸡规模化饲养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新型中草药超微粉具有无毒无害、环保、资源丰富等优质特性,同时对提高鸡只生长、生产、免疫等性能显著效果,对减少鸡只药物使用量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中草药超微粉的特性以及在鸡养殖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杂鸡,是指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条件下长大的地方种鸡。相较于"洋鸡"而言,土杂鸡的生产性能较低,但其肉质更加鲜美、营养,土鸡蛋的品质也更优良,更受大众欢迎。就土杂鸡养殖期间的营养管理和病害防治措施做了几点阐述,以供参考,希望对广大养殖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在养鸡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由喉气管炎病毒感染所引起,所有日龄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成年鸡发病更为严重;病鸡主要表现喉气管堵塞,咳嗽气喘,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下降等;预防该病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免疫接种,保持鸡舍和鸡场卫生,加强环境消毒。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1,(1)
随着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鸡养殖过程中,除了预防和诊断疾病外,对养殖技术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对于科学、正确、合理、安全应用兽药缺乏足够了解,导致兽药应用不规范,影响鸡疾病的防治效果与生产性能,兽药超标问题非常严重。就养鸡业过程中兽药科学使用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饲粮营养成分对鸡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咸梁  呼红梅  高士争 《畜禽业》2002,(8):X016-X019
动物体的营养状况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的发挥,改变免疫力,影响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为了维持机体健康,提高生产性能,就营养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日粮营养对免疫功能影响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杀淋巴细胞性的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3~6周龄的雏鸡和青年鸡,以法氏囊受到侵害、淋巴细胞坏死为主要特征。该病除直接引起鸡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外,还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5,(4)
<正>鸡中暑又称热衰竭,是日射病和热射病的总称。本病以鸡急性死亡为特征,是酷暑季节鸡的常见病。据研究显示鸡的理想生长环境温度在20~25℃,过高的环境温度将影响鸡的生产性能,甚至导致死亡。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时鸡易出现中暑现象。一般气温超过36℃时鸡可发生中暑,环境温度超过40℃,可发生大批死亡。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每年夏季均会出现高温天气,尤其是持续的35~38℃的高温天气,且高温天气较以往时间持久,而众多养殖户预防措施未跟上,易导致鸡群发生中暑,甚至大量死亡,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20.
王仕凡 《畜禽业》2011,(6):17-18
<正>做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是养鸡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关系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及成活率。进而影响生产性能,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益。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是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的关键。1进雏前的准备工作1.1育雏舍及育雏用具的准备和消毒将育雏舍整修并打扫干净,备好育雏工具:料盘、饲槽、饮水器等。然后进行消毒,可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