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目前我国谷子主产区86个不同熟期类型的代表品种出苗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及三者与单株生产力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类型品种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比例约为3:2,但同一类型的不同品种间仍存在着较大差异。早熟品种出苗至抽穗天数和全生育期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中熟、晚熟品种与产量相关不显著。说明产量随生育期延长而增加是有一定生育范围的。不同熟期类型的品种,不同生育阶段发育天数与产量的关系不同,在不延长全生育天数的前提下,早熟类型选择抽穗期迟的品种,可提高产量。中、晚熟类型则不宜以继续增加全生育天数而提高产量,应选择抽穗期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品种。所以认为,在谷子高产育种中,抽穗期应作为选择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经过三年引种试验,提出了较吉林省内推广品种“扶余四粒红”高产、质佳的025品系,RH77—5,RH77—4,RP_1,RHP_1,5份材料参加省内主产花生地区的生产试验。 国内各地引入的材料在长春均能开花结实,但生产力极不相同,而花生生育期间的有效积温是影响熟期、成熟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品种选育应以早熟为主攻方向,高产、稳产、质佳为目标,以当地多粒型四粒红为母本,引入的早熟高产、中大粒材料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会获得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3.
直播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直播稻播期与生育期及产量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6月17日(与当地生产上播期相近)播种,早熟中粳品种产量最高,早熟品种在让茬时间短的情况下有一定产量优势;在产量最低的最迟播期(7月1日)播种,杂交迟熟中粳品种产量最高,反应出杂交组合具有高产潜力。综合表明,水稻直播播期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播种期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水稻播期推迟导致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是直播播期对水稻生育期有一定影响,生产上应根据水稻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相似文献   

4.
正为筛选出适合阿克苏地区推广的高产优质复播谷子新品种,在果粮间作模式探索配套生产技术,特筛选5个复播谷子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在国家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华北区和西北区早熟组品种中,选择以下5个品种参加试验:冀谷206058、小香米、张掖杂交谷、新谷1号、冀谷19号。  相似文献   

5.
不同播期对谷子品种大同32号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播期能使谷子有效利用当地降水、气温等条件,从而满足谷子对水分、热量等的需求,达到提高谷子产量的目的。为调查不同播期对谷子品种大同32号的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各阶段与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相适应,从而提高谷子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技术水平,2012年对大同32号开展了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大同32号的最佳播期是5月10—15日。  相似文献   

6.
谷子在不同生育时期或生产季节对水分的要求和反应不同,不违农时,适期播种,使谷子需水规律与当地自然降水规律相一致,保证谷子高产稳产,喀喇沁镇通过试验分析选择谷子适宜播期在5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7.
短季棉生育进程、皮棉产量与积温、光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棉所16号为试验材料,经三年试验,研究短季棉在不同年际间气温、光照条件的差异及对生育进程和皮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年际间气温不同,各生育阶段和全生育期的长短差别很大,但所需积温基本一致。生育进程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积温,光照无明显的直接影响。同为富光照年,高温年比低温年产量高。在适宜范围内提高温度,对促进光合作用,增加皮棉产量有一定影响,尤其能提早成熟。根据品种对积温的需求,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科学调控棉花的开花结铃期,是实现短季棉高产、稳产、早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直播水稻适宜播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个偏早熟粳稻品种盐粳311和盐粳56为材料,进行直播稻种植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形成及产量结果均有较大的影响。在当地栽培条件下,2个品种的适宜播期均为6月5~20日,安全齐穗的临界播期为6月25日。  相似文献   

9.
正1试验目的通过复播谷子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一批适宜在阿克苏地区复播种植的抗病、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同时对复播谷子在本地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为大面积示范和推广提供可靠依据,特安排本试验项目。2试验材料2.1试验地点:选择在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站进行,试验地总面积400m2左右。2.2试验品种:根据国家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华北区和西北区早熟组品种中,初步选择以下10个品种参加试验:(1)张  相似文献   

10.
对我省谷子品质改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分析了山西省谷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小米食用品质改良中存在的不足:谷子生产中早熟区缺乏优质品种,中晚熟区和夏播区优质品种单一,种植时间长,退化严重,对谷子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在谷子育种研究中,食用品质基础研究薄弱,品质改良手段滞后,不能适应生产和市场对谷子品种的要求。提出了以RVA分析为主的小米食用品质改良的设想:利用RVA分析筛选优质品种资源,开展食用品质的遗传研究,以优×优、优×高产品种进行组配,对其后代材料在田间进行产量性状的选择,在室内采用RVA分析进行食用品质指标测试,室内外相结合,选育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