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河北坝上地区天然草地的主要豆科牧草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野生豆科牧草14属41种,其中优良牧草22种,占坝上草地野生豆科牧草的53.6%;并对该地区豆科牧草的形态特征、营养价值和饲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该地区豆科牧草的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主要栽培牧草营养动态及适宜利用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北方主要栽培牧草30个品种为材料,用常规分析法、范氏洗涤纤维分析法、酶分析方法测定评价了主要栽培牧草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分析比较其动态变化,提出了不同牧草适宜利用的生育期.结果表明,豆科牧草的粗蛋白质(CP)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总纤维(OCW)含量低于禾本科牧草,低消化性纤维(Ob)含量无明显差异;但豆科牧草随生育期变化不大,而禾本科牧草随生育期变化明显.豆科牧草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高消化性纤维(Oa)含量禾本科牧草明显高于豆科牧草,总体上豆科牧草消化率低于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营养价值大部分呈现随生育期进程阶段性下降的趋势,而禾本科牧草大部分从营养期到开花期表现急速下降.综合分析获得高品质饲草的适宜利用时期,禾本科牧草大部分为营养期,少部分在整个生育期均无大的差异;豆科牧草在营养期,开花期及营养期或成熟期无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红豆草在高寒牧区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川西北草地牧草资源十分丰富,但适宜人工栽培的豆科牧草种类贫乏。随着畜牧生产的发展,建立人工草地,种植优良豆科牧草,解决牲畜冬春草缺质劣,蛋白质不足已势在必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ap.)是豆科红豆草属的多年生牧草。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人工补播配置模式(禾本科牧草混播、豆科牧草混播、禾本科+豆科牧草混播、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小灌木混播及封育未补播)为研究对象,研究补播不同牧草配置模式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cm和10~20cm土层间,禾本科牧草混播模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最高;在20~40cm土层,封育未补播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最高(P<0.05)。在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禾本科牧草混播>禾本科+豆科混播>封育未补播>豆科牧草混播>禾本科+豆科+小灌木混播。土壤全氮储量表现为:封育未补播>禾本科+豆科混播>禾本科牧草混播>禾本科+豆科+小灌木混播>豆科牧草混播;短期内0~20cm土层是4种补播配置模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主要蓄积层,20~40cm土层是封育未补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主要蓄积层。因此,应加强长期监测,并在兼顾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的同时,选择适宜的人工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 热带豆科牧草多为蔓生缠绕性牧草,对重牧极其敏感,其产量随放牧压力的增加而减少。这些热带豆科牧草有其生长繁茂、营养价值高、饲草多于牲畜采食的时期,也有生长缓慢,营养价值低及饲草产量少于牲畜采食的危险时期。合理放牧管理可以抑制禾本科草的生长,促进豆科牧草的生长,使到冬前豆科牧草的产量达到  相似文献   

6.
豆科牧草能与根瘤菌共向固氮,但是豆科牧草根瘤的形成与土壤中的根瘤菌数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新垦土地上首次种植豆科牧草,或在同一地块上再次种植同一种豆科牧草或者在过分干旱而酸度又高的地块上种植豆科牧草。都要通过接种根瘤菌来增加根瘤数量,以提高豆科牧草的产量和品质。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时,首先要根据牧草的品种确定根瘤菌的种类,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接种方法。接种方法目前在实践  相似文献   

7.
<正> 《豆科牧草的持久性》一书是1988年6月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三国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会议探讨了豆科牧草持久性差的问题,提出为解决此问题应开展的研究内容。 1984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科学家在新西兰召开了议题为豆科牧草为动物生产提供有效能源的学术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下一步主攻研究项目是豆科牧草持久性差的问题。本次学术会议探讨的内容包括:1)揭示每个与会国存在的豆科牧草持久性差的问题以  相似文献   

8.
从豆科牧草的种类成分、营养性、适口性方面概述了我国的豆科牧草资源。根据作者的研究,豆科牧草中102属植物有较好的利用价值,文中列举了有价值的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9.
<正> 有些豆科牧草,特别是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和地三叶会引起放牧牛的臌胀病,而另外一些豆科牧草,如红豆草(Onob-rychis vicicfolia)和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is)不会引起臌胀病。最近研究已证实不引起臌胀病的豆科牧草在其叶里能产生一种凝缩类丹宁(黄烷醇聚合物形式的蛋白质沉淀剂),而能诱发臌胀病的豆科牧草叶里却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东部豆科牧草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河西走廊东部地区豆科牧草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豆科牧草23属82种,其中野生豆科牧草52种,栽培豆科牧草30种。同时对其分布、营养价值和饲用特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豆科牧草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豆科牧草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及其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近几年对豆科牧草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的试验研究,总结出在云南种植豆科牧草所采用的红三叶、白三叶等品种进行接种根瘤菌时对丸衣材料、粘着剂的选择和具体接种制作丸衣的技术;采用此技术在牧草种植中所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种植豆科牧草必不可少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概述我国豆科牧草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豆科牧草的种类成分、营养性、适口性方面概述了我国的豆科牧草资源.根据作者的研究,豆科牧草中102属植物有较好的利用价值,文中列举了有价值的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13.
漆智平  张如莲 《草地学报》2000,8(2):131-136
选用热带主要牧草草种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豆科牧草氮和钙的浓度显著高于禾 本科牧草。豆科牧草耗氮虽然比禾科牧草多,但由于豆科牧草具有固氮作用,因而对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消耗量却比禾本科牧草低。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通过不同比例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试验,从感官、营养配比等指标确定豆科牧草(苜蓿、红豆草)和禾本科牧草(玉米秸秆、燕麦)的适宜混合青贮比例,并结合育肥肉羊的饲喂对比试验,评价其饲喂效果。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含量在25%~60%范围内均能成功制作青贮饲料;苜蓿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和钙含量高于同比例红豆草组合;随豆科牧草比例增加,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和钙含量增大;豆科牧草与带穗玉米混合青贮饲料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于同比例去穗玉米或燕麦组合;带穗玉米与40%的紫花苜蓿或红豆草混合青贮,可显著提高育肥肉羊日增重,优于同比例去穗玉米混合青贮料。  相似文献   

15.
<正> 用富含嫩叶的豆科、禾本科及其混合牧草人工调制牧草饲料时,豆科牧草收割不宜迟于孕蕾期,而禾本科牧草不晚于抽穗初期。在这种时期所调制的草粉,其营养价值并不比谷物籽实精料低,而且所含可消化蛋白质、维生素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超过谷物籽实精料。  相似文献   

16.
高寒地区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蒲小朋  董世魁等 《中国草地》2001,23(3):17-21,25
在天祝县金强河地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8份引种材料中草原绿色豌豆、7705豌豆和无叶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出苗早、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是较为理想的引种材料;二年生豆科牧草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第1年的经济性状与一年生豆科牧草相当,可以用其代替某些一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豆科牧草越冬率极低,不适合该地种植,多年生抗寒豆科牧草的选育是该地的一项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 禾本科草类具有生长快,分蘖强,产量高,适应性广,耐旱耐瘠等特点。而豆科牧草具有营养价值高,特别是植株粗蛋白含量远远高于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可与根瘤菌营共生固氮作用,增加土壤有机氮的积累,有利于改土培肥。为了发挥两类牧草的互补作用,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我们在江西鹰潭市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境内,设置豆科与禾  相似文献   

18.
<正> 豆科一禾本科牧草混播较之其单播具有某些优点。豆科牧草所固的氮,一部分直接或间接为混播禾草利用。它们间在根系分布和养分需要方面的差异使其能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因此,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可望提供高产、优质和季节性变动较小的饲草。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祝县金强河地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8份引种材料中草原绿色豌豆、7705豌豆和无叶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出苗早、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是较为理想的引种材料;二年生豆科牧草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第1年的经济性状与一年生豆科牧草相当,可以用其代替某些一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豆科牧草越冬率极低,不适合该地种植,多年生抗寒豆科牧草的选育是该地的一项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黔中地区混播草地牧草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量对黑麦草和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促进禾本科牧草叶的生长(P<0.05),增施钾肥对禾草的生长有利;磷能促进豆科牧草根的生长(P<0.05)且豆科牧草株高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高氮抑制豆科牧草的生长;最高产量的施肥方式:N:P_2O_5:K_2O为20:30:20,比对照处理的草地产量增加63.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